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
贝良同学
我写作文总是像记流水账一样,描写粗糙,读起来一点画面感都没有,该怎么办?
答
苏万马老师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画面其实是个空间概念,在作文里不妨理解为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在时间相对停顿的状态下,将场景中的人物动作、神态等做一个分解细化。具体操作以《那段自由的日子》中“浅水里的回忆”这一段为例。在小水塘这个特定空间里,龙虾和“我们”是主角,浮水、捉鱼、钓龙虾是“我们”的三种活动,描写对象和人物活动不止一个,于是构成了立体画面。下面就要把画中事物分解开来做“细描”。
景物可以分解为形、声、色、味、态;人物动作,可按照头、手、脚等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分解,把每个部位的动作细化为一步步的小动作。如“我们把绑着青蛙肉的线扔进水里,握住竹竿,一屁股坐在泥坎上,脚伸进水里,坐等小虾米上钩”,这一句中扔、握、坐、伸等几个连续动作,形象地写出了“我们”钓虾子的经过,同时也印证一个写出画面感的诀窍——多用动词。
范文示例
那段自由的日子
不记得了吗?哦,我还记得那段自由的日子!童年在我眼中,不是沙堆上的贝壳,而是那拍打着礁石的浪花,可爱又顽皮,快乐俯拾即是。
桑树上的自豪
我爱回忆里的桑树。它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总是奉献给我们这些孩子一捧捧的欢乐。她修长的手臂伸向小河中央,引诱着我们沿着她的手臂爬上她的脖颈。
在这里,我们可以完全不顾教室里的规矩,因为树上的桑葚是要抢的。要知道,这可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我的淘气可是出了名的。每逢这时,什么淑女的形象一概不顾,我双手握住树干,脚踏上枝丫一蹬,手随即攀上更高的树干,手脚并用,“噌噌”几下就蹿到了最高的枝丫上张牙舞爪,乐滋滋地品尝战利品。我美滋滋地捏住桑葚的把儿,摘下一串紫红的桑葚来,再伸出舌头抵住一颗桑葚,用牙轻轻咬住,接着就再也忍不住,一口吞进嘴里大嚼起来,丝毫不用顾忌过路的大人们不可思议的眼神,我的自豪之情自是洋溢一脸。
将动作分解描写,将“我”表现得活灵活现,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身手灵敏的爬树高手。而后文吃桑葚时,作者又将动作一步步分解描述,趣味盎然,与前文提到的不顾淑女形象一脉相承。
浅水里的回忆
“不能下到河里玩耍”,这是老师、父母都常唠叨的,对于我这个爱水的丫头来说,那简直是束缚了我的自由,我好想回到那个回忆中的小水塘,在水中自由嬉戏。
小水塘是一位挺着将军肚的大叔,肚子里装满了乐趣。小虾子们在这儿游泳、嬉戏,孩子们也在这儿尽享欢乐,这是我们共同的天堂。八月的天气,酷暑难耐,我们就会往水塘里跑,我们在那里浮水、捉鱼、钓龙虾。最有趣的要数钓龙虾了。我们把绑着青蛙肉的线扔进水里,握住竹竿,一屁股坐在泥坎上,脚伸进水里,坐等小虾米上钩。浅浅的水里突然暴露出一只大龙虾的踪迹,我盯上了这家伙。看,就这个贪婪的家伙正一口一口吃着肉呢。呀!它还想挟肉逃走,没门!我一把提起竹竿拉起线,把这个家伙拽了上来。它还不服呢,大钳子霸道地朝我挥动着。我扯起它的长胡须,它的一双钳子就只能在空中胡乱挥舞了,根本夹不到我,哈哈!回忆沉淀在了我爽朗的笑声中。
写出画面感,可以多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象的画面。王小波《红拂夜奔》里有句“他那张松弛的脸就像降下来的风帆……”每个人对形容词“松弛”的理解千差万别.然而一旦用“降下来的风帆”作比,那一张泄气的面庞立显。同理,这里的“将军肚”,将藏着很多水生物的小水塘,描述得趣味十足。
作者对“我”钓龙虾的动作做了细致地分解描写。做饵,龙虾出现并想要潜逃,收线将它抓住,一连串动作描写,完整流畅。只要顺着作者的笔触,观者就能迅速捕捉这一气呵成的捉龙虾的画面。
在童年的天空,我们像一只只自由的小鸟,想要飞多高就飞多高。而那童年的自由时光会永远流淌在我的脑海中,像那一朵朵小浪花时刻盛开在我的心头。那日子真好!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画面其实是个空间概念,在作文里不妨理解为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在时间相对停顿的状态下,将场景中的人物動作、神态等做一个分解细化。具体操作以《那段自由的日子》中“浅水里的回忆”这一段为例。在小水塘这个特定空间里,龙虾和“我们”是主角,浮水、捉鱼、钓龙虾是“我们”的三种活动,描写对象和人物活动不止一个,于是构成了立体画面。下面就要把画中事物分解开来做“细描”。
景物可以分解为形、声、色、味、态;人物动作,可按照头、手、脚等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分解,把每个部位的动作细化为一步步的小动作。如“我们把绑着青蛙肉的线扔进水里,握住竹竿,一屁股坐在泥坎上,脚伸进水里,坐等小虾米上钩”,这一句中扔、握、坐、伸等几个连续动作,形象地写出了“我们”钓虾子的经过,同时也印证一个写出画面感的诀窍——多用动词。
贝良同学
我写作文总是像记流水账一样,描写粗糙,读起来一点画面感都没有,该怎么办?
答
苏万马老师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画面其实是个空间概念,在作文里不妨理解为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在时间相对停顿的状态下,将场景中的人物动作、神态等做一个分解细化。具体操作以《那段自由的日子》中“浅水里的回忆”这一段为例。在小水塘这个特定空间里,龙虾和“我们”是主角,浮水、捉鱼、钓龙虾是“我们”的三种活动,描写对象和人物活动不止一个,于是构成了立体画面。下面就要把画中事物分解开来做“细描”。
景物可以分解为形、声、色、味、态;人物动作,可按照头、手、脚等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分解,把每个部位的动作细化为一步步的小动作。如“我们把绑着青蛙肉的线扔进水里,握住竹竿,一屁股坐在泥坎上,脚伸进水里,坐等小虾米上钩”,这一句中扔、握、坐、伸等几个连续动作,形象地写出了“我们”钓虾子的经过,同时也印证一个写出画面感的诀窍——多用动词。
范文示例
那段自由的日子
不记得了吗?哦,我还记得那段自由的日子!童年在我眼中,不是沙堆上的贝壳,而是那拍打着礁石的浪花,可爱又顽皮,快乐俯拾即是。
桑树上的自豪
我爱回忆里的桑树。它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总是奉献给我们这些孩子一捧捧的欢乐。她修长的手臂伸向小河中央,引诱着我们沿着她的手臂爬上她的脖颈。
在这里,我们可以完全不顾教室里的规矩,因为树上的桑葚是要抢的。要知道,这可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我的淘气可是出了名的。每逢这时,什么淑女的形象一概不顾,我双手握住树干,脚踏上枝丫一蹬,手随即攀上更高的树干,手脚并用,“噌噌”几下就蹿到了最高的枝丫上张牙舞爪,乐滋滋地品尝战利品。我美滋滋地捏住桑葚的把儿,摘下一串紫红的桑葚来,再伸出舌头抵住一颗桑葚,用牙轻轻咬住,接着就再也忍不住,一口吞进嘴里大嚼起来,丝毫不用顾忌过路的大人们不可思议的眼神,我的自豪之情自是洋溢一脸。
将动作分解描写,将“我”表现得活灵活现,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身手灵敏的爬树高手。而后文吃桑葚时,作者又将动作一步步分解描述,趣味盎然,与前文提到的不顾淑女形象一脉相承。
浅水里的回忆
“不能下到河里玩耍”,这是老师、父母都常唠叨的,对于我这个爱水的丫头来说,那简直是束缚了我的自由,我好想回到那个回忆中的小水塘,在水中自由嬉戏。
小水塘是一位挺着将军肚的大叔,肚子里装满了乐趣。小虾子们在这儿游泳、嬉戏,孩子们也在这儿尽享欢乐,这是我们共同的天堂。八月的天气,酷暑难耐,我们就会往水塘里跑,我们在那里浮水、捉鱼、钓龙虾。最有趣的要数钓龙虾了。我们把绑着青蛙肉的线扔进水里,握住竹竿,一屁股坐在泥坎上,脚伸进水里,坐等小虾米上钩。浅浅的水里突然暴露出一只大龙虾的踪迹,我盯上了这家伙。看,就这个贪婪的家伙正一口一口吃着肉呢。呀!它还想挟肉逃走,没门!我一把提起竹竿拉起线,把这个家伙拽了上来。它还不服呢,大钳子霸道地朝我挥动着。我扯起它的长胡须,它的一双钳子就只能在空中胡乱挥舞了,根本夹不到我,哈哈!回忆沉淀在了我爽朗的笑声中。
写出画面感,可以多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象的画面。王小波《红拂夜奔》里有句“他那张松弛的脸就像降下来的风帆……”每个人对形容词“松弛”的理解千差万别.然而一旦用“降下来的风帆”作比,那一张泄气的面庞立显。同理,这里的“将军肚”,将藏着很多水生物的小水塘,描述得趣味十足。
作者对“我”钓龙虾的动作做了细致地分解描写。做饵,龙虾出现并想要潜逃,收线将它抓住,一连串动作描写,完整流畅。只要顺着作者的笔触,观者就能迅速捕捉这一气呵成的捉龙虾的画面。
在童年的天空,我们像一只只自由的小鸟,想要飞多高就飞多高。而那童年的自由时光会永远流淌在我的脑海中,像那一朵朵小浪花时刻盛开在我的心头。那日子真好!
(江苏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校园文学十佳指导教师)
画面其实是个空间概念,在作文里不妨理解为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在时间相对停顿的状态下,将场景中的人物動作、神态等做一个分解细化。具体操作以《那段自由的日子》中“浅水里的回忆”这一段为例。在小水塘这个特定空间里,龙虾和“我们”是主角,浮水、捉鱼、钓龙虾是“我们”的三种活动,描写对象和人物活动不止一个,于是构成了立体画面。下面就要把画中事物分解开来做“细描”。
景物可以分解为形、声、色、味、态;人物动作,可按照头、手、脚等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分解,把每个部位的动作细化为一步步的小动作。如“我们把绑着青蛙肉的线扔进水里,握住竹竿,一屁股坐在泥坎上,脚伸进水里,坐等小虾米上钩”,这一句中扔、握、坐、伸等几个连续动作,形象地写出了“我们”钓虾子的经过,同时也印证一个写出画面感的诀窍——多用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