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级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是黄河沿岸山西吕梁民俗文化中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完整专属舞蹈形态折射了当地百姓的独有思维、审美习惯,是可视可演的活态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伞头秧歌挖掘整理,将其成功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本文展开对国家级非遗伞头秧歌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文化性思考与探讨,实践其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上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目标。
关键词:国家级非遗 临县伞头秧歌 高校舞蹈专业课堂 文化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85-04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流传久远,饱含地域情感,蕴藏着原生态伞头秧歌的深厚文化根源,其舞蹈形态折射了当地百姓独有思维、审美习惯,是可视可演的活态文化遗产。至2010年始,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成功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也引发了师生们针对非遗伞头秧歌广泛的文化性思考。
一、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承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必须承担的第一社会責任,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桥头堡、学术创新的主阵地,有义务保护好并肩负起世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伞头秧歌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教学实践
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至此,山西临县伞头秧歌正式以传统舞蹈形式确定为“非遗”民间舞蹈。对标民间,虽有艺人受邀高校做原生态伞头秧歌献艺讲学,但传承仍青黄不接,对其民间状态的研究、挖掘已刻不容缓,究其原因:首先是山西拥有234种民间舞蹈,但成熟的山西民间舞教材屈指可数,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教材更是少之甚少;第二是国家级非遗性质的山西民间舞资源原本就非常匮乏;第三是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民间保存状态完整;第四是民间艺人逐年流失;第五是科技发展对伞头秧歌民间生存状态产生不小的冲击;第六是道具制作与选取、服装的变革等都很难确保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伞头秧歌;所以,多年执教经验和职业素养,使笔者敏锐感知到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价值,如将其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一定具有划时代意义。
从2009年始,笔者对非遗临县伞头秧歌进行充分论证、田野采风,在最大限度保留其舞蹈风格与舞蹈根性的前提下,运用“元素教学法”分表演形式和角色设定提炼动律元素、短句,遵循北舞教材建构“三性原则”即代表性、风格性、训练性撰写授课讲义,总结并编创出几十种伞头秧歌训练组合,创新性地提出伞头秧歌舞蹈理论。2013年,正式将伞头秧歌确定为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专业必修课,实现了将其引入课堂的教学初探。响应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号召,在院系领导支持下,笔者展开伞头秧歌教材编写、课堂实践、舞蹈理论验证,获得诸多实践教学心得与经验,修正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分伞头引领大场秧歌,男角打鼓子,女角拉花子三大类展开专业教学,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成熟。
到目前为止,笔者已成功实现伞头秧歌标准化课堂教学及教学创新实践,伞头秧歌处处体现出舞蹈文化的先进性:一是动律提炼不失舞蹈根性;二是短句提炼科学,命名准确,较原生状态有了质的飞跃;三是组合编创丰富,训练成熟,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四是舞蹈理论实操推演严谨,有效支撑学生的创新学习;五是课堂表演实践围绕舞蹈根性动律展开,表演风格较原生态民间状态更为鲜明,饱含浓浓的黄河气质黄土情,现阶段正向舞蹈专业精品课建设迈进。
(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承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成果集成,融入我们生活,是一种我们可以享受它却不自知的东西,非遗临县伞头秧歌就是以民间舞蹈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及民族归属感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凝聚出来的舞蹈形态,是以民间舞蹈形式传承、发扬人文文化的力量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感染性,这两点正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伞头秧歌同样具备包容性和感染性,且生命力顽强,发展至今仍能保留完整的表演形式、音乐节奏、角色形象等,虽经历史长河洗礼和地域文化影响,仍然展示着璀璨的形象。
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针对学生展开融合研究、开拓创新、传承发扬的高等学府,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必须承担的第一社会责任。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大学文化的科学内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文化的传承、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大学舞蹈专业作为“使个体社会化”的风向标,肩负把在校生培养成合格舞蹈人才的使命,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桥头堡、学术创新的主阵地,有义务以专业视角、专业方法、专业讲授、专业指导等方式,借助高校专业理论能力、创新教学流程实现专业表演、专业创新,以此完成对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传承发扬,肩负起伞头秧歌代代相传的历史重任。
二、非遗临县伞头秧歌通过舞蹈专业课堂教学实践获得高度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认识,核心是基本价值认同,是这个民族生命共同体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的前提首先是“自我认同”,然后才是作为软实力之影响力的能力认同。
(一)非遗伞头秧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活态文化遗产
几千年泱泱中华长盛不衰,诞生于中华大地灿烂的黄河文明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基因,孕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原生态临县伞头秧歌作为黄河沿岸、山西吕梁地区独特民俗文化中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入选非遗名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认同与形象肯定。再看其表演状态,蕴涵几千年黄河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显露出浓浓的黄河气质黄土情。每一种优秀舞蹈文化载体,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代表着某种特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人文情感抒发形式,伞头秧歌就是这样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的、黄河文化影响下的、人文情感的宣泄载体。黄河儿女为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崇拜、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代代传承,一代代演化,从祭祀傩舞到变革后的现代民间舞,伞头秧歌的功能也从“敬神”发展到了近当代的“娱人”,成为今天的伞头秧歌。黄河优秀儿女创造了伞头秧歌,伞头秧歌选择依偎在黄河母亲身旁成长,成为黄河优秀舞蹈文化的自选载体,深刻且包容。 非遗伞头秧歌从远古娱神类祭祀活动中走来,是一直“活”在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媒介,以民间舞蹈艺术为基本形态,见证当地百姓先祖从蛮荒时代走向黄河文明的生存智慧、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其根本特性是“无形化”和“活态化”。这种舞蹈类非遗均通过肢体行为或人体技能来表达,并不具备实物特性,展示过程完全依赖于人,所以,直接决定了“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多以家传式、师徒式、民俗活动式等方式传承技艺。节庆闹红火时的展演活动,日常艺人展示和教授技艺,都是活态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有热爱它的“人”,遗产才能得到传承,否则就会逐渐走向消亡,这种“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传承规律使非遗伞头秧歌的保护客观上显得异常紧迫。在全球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大环境下,保护非遗更是成为一种国家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当地文化部门会通过组织伞头秧歌展演,激励年轻人承习技艺以此沿袭风俗,提高群众对非遗的价值认识,产生自豪感,真正让非遗“活”在百姓自己的生活中,成为精神凝聚、鼓舞士气、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延伸从远古娱神到现代娱人功能的转变,在娱乐中产生心灵共鸣,以此演绎民间艺术带给百姓的真善美。
(二)伞头秧歌引入课堂作为创新发展的文化现象凝聚出新时代文化形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创新本质上是“软实力”创新,是培植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能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而自我价值认同早就随着伞头秧歌的火爆展演點燃了传承的火焰。伞头秧歌引入课堂,展开教学创新实践,是将山西汉民族秧歌舞蹈文化作为精神基础,对照文化情境原型,表现出一种文化的连续性,进一步指引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认同走向更高层次,这不仅包括原生态动律节奏的呈现,还包括元素教学法引导下的舞蹈元素提炼,动态形象随着课堂创新教学的深入,展现出更加经典的舞蹈形象,非遗深远内涵得以凝练,成熟的动态学习、组合训练显示着呼之欲出的文化期待感,留存久远的舞蹈形象,历经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今天看来,完整的表演形式从未迷失繁衍方向,在原生态基础上,加强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创新实践,使非遗伞头秧歌的风格进一步放大强化、动律特点进一步升华,继承传统,也超越传统,并以此为基础走向精品化,填补了山西民间舞缺失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空白,使伞头秧歌原生态文化形象走向舞蹈专业课堂。
非遗伞头秧歌成功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是新时代创新发展引导出的文化现象,是最具软实力的文化认同,这种软实力深刻指明了文化传承的内在机理,表达着最广泛大众的传承意愿,正所谓没有认同就不能进行文化传承,文化传统就有可能被迫中断。探索创新且面向未来,使原生态伞头秧歌旧文化形象获得新的生机,持续为伞头秧歌创新实践舞蹈文化新形象的诞生与成长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持与文化认同能量,像人一样,舞蹈也就有了品格,有了价值认同、能力认同的可能,凝聚出新时代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文化的新形象。
(三)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上淬炼升华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
舞蹈属于行为文化,其文化内涵即包含显性文化内涵,如:动态、动律、服装、道具、音乐、人物形象、表演形象(如:伞头走场、秧歌过街、女角对舞、男角打鼓、丑角逗趣等),也包含隐性文化内涵:舞蹈心理、舞蹈思维方式、舞蹈审美情趣等。任何一种舞蹈的文化内涵都是多途径、无限制的,代表特定族群、特定地域对该种舞蹈在文化认同上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心感知,或者是通过舞蹈中一部分专属符号就可定位这种舞蹈文化认同的根性实质,强调这种舞蹈根性实质是行为认同与思想内涵认同的完美统一。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显性文化需要保留、接受、使用、学习、传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教学首先从显性文化着手展开,学生获得最初的学习感受,这些感受随着学习的深入,身体感知也向习惯发展,这一阶段还谈不上创新,但这些显性文化作为被淬炼的基础,已经在学生学、教师教的过程中逐渐夯实;而隐性文化部分是要深入理解,边批判边接纳、边揣摩边体会,强调心理感知、强调审美认同、强调舞蹈文化的根性留存与深度表达,这些隐性文化是淬炼舞蹈的催化剂和定型剂,淬炼的过程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生创新学的过程,例如:伞头大场调度训练、女角扇绸训练、扭摆走颠跳动律训练;男角槌法训练、步法训练;戏鼓逗花双人对舞训练等等,千百次的重复训练就是千百次的融合淬炼,就是千百次的找寻心灵深处的舞蹈感知,既能有效稳定舞蹈的基本形态,也能提升对舞蹈根性内涵的认知,一切与之相关的舞蹈元素此时已脱胎换骨,舞蹈风格更加鲜明、舞蹈形象更具气质,文化内涵更加深刻,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新时代文化形象站立起来。
三、非遗临县伞头秧歌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实现价值回归
人类借文化符号创造文化和学习文化,通过文化传递和保存复杂信息。文化价值由人创造,且只服务于人,人类不需要的东西不具有文化价值。所以,人不仅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也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价值回归就是人类借助一切文化活动,将有价值的东西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反复理解、提升认知,寻找并使之产生更高价值共鸣的过程。笔者认为针对非遗临县伞头秧歌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预期实现的价值回归有二。
(一)以留存舞蹈文化根性为核心价值的传统文化价值回归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以非遗民间舞蹈形式出现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舞台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站立起来,借助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教学来激活其文化内涵,以符合新时代下的传播规律。在这一刻,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打开了非遗临县伞头秧歌传承、创新、发扬的新通道。一方文化养育一方舞,将黄河文化之根性文化认同贯穿伞头秧歌创新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诸环节上,如:动律提炼保留根性、短句编创饱含根性、学习训练依托根性、教学全程贯穿根性、舞蹈表演展示根性、传承发扬不丢根性、创新形象融入根性、价值回归包容根性上,以此为基础构建标准化教材,推动伞头秧歌走上课堂传承平台,实践最大限度留存舞蹈文化根性为核心价值的传统文化价值回归,使其有机会以规范化教材方式获得传承,可以展示伞头秧歌的新形象。
(二)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时代文化价值回归
伞头秧歌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是创新发扬价值观的高度体现,其中文化自省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方法论,其主旨功能指向在最大限度保持舞蹈根性文化的基础上坚定创新发扬思维。这种文化自省不可或缺,但前提是必须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才能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强有力的文化自信,也只有坚定这种文化自信,站稳脚跟不忘本,才能更好的引领文化自信,树立起伞头秧歌健康、科学传承的航信标,为伞头秧歌的价值回归指明方向。
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教学实践,有效助力了非遗伞头秧歌的文化创新,使伞头秧歌的文化创新从文化认同中走来,从基本价值认同开始,进而稳步走向深度发扬。创新发扬与原生态根性保持同步,使伞头秧歌教学实践成为价值回归的名人秀,这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是伞头秧歌基本价值呈现期,也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个过程;另一个是伞头秧歌价值典范效应期,即价值回归期,是学生在专业舞蹈教师引导下,对照原生态舞蹈参与文化反思,展开文化反思后的舞蹈文化内涵补充,即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将高度提炼出来的伞头秧歌根性文化重置于伞头秧歌的文化新形象中,寻找更高的文化价值共鸣,乃至重新确立更高层级的文化自信,以此实现伞头秧歌坚持守正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时代文化价值回归。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07).
[3]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国家级非遗 临县伞头秧歌 高校舞蹈专业课堂 文化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85-04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流传久远,饱含地域情感,蕴藏着原生态伞头秧歌的深厚文化根源,其舞蹈形态折射了当地百姓独有思维、审美习惯,是可视可演的活态文化遗产。至2010年始,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成功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也引发了师生们针对非遗伞头秧歌广泛的文化性思考。
一、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承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必须承担的第一社会責任,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桥头堡、学术创新的主阵地,有义务保护好并肩负起世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伞头秧歌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教学实践
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至此,山西临县伞头秧歌正式以传统舞蹈形式确定为“非遗”民间舞蹈。对标民间,虽有艺人受邀高校做原生态伞头秧歌献艺讲学,但传承仍青黄不接,对其民间状态的研究、挖掘已刻不容缓,究其原因:首先是山西拥有234种民间舞蹈,但成熟的山西民间舞教材屈指可数,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教材更是少之甚少;第二是国家级非遗性质的山西民间舞资源原本就非常匮乏;第三是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民间保存状态完整;第四是民间艺人逐年流失;第五是科技发展对伞头秧歌民间生存状态产生不小的冲击;第六是道具制作与选取、服装的变革等都很难确保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伞头秧歌;所以,多年执教经验和职业素养,使笔者敏锐感知到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价值,如将其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一定具有划时代意义。
从2009年始,笔者对非遗临县伞头秧歌进行充分论证、田野采风,在最大限度保留其舞蹈风格与舞蹈根性的前提下,运用“元素教学法”分表演形式和角色设定提炼动律元素、短句,遵循北舞教材建构“三性原则”即代表性、风格性、训练性撰写授课讲义,总结并编创出几十种伞头秧歌训练组合,创新性地提出伞头秧歌舞蹈理论。2013年,正式将伞头秧歌确定为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专业必修课,实现了将其引入课堂的教学初探。响应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号召,在院系领导支持下,笔者展开伞头秧歌教材编写、课堂实践、舞蹈理论验证,获得诸多实践教学心得与经验,修正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分伞头引领大场秧歌,男角打鼓子,女角拉花子三大类展开专业教学,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成熟。
到目前为止,笔者已成功实现伞头秧歌标准化课堂教学及教学创新实践,伞头秧歌处处体现出舞蹈文化的先进性:一是动律提炼不失舞蹈根性;二是短句提炼科学,命名准确,较原生状态有了质的飞跃;三是组合编创丰富,训练成熟,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四是舞蹈理论实操推演严谨,有效支撑学生的创新学习;五是课堂表演实践围绕舞蹈根性动律展开,表演风格较原生态民间状态更为鲜明,饱含浓浓的黄河气质黄土情,现阶段正向舞蹈专业精品课建设迈进。
(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承载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成果集成,融入我们生活,是一种我们可以享受它却不自知的东西,非遗临县伞头秧歌就是以民间舞蹈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及民族归属感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凝聚出来的舞蹈形态,是以民间舞蹈形式传承、发扬人文文化的力量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感染性,这两点正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伞头秧歌同样具备包容性和感染性,且生命力顽强,发展至今仍能保留完整的表演形式、音乐节奏、角色形象等,虽经历史长河洗礼和地域文化影响,仍然展示着璀璨的形象。
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针对学生展开融合研究、开拓创新、传承发扬的高等学府,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必须承担的第一社会责任。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大学文化的科学内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文化的传承、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大学舞蹈专业作为“使个体社会化”的风向标,肩负把在校生培养成合格舞蹈人才的使命,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桥头堡、学术创新的主阵地,有义务以专业视角、专业方法、专业讲授、专业指导等方式,借助高校专业理论能力、创新教学流程实现专业表演、专业创新,以此完成对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传承发扬,肩负起伞头秧歌代代相传的历史重任。
二、非遗临县伞头秧歌通过舞蹈专业课堂教学实践获得高度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认识,核心是基本价值认同,是这个民族生命共同体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的前提首先是“自我认同”,然后才是作为软实力之影响力的能力认同。
(一)非遗伞头秧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活态文化遗产
几千年泱泱中华长盛不衰,诞生于中华大地灿烂的黄河文明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基因,孕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原生态临县伞头秧歌作为黄河沿岸、山西吕梁地区独特民俗文化中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入选非遗名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认同与形象肯定。再看其表演状态,蕴涵几千年黄河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显露出浓浓的黄河气质黄土情。每一种优秀舞蹈文化载体,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代表着某种特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人文情感抒发形式,伞头秧歌就是这样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的、黄河文化影响下的、人文情感的宣泄载体。黄河儿女为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崇拜、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代代传承,一代代演化,从祭祀傩舞到变革后的现代民间舞,伞头秧歌的功能也从“敬神”发展到了近当代的“娱人”,成为今天的伞头秧歌。黄河优秀儿女创造了伞头秧歌,伞头秧歌选择依偎在黄河母亲身旁成长,成为黄河优秀舞蹈文化的自选载体,深刻且包容。 非遗伞头秧歌从远古娱神类祭祀活动中走来,是一直“活”在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媒介,以民间舞蹈艺术为基本形态,见证当地百姓先祖从蛮荒时代走向黄河文明的生存智慧、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其根本特性是“无形化”和“活态化”。这种舞蹈类非遗均通过肢体行为或人体技能来表达,并不具备实物特性,展示过程完全依赖于人,所以,直接决定了“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多以家传式、师徒式、民俗活动式等方式传承技艺。节庆闹红火时的展演活动,日常艺人展示和教授技艺,都是活态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有热爱它的“人”,遗产才能得到传承,否则就会逐渐走向消亡,这种“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传承规律使非遗伞头秧歌的保护客观上显得异常紧迫。在全球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大环境下,保护非遗更是成为一种国家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当地文化部门会通过组织伞头秧歌展演,激励年轻人承习技艺以此沿袭风俗,提高群众对非遗的价值认识,产生自豪感,真正让非遗“活”在百姓自己的生活中,成为精神凝聚、鼓舞士气、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延伸从远古娱神到现代娱人功能的转变,在娱乐中产生心灵共鸣,以此演绎民间艺术带给百姓的真善美。
(二)伞头秧歌引入课堂作为创新发展的文化现象凝聚出新时代文化形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创新本质上是“软实力”创新,是培植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能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而自我价值认同早就随着伞头秧歌的火爆展演點燃了传承的火焰。伞头秧歌引入课堂,展开教学创新实践,是将山西汉民族秧歌舞蹈文化作为精神基础,对照文化情境原型,表现出一种文化的连续性,进一步指引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文化认同走向更高层次,这不仅包括原生态动律节奏的呈现,还包括元素教学法引导下的舞蹈元素提炼,动态形象随着课堂创新教学的深入,展现出更加经典的舞蹈形象,非遗深远内涵得以凝练,成熟的动态学习、组合训练显示着呼之欲出的文化期待感,留存久远的舞蹈形象,历经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今天看来,完整的表演形式从未迷失繁衍方向,在原生态基础上,加强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创新实践,使非遗伞头秧歌的风格进一步放大强化、动律特点进一步升华,继承传统,也超越传统,并以此为基础走向精品化,填补了山西民间舞缺失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空白,使伞头秧歌原生态文化形象走向舞蹈专业课堂。
非遗伞头秧歌成功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是新时代创新发展引导出的文化现象,是最具软实力的文化认同,这种软实力深刻指明了文化传承的内在机理,表达着最广泛大众的传承意愿,正所谓没有认同就不能进行文化传承,文化传统就有可能被迫中断。探索创新且面向未来,使原生态伞头秧歌旧文化形象获得新的生机,持续为伞头秧歌创新实践舞蹈文化新形象的诞生与成长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持与文化认同能量,像人一样,舞蹈也就有了品格,有了价值认同、能力认同的可能,凝聚出新时代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文化的新形象。
(三)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上淬炼升华伞头秧歌的文化内涵
舞蹈属于行为文化,其文化内涵即包含显性文化内涵,如:动态、动律、服装、道具、音乐、人物形象、表演形象(如:伞头走场、秧歌过街、女角对舞、男角打鼓、丑角逗趣等),也包含隐性文化内涵:舞蹈心理、舞蹈思维方式、舞蹈审美情趣等。任何一种舞蹈的文化内涵都是多途径、无限制的,代表特定族群、特定地域对该种舞蹈在文化认同上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心感知,或者是通过舞蹈中一部分专属符号就可定位这种舞蹈文化认同的根性实质,强调这种舞蹈根性实质是行为认同与思想内涵认同的完美统一。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的显性文化需要保留、接受、使用、学习、传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教学首先从显性文化着手展开,学生获得最初的学习感受,这些感受随着学习的深入,身体感知也向习惯发展,这一阶段还谈不上创新,但这些显性文化作为被淬炼的基础,已经在学生学、教师教的过程中逐渐夯实;而隐性文化部分是要深入理解,边批判边接纳、边揣摩边体会,强调心理感知、强调审美认同、强调舞蹈文化的根性留存与深度表达,这些隐性文化是淬炼舞蹈的催化剂和定型剂,淬炼的过程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生创新学的过程,例如:伞头大场调度训练、女角扇绸训练、扭摆走颠跳动律训练;男角槌法训练、步法训练;戏鼓逗花双人对舞训练等等,千百次的重复训练就是千百次的融合淬炼,就是千百次的找寻心灵深处的舞蹈感知,既能有效稳定舞蹈的基本形态,也能提升对舞蹈根性内涵的认知,一切与之相关的舞蹈元素此时已脱胎换骨,舞蹈风格更加鲜明、舞蹈形象更具气质,文化内涵更加深刻,非遗临县伞头秧歌新时代文化形象站立起来。
三、非遗临县伞头秧歌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实现价值回归
人类借文化符号创造文化和学习文化,通过文化传递和保存复杂信息。文化价值由人创造,且只服务于人,人类不需要的东西不具有文化价值。所以,人不仅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也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价值回归就是人类借助一切文化活动,将有价值的东西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反复理解、提升认知,寻找并使之产生更高价值共鸣的过程。笔者认为针对非遗临县伞头秧歌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预期实现的价值回归有二。
(一)以留存舞蹈文化根性为核心价值的传统文化价值回归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以非遗民间舞蹈形式出现在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舞台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站立起来,借助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教学来激活其文化内涵,以符合新时代下的传播规律。在这一刻,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打开了非遗临县伞头秧歌传承、创新、发扬的新通道。一方文化养育一方舞,将黄河文化之根性文化认同贯穿伞头秧歌创新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诸环节上,如:动律提炼保留根性、短句编创饱含根性、学习训练依托根性、教学全程贯穿根性、舞蹈表演展示根性、传承发扬不丢根性、创新形象融入根性、价值回归包容根性上,以此为基础构建标准化教材,推动伞头秧歌走上课堂传承平台,实践最大限度留存舞蹈文化根性为核心价值的传统文化价值回归,使其有机会以规范化教材方式获得传承,可以展示伞头秧歌的新形象。
(二)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时代文化价值回归
伞头秧歌引入高校舞蹈专业课堂是创新发扬价值观的高度体现,其中文化自省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方法论,其主旨功能指向在最大限度保持舞蹈根性文化的基础上坚定创新发扬思维。这种文化自省不可或缺,但前提是必须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才能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最强有力的文化自信,也只有坚定这种文化自信,站稳脚跟不忘本,才能更好的引领文化自信,树立起伞头秧歌健康、科学传承的航信标,为伞头秧歌的价值回归指明方向。
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教学实践,有效助力了非遗伞头秧歌的文化创新,使伞头秧歌的文化创新从文化认同中走来,从基本价值认同开始,进而稳步走向深度发扬。创新发扬与原生态根性保持同步,使伞头秧歌教学实践成为价值回归的名人秀,这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是伞头秧歌基本价值呈现期,也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个过程;另一个是伞头秧歌价值典范效应期,即价值回归期,是学生在专业舞蹈教师引导下,对照原生态舞蹈参与文化反思,展开文化反思后的舞蹈文化内涵补充,即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将高度提炼出来的伞头秧歌根性文化重置于伞头秧歌的文化新形象中,寻找更高的文化价值共鸣,乃至重新确立更高层级的文化自信,以此实现伞头秧歌坚持守正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时代文化价值回归。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07).
[3]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