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那么,对于这样的目标导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该怎么办呢?根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寻求更深一层次的突破。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
  一、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的文化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科学性外,还诠释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数学这一双重特性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多元化的。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所以,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的文化价值,感受到人类文明的魅力,最终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完美结合。
  例如《比的意义》教学时,有位教师创造性地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个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要求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长方形。结果,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比均为”黄金分割比)。正当同学们为彼此之间的不谋而合而倍感费解时,这位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入了如下的数学典故:早在2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的结果与同学们惊人的相似。这时,同学们纷纷产生了以下的质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长方形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呢?其中蕴涵怎样的奥秘呢?于是,教师趁机引入: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一起走进“比”的世界。就这样,通过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让枯燥的数学教学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
  二、强调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抛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的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绪性,置身于熟悉的情境之中,他们的认知活动便可以充分而有效的开展开来。所以,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收集现实生活背景下的数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鼓励学生们凭借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去理解情境,发现知识。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选取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足球。首先,教师提问:“如果在世界杯比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你觉得主教练米卢会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学生们有的提名“郝海东”,因为他在十强赛中进球最多;有的提名“祁宏”,因为他的脚法最好;还有的提名“范志毅”,因为他是三朝元老,心理最稳定。这时,教师适时引导:“三位都言之有理,那么究竟安排哪位主罚呢?我想,米卢会比较一下队员中罚点球最好的那几位的成绩,然后再作定夺。你认为呢?”接着,教师出示三位球员在以往比赛中罚点球的总数和进球数,引导学生通过一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比较。经过多次方法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学生终于发现了用比较三人“进球数”与“总点球数”的百分比(即进球率)来判断战绩优劣的好方法。从而,在这样一个生动而现实的数学课堂中,实现了对“百分数”意义的有效传递。
  三、弘扬数学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不可以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十分重要的方式。有人认为,数学课堂对学生而言并不仅仅是“文本课程”,更多的还是“体验课程”。正是在数学课堂上那种不断反复的思考、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数学经验才能得以真实地生成。
  例如教学《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
  组建素材:请学生自己找出一些能被!整除的数。
  提出猜想:请学生对自己找出的能被!整除的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对其中蕴涵的规律产生初步的猜想和大胆的假设。
  验证假设:请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个规律带入具体的实例中进行检验。
  在这个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数学规律的发现来源于学生对数学事实的整理、分析及概括。这种整理、分析及概括的实质,出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主感悟。这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四、提倡数学教学手段的整合性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作了一分为二的科学论述。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一方面强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它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例如,可以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的生动再现强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在学生研究受阻的情况下,应用计算机的形象演示突破类似于“怎样是直线的无限延长”、“什么是速度和”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还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学习后,借助计算机网络,搜寻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等。应该说,在强化重点、分散难点、拓展视野等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又指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它指出:“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基本功能是“强化表象”。至于“表象”向“抽象”的迈进,更多的还得依靠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数学教学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
  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一论述的核心思想,就是课堂评价要富有“发展性”。怎样的课堂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该课堂评价就是有效的。因而,要实施“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课堂评价要注重主体的多元性。数学教学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课堂评价要突破“教师权威式”的固有定势,摆正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课堂评价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课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实现“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 无忧论文网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实现“学习能力评价”与“学习情感评价”的统一。
  课堂评价要注重方式的多样化。既可以采用笔试、口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论文分析、活动总结等方式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六、总结
  以上的就是我结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发展的策略的看法,通过这些意见,我相信新时期的小学数学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学生们能在学习数学的领域里得到更多的收获。
其他文献
今天我整理抽屉时,一堆叠得整整齐齐得贺卡映入眼帘,轻轻翻看,有教师问候卡,有生日贺卡,有新年贺卡,读者一句句深情得祝福,一张张笑脸浮现在眼前……  回想起和学生们一起走过得日子,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是快乐,是激动,是烦恼?也许还有很多参杂在一起无法用语言诉诸笔端的感觉。我,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得学生,一群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张扬个性得孩子。而此刻,他们那一张张活泼热情得脸庞却清晰地回映
期刊
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一年级第一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比原来的旧教材数量增加了230个,而且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在课文中能够会读,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其他的语言环境中也能够认识会用。人教版新教材中提倡学生“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识字量大大增加。这对于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完成识字教学的目标,所以必须对识字教学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实际上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对
期刊
随着自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当前,素质教肓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使生物学教肓在中学教肓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现就笔者的教学经验,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怎么才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答案是:首先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结合地方实际努力开辟第二课堂。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
期刊
【摘要】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讲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一个积极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对现实目标可能性的正确认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学习数学;自信心;培养学生 ;数学兴趣  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
期刊
在工作中和交往中,“微笑”是一个人心境良好、充满自信、真诚友善、乐业敬业的表现,幼儿教师“微笑”的力量更是无穷的,无处不在。  一、“微笑”是家园沟通的桥梁  早晨家长送孩子入园时看到老师微笑,他们会对老师充满信任,放心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时,教师微笑着回答家长的问题,家长会很满意;当你微笑着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时,家长会觉得你是真的关心孩子,就会密切配合;微笑着
期刊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如何使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呢?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其实这些就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下面我就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谈一下几年的教学体会。  教学效率实际上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如何提高效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课前准备上
期刊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深入学习、理解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随着不断的学习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尝试,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一、 教育观念要有大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期刊
【摘要】由于听障学生自身听力和说话都有障碍,这就导致其自身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其智力水平也较正常人差许多,致使他们在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这两大智能方面发展受阻。本文主要探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欣赏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艺术的教育则是对人的人格心智培养和创造精神的凝练。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新的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