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时代周刊评选的改变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顶尖的动物学家。
然而你可能不会料到,她是一位自闭症患者,
在母亲的不懈努力下,四岁才学会说话。
五十年与疾病的对抗,她成长为了一名天才科学家,一位动物保护专家和一位人道主义者,
她是生活的胜利者。
不能说话绝对是一种挫折
一个从小被认定为“怪胎”的自闭症患者,在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突然着手写了一本关于她从小到大经历的自传,《星星的孩子》。于是人们第一次真正地将目光投向了自闭症者,这可称为社会小众的弱势人群。
坦蒲·葛兰汀,生于美国波士顿。当她两岁半时,母亲发现了自己的女儿和别的孩子似乎有些不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喜欢被母亲拥抱,甚至当别的孩子已经能进行流利的语言表达时,她还不能开口说单词,只能通过尖叫或者沉默来发泄情绪。
但是小坦蒲似乎对周遭的声音反应异常敏感。通常,安静平和的环境也能触发她的紧张情绪,这样敏感而与众不同的孩子无疑让母亲头疼。
在经过了多位医学人士的测试后,坦蒲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确诊,毕竟自闭症在美国儿童中的发病率只有不到1%的概率,其中还包括了其他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问题。无法求助于医生,她那位毕业于哈佛的母亲便开始自己动手,研究治疗女儿的顽疾。
在母亲的不懈努力之下,四岁的坦蒲·葛兰汀终于开口说话。虽然仅仅是单词,无法组织成句,但对于第一次可以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自闭症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飞跃。
当旁人向自闭症者说话,她能理解他们所说的,但却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像是一个哑巴。而自闭症语言治疗师和她的母亲知道怎样走进坦蒲的世界:如果环境压力不是很大,她有可能克服障碍说出话来。
“母亲会用手握住我的下巴,让我看着她的眼睛说——球。”但即使是如此一个简单的单词,三岁的坦蒲·葛兰汀还是经常将“球”说成是“就”,她无法控制肌肉总是将重音增高,一个简单的词汇通常也要花上很多周的时间来重复练习。
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她的下巴经常要被人推来推去。如果治疗师动作过重,坦蒲会用尖叫来表示自己的愤怒。但如果压力不够,重复的语言练习不会有进步。最初,母亲和治疗师都无法理解坦蒲随时的大吼大叫,但慢慢当她可以用语言说出来时,她们才了解到自闭症者特殊的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看似普通,但对于自闭症者而言,是一道无法跨越的自我与外界的围栏,大部分自闭症者都无法独立生活,更别说融入社。成人后的坦蒲·葛兰汀告诉大众,不能说话绝对是一种挫折。
永不放弃便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生命中有一些对我永不放弃的人:我的母亲,我的姑姑,我的自然科学老师。”
对于坦蒲·葛兰汀而言,母亲将她送往学校是一次冒险,却也挽救了她的一生。在这个正常人就读的中学里,她认识了科学老师卡洛克博士。
在一个正常人为主要成员的集体中,坦蒲·葛兰汀怪异的行为常常不能得到周遭人的理解,但科学课和卡洛克博士却将她潜在的才华挖掘了出来,这不仅仅让坦蒲·葛兰汀获得了自信,也让周围的正常人对自闭症者有了重新认识。
逐渐宽容的环境,让坦蒲抓住了与人交流的机会,也为她进入更大的社会环境埋下了伏笔。她将科学发明的兴趣延伸到了生活中,姑姑的牛场是她的另一个乐园。第一次与动物交流,她找到了安慰和共同感。
有一次,一头奶牛突然间变得暴躁,甚至开始冲撞牛栏。牛仔们通常的方式是用皮鞭镇压,但当坦蒲趴下身子从奶牛行进的路线一路观察时发现,是牛场高处飘荡的美国国旗让动物产生了恐惧。
刚开始人们并不相信,但当他们取下国旗后,牛场的牛真的就安静了,这让牛仔们对她刮目相看。动物和深受自闭症困扰的她一样,无法用语言表达压力和恐惧,是坦蒲·葛兰汀在姑姑农场的一大发现,此次安抚奶牛的实验也为她指明了她一生的研究方向。
这个暑假,坦蒲受兽医治疗处于烦躁情绪的奶牛用的狭窄牛栏启发,为自己做了一个形似榨汁器的“拥抱机”。虽然这个机器看起来十分怪异,但居然能起到安抚她的情绪的作用。而为了能将这个形状怪异的机器留在寝室中,她甚至发动了全校师生进行调研,证明了这种可以自控拥抱力度和时间的模具,能让感到压力的身体迅速放松下来,并且附上了一整本书的调查报告,最终获得胜利。
这个学生时代的发明,不仅缓解了坦蒲人生中的多次困境,还帮助了不少同样处于困境的患者。确定了动物行为研究的方向之后,她一路从本科读到了博士。
从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到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者
看看遍布全球的麦当劳肯德基样的数量,你便可以知道在美国或者其他地方的若干牛场中,每天将有多少头牛会被宰杀。康德说,生命本身便是一种残酷。而如何让牲畜在死的一刻得到应有的尊重,便成了动物行为学者从科学走向人道的一次跨越和责任。
当坦蒲·葛兰汀第一次走进屠宰场,牛群恐惧的喘息和叫喊声,牛仔身上的血液和粪便,让她瞬间被死亡的真实和人类的残酷所震撼。作为一个动物学者,坦蒲自认至少要让它们在临终的一刻享有人类应有的尊重。面对牛仔的挑衅、利欲熏心的农场主的怀疑和拒绝,她决定迎刃而上。
为了进入农场和屠宰场进行试验报告,她将自己女扮男装,不惜像牛仔一样肮脏不堪。终于,那些曾经将公牛睾丸丢到她吉普车上的牛仔也被她的赤诚所感动,与她握手言欢。
虽然坦蒲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依然敏感,但她从未放弃努力,逐渐学会让人们走进她的世界,进而了解自闭症人群——这个曾经并不为人们所真正认识的社会弱势角落。虽然在科学领域的成就让她获得了所有正常人的肯定,但让她成为社会名人的,却是她对动物保护和弱势群体的关注。
时至今日,她着手将五十多年来自己对抗以及治愈自闭症的经验汇集成书,其中不乏对个人隐私和痛苦经历的揭露,她将自闭症者的困扰、痛苦或者需要,著述于文字和演讲,所有听过的人,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她竟然曾不会说话。
坦蒲·葛兰汀的确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走进了人群,成为一个传奇。然而对于名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我想到了责任。对应权利的应该是一种责任。我非常高兴,所做的事情,我的工作,给了我生命的意义。我不能理解人们对名誉的迷恋。让我变得积极的,可能是帮助一对夫妇的孤独症孩子,或者是有人说他们更加理解自己的宠物狗了——能够产生有益的改变,此类的事情是我要去做的。”
顶尖的动物学家。
然而你可能不会料到,她是一位自闭症患者,
在母亲的不懈努力下,四岁才学会说话。
五十年与疾病的对抗,她成长为了一名天才科学家,一位动物保护专家和一位人道主义者,
她是生活的胜利者。
不能说话绝对是一种挫折
一个从小被认定为“怪胎”的自闭症患者,在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突然着手写了一本关于她从小到大经历的自传,《星星的孩子》。于是人们第一次真正地将目光投向了自闭症者,这可称为社会小众的弱势人群。
坦蒲·葛兰汀,生于美国波士顿。当她两岁半时,母亲发现了自己的女儿和别的孩子似乎有些不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喜欢被母亲拥抱,甚至当别的孩子已经能进行流利的语言表达时,她还不能开口说单词,只能通过尖叫或者沉默来发泄情绪。
但是小坦蒲似乎对周遭的声音反应异常敏感。通常,安静平和的环境也能触发她的紧张情绪,这样敏感而与众不同的孩子无疑让母亲头疼。
在经过了多位医学人士的测试后,坦蒲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确诊,毕竟自闭症在美国儿童中的发病率只有不到1%的概率,其中还包括了其他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问题。无法求助于医生,她那位毕业于哈佛的母亲便开始自己动手,研究治疗女儿的顽疾。
在母亲的不懈努力之下,四岁的坦蒲·葛兰汀终于开口说话。虽然仅仅是单词,无法组织成句,但对于第一次可以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自闭症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飞跃。
当旁人向自闭症者说话,她能理解他们所说的,但却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像是一个哑巴。而自闭症语言治疗师和她的母亲知道怎样走进坦蒲的世界:如果环境压力不是很大,她有可能克服障碍说出话来。
“母亲会用手握住我的下巴,让我看着她的眼睛说——球。”但即使是如此一个简单的单词,三岁的坦蒲·葛兰汀还是经常将“球”说成是“就”,她无法控制肌肉总是将重音增高,一个简单的词汇通常也要花上很多周的时间来重复练习。
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她的下巴经常要被人推来推去。如果治疗师动作过重,坦蒲会用尖叫来表示自己的愤怒。但如果压力不够,重复的语言练习不会有进步。最初,母亲和治疗师都无法理解坦蒲随时的大吼大叫,但慢慢当她可以用语言说出来时,她们才了解到自闭症者特殊的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看似普通,但对于自闭症者而言,是一道无法跨越的自我与外界的围栏,大部分自闭症者都无法独立生活,更别说融入社。成人后的坦蒲·葛兰汀告诉大众,不能说话绝对是一种挫折。
永不放弃便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生命中有一些对我永不放弃的人:我的母亲,我的姑姑,我的自然科学老师。”
对于坦蒲·葛兰汀而言,母亲将她送往学校是一次冒险,却也挽救了她的一生。在这个正常人就读的中学里,她认识了科学老师卡洛克博士。
在一个正常人为主要成员的集体中,坦蒲·葛兰汀怪异的行为常常不能得到周遭人的理解,但科学课和卡洛克博士却将她潜在的才华挖掘了出来,这不仅仅让坦蒲·葛兰汀获得了自信,也让周围的正常人对自闭症者有了重新认识。
逐渐宽容的环境,让坦蒲抓住了与人交流的机会,也为她进入更大的社会环境埋下了伏笔。她将科学发明的兴趣延伸到了生活中,姑姑的牛场是她的另一个乐园。第一次与动物交流,她找到了安慰和共同感。
有一次,一头奶牛突然间变得暴躁,甚至开始冲撞牛栏。牛仔们通常的方式是用皮鞭镇压,但当坦蒲趴下身子从奶牛行进的路线一路观察时发现,是牛场高处飘荡的美国国旗让动物产生了恐惧。
刚开始人们并不相信,但当他们取下国旗后,牛场的牛真的就安静了,这让牛仔们对她刮目相看。动物和深受自闭症困扰的她一样,无法用语言表达压力和恐惧,是坦蒲·葛兰汀在姑姑农场的一大发现,此次安抚奶牛的实验也为她指明了她一生的研究方向。
这个暑假,坦蒲受兽医治疗处于烦躁情绪的奶牛用的狭窄牛栏启发,为自己做了一个形似榨汁器的“拥抱机”。虽然这个机器看起来十分怪异,但居然能起到安抚她的情绪的作用。而为了能将这个形状怪异的机器留在寝室中,她甚至发动了全校师生进行调研,证明了这种可以自控拥抱力度和时间的模具,能让感到压力的身体迅速放松下来,并且附上了一整本书的调查报告,最终获得胜利。
这个学生时代的发明,不仅缓解了坦蒲人生中的多次困境,还帮助了不少同样处于困境的患者。确定了动物行为研究的方向之后,她一路从本科读到了博士。
从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到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者
看看遍布全球的麦当劳肯德基样的数量,你便可以知道在美国或者其他地方的若干牛场中,每天将有多少头牛会被宰杀。康德说,生命本身便是一种残酷。而如何让牲畜在死的一刻得到应有的尊重,便成了动物行为学者从科学走向人道的一次跨越和责任。
当坦蒲·葛兰汀第一次走进屠宰场,牛群恐惧的喘息和叫喊声,牛仔身上的血液和粪便,让她瞬间被死亡的真实和人类的残酷所震撼。作为一个动物学者,坦蒲自认至少要让它们在临终的一刻享有人类应有的尊重。面对牛仔的挑衅、利欲熏心的农场主的怀疑和拒绝,她决定迎刃而上。
为了进入农场和屠宰场进行试验报告,她将自己女扮男装,不惜像牛仔一样肮脏不堪。终于,那些曾经将公牛睾丸丢到她吉普车上的牛仔也被她的赤诚所感动,与她握手言欢。
虽然坦蒲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依然敏感,但她从未放弃努力,逐渐学会让人们走进她的世界,进而了解自闭症人群——这个曾经并不为人们所真正认识的社会弱势角落。虽然在科学领域的成就让她获得了所有正常人的肯定,但让她成为社会名人的,却是她对动物保护和弱势群体的关注。
时至今日,她着手将五十多年来自己对抗以及治愈自闭症的经验汇集成书,其中不乏对个人隐私和痛苦经历的揭露,她将自闭症者的困扰、痛苦或者需要,著述于文字和演讲,所有听过的人,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她竟然曾不会说话。
坦蒲·葛兰汀的确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走进了人群,成为一个传奇。然而对于名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我想到了责任。对应权利的应该是一种责任。我非常高兴,所做的事情,我的工作,给了我生命的意义。我不能理解人们对名誉的迷恋。让我变得积极的,可能是帮助一对夫妇的孤独症孩子,或者是有人说他们更加理解自己的宠物狗了——能够产生有益的改变,此类的事情是我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