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策略与途径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在高校选项课程开展过程中,田径教学及训练屡屡遭遇开课难的困境。本文基于普通高校教学实际,对高校当前田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高校田径的有效训练策略。
  关键词 高校田径训练 问题 对策
  通过在校学习训练,以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竞技以及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提高普通高校整体田径运动水平,推动高校体育发展是当前高校田径课教学与训练的宗旨所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课程训练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综合体育实力的充分体现。
  一、普通高校田径课程训练存在的问题
  田径运动训练是其他运动项目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并在其他项目的顺利开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据研究表明,田径课程质量优劣与学校场地设施、教师水平以及领导管理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一)田径课程项目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教学内容局限
  现阶段国内田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对项目的竞争性与技术性作了过多强调,而未对人类健康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对技能、技术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缺乏足够关注。从学生角度来看,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在原教学大纲规定中,普修课堂仅有170个学时,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训练项目技术水平,难以有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也有所忽视。此外,高校田径教学项目未清晰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也不明确。
  (二)高校田径项目教学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
  当前大部分高校田径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如挂图示范、讲解以及反复练习等,教法简单而且重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缺乏足够重视,也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与训练状态,难以收到实效。此外也有一部分教师受到教学硬件条件以及自身水平限制,难以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训练时间不足
  从现代运动训练研究可知,足量的训练以及恢复时间是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中,学生在承担繁重课业的同时又要抽出有限时间进行训练,必然会导致训练与恢复时间受到制约与影响,其训练效果与成绩自然也难如人意。
  二、高校田径训练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田径运动训练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
  作为一门综合性、全能性的运动项目,田径为其他运动项目创造了良好前提和基础。田径运动有利于内脏与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因而高校田径训练教学应重视利用和发挥田径运动特点。除此之外,田径项目还应具有健身花样、辅助手段、单项项目以及应用层次较多等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田径项目锻炼价值远远要高。
  (二)高校田径训练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就体育训练特点角度分析而言,体育训练的内部管理体系必须确保其完整性。因而在田径训练组织与开展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应以其完整体系为依托展开系统性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思想品质以及战术意识。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在教育工作计划内纳入体育训练部分,为体育训练提供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收到更佳的田径训练效果。
  (三)重视科学、合理地开展田径训练,强化训练质量
  1.制定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科学与完善性对训练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并与运动员技能训练水平也有密切关联。日常训练计划是日常田径训练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开始训练活动前,教练应对学生体能特点差异予以了解和掌握,并从课程安排出发,结合具体的训练场地情况,对天气等各类因素影响予以充分考虑,编制出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课时训练计划、周计划、阶段性计划乃至年度计划等,以此作为日常训练辅助,从而能够针对性的、完整地实现训练目标。
  2.遵循教学理论知识,关注学生个体特点,灵活教学。教练应遵循周期性、直观性、不间断性教学原则,合理安排、区别对待,并坚持专项与一般训练相结合,重视学生体能特点差异,着眼于实际情况来调整训练方法,在保护学生身体机能前提下收到满意的训练效果。
  (四)坚持学习与训练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普通高校中,其田径运动员大多出自非体育专业类学生,此类学生学习基础尚可,但大部分运动员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训练导致学生缺乏有效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所致。基于此,学校应注意对运动员考试相关政策或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消除训练后顾之忧,做到训练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例如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参加补考合格后可按正常考试通过,而不记入补考档案;获得奖项,为学校和系部争光的学生应享有奖学金评定、评干以及评优等政策方面的倾斜等。
  三、结语:
  高校田径训练教学应严格遵循其自身特点与规律,从而使学生运动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竞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国家竞技运动项目培养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敏,邓琳.对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6):66-67.
  [2] 马晓平.2000-2010年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成绩变化与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3] 王小春.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02-105.
  [4] 潘明.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在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2):106-1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在铅球的体育教学中,铅球的动作规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持球、滑步、用力、拨球和出手,这一系列动作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将其连续做完以后还要保证身体处于平衡的状态。在这一系列的动作当中,最后关头的用力又能对最终的运动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用力的规范与正确性取决于稳固的左侧支撑。左侧支撑技术的正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3  摘 要 羽毛球步法教学是羽毛球各项技术的基础,也是羽毛球正确击球手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非专业羽毛球学生步法移动技术的教学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非专业学生的技术特点,从而探讨步法移动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  关键词 教学 步法 非专业学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本文就柔道比赛新规则下的技战术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修订后的柔道规则和近两年国际国内柔道比赛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规则下的应对措施,以期能为新规则下柔道技战术的训练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规则 柔道 技战术训练  为了展现柔道独特的运动风格与特点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身体训练和技术、战术关系密切,互相促进,要将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相结合,紧密结合篮球运动技术特点和要求。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重要环节。速度、力量、弹跳力、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在身体训练中必须结合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田径是体育项目中的一种,田径训练是一种强耐力训练项目,持续的训练时间容易导致运动员肌肉拉伤或是造成其它的关节受到损伤,那么在田径训练运动中,必须做好相对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使运动员们不受伤害,才能使运动员们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状况投入到更加高的技能训练中去,本文就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任何能力的培养事先都要具备一定的规划,尤其是针对比较有系统性的足球训练而言,更加要有阶段性,按照先培养学生对足球的认识、足球理论的了解,再对其进行技术和战术方面的训练,最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在培养中穿插一些趣味性和培养兴趣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  关键词 足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在十几年的学校体育业余训练中发现,影响特长生训练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特长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不高造成的,本文根据特长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论证了需要、动机、兴趣和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些激发特长生训练兴趣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学校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兴趣 培养 特长生 训练
摘 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字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因此而发展起来的汉语言文学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互联网这一新的沟通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对人们长期形成的语言使用习惯造成了影响。本文以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为研究内容,深入讨论当前汉语言文学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从我们高中生的角度探讨网络语言的管理及运用策略,以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利用文献资料法,在对三角进攻战术的思想、方法、原则及应用的一般规律进行重新研究、梳理、提炼后,厘清了三角进攻战术的内部机理和规律,以期对中国篮球技战术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三角进攻战术 规律 思想  一、篮球三角进攻战术平衡与非衡的哲学思想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体育大学著名学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