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备受关注,是通过对音高听觉、节奏、演唱能力等的训练与培养,提升儿童音乐基本技能的手段。同时,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儿童形成固定的音乐听觉、良好的乐感,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但当前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仍旧较为有限,为了促进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采取丰富的教材内容、提高教学中的“有效性”、开展以“母体”文化为主的多元视唱练耳教学、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构建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的策略,使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能够不断完善。
关键词:儿童 视唱练耳教学 教师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99-03.
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在儿童音乐学习中显得非常重要。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通过接受良好的视唱练耳教学,儿童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从总体上而言,当前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仍旧较为平常。为了促进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探究促进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策略以及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态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内容
1.音高听觉的训练
音高听觉是人们通过听觉判断、辨认音高、音与音之间关系的能力。音高听觉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形成的,音高听觉的训练也是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弹奏钢琴不断的刺激儿童的听觉,使其能夠较好地把握音高的位置、频率等,再教授儿童相关的乐理知识,使其能较为深入地理解音乐要素,从而形成较好的音高听觉。
2.节奏的训练
儿童对节奏是非常敏感的,但也要经过必要的训练才能使儿童较好地掌握、感知节奏。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儿童比较喜欢的内容,能够营造出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节奏训练可以通过学习节奏型、练习节奏的拍打以及听写节奏等方式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反应能力与音乐感知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演唱能力的培养
模仿是培养演唱能力的有效手段,儿童可以在聆听完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之后,再根据曲谱以及原唱的情感与唱法进行模仿式的演唱。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在儿童演唱之前,还需要对视唱作品的创作背景、特征、情感、思想以及演唱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而引导儿童正确的、情感饱满的演唱。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儿童形成固定的音乐听觉
儿童从外界接收到的声音讯号是不成体系的。通过视唱练耳教学,儿童的学习便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这些声音讯号和特定的音乐符号产生相应的联系,儿童的信息记忆度也就得到了强化。经过长期的训练,儿童便会形成固定的音乐听觉。
2.有利于培养儿童的乐感
乐感是感知音乐传达感觉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很大可能是先天遗传的,但后天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时期是培养提升儿童感知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儿童视唱练耳教学能够较好地培养乐感,使其能够对音乐形成更加灵敏的感知,这为之后深入地学习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探究的动力。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各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兴趣会转化为一种习惯,进而拓展延伸至乐趣的水平,并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儿童视唱练耳教学通过让儿童细致地聆听、感受、演唱、分析音乐作品,使其逐步了解音乐知识与语言,从中感受到深厚的音乐文化与魅力,并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儿童深入探究音乐的欲望,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促进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丰富教材内容
视唱练耳教材是开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基本条件,它为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与材料,视唱练耳教材的质量对视觉练耳教学的实际效果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容纳了丰富多样的唱、听、读、写、说音乐作品。通过深入接触与学习这些作品,儿童能够在提升自身音乐技巧的同时,了解到作品背后各民族深厚而富有韵味的音乐文化,从而有效拓展儿童的知识储备与文化视野。优秀的儿童视唱练耳教材需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较高的审美价值、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儿童视唱练耳教材改革的方向。
1.浓厚的趣味性
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尚未形成非常成熟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合理的手段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编著教师在编写视唱练耳教材时,应该注重教材趣味性的体现。首先,编著教师应该深入、全面地探究与把握各年龄段儿童学习音乐的需求与特征,以此为基础,融入生动有趣、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元素,从而使教材编写的内容能够较好地满足儿童的需要。
2.较高的审美价值
视唱练耳课程从本质上而言,属于音乐教学的范畴。音乐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提升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所以视唱练耳教材应该体现出较高的审美教育价值。编著教师应从外观设计、内容设置等方面入手,确保教材的外观符合儿童的审美,并使音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文化内容等实现紧密的结合,给予儿童充分、深刻的审美感受。
3.深厚的文化内涵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应该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儿童的文化视野,增长儿童的见识。如果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只局限于音乐知识的层面,欠缺文化内涵的体现,那么对于儿童能力与见识的培养与提升都是非常有限的。 4.较强的可操作性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的内容应充分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设定难易程度、重点内容等,并在教材的适当位置设置一定的提示,从而使教材表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师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教材。
(二)提高教学中的“有效性”
“有效性”指的是与预期的结果保持一致,取得了实际的成果,有效性是衡量教学效果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而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达成的。由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尚不成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限,而视唱练耳的技术训练又具有较高的难度,儿童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由于注意力涣散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所以教学有效性是非常值得强调的。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从事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生动清晰的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演示能力,将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视唱练耳知识点通过生动、形象、简洁的语言阐述出来,并适当配合图象、音频、范例演示等方式使知识点更为具象地呈现。
2.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具与设备能够较好地丰富教学的手段,从而使课堂更富有趣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尤其对于注意力集中较为困难的儿童来说,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呈现同一知识点才能有效地巩固其记忆,帮助其理解。
3.合理规划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程度也与教学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由于心理、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儿童在许多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成人,他们无法在同一时间内接受较多的任务,对待问题,他们只能逐一进行解决。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应该从儿童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合理安排与调整教学的任务,从而使教学任务的设置符合儿童的心理与认知,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4.掌握儿童有效时间
儿童这一群体无法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集中,对于他们而言,注意力涣散是一种常态。儿童的有效时间指的是其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将无效时间压缩而延长有效时间便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基于此,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儿童提供一定的自由学习时间,鼓励儿童独立思考,進而使儿童持续、热情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5.提高儿童的成功心理
儿童的成功心理也与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当儿童掌握一种能力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成功心理,而这份成功心理又会化为其继续深入学习视唱练耳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动力,使其积极、持续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所以教师对儿童的成功心理应予以巩固与强化,使其形成更加强烈的自信与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问题,为其制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三)开展以“母体”文化为主的多元化视唱练耳教学
以往的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音乐理论知识。随着学科间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关联,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也加大融入关联学科知识的比重。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将我国传统的、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母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较为多元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将打造民族民间作品演唱、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等板块进行针对性、专门化的教学,通过视唱练耳训练为核心,有效拓展儿童的音乐视野。同时,可以在一些适宜儿童视唱练耳训练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中融入创新性元素,进行合理的改编,将其有效地纳入课程之中。此外,还可以合理引入一些更加多元且“母体文化”特征显著的国外音乐。
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当通过一些较为合理的方式促进儿童对本民族乐器的了解。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观看讲述乐器起源、发展的记录片、演绎相关民歌小调延伸乐器相关知识的方式。
通过开展以“母体文化”为主的多元化视唱练耳教学,儿童能够在早期便深刻地理解与体会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意蕴,这也是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需要重点探讨与发展的方向。
(四)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素养
当前,虽然从事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师在数量上呈现大幅度的增长,但其教学水准却表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面对这种现状,各地区相关机构应该邀请相关专家与优秀业内人士对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开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扩充其视唱练耳知识的储备,并提升其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此外,以座谈会等形式强化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同一机构内教师间的交流、不同机构间教师的交流都具有较大的意义,各个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可以分享教学心得、提出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深入的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构建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甄别儿童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基于评价的结果,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构建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对于视唱练耳教学而言是极为必要、具有较大意义的,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可以较好地发挥反馈的作用,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音乐评价标准是构建完善的视唱练耳测量评估体系的重要构成。以音乐能力评价标准为例,当前视唱练耳课程将儿童音乐感知力的高低作为音乐能力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非常单一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衡量出儿童的真实水平,且儿童在这种评价标准的限制下,会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产生倦怠感,进而影响试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建立较为全面的视听练耳音乐评价标准,进而强化儿童学习的自信心。
三、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态势
(一)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化
学科与学科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互不关联的,所有的学科都是在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中不断发展的,表现出较大的包容性。儿童的视唱练耳与其他一些艺术学科的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例如,器乐训练涉及的基础知识便可以借助视唱练耳教学进行辅助性的传授。事实上,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与器乐、声乐、哲学等学科的教学都在一定层面上互相融合,但目前其融合的程度较浅,对学科的推动作用也较小。未来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学表现出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融合不断深化的态势,会与更加多元的艺术学科互相融合,其他艺术学科与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与思想会以恰当的方式较为深入地互相渗透、融合,进而推动学科间的共同发展。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普及性的提高
目前,尽管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普及性程度仍旧非常有限。只有在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才相对集中。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广大乡村地区,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仍旧处于较为匮乏的状态。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音乐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普及性将会得到提高,其教学范围会不断扩大,更多的儿童将会接受到优质的视唱练耳教学。
参考文献:
[1]潘军.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36):19.
[2]樊姝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9(23):179,181.
[3]沈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4]安凌洁.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5]贾子.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关键词:儿童 视唱练耳教学 教师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99-03.
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在儿童音乐学习中显得非常重要。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通过接受良好的视唱练耳教学,儿童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但从总体上而言,当前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仍旧较为平常。为了促进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探究促进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策略以及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态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内容
1.音高听觉的训练
音高听觉是人们通过听觉判断、辨认音高、音与音之间关系的能力。音高听觉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形成的,音高听觉的训练也是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弹奏钢琴不断的刺激儿童的听觉,使其能夠较好地把握音高的位置、频率等,再教授儿童相关的乐理知识,使其能较为深入地理解音乐要素,从而形成较好的音高听觉。
2.节奏的训练
儿童对节奏是非常敏感的,但也要经过必要的训练才能使儿童较好地掌握、感知节奏。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是儿童比较喜欢的内容,能够营造出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节奏训练可以通过学习节奏型、练习节奏的拍打以及听写节奏等方式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反应能力与音乐感知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演唱能力的培养
模仿是培养演唱能力的有效手段,儿童可以在聆听完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之后,再根据曲谱以及原唱的情感与唱法进行模仿式的演唱。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在儿童演唱之前,还需要对视唱作品的创作背景、特征、情感、思想以及演唱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而引导儿童正确的、情感饱满的演唱。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儿童形成固定的音乐听觉
儿童从外界接收到的声音讯号是不成体系的。通过视唱练耳教学,儿童的学习便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这些声音讯号和特定的音乐符号产生相应的联系,儿童的信息记忆度也就得到了强化。经过长期的训练,儿童便会形成固定的音乐听觉。
2.有利于培养儿童的乐感
乐感是感知音乐传达感觉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很大可能是先天遗传的,但后天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时期是培养提升儿童感知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儿童视唱练耳教学能够较好地培养乐感,使其能够对音乐形成更加灵敏的感知,这为之后深入地学习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引导学习者深入学习、探究的动力。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各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兴趣会转化为一种习惯,进而拓展延伸至乐趣的水平,并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儿童视唱练耳教学通过让儿童细致地聆听、感受、演唱、分析音乐作品,使其逐步了解音乐知识与语言,从中感受到深厚的音乐文化与魅力,并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儿童深入探究音乐的欲望,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促进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丰富教材内容
视唱练耳教材是开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基本条件,它为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与材料,视唱练耳教材的质量对视觉练耳教学的实际效果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容纳了丰富多样的唱、听、读、写、说音乐作品。通过深入接触与学习这些作品,儿童能够在提升自身音乐技巧的同时,了解到作品背后各民族深厚而富有韵味的音乐文化,从而有效拓展儿童的知识储备与文化视野。优秀的儿童视唱练耳教材需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较高的审美价值、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较强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儿童视唱练耳教材改革的方向。
1.浓厚的趣味性
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尚未形成非常成熟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合理的手段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编著教师在编写视唱练耳教材时,应该注重教材趣味性的体现。首先,编著教师应该深入、全面地探究与把握各年龄段儿童学习音乐的需求与特征,以此为基础,融入生动有趣、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元素,从而使教材编写的内容能够较好地满足儿童的需要。
2.较高的审美价值
视唱练耳课程从本质上而言,属于音乐教学的范畴。音乐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提升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所以视唱练耳教材应该体现出较高的审美教育价值。编著教师应从外观设计、内容设置等方面入手,确保教材的外观符合儿童的审美,并使音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文化内容等实现紧密的结合,给予儿童充分、深刻的审美感受。
3.深厚的文化内涵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应该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有效拓展儿童的文化视野,增长儿童的见识。如果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只局限于音乐知识的层面,欠缺文化内涵的体现,那么对于儿童能力与见识的培养与提升都是非常有限的。 4.较强的可操作性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的内容应充分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设定难易程度、重点内容等,并在教材的适当位置设置一定的提示,从而使教材表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师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教材。
(二)提高教学中的“有效性”
“有效性”指的是与预期的结果保持一致,取得了实际的成果,有效性是衡量教学效果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而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达成的。由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尚不成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限,而视唱练耳的技术训练又具有较高的难度,儿童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由于注意力涣散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所以教学有效性是非常值得强调的。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从事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生动清晰的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演示能力,将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视唱练耳知识点通过生动、形象、简洁的语言阐述出来,并适当配合图象、音频、范例演示等方式使知识点更为具象地呈现。
2.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具与设备能够较好地丰富教学的手段,从而使课堂更富有趣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尤其对于注意力集中较为困难的儿童来说,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呈现同一知识点才能有效地巩固其记忆,帮助其理解。
3.合理规划课堂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程度也与教学的有效性密切相关。由于心理、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儿童在许多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成人,他们无法在同一时间内接受较多的任务,对待问题,他们只能逐一进行解决。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应该从儿童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合理安排与调整教学的任务,从而使教学任务的设置符合儿童的心理与认知,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4.掌握儿童有效时间
儿童这一群体无法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集中,对于他们而言,注意力涣散是一种常态。儿童的有效时间指的是其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将无效时间压缩而延长有效时间便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基于此,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儿童提供一定的自由学习时间,鼓励儿童独立思考,進而使儿童持续、热情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5.提高儿童的成功心理
儿童的成功心理也与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当儿童掌握一种能力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成功心理,而这份成功心理又会化为其继续深入学习视唱练耳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动力,使其积极、持续地投入到教学之中。所以教师对儿童的成功心理应予以巩固与强化,使其形成更加强烈的自信与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问题,为其制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三)开展以“母体”文化为主的多元化视唱练耳教学
以往的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音乐理论知识。随着学科间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关联,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也加大融入关联学科知识的比重。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将我国传统的、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母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较为多元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将打造民族民间作品演唱、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等板块进行针对性、专门化的教学,通过视唱练耳训练为核心,有效拓展儿童的音乐视野。同时,可以在一些适宜儿童视唱练耳训练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中融入创新性元素,进行合理的改编,将其有效地纳入课程之中。此外,还可以合理引入一些更加多元且“母体文化”特征显著的国外音乐。
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当通过一些较为合理的方式促进儿童对本民族乐器的了解。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观看讲述乐器起源、发展的记录片、演绎相关民歌小调延伸乐器相关知识的方式。
通过开展以“母体文化”为主的多元化视唱练耳教学,儿童能够在早期便深刻地理解与体会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意蕴,这也是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需要重点探讨与发展的方向。
(四)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素养
当前,虽然从事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师在数量上呈现大幅度的增长,但其教学水准却表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面对这种现状,各地区相关机构应该邀请相关专家与优秀业内人士对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开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扩充其视唱练耳知识的储备,并提升其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此外,以座谈会等形式强化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同一机构内教师间的交流、不同机构间教师的交流都具有较大的意义,各个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可以分享教学心得、提出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深入的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构建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甄别儿童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基于评价的结果,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构建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对于视唱练耳教学而言是极为必要、具有较大意义的,完善的测量评估体系可以较好地发挥反馈的作用,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
树立正确的音乐评价标准是构建完善的视唱练耳测量评估体系的重要构成。以音乐能力评价标准为例,当前视唱练耳课程将儿童音乐感知力的高低作为音乐能力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非常单一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衡量出儿童的真实水平,且儿童在这种评价标准的限制下,会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产生倦怠感,进而影响试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建立较为全面的视听练耳音乐评价标准,进而强化儿童学习的自信心。
三、未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态势
(一)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化
学科与学科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互不关联的,所有的学科都是在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中不断发展的,表现出较大的包容性。儿童的视唱练耳与其他一些艺术学科的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例如,器乐训练涉及的基础知识便可以借助视唱练耳教学进行辅助性的传授。事实上,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与器乐、声乐、哲学等学科的教学都在一定层面上互相融合,但目前其融合的程度较浅,对学科的推动作用也较小。未来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学表现出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融合不断深化的态势,会与更加多元的艺术学科互相融合,其他艺术学科与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与思想会以恰当的方式较为深入地互相渗透、融合,进而推动学科间的共同发展。
(二)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普及性的提高
目前,尽管儿童视唱练耳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普及性程度仍旧非常有限。只有在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才相对集中。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广大乡村地区,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仍旧处于较为匮乏的状态。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音乐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普及性将会得到提高,其教学范围会不断扩大,更多的儿童将会接受到优质的视唱练耳教学。
参考文献:
[1]潘军.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36):19.
[2]樊姝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9(23):179,181.
[3]沈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4]安凌洁.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5]贾子.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