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一本重版的《当贝利遇到艾丽斯》再次悄悄爬上内地书店的书架。书名中的艾丽斯是英国女作家兼哲学家艾丽斯·默多克,而贝利则是她的丈夫——英国牛津大学文学教授,曾任布克文学奖主席的约翰-贝利。这本书是贝利在爱妻去世后,献给艾丽斯最深切的悼念礼物,里面记录了两人幸福又酸涩的最后时光,然而隐藏在温情背后巨大阴影中的则是一个女人更为复杂隐晦的情感。
如果我们年迈,大脑深处的记忆突然消逝,我们不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爱过的人,恨过的心,我们只能缓慢地辨认周围的一草一物,有时不知哪些是见过的,哪些没有见过。我们只能怀着熟悉又陌生的心态去辨认它们或是他们。更糟糕的是,我们不会穿衣、走路缓慢、易流泪、妄想、躁动不安,我们还会大小便失禁。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这种状态,医学术语叫阿兹海默氏症。没有人能预测疾病和灾难什么时候会降临到我们身边,也许几十年后,上面所叙述的一切都会变成切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现实,想到这,我们可能会突生战栗:如果一切都成真,那时,谁会在我身边?
2009年,当新星出版社再版约翰·贝利对亡妻的悼怀书《当贝利遇到艾丽斯》时,距离书中爱情的女人公艾丽斯·默多克(lrisMurdoch)去世已经整整10年了。艾丽斯·默多克,曾被英国人称为“金脑子”,是英国版本的西蒙娜·波伏瓦,她从34岁开始写小说,写到80岁,一共写了27部小说,并获得过布克文学奖的殊荣。她一生只有一次婚姻——嫁给了贝利,而他看护了她43年。
去世前差不多10年时间,她患上了阿兹海默氏症。然而尽管如此,贝利对妻子艾丽斯的爱意与温情,却骑在文字的背上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以一种奇特难解的情愫感染着10年后也许会是更久以后阅读这些音节符号的人们,因为书中除了爱和宽容以外,还有一种难以琢磨的人性的复杂。
默多克式爱情
艾丽斯·默多克究竟是怎样一个多面体?她是英国最聪明的脑袋、著作等身的女作家,还是英国版本的西蒙娜·德·波伏瓦?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年,艾丽斯·默多克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艾丽斯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受母亲的影响,艾丽斯很喜欢唱歌,在一顿美妙的午餐后,她经常喜欢放声歌唱。
一岁时,艾丽斯随父母移居伦敦。她的大学时光是在牛津大学索歇维尔学院度过的。在那里,她阅读了大量的哲学,文学和历史书籍,成为莎士比亚、狄更生、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等大师经典的坚定拥趸。1940年,艾丽斯结识了萨特,由此开始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兴趣。7年后,她获得剑桥纽南姆学院萨拉斯密森哲学奖学金,拜在维特根斯坦门下研究哲学,自此她终身都没远离过哲学。1971年,艾丽斯最为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善的至上性》出版,里面阐述了自己的人为本质的道德哲学。她的一生都纠结于讨论善的问题。
然而,相对哲学家的身份,艾丽斯女作家的名头更为响亮。1954年,她的第一部荒诞喜剧小说《网下》出版,这年,她36岁。此后,每两年她就出版一本小说,直到她步人生命最后阶段罹患阿兹海默氏症为止。艾丽斯的哲学功底在小说家中首屈一指,她却始终挣扎在哲学思维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壁垒中,她不停地努力将自己哲学生的理性变得柔软一些,将思想融入到更为细腻的情感和感官世界中。
然而,艾丽斯的感情世界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不幸之下。艾丽斯的初恋献给了牛津时代的同学Frank Thompson。Thompson是位天才的诗人和左翼理想主义者,高大英俊,通晓六国语言。然而,就在他们筹划婚礼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Thompson弃笔从戎,吻别了心爱的未婚妻奔赴了抗战的前线。但不幸的是,1944年,就在艾丽斯一边忙于帮助安置难民,一边等待爱人凯旋而回时,这位年轻的诗人被德国纳粹俘虏并被处死。
艾丽斯的第二次恋情是与Frank Steiner——一名捷克犹太难民,也是一位诗人和人类学家。二战期间,艾丽斯失去了爱人,而steiner在集中营失去了双亲,两个孤独的人走到了一起,互相慰藉着心上的伤口。但不幸的是,死神再次带走了艾丽斯的爱人——几年后,Steiner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
没有人知道这两段青春期的恋爱对这位女子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而战争、不可抗力给她的命运带来的阴霾,是不是终身都在侵蚀着艾丽斯敏感孤独的内心?一切似乎都难以考证,只是在今天,人们能从艾丽斯的书中一些正面男性的象征中,看到她的初恋中那位才华洋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军官的影子。
最初的青春时代的爱情陷落,在艾丽斯一生中却仿佛解开了她作为女人所身负的那副名叫“忠贞和纯洁”的枷锁。经历过两次让人心痛的爱情的幻灭,转眼艾丽斯已经年过30,此时她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却是个极富魅力的女子。她喜欢唱歌,一头金发,身材丰满。爱穿紧身连衣裙,说起话来极有煽动性。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性在英国人眼里是种禁忌,然而作为哲学生的艾丽斯的性爱生活却比同时代人跨出了很远。她和很多学术界的大师有过情人关系,包括法国诗人、后现代小说家雷蒙·格诺等等。她开始尽情地穿梭在这些令她仰视的男人之间,从情感、性爱中汲取人生的养料。
就在这些情人中,没有人对艾丽斯的影响比得上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犹太剧作家伊利亚斯·卡内蒂,两人虽然仅仅保持了3年的情人关系,然而卡内蒂的影子却覆盖了艾丽斯一生的写作和生活。
大师的阴影下
艾丽斯生命中最可怕也是最重要的巫师情人——卡内蒂——这位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犹太剧作家,是她的梦魇,也是她的大部分灵感和激情所在。
伊利亚斯。卡内蒂比艾丽斯年长14岁,在艾丽斯步入文坛时,他早已功成名就,有着作为后辈的艾丽斯仰望和迷恋的特质。在两人3年的情人关系中,他的犹太身份、作家身份以及男人身份,深深地影响了艾丽斯的创作生活和精神世界。
艾丽斯的很多作品都有卡内蒂的影子。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大海啊,大海》里的剧作家查尔斯的原型就是卡内蒂。里面的剧作家在海边遇到了初恋情人,不顾自己情人已经有了完美的生活,而将其诱骗绑架起来,损害他人的感情,还甚至无意伤害了他人的生命。男主角查尔斯身上那种虚无、反婚姻、犬儒,但又经常自以为是的贵族式专断风格,活脱就是卡内蒂的缩影。还有另一部《逃离巫师》,这些都是艾丽斯对现实生活中卡内蒂的生动映射,这位犹太作家生性聪明。但却恶毒、自私、不懂宽容。在这部反思关于自我欺骗和自我认识、爱与恨的对立转化的作品中,无不体现着艾丽斯和这个男人的较量,以及对这个男人审视和反思。
尽管卡内蒂曾经帮艾丽斯推荐过她的第一本小说《网下》的出版,但是出于一种极其隐晦的嫉妒,卡内蒂却一直否定艾丽斯的写作。去世 前,卡内蒂在第4本回忆录里,把自己的黑暗放大到最大,他嘲讽艾丽斯是个相貌拘谨、腿很粗的情人,嘲笑对方不用自己施展任何法术,就自动脱衣,像尸体一样躺在床上;他嘲笑她的写作恶劣,实在不值一提。这个年迈她14岁的大师唯一对这位性门徒和写作门徒满意的地方是:她喜欢听我讲话,不过,她之所以愿意倾听主要也是为了以后贩卖我的思想。他花了20多页描述着,要向世界证明,艾丽斯·默多克不过是他培养,永远在他控制下的一个还算明亮的小情人。他要在笔下把她控制住、永恒地进行关押虐待。
这就是3年的情人关系。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卡内蒂自大的投射,认为自己的光辉普照了情人所有的精神和肉体。
人们往往无从辨别一个大师对另外一个大师的影响,正如无从辨认萨特和波伏瓦、海德格尔和阿抡特之间的爱恨和高低一样。对于艾丽斯而言,她对卡内蒂的情感,就像农民对农耕之神的膜拜一样,她期望在他身上寻求到自己渴望得到的才华和天赋。而相对艾丽斯出身优渥,受过优秀且正统教育的经历,出生苦难却才华出众、性格阴鸷且观察狠毒的犹太人卡内蒂,却始终将她的精神世界置身于自己的阴影之下。
她寻求偶像,偶像却远离她,艾丽斯的笔耕不辍更像是在沉默中追逐航行,她企图通过不断出书来完善自己,这不仅是她对这个世界的善与恶的纠缠思考,在心底也许更是有着一个不可演说的隐晦目标一缩短自己与代表着她理想境界的情人们之间的距离。
与贝利相遇
艾丽斯与贝利的婚姻以一种曲折的方式,暗示个体生命和婚姻的复杂,不可知性,这其中夹杂着混沌、光明、善,也暗涌了人性里的黑色,坚强、不可测。
1953年,就在艾丽斯的个人感情正处于极度复杂的阶段,她和约翰·贝利还是相遇了。相逢那年,艾丽斯34岁,贝利28岁,这位小她6岁的牛津大学讲师对艾丽斯一见钟情。
1956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和贝利的婚姻,是艾丽斯一段完美而幸福的旅程。结婚后,两人各自确立了自己主攻的方向,艾丽斯辞去了大学的哲学教职,专心写作,并获得许多文学大奖;贝利则一心主攻文学评论,偶尔写点小说,曾任英国布克文学委员会主席。
这种一辈子的婚姻。总是因为时间的分量,让世人们把它神秘化、浪漫化。事实上,在一段漫长的时间中,艾丽斯每天早晨9点开始在自己的书房写作,贝利则躺在床上敲自己的打字机。几十年了,他们在自己凌乱的家中,各自为营,每个人都有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他不看她的小说,只在出版后才阅读,而她经常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他们的婚姻如贝利所说——电话婚姻。更多时候,贝利觉得这种孤独很好,婚姻中的孤独,犹如一个人外出散步。他同情、体恤她。她一直在自己内心孤独的世界里航行、写字。他比她小6岁。像个过于早熟的弟弟,一直看着那个受内心煎熬的姐姐在文字中挣扎。
直到她生病了,她遗忘了自我。她只喜欢游泳、看《天线宝宝》,重复地说:“我们要到哪里去啊。”70来年的人生,艰苦的自我挣扎,终于又回到了孩童时期。还好,她身边还有个天使一样的男人,他不忍心让她住进医院,被人当犯人看守,在他心中,她永远都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他的女人。他固执地独自陪伴她,给她讲低俗笑话、唱儿歌,陪她洗澡、游泳,有时候把内裤穿反,有时候冲她发脾气,还有一次,还将她搞丢了……
43年中,这个男人可能大多数时间也曾孤清地以学术和小说作为生活的重心。妻子的独立和聪慧,让他们之间有道孤独的门。现在,门消失了,他第一次可以真正照顾她,而不是控制她,他们没有孩子;第一次,她成了他的孩子。“我们的心灵确实越来越贴近了。我们没有选择余地。以往,艾丽斯常发出细微的、老鼠般的叫声,显得非常凄凉、孤独;如今,她依旧会发出这种叫声,要求回到我身边,但听起来自然、单纯多了。她不再孤零零地驶向黑暗。航程已经结束了。在阿兹海默氏症的护送下,我们夫妻俩已经抵达了一个港口。”
1999年,艾丽斯·默多克在贝利的身边永远进入了梦乡。在艾丽斯去世后的10年里,贝利前后写了两本书——《当贝利遇到艾丽斯》和《艾丽斯和她的朋友们》,他还和她的朋友们一起整理其传记资料。2001年,一部根据他的书拍摄的电影《lris》入围当年奥斯卡奖,凯特·温斯莱特和朱迪·丹奇两名重量级女明星分别扮演青年和晚年的艾丽斯。
尽管悼亡妻子的情种并不值得惊奇,但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艾丽斯·默多克是个情史过多的女人,她聪明、狡黠,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任何贤良淑德,她从未做过母亲,也从来不是一个忠贞的妻子。这复杂的情感甚至透过她的作品在英语世界里烙下深深地印迹——“Mu rdochian”(默多克式的)——这个称谓正像卡夫卡式的、普鲁斯特式的,被当做形容词使用,特指巴洛克式的巧合和纷繁纠结的性爱世界,其中包括了奸情、乱伦、色情罪、背叛、欺骗、宗教困惑,负罪和谋杀等等。
尽管如此,这些都无法湮灭贝利内心汹涌的爱。他的爱,总是带着忠厚男人的理想主义和包容姿态。在《当贝利遇到艾丽斯》中,他老老实实地吐露了自己对妻子私人生活的探寻:“在那段时间里,艾丽斯似乎任由这群诡秘的、神样的,年纪比她大的男人摆布、狎弄,她总是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刻,谦卑地跑去看他们。我隐约察觉到,这样的关系让艾丽斯有机会发挥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隔不了多久,艾丽斯就会动身到伦敦跑一次,从事在我看来一趟被虐待狂的旅程。”“偶尔。我会感到好奇,跟那些态度和作风比我积极、强悍的情人上床时,艾丽斯的表现和反应到底如何。”他甚至友好地记述了一次一女两男午餐的转折性场景。
然而面对人们对艾丽斯的质疑,他就像保护圣杯的骑士一样,保护与他携手43年的女人,他拿起文字的武器,去抵抗那些诋毁她的任何人士,其中也包括妻子那位恶毒的情人卡内蒂。“卡内蒂喜欢随身携带一个审判椅……他总想表明艾丽斯是属于他的……他从来不会为人们掌握自主权而高兴。”
正是这些复杂的私人生活和坚忍不拔的个人书写,互相叠加并封存起来,让即使几十年后,艾丽斯·默多克仍具有非凡的意义。她传承了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娜·德·波伏瓦以来欧洲一流女性思想者的衣钵。尽管她的作品没有她的男人们那么精彩,因为幽暗的个人史,却让人读懂了生之艰辛,人之艰难。她用文字隐藏着曾经涌动的血肉之躯,双重书写了人类曲折的心灵史。
编辑 文颖
如果我们年迈,大脑深处的记忆突然消逝,我们不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爱过的人,恨过的心,我们只能缓慢地辨认周围的一草一物,有时不知哪些是见过的,哪些没有见过。我们只能怀着熟悉又陌生的心态去辨认它们或是他们。更糟糕的是,我们不会穿衣、走路缓慢、易流泪、妄想、躁动不安,我们还会大小便失禁。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这种状态,医学术语叫阿兹海默氏症。没有人能预测疾病和灾难什么时候会降临到我们身边,也许几十年后,上面所叙述的一切都会变成切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现实,想到这,我们可能会突生战栗:如果一切都成真,那时,谁会在我身边?
2009年,当新星出版社再版约翰·贝利对亡妻的悼怀书《当贝利遇到艾丽斯》时,距离书中爱情的女人公艾丽斯·默多克(lrisMurdoch)去世已经整整10年了。艾丽斯·默多克,曾被英国人称为“金脑子”,是英国版本的西蒙娜·波伏瓦,她从34岁开始写小说,写到80岁,一共写了27部小说,并获得过布克文学奖的殊荣。她一生只有一次婚姻——嫁给了贝利,而他看护了她43年。
去世前差不多10年时间,她患上了阿兹海默氏症。然而尽管如此,贝利对妻子艾丽斯的爱意与温情,却骑在文字的背上穿越了时间与空间,以一种奇特难解的情愫感染着10年后也许会是更久以后阅读这些音节符号的人们,因为书中除了爱和宽容以外,还有一种难以琢磨的人性的复杂。
默多克式爱情
艾丽斯·默多克究竟是怎样一个多面体?她是英国最聪明的脑袋、著作等身的女作家,还是英国版本的西蒙娜·德·波伏瓦?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年,艾丽斯·默多克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艾丽斯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受母亲的影响,艾丽斯很喜欢唱歌,在一顿美妙的午餐后,她经常喜欢放声歌唱。
一岁时,艾丽斯随父母移居伦敦。她的大学时光是在牛津大学索歇维尔学院度过的。在那里,她阅读了大量的哲学,文学和历史书籍,成为莎士比亚、狄更生、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等大师经典的坚定拥趸。1940年,艾丽斯结识了萨特,由此开始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兴趣。7年后,她获得剑桥纽南姆学院萨拉斯密森哲学奖学金,拜在维特根斯坦门下研究哲学,自此她终身都没远离过哲学。1971年,艾丽斯最为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善的至上性》出版,里面阐述了自己的人为本质的道德哲学。她的一生都纠结于讨论善的问题。
然而,相对哲学家的身份,艾丽斯女作家的名头更为响亮。1954年,她的第一部荒诞喜剧小说《网下》出版,这年,她36岁。此后,每两年她就出版一本小说,直到她步人生命最后阶段罹患阿兹海默氏症为止。艾丽斯的哲学功底在小说家中首屈一指,她却始终挣扎在哲学思维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壁垒中,她不停地努力将自己哲学生的理性变得柔软一些,将思想融入到更为细腻的情感和感官世界中。
然而,艾丽斯的感情世界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不幸之下。艾丽斯的初恋献给了牛津时代的同学Frank Thompson。Thompson是位天才的诗人和左翼理想主义者,高大英俊,通晓六国语言。然而,就在他们筹划婚礼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Thompson弃笔从戎,吻别了心爱的未婚妻奔赴了抗战的前线。但不幸的是,1944年,就在艾丽斯一边忙于帮助安置难民,一边等待爱人凯旋而回时,这位年轻的诗人被德国纳粹俘虏并被处死。
艾丽斯的第二次恋情是与Frank Steiner——一名捷克犹太难民,也是一位诗人和人类学家。二战期间,艾丽斯失去了爱人,而steiner在集中营失去了双亲,两个孤独的人走到了一起,互相慰藉着心上的伤口。但不幸的是,死神再次带走了艾丽斯的爱人——几年后,Steiner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
没有人知道这两段青春期的恋爱对这位女子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而战争、不可抗力给她的命运带来的阴霾,是不是终身都在侵蚀着艾丽斯敏感孤独的内心?一切似乎都难以考证,只是在今天,人们能从艾丽斯的书中一些正面男性的象征中,看到她的初恋中那位才华洋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军官的影子。
最初的青春时代的爱情陷落,在艾丽斯一生中却仿佛解开了她作为女人所身负的那副名叫“忠贞和纯洁”的枷锁。经历过两次让人心痛的爱情的幻灭,转眼艾丽斯已经年过30,此时她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却是个极富魅力的女子。她喜欢唱歌,一头金发,身材丰满。爱穿紧身连衣裙,说起话来极有煽动性。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性在英国人眼里是种禁忌,然而作为哲学生的艾丽斯的性爱生活却比同时代人跨出了很远。她和很多学术界的大师有过情人关系,包括法国诗人、后现代小说家雷蒙·格诺等等。她开始尽情地穿梭在这些令她仰视的男人之间,从情感、性爱中汲取人生的养料。
就在这些情人中,没有人对艾丽斯的影响比得上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犹太剧作家伊利亚斯·卡内蒂,两人虽然仅仅保持了3年的情人关系,然而卡内蒂的影子却覆盖了艾丽斯一生的写作和生活。
大师的阴影下
艾丽斯生命中最可怕也是最重要的巫师情人——卡内蒂——这位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犹太剧作家,是她的梦魇,也是她的大部分灵感和激情所在。
伊利亚斯。卡内蒂比艾丽斯年长14岁,在艾丽斯步入文坛时,他早已功成名就,有着作为后辈的艾丽斯仰望和迷恋的特质。在两人3年的情人关系中,他的犹太身份、作家身份以及男人身份,深深地影响了艾丽斯的创作生活和精神世界。
艾丽斯的很多作品都有卡内蒂的影子。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大海啊,大海》里的剧作家查尔斯的原型就是卡内蒂。里面的剧作家在海边遇到了初恋情人,不顾自己情人已经有了完美的生活,而将其诱骗绑架起来,损害他人的感情,还甚至无意伤害了他人的生命。男主角查尔斯身上那种虚无、反婚姻、犬儒,但又经常自以为是的贵族式专断风格,活脱就是卡内蒂的缩影。还有另一部《逃离巫师》,这些都是艾丽斯对现实生活中卡内蒂的生动映射,这位犹太作家生性聪明。但却恶毒、自私、不懂宽容。在这部反思关于自我欺骗和自我认识、爱与恨的对立转化的作品中,无不体现着艾丽斯和这个男人的较量,以及对这个男人审视和反思。
尽管卡内蒂曾经帮艾丽斯推荐过她的第一本小说《网下》的出版,但是出于一种极其隐晦的嫉妒,卡内蒂却一直否定艾丽斯的写作。去世 前,卡内蒂在第4本回忆录里,把自己的黑暗放大到最大,他嘲讽艾丽斯是个相貌拘谨、腿很粗的情人,嘲笑对方不用自己施展任何法术,就自动脱衣,像尸体一样躺在床上;他嘲笑她的写作恶劣,实在不值一提。这个年迈她14岁的大师唯一对这位性门徒和写作门徒满意的地方是:她喜欢听我讲话,不过,她之所以愿意倾听主要也是为了以后贩卖我的思想。他花了20多页描述着,要向世界证明,艾丽斯·默多克不过是他培养,永远在他控制下的一个还算明亮的小情人。他要在笔下把她控制住、永恒地进行关押虐待。
这就是3年的情人关系。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卡内蒂自大的投射,认为自己的光辉普照了情人所有的精神和肉体。
人们往往无从辨别一个大师对另外一个大师的影响,正如无从辨认萨特和波伏瓦、海德格尔和阿抡特之间的爱恨和高低一样。对于艾丽斯而言,她对卡内蒂的情感,就像农民对农耕之神的膜拜一样,她期望在他身上寻求到自己渴望得到的才华和天赋。而相对艾丽斯出身优渥,受过优秀且正统教育的经历,出生苦难却才华出众、性格阴鸷且观察狠毒的犹太人卡内蒂,却始终将她的精神世界置身于自己的阴影之下。
她寻求偶像,偶像却远离她,艾丽斯的笔耕不辍更像是在沉默中追逐航行,她企图通过不断出书来完善自己,这不仅是她对这个世界的善与恶的纠缠思考,在心底也许更是有着一个不可演说的隐晦目标一缩短自己与代表着她理想境界的情人们之间的距离。
与贝利相遇
艾丽斯与贝利的婚姻以一种曲折的方式,暗示个体生命和婚姻的复杂,不可知性,这其中夹杂着混沌、光明、善,也暗涌了人性里的黑色,坚强、不可测。
1953年,就在艾丽斯的个人感情正处于极度复杂的阶段,她和约翰·贝利还是相遇了。相逢那年,艾丽斯34岁,贝利28岁,这位小她6岁的牛津大学讲师对艾丽斯一见钟情。
1956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和贝利的婚姻,是艾丽斯一段完美而幸福的旅程。结婚后,两人各自确立了自己主攻的方向,艾丽斯辞去了大学的哲学教职,专心写作,并获得许多文学大奖;贝利则一心主攻文学评论,偶尔写点小说,曾任英国布克文学委员会主席。
这种一辈子的婚姻。总是因为时间的分量,让世人们把它神秘化、浪漫化。事实上,在一段漫长的时间中,艾丽斯每天早晨9点开始在自己的书房写作,贝利则躺在床上敲自己的打字机。几十年了,他们在自己凌乱的家中,各自为营,每个人都有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他不看她的小说,只在出版后才阅读,而她经常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他们的婚姻如贝利所说——电话婚姻。更多时候,贝利觉得这种孤独很好,婚姻中的孤独,犹如一个人外出散步。他同情、体恤她。她一直在自己内心孤独的世界里航行、写字。他比她小6岁。像个过于早熟的弟弟,一直看着那个受内心煎熬的姐姐在文字中挣扎。
直到她生病了,她遗忘了自我。她只喜欢游泳、看《天线宝宝》,重复地说:“我们要到哪里去啊。”70来年的人生,艰苦的自我挣扎,终于又回到了孩童时期。还好,她身边还有个天使一样的男人,他不忍心让她住进医院,被人当犯人看守,在他心中,她永远都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他的女人。他固执地独自陪伴她,给她讲低俗笑话、唱儿歌,陪她洗澡、游泳,有时候把内裤穿反,有时候冲她发脾气,还有一次,还将她搞丢了……
43年中,这个男人可能大多数时间也曾孤清地以学术和小说作为生活的重心。妻子的独立和聪慧,让他们之间有道孤独的门。现在,门消失了,他第一次可以真正照顾她,而不是控制她,他们没有孩子;第一次,她成了他的孩子。“我们的心灵确实越来越贴近了。我们没有选择余地。以往,艾丽斯常发出细微的、老鼠般的叫声,显得非常凄凉、孤独;如今,她依旧会发出这种叫声,要求回到我身边,但听起来自然、单纯多了。她不再孤零零地驶向黑暗。航程已经结束了。在阿兹海默氏症的护送下,我们夫妻俩已经抵达了一个港口。”
1999年,艾丽斯·默多克在贝利的身边永远进入了梦乡。在艾丽斯去世后的10年里,贝利前后写了两本书——《当贝利遇到艾丽斯》和《艾丽斯和她的朋友们》,他还和她的朋友们一起整理其传记资料。2001年,一部根据他的书拍摄的电影《lris》入围当年奥斯卡奖,凯特·温斯莱特和朱迪·丹奇两名重量级女明星分别扮演青年和晚年的艾丽斯。
尽管悼亡妻子的情种并不值得惊奇,但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艾丽斯·默多克是个情史过多的女人,她聪明、狡黠,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任何贤良淑德,她从未做过母亲,也从来不是一个忠贞的妻子。这复杂的情感甚至透过她的作品在英语世界里烙下深深地印迹——“Mu rdochian”(默多克式的)——这个称谓正像卡夫卡式的、普鲁斯特式的,被当做形容词使用,特指巴洛克式的巧合和纷繁纠结的性爱世界,其中包括了奸情、乱伦、色情罪、背叛、欺骗、宗教困惑,负罪和谋杀等等。
尽管如此,这些都无法湮灭贝利内心汹涌的爱。他的爱,总是带着忠厚男人的理想主义和包容姿态。在《当贝利遇到艾丽斯》中,他老老实实地吐露了自己对妻子私人生活的探寻:“在那段时间里,艾丽斯似乎任由这群诡秘的、神样的,年纪比她大的男人摆布、狎弄,她总是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刻,谦卑地跑去看他们。我隐约察觉到,这样的关系让艾丽斯有机会发挥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隔不了多久,艾丽斯就会动身到伦敦跑一次,从事在我看来一趟被虐待狂的旅程。”“偶尔。我会感到好奇,跟那些态度和作风比我积极、强悍的情人上床时,艾丽斯的表现和反应到底如何。”他甚至友好地记述了一次一女两男午餐的转折性场景。
然而面对人们对艾丽斯的质疑,他就像保护圣杯的骑士一样,保护与他携手43年的女人,他拿起文字的武器,去抵抗那些诋毁她的任何人士,其中也包括妻子那位恶毒的情人卡内蒂。“卡内蒂喜欢随身携带一个审判椅……他总想表明艾丽斯是属于他的……他从来不会为人们掌握自主权而高兴。”
正是这些复杂的私人生活和坚忍不拔的个人书写,互相叠加并封存起来,让即使几十年后,艾丽斯·默多克仍具有非凡的意义。她传承了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娜·德·波伏瓦以来欧洲一流女性思想者的衣钵。尽管她的作品没有她的男人们那么精彩,因为幽暗的个人史,却让人读懂了生之艰辛,人之艰难。她用文字隐藏着曾经涌动的血肉之躯,双重书写了人类曲折的心灵史。
编辑 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