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的意义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anfu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最大的贡献就是以工作划分激励边界。一项因素到底是起激励作用还是起保健作用,取决于它是属于工作本身还是置于工作之外。所谓保健因素,实质上是指人对工作以外的其他条件的要求。当然,没有这些条件,工作无法进行。但是,即便这些条件十分优越,也只能对工作起到保证和支持作用。保健因素的实现,给员工带来的是间接的满足,即工作以外的满足。这些满足并非从工作本身获得,所以,人们无法从中感受到工作本身的刺激和愉悦。即便它起到了激励作用,也是一种外在的激励。保健因素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给员工带来成长的感受,因此无法使员工对工作产生积极的满意感。尽管这些间接满足同员工的工作有一定联系,但因为它不是直接从工作中获得的,员工会感到这种满足与工作本身关系不大。例如,以高额薪酬刺激员工,员工却从内心厌恶工作,从事工作仅仅是他取得薪酬的手段,这种薪酬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保证工作的底线,而不能调动起员工对待工作的内在热情。因此,依靠间接满足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处理不好还会产生负作用。报酬少了不愿干活,增加报酬会促进员工干活,但这种激励作用随着报酬的再度稳定而很快消失,然后又恢复到不愿干活的常态,期待着下次的提薪。如果不能做到周期性提薪,那么,很容易滋生新的不满。单一依赖保健因素,会使员工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在改善了保健因素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激发更大改善的欲望。
  所谓激励因素,实质上是指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激励因素的实现,给员工带来的是直接满足,即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工作本身获得的满足。它可以实现内在激励,这种激励是真正的激励。工作能否起到激励作用,主要看这种工作是一种享受还是苦役,看工作是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途径还是谋生的手段。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所必须的,所以,工作能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要看这种工作是否同个人成长融为一体。如果员工从内心喜欢工作,把工作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和发展途径,就能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而且比较持久。只有当这一工作对他的能力挑战和成长刺激减弱后,激励作用才会相应减弱。它所提供的心理激励促使每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因此能够使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和热情,给员工带来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这种热情犹如儿童对游戏的沉迷和专注,不但游戏本身的乐趣吸引他,而且完成游戏目标获得的成就感和自尊也刺激着他。当一个手工艺人沉醉于他制造的作品之中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这种激励的巨大力量。
  激励-保健因素的提出,丰富了激励理论,在管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理论之所以能被广大学者快速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一些管理学书籍中,往往把双因素理论看作是需要层次论的实际应用。多数学者强调,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论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尤其是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还包括一定范围的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够消除不满;而激励因素则相当于需要层次论中较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类需要的满足可以带来满意感,实现真正的激励。因此,保健因素可以用来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则可以用来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但是,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诚然,单纯从需要层次的划分角度看,双因素理论同需要层次论具有相似性。然而,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时,强调不同需要之间的整体性,所有需要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所有需要都会引发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差别之处仅仅在于这些需要随着被满足的程度而效果会递减,进而由尚未满足的需要替代。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强调的是不同因素的作用机制差别,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人的作用是两条路径,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保健因素无论如何强化,不可能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无论怎样有力,不可能消除因保健因素缺乏造成的不满。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递进的连续体,而赫茨伯格则把两种因素归纳为没有连续关系的不同区域。马斯洛式的需要层次,是此消彼长;赫茨伯格的两种因素,是共同作用。所以,需要层次论是连贯的,而双因素理论是迭加的。
  相比之下,赫茨伯格的这种区分,对现实管理的实际运用有更直接的意义。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中,按照双因素理论更容易操作,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偏重于心理学角度的思考,只能提供一种比较抽象的指导。尽管双因素理论不断有人质疑,但从管理实践来看,双因素理论更能得到实地调查资料的支持。双因素理论的提出,就是来自于对现实的调查。后来众多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给予这一理论以有力的支持。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调查中,管理者的基本取向大都同双因素理论吻合。当然,这种调查由于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所以,一直没有能够消除对它的批评。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人类有一种倾向,对成功的事情往往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对失败的事情则往往推诿于环境;对与激励相关的因素,人们往往记住了其积极方面,而对与保健相关的因素,则往往只记住了其消极方面。例如,当一个人说“我对我的工作很感兴趣,但老板给的工资和我做的工作不相符”时,他可能掩饰了自己工作中不愿承担责任的消极面,夸大了工资低下的负面影响。人们很难判定,表面上看起来很客观的调查资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被调查者主观偏好的支配?对此,比较符合实际的看法是,双因素理论确实在理论上有逻辑缺陷,但在实际运用上比较有效。
  双因素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对泰罗主义(Taylorism)和福特主义(Fordism)的挑战。在经典管理学中,强调人的经济需要,员工需要的是高薪不是其他,正是这种高薪才使人们获得超过前人的高质量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金钱”是刺激工人、管理工人、迫使他们接受工作任务乃至工作条件的无往不胜的利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经理们普遍认为,似乎只要增加工资,就可以完成所有激励任务。哪怕工人对工作没有任何兴趣,也可以用报酬来驱动他们。这种管理思想在福特式的流水作业线设计中最典型。坦率地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高薪刺激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它是立竿见影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迅速扩大,生活状况普遍富裕,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当代的“贫民”也比工业化之前的“富人”生活得更为舒适,金钱的激励作用在急剧下降。从60年代到80年代,经过西方“人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嬉皮士化”的冲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很大问题。尤其是蓝领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成为普遍倾向,非技术工人更为典型。许多工人不愿卖力工作,旷工率居高不下,即便干活也不重视质量,甚至会出于对工作的厌恶而做出有意的破坏行为,员工对付工头、下级对付经理的损招层出不穷。所有发达国家都遇到了这种难题。美国的嬉皮士被老成持重的前辈们看作是“垮掉的一代”,法国的大学生反抗地铁、工作、睡觉(metro,boulot,dodo)三位一体式的既有社会秩序。他们要求获得好的生活,拒绝乏味的工作。老一代的经理,面对下一代的“不服管教”,除了感叹世风日下、社会堕落之外,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在这一背景下,赫茨伯格的理论生逢其时,他要恢复人们对工作的兴趣,用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把管理者对于奖酬的关注转移到对于新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本身的关注上来。这些贡献,在人的激励方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可以说,赫茨伯格的最大贡献,是在激励理论方面适应了由物质匮乏时代到物质富裕时代的激励主题转变。
  在这种转变中,赫茨伯格同马斯洛是不一样的。马斯洛关注的是人,人的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主题,这种自我实现的途径有可能是工作,也有可能是其他。而赫茨伯格则认为,人只能在工作中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这样,就使赫茨伯格剔除了人在工作之外的自由选择,从而使他的视野比马斯洛狭隘得多。对此,菲利浦·伯纳克斯(Philippe Bernoux)指出:“赫茨伯格提出了一个从个人身上剔除所有自由的行为决定概念。为了证实这一概念,他借由人必须通过工作满足自己的假设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修改。其书名叫做‘工作是人的本质’,其中,他把原名的‘和’改成了‘是’。对于这一假设,他从来没有加以证明,而其他人也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以证明工作是普遍和长期的激励。每个人都会选择自我满足的途径,但是人们一生中这一途径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是如何变化的。同时,工作中的满足形式也成千上万,例如,罢工、蓄意破坏和劳动抗议运动。而即使工作是有趣的,旷工也是个人偏好而不是工作的一种行为方式。因此,除了特别形势和个人判断,这种需要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的共同需求时是有限的。”(马尔科姆·沃纳:《管理思想全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在这里,伯纳克斯敏锐地看到“工作和人的本质”与“工作是人的本质”之间的差异。所以,从这一意义上看,赫茨伯格的思考,建立在工作是人的“必需”这一前提上,远远不及马斯洛的深度。但反过来,正是这种不足,恰恰是双因素理论比需要层次论更适用于管理的原因之一。尽管赫茨伯格存在这样的不足,但他为激励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从工作出发的新视角,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由此成为一个标志,一个管理学由外在激励向内在激励转化的标志。
其他文献
品牌管理大师Kevin Lane Keller指出,品牌管理的难点之一,是近几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导致企业经营的产品需要不断地跟上竞争者的前进步伐,才不至于被无情淘汰。不仅如此,消费者的日趋成熟和挑剔,以及新兴消费人群的崛起,更是迫使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改善经营环境去迎合、创造新的消费思想与潮流。面对时代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环境的
期刊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年仅39岁的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逝世,同仁堂股份痛失“少壮派”掌门人;2004年,改革开放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积劳成疾逝世时年仅38岁;同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终年54岁……  公众对企业家英年早逝唏嘘不已,“小沈阳”的话“人生最遗憾的事是人活着,钱没花了”道出了人们普遍的心声。  2003年,北京市仅有50家体检中心,2007年迅速发
期刊
郭为作为孔雀型领袖的代表,心不够狠。但他认准的方向,他在坚持,最后哪怕走到对岸,发现其实没什么。      郭为是与柳传志最为相像的男人。他为人处世练达,比较注意把握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事与人的关系,事与事的关系。  柳传志有时会“以暴制暴”,郭为则以“透明”与大家相安无事,他说,“所有的合作都处在’信’与’不信’之间。桌面上大家都会说,你要相信我。但怎样才能做到信任?”  1996年,郭为奉柳传
期刊
杨元庆很正直,目的性强。从墙的这面到那面,他如果执意要过去,过去可能会在墙壁上打一个洞,人就穿过去了。现在则是努力去找到一扇门。      杨元庆终于回归到他所熟悉的舞台。  在联想2008财年第四季度净亏9000万美元之后,面临危机的联想集团请出了昔日老将柳传志、少帅杨元庆,寄希望杨元庆能冲锋陷阵、柳传志则“给杨元庆保驾护航”。联想集团回归到经典的“杨柳配”状态。  2009年5月21日,香港举
期刊
当前的金融危机对许多中国企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对出口导向型行业,如玩具、纺织、电子行业等等。在这些行业,企业破产现象频频发生,即便是有幸逃过破产一劫而存活下来的,也大都面临相当严峻的处境。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度过这经济寒冬呢?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企业本身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及目前企业所处的阶段。按照企业销售量下滑的程度不同,我们将其企业处境归分为四个阶段:战略危机、盈利危机、流动资金危机及破产危机
期刊
企业只有把客服人员当作上帝,客服人员才会把顾客真正当作上帝。因此,善待客服人员、让客服人员满意是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霍桑实验中得出的员工是社会人、对员工必须进行人本管理等结论,启发我们不仅要提高客服人员的工资,而且要关注客服人员的其他需求,并通过引导非正式组织、让客服人员参与决策,进一步调动客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很多企业总在强调“顾客就是上帝”,高度关注客户满意度,但对客服人员漠不
期刊
为什么一些人能看到一些新的机会,而大多数人视而不见?不少管理学家正在试图解放人们在工作中的创造力,罗温·吉布森便是其中一员。创新是不可琢磨的灵光闪现吗?加里·哈默的朋友罗温·吉布森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吉布森(Rowan Gibson)被视为创新领域的戴明(W.Edwards Deming),他似乎正在像戴明曾经改变人们的质量观念一样,去改变人们对创新的看法。在戴明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之前,所有
期刊
“经营本身就是一场战斗。”徐工集团的管理与信息化部长刘建森引用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的话如是说。  刘建森加入徐工集团之前,曾经在IT界做高层管理多年。自2008年6月加入徐工集团后,他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制定了徐工集团信息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2009年1月16日冒着严寒,顶着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徐工集团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从2009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
期刊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自从提出后就一直存在着双面评价。一方面,这一理论得到了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把它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提并论。但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也不断受到质疑和批评,人们认为它具有明显缺陷。时至今日,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  赫茨伯格的真正贡献,不在于他的心理学研究,而在于它对人类工作的特殊定位。千百年来,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矛盾。一方面,人
期刊
宁向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公司的价值会随着经营活动的质量发生变化,所以,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候将作为财富的企业交给子女就成为选择的关键。     人总是会老的,无论你是否愿意,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伟大、长寿如王永庆者,最后也还是要驾鹤西去,于是,辛苦打拼的那摊子事情,就需要传承。传承的对象无非有三种:后代、专业管理人士、或者制度。而决定传承对象选择的,又无非是外部影响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