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与来源作了概述,对其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污染源的治理、治理技术的革新、矿区的规划等内容,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可提升矿区的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煤矿开采活动改变的不仅是该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还会因受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因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就要求我们无论是技术理论研究,还是在政策投入上都要有所突破,并有针对性地治理矿区环境问题。
1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
1.1 影响特征
(1)潜在性;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潜在性影响,又可以解释为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隐蔽性影响,这种影响在煤炭开采时不会出现,其是伴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而逐渐的暴露,当煤炭开采活动开始时,它会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系统,当影响累积到一定量时,生态系统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对矿区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破坏。(2)多面性;多面性是指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有利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可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煤炭资源的开发活动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影响来源
(1)土壤的破坏;矿区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占压、塌陷,因此其会造成土壤的酸化、盐碱化和盐渍化,使得土地沙化和土壤贫瘠化。(2)有害气体的影响;在煤矿开采的烟尘中,含有SO2、NOX、CO、H2S等有害气体,若遇到雨水和潮湿的空气,还会生成腐蚀性非常强的酸性硫化物,对人体产生侵害。(3)地下水污染;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地下水位会降低,致使土地旱化程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和水库来水不足,对周围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开采还会引起覆岩切落式裂缝,致使地下水向采空区渗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水位降落漏斗,最后导致矿区范围内泉水“短路”、泉井枯竭。
2矿区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问题
2.1 环境保护意识及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由于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管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该体制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例如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人员充足、技术设备良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可得以增强,而地方机构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就越弱,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加之各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比较复杂,有些地区重视环保工作,有些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全面衡量各地区治理环境的业绩,因此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2.2 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虽然我国拥有大量的铁矿、煤矿,矿藏质量也较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资源消耗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矿区仅局限于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浪费现象,造成一种资源总量充裕,但是综合利用率却低下的局面,同时大量优质矿山存在乱采、滥采现象,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一个原因,并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矿产资源从源头上就存在浪费现象,使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
2.3 环境治理技术落后
由于早些时候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也没有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账户,致使一些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现在治理,同时在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恢复还需要实用可行的技术措施,虽然社会上的环境保护评价和恢复治理专业技术,现已参与到矿区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中,也提出了一些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但部分技术与措施并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有些技术会因实施成本过高而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落到实处。其次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因其地域、矿种和开采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措施也各有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环问题,在恢复治理方式和技术要点等方面也要有不同的技术措施。
3矿区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3.1 普及教育平台,开展环境教育
首先在普及教育中,可在职工中开办环保法律知识讲习班,并聘请专业的法律老师进行讲授,通过融会贯通,让职工掌握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可根据职工接受能力的强弱,在职工中开展一系列的知识竞赛,提高职工对环境法的认知程度。其次可结合职工工作状况,充分利用矿区广播、电视、内部刊物、宣傳橱窗、横幅及漫画等宣传工具,开设(辟)专栏(题),以可视性、可读性、感染性、趣味性拓宽环境保护法律宣传渠道,保证法律宣传效果,促使职工从中深刻理解、认识环境保护法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2 合理规划矿区,保障效益双赢
首先制定明确的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法规、条例,同时应将土地复垦费用纳入矿山成本核算,明确土地复垦资金渠道,实行“谁复垦,谁受益”的政策。其次加强矿山设计与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矿石采出率,缩小矿山地面境界,从而减少矿山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按矿山层赋存条件、地形条件、岩土特性,以及剥离废弃物排弃方式的不同,矿区土地复垦可分为外排土方式的复垦和内排土方式的复垦,并且采用外排土方式的采空区,可以用地下开采排出的矸石、电厂粉煤灰或其它固体废弃物复垦,也可将外排土场的岩土重新运回采空区。另外为保证岩土的剥离、回填与采矿工程之间互不干扰,应合理布置回填区和剥离区之间的工艺顺序,并保证表土层仍排放在地表。
3.3 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减少影响程度
(1)大气污染源的治理;针对矿区的防尘,可采用湿式作业和洒水降尘,同时需对储煤场实施全封闭,场内设置洒水喷头,四周设置挡风抑尘网,并联络道路硬化、外排道路硬化,以进行道路洒水降尘。(2)水环境污染源的治理;针对生活污水,可采取建化粪池、生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可作为道路的洒水降尘及绿化,而针对矿坑疏干水,可修建净化车间、调节池、沉泥池和回用水池,处理后的水可作为水源,以用于场地绿化及生产用水。(3)噪声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源,可采取将设备置于厂房内,并采取双层玻璃、配备机器隔声降噪设施、配发耳塞等措施,将噪声危害降到最低。
3.4 创新技术,促进工作的有效展开
由于现有治理技术大多属于解决单一环境要素的末端控制技术,缺乏预防性、源头控制、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环境保护技术,且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矿井水、煤泥水的高效净化处理利用技术、采煤破坏土地的修复利用、煤矿低热值燃料(煤矸石)电厂排放的烟气、烟尘处理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是从生产活动内部,从污染发生的根源进行控制的最有效方法,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可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总结
总之,矿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形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为实现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发展来看,其将决定矿区根本状况,所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德林,许星伟.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3(09).
[2] 张和生,赵勤正,王智.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对矿区生态環境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01).
关键词: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煤矿开采活动改变的不仅是该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还会因受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因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就要求我们无论是技术理论研究,还是在政策投入上都要有所突破,并有针对性地治理矿区环境问题。
1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
1.1 影响特征
(1)潜在性;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潜在性影响,又可以解释为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隐蔽性影响,这种影响在煤炭开采时不会出现,其是伴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而逐渐的暴露,当煤炭开采活动开始时,它会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系统,当影响累积到一定量时,生态系统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对矿区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破坏。(2)多面性;多面性是指由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有利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可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煤炭资源的开发活动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影响来源
(1)土壤的破坏;矿区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占压、塌陷,因此其会造成土壤的酸化、盐碱化和盐渍化,使得土地沙化和土壤贫瘠化。(2)有害气体的影响;在煤矿开采的烟尘中,含有SO2、NOX、CO、H2S等有害气体,若遇到雨水和潮湿的空气,还会生成腐蚀性非常强的酸性硫化物,对人体产生侵害。(3)地下水污染;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地下水位会降低,致使土地旱化程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和水库来水不足,对周围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开采还会引起覆岩切落式裂缝,致使地下水向采空区渗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水位降落漏斗,最后导致矿区范围内泉水“短路”、泉井枯竭。
2矿区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问题
2.1 环境保护意识及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由于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管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该体制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例如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人员充足、技术设备良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可得以增强,而地方机构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就越弱,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加之各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比较复杂,有些地区重视环保工作,有些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全面衡量各地区治理环境的业绩,因此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2.2 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虽然我国拥有大量的铁矿、煤矿,矿藏质量也较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资源消耗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矿区仅局限于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不顾资源的浪费现象,造成一种资源总量充裕,但是综合利用率却低下的局面,同时大量优质矿山存在乱采、滥采现象,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一个原因,并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矿产资源从源头上就存在浪费现象,使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
2.3 环境治理技术落后
由于早些时候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也没有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账户,致使一些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现在治理,同时在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恢复还需要实用可行的技术措施,虽然社会上的环境保护评价和恢复治理专业技术,现已参与到矿区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中,也提出了一些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但部分技术与措施并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有些技术会因实施成本过高而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落到实处。其次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因其地域、矿种和开采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措施也各有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环问题,在恢复治理方式和技术要点等方面也要有不同的技术措施。
3矿区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3.1 普及教育平台,开展环境教育
首先在普及教育中,可在职工中开办环保法律知识讲习班,并聘请专业的法律老师进行讲授,通过融会贯通,让职工掌握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可根据职工接受能力的强弱,在职工中开展一系列的知识竞赛,提高职工对环境法的认知程度。其次可结合职工工作状况,充分利用矿区广播、电视、内部刊物、宣傳橱窗、横幅及漫画等宣传工具,开设(辟)专栏(题),以可视性、可读性、感染性、趣味性拓宽环境保护法律宣传渠道,保证法律宣传效果,促使职工从中深刻理解、认识环境保护法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2 合理规划矿区,保障效益双赢
首先制定明确的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法规、条例,同时应将土地复垦费用纳入矿山成本核算,明确土地复垦资金渠道,实行“谁复垦,谁受益”的政策。其次加强矿山设计与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矿石采出率,缩小矿山地面境界,从而减少矿山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按矿山层赋存条件、地形条件、岩土特性,以及剥离废弃物排弃方式的不同,矿区土地复垦可分为外排土方式的复垦和内排土方式的复垦,并且采用外排土方式的采空区,可以用地下开采排出的矸石、电厂粉煤灰或其它固体废弃物复垦,也可将外排土场的岩土重新运回采空区。另外为保证岩土的剥离、回填与采矿工程之间互不干扰,应合理布置回填区和剥离区之间的工艺顺序,并保证表土层仍排放在地表。
3.3 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减少影响程度
(1)大气污染源的治理;针对矿区的防尘,可采用湿式作业和洒水降尘,同时需对储煤场实施全封闭,场内设置洒水喷头,四周设置挡风抑尘网,并联络道路硬化、外排道路硬化,以进行道路洒水降尘。(2)水环境污染源的治理;针对生活污水,可采取建化粪池、生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可作为道路的洒水降尘及绿化,而针对矿坑疏干水,可修建净化车间、调节池、沉泥池和回用水池,处理后的水可作为水源,以用于场地绿化及生产用水。(3)噪声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源,可采取将设备置于厂房内,并采取双层玻璃、配备机器隔声降噪设施、配发耳塞等措施,将噪声危害降到最低。
3.4 创新技术,促进工作的有效展开
由于现有治理技术大多属于解决单一环境要素的末端控制技术,缺乏预防性、源头控制、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环境保护技术,且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矿井水、煤泥水的高效净化处理利用技术、采煤破坏土地的修复利用、煤矿低热值燃料(煤矸石)电厂排放的烟气、烟尘处理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是从生产活动内部,从污染发生的根源进行控制的最有效方法,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可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总结
总之,矿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形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巨大,因此为实现矿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发展来看,其将决定矿区根本状况,所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德林,许星伟.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3(09).
[2] 张和生,赵勤正,王智.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对矿区生态環境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