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乐陵三中253600)[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开展,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发和培养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马的有关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组织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资料,深入思考,最后写作成文。
[教学安排]
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展示研究成果。 2课时作文,1课时学生自评作文。
[教学准备]
(1)教师
1)收集有关“马”的文学艺术作品。
2)提前一周布置,提供研究方案,作必要的动员和说明。指导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选出负责人,并明确每个小组的研究专题。
3)向学生提供专题活动设计建议。
(2)学生
1)根据教师的专题活动建议,设计制定自己小组的活动计划。
2)收集有关资料,小组间交流,做到资料共享。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课件2]:几天来,我们走进了“马”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世界,查马、观马、说马、谈马、画马、写马……马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与马情深深,意浓浓。今天,让我们在“马的世界”里,了解马的文字、马的知识、马的历史、马的艺术、马的文学,与马共舞。下面请同学们按四大组,交流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希望全班同学人人参与,资源共享;积极发言,作好记录。注意:表述要清楚、简洁、准确、生动,活动过程要井然有序,活泼生动。
各组自选记录人、主要发言人。[课件3]
2. 开展活动
(1)见字见马——汉语中的马。
1)本课题组长汇报“汉语中的马”的研究过程。
2)展示研究成果。
①展示“马”字书法及演变。 [课件4]
②以“马”为偏旁的汉字。[课件5]
③展示“马”字成语。[课件6-7]
④展示“马”的俗语。 [课件8]
⑤展示“马”的别称。[课件9]
⑥介绍我国古代的车马。[课件10、11]
⑦马的美名。[课件12]
(2)历史与马——历史传说中的马。 [课件13]
(3)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课件14]
(4)文学作品中的马。[课件15]
1)本课题组长汇报“历史传说中的马”的研究过程。
2)讲述我所知道的马的故事。 例如:
①归马放牛:此典出自《尚书·武成》。周武王统帅大军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江山虽定,山川大地却满目荒凉,一片萧条,商纣王的残暴荒淫使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面对这样的局面,周武王心里非常焦急,如何使国家重新兴旺,经济发展起来呢?于是他施行仁政,希望百姓能归田务农。于是,周武王削减了军队,提倡文教。
当时为了作战,征用了许多马和牛,现在战争已结束,应全力发展经济。于是周武王下令把马放回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原野,他想以此来告诉百姓战争结束了,战备放松了,不再用兵打仗,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产。
百姓看到周武王这样的命令,渐渐安心了,于是周朝很快兴旺发达了起来。后来人们就用“归马放牛”比喻战争停止,不再用兵。
②五百两黄金买马骨: 有一个君主想用一千两黄金去买一匹好马,但过了三年也没有买到。他身边的一位侍从于是毛遂自荐去买马。三个月后,找到一匹好马,但马已经死了。侍从果断停止了这种寻找,并花五百两黄金把这匹马的骨头买回去了。君主很生气。于是侍从说:“好马可遇不可求。我们不能刻意去寻找。今天,其实我们已经告诉天下人:即使没有买到马,我们也愿意花五百两黄金,要是买到了马呢?所以,关键的不是自己找马,而是只要让天下人知道了您确实是爱护马的,那么,以后您不用去寻找,也会有人把好马送上门来!”果不其言,一年不到,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好马。
3)穿插讨论。 [课件17]
①千里马与伯乐谁先出现?(注意:不要追求惟一答案,只要引导学生从讨论中展开对识才与成才、善用才与施展才的关系的思考即可。)
②展开辩论。
注意:有礼有节,以理服人;言之成理,重在参与。
(5)马的艺术——艺术作品中的马。 [课件18-22]
1)本课题组长介绍研究的过程。
2)学生们展示搜集到的艺术作品。
(6)欣赏有关马的音乐。[课件23]
(7)作文指导——与马共舞。 [课件33]
1)作文题目
A.改写一则和“马”有关的历史故事。要求:展开适当想像,投入自己的情感,对故事主题结构进行改造。
B.以“马”为话题作文。
2)出示评改要求,自评作文。
3)小组互评,推荐优秀作文,全班交流赏析。优秀作文在班级展示。
3. 活动小结 [课件34]: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尽管马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该忘记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伙伴。愿我们做一个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和平使者,去传递共享美好世界的心声吧。祝同学们早日成材,如“千里马”般一跃冲天!
(1)通过活动开展,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发和培养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马的有关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组织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资料,深入思考,最后写作成文。
[教学安排]
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展示研究成果。 2课时作文,1课时学生自评作文。
[教学准备]
(1)教师
1)收集有关“马”的文学艺术作品。
2)提前一周布置,提供研究方案,作必要的动员和说明。指导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选出负责人,并明确每个小组的研究专题。
3)向学生提供专题活动设计建议。
(2)学生
1)根据教师的专题活动建议,设计制定自己小组的活动计划。
2)收集有关资料,小组间交流,做到资料共享。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课件2]:几天来,我们走进了“马”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世界,查马、观马、说马、谈马、画马、写马……马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与马情深深,意浓浓。今天,让我们在“马的世界”里,了解马的文字、马的知识、马的历史、马的艺术、马的文学,与马共舞。下面请同学们按四大组,交流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希望全班同学人人参与,资源共享;积极发言,作好记录。注意:表述要清楚、简洁、准确、生动,活动过程要井然有序,活泼生动。
各组自选记录人、主要发言人。[课件3]
2. 开展活动
(1)见字见马——汉语中的马。
1)本课题组长汇报“汉语中的马”的研究过程。
2)展示研究成果。
①展示“马”字书法及演变。 [课件4]
②以“马”为偏旁的汉字。[课件5]
③展示“马”字成语。[课件6-7]
④展示“马”的俗语。 [课件8]
⑤展示“马”的别称。[课件9]
⑥介绍我国古代的车马。[课件10、11]
⑦马的美名。[课件12]
(2)历史与马——历史传说中的马。 [课件13]
(3)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课件14]
(4)文学作品中的马。[课件15]
1)本课题组长汇报“历史传说中的马”的研究过程。
2)讲述我所知道的马的故事。 例如:
①归马放牛:此典出自《尚书·武成》。周武王统帅大军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江山虽定,山川大地却满目荒凉,一片萧条,商纣王的残暴荒淫使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面对这样的局面,周武王心里非常焦急,如何使国家重新兴旺,经济发展起来呢?于是他施行仁政,希望百姓能归田务农。于是,周武王削减了军队,提倡文教。
当时为了作战,征用了许多马和牛,现在战争已结束,应全力发展经济。于是周武王下令把马放回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原野,他想以此来告诉百姓战争结束了,战备放松了,不再用兵打仗,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产。
百姓看到周武王这样的命令,渐渐安心了,于是周朝很快兴旺发达了起来。后来人们就用“归马放牛”比喻战争停止,不再用兵。
②五百两黄金买马骨: 有一个君主想用一千两黄金去买一匹好马,但过了三年也没有买到。他身边的一位侍从于是毛遂自荐去买马。三个月后,找到一匹好马,但马已经死了。侍从果断停止了这种寻找,并花五百两黄金把这匹马的骨头买回去了。君主很生气。于是侍从说:“好马可遇不可求。我们不能刻意去寻找。今天,其实我们已经告诉天下人:即使没有买到马,我们也愿意花五百两黄金,要是买到了马呢?所以,关键的不是自己找马,而是只要让天下人知道了您确实是爱护马的,那么,以后您不用去寻找,也会有人把好马送上门来!”果不其言,一年不到,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好马。
3)穿插讨论。 [课件17]
①千里马与伯乐谁先出现?(注意:不要追求惟一答案,只要引导学生从讨论中展开对识才与成才、善用才与施展才的关系的思考即可。)
②展开辩论。
注意:有礼有节,以理服人;言之成理,重在参与。
(5)马的艺术——艺术作品中的马。 [课件18-22]
1)本课题组长介绍研究的过程。
2)学生们展示搜集到的艺术作品。
(6)欣赏有关马的音乐。[课件23]
(7)作文指导——与马共舞。 [课件33]
1)作文题目
A.改写一则和“马”有关的历史故事。要求:展开适当想像,投入自己的情感,对故事主题结构进行改造。
B.以“马”为话题作文。
2)出示评改要求,自评作文。
3)小组互评,推荐优秀作文,全班交流赏析。优秀作文在班级展示。
3. 活动小结 [课件34]: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尽管马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该忘记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伙伴。愿我们做一个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和平使者,去传递共享美好世界的心声吧。祝同学们早日成材,如“千里马”般一跃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