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独特性,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两方面着手进行了一些探讨,并介绍了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A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072-02
1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日新月异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从事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多年,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在校所学的不少知识毕业时可能已经过时,工作时将有可能面临着要使用教师没教过的新软件。加上有些学生在校时自学能力培养得不够,不会边摸索边使用。面对新软件则显得束手束脚、无从下手,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适应能力不强、后劲不足”的印象。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这只是改变了教学工具,没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性教学,不利于个性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只是在教学表演形式上变“人灌”为“电灌”而已,只是应试教育的“数字化生存”,仍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过“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因此,应该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同步教学、多媒体教学、上机操作指导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近几年来,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及高中扩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多半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而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常常导致以“教”为中心,教师将教学内容讲得很细、很全。学生只在课堂作缺乏思考的笔记或根本不记笔记,课堂沉闷,缺乏活跃的学术气氛,这样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因材施教、制定阶段性方案。
(2)倡导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计算机的操作性极强,只要学生学会操作,就已达到教学目的。古人云:“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计算机专业教师上课时除了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一些操作外,还要讲清楚“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背景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更要启发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懂得如何面对新问题以及如何去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新问题。此外,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需要老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3)建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师在理论教学时精心设计组织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课程进行探索、分析和研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解Word图文混排时,将事先制作好手抄报第一版的文档演示给学生看,其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图文并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进而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这种心理效应唤起了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4)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上机实践,引导学生掌握真知。在每次上机实践之前,都会为学生选择适当、适量的上机操作任务。使学生每次都带着一种使命感步入机房,在上机前的讲解与操作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分析设计具体的“分任务”及解决方法,然后亲自去操作。在不断的尝试与改进的过程中达到最终想要的结果,从而实现学习致用的教学目的。这种任务驱动模式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上面的图文混排案例中,学生首先会想到如何设计布局,又如何获得图片,如何剪裁图片,如何导入图片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然后通过启发、讨论和实践,学生掌握了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扫描仪扫描、数码相机拍摄等方法获得图片。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激发了其创造性,并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5)通过互动协作学习,缩小学生个体差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遇到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学生自身认识和操作能力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尝试在上机操作课上采取互动协作学习方式辅助教学,在适当的示范操作后,一边巡视辅导,一边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并及时的展示学生们的成绩,予以表扬。激发其学习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然后,选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辅导一个小组的同学,并趣称其为“助教”。这样,既活跃了上机课的气氛,又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氛围。
(6)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模式。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试除了对最基本的知识进行上机理论考试外,更重要的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遇到新问题时的应变处理能力。考试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口试、笔试、上机操作应用软件,也可以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去独立思考,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编出能实际运用的程序。通过这样的考核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人才。
3结束语
要教好计算机这门课程,关键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A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072-02
1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日新月异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从事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多年,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在校所学的不少知识毕业时可能已经过时,工作时将有可能面临着要使用教师没教过的新软件。加上有些学生在校时自学能力培养得不够,不会边摸索边使用。面对新软件则显得束手束脚、无从下手,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适应能力不强、后劲不足”的印象。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这只是改变了教学工具,没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性教学,不利于个性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只是在教学表演形式上变“人灌”为“电灌”而已,只是应试教育的“数字化生存”,仍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过“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因此,应该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同步教学、多媒体教学、上机操作指导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近几年来,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及高中扩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多半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而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常常导致以“教”为中心,教师将教学内容讲得很细、很全。学生只在课堂作缺乏思考的笔记或根本不记笔记,课堂沉闷,缺乏活跃的学术气氛,这样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因材施教、制定阶段性方案。
(2)倡导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计算机的操作性极强,只要学生学会操作,就已达到教学目的。古人云:“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计算机专业教师上课时除了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一些操作外,还要讲清楚“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背景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更要启发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懂得如何面对新问题以及如何去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新问题。此外,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需要老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3)建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师在理论教学时精心设计组织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课程进行探索、分析和研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解Word图文混排时,将事先制作好手抄报第一版的文档演示给学生看,其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图文并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进而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这种心理效应唤起了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4)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上机实践,引导学生掌握真知。在每次上机实践之前,都会为学生选择适当、适量的上机操作任务。使学生每次都带着一种使命感步入机房,在上机前的讲解与操作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分析设计具体的“分任务”及解决方法,然后亲自去操作。在不断的尝试与改进的过程中达到最终想要的结果,从而实现学习致用的教学目的。这种任务驱动模式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上面的图文混排案例中,学生首先会想到如何设计布局,又如何获得图片,如何剪裁图片,如何导入图片等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然后通过启发、讨论和实践,学生掌握了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扫描仪扫描、数码相机拍摄等方法获得图片。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激发了其创造性,并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5)通过互动协作学习,缩小学生个体差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遇到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学生自身认识和操作能力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尝试在上机操作课上采取互动协作学习方式辅助教学,在适当的示范操作后,一边巡视辅导,一边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并及时的展示学生们的成绩,予以表扬。激发其学习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然后,选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辅导一个小组的同学,并趣称其为“助教”。这样,既活跃了上机课的气氛,又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氛围。
(6)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模式。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试除了对最基本的知识进行上机理论考试外,更重要的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遇到新问题时的应变处理能力。考试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口试、笔试、上机操作应用软件,也可以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去独立思考,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编出能实际运用的程序。通过这样的考核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人才。
3结束语
要教好计算机这门课程,关键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