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1月5日是好莱坞女神费雯·丽的百岁诞辰。时间的轮回和冲刷,丝毫没有冲淡这个女子在屏幕上的光彩夺目或在照片里的神采奕奕,又或是在世界电影史和戏剧史里独一无二的地位。
她是一个因美貌成名于银幕的演技派女演员,却在戏路上受到了超级美貌的阻碍。为此她付出了很多努力:认真钻研,刻苦学习,无情地练习自己患病的肺部。她无奈地说:“没错,你看上了一个很有趣的角色。你很想演,但是,她不一定像你。”——《欲望号街车》里的布兰奇,那个失魂落魄的南方美人,在对着电话机发出最后的无用的求助呐喊。可是没有人会来救她。她就此走向了最终的疯狂和毁灭。
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入戏太深了。那个失魂落魄的南方女子布兰奇,已经融入了她脆弱的精神世界。确切地说,甚至不是“融入”,而是那种美人迟暮的悲凉感,还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断地磕碰和受伤,都在击打着她们容易受伤害的灵魂和身体。她俩是相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欲望号街车》的男主角马龙·白兰度在自传中称:“费雯·丽具备着布兰奇的巧妙心机和精心呵护的女人味。她不是那种通过声嘶力竭的表演来引起观众共鸣的演员。这样的表演会使观众认为布兰奇很可笑,她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和布兰奇一样,她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当时她自己的生活也有让她觉得不安的地方。从很多方面来说,她就是布兰奇。”
费雯·丽拥有樱唇一点,心形的面孔,木兰花一样洁白的肌肤,当时全好莱坞最纤细的腰围。而她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地方,一定是她那双著名的眼睛。微微上翘的眼角和诡谲灵动的眼神,她的眼睛很有猫的感觉——有神,凌厉,专注,明亮,又透着骄傲。猫一样的女子,像猫一样,不动声色,一击成功,把全美国女演员都梦想的角色抢到手了。
很有趣的是,她是英国人。虽然当时整个美国的电影界激起了或多或少的不满情绪,但是美国南方的妇女组织还是支持她出演这个角色。用她们的话说——一个英国女孩出演斯佳丽(电影《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总好过北方佬来出演。
她非常喜欢在表演的时候,通过眉眼的细微变化来进行情绪的表达。这一点,更有利于银幕上的表现力,却无利于需要夸张肢体动作和嗓音表达的舞台表演。这导致她多年在戏剧舞台上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对待。因为戏剧界从来不相信一个好莱坞大明星、一个超级美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她一直坚持在尖锐地批评声里演个不停,最终让所有的批评声都销声匿迹。
短暂的54年生命,来去匆匆,很多人震惊于她的猝然去世。因为在去世前两天,她还在认真钻研着新剧本,布置家饰,准备为她心爱的戏剧舞台继续工作,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就是她的作风,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进步。
她喜爱伦敦戏剧界明亮的灯光,喜爱成为舞台上最闪亮的女演员。然而,1967年7月7日夜,她却猝然长眠于伦敦自己的公寓中。她甚至不知道,当时她的肺部已经充满了积水。第二天,全球报纸的头版头条是“斯佳丽·奥哈拉随风而逝了!”就像一阵风,她匆匆划过人间,她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那种女星——极其幸运又极其不幸。
她曾经有过因出类拔萃的电影成就红遍全世界的辉煌,有过被全世界称为罗曼蒂克典范的完美爱情——但她偏偏不屑前者:“我不是一个电影明星,我是一名演员。”她和英国戏剧王子,英俊的劳伦斯·奥利维尔闻名世界的经典爱情也以悲剧收场。她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足以在她喜爱的戏剧舞台和电影世界里耕耘很多年。她却突然走了,就像一阵清风拂过人间,柔荑满面,却不长久。生命变化无常,一代红颜薄命如此。
在她最后的电影遗作《愚人船》里,她扮演的那位中年贵妇,似乎为她的一生,做了一个最完满的注脚——“我心绪不宁,总也定不下来。人的一生,如果你不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你最好珍惜你所能得到的。”
费雯·丽的六副面孔
费雯·丽一生出演过18部电影作品,下面是笔者最喜欢的六部。虽然最近的一部也已经距今半个多世纪了,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费雯·丽依然不朽。
《乱世佳人》1939年
这是一部女性电影而非爱情电影。它还原了原著小说的精髓,郝思嘉从年轻、任性、冲动到成熟、坚韧、刚强,白瑞德风流、倜傥、玩世不恭,却也敢爱敢恨、温煦善良。米高梅当年重金打造成彩色片,技术上领先于同时代,南北战争的波澜壮阔、斯嘉丽华丽的服饰都得以出色地呈现。永远记得一身绿裙的郝思嘉及那句经典的“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魂断蓝桥》1940年
《卡萨布兰卡》是符合美国人爱情观的电影,而《魂断蓝桥》则更符合中国人的爱情观,所以本片在美、英并不如其他爱情电影出名。虽然是翻拍自1931年的老版,却超越了那一版本。有人说这是旷世爱情,也有人说这是人间悲剧。造化弄人,费雯·丽的美丽与忧愁,让我理解了爱情的真挚。
《汉密尔顿夫人》1941年
这是费雯·丽与老公劳伦斯·奥利弗婚后合作过的唯一一部电影,讲述了英法战争时期英国海军将军与贵妇人间的感情故事。该片拍摄于二战中期,主旨是为了激励二战中的英国士兵。电影所表现出的海军将军对国家的忠诚,贵妇人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无不令人感动。其中古典的爱情、稳健的手法,与英国古典文学相当贴合。
《安娜·卡列尼娜》1948年
如果说葛丽泰·嘉宝是在塑造安娜,费雯·丽则就是安娜,这一版在嘉宝版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变迁及她的宿命论。但安娜和儿子的感情处理得太淡了,反倒是拉尔夫·理查森的丈夫角色颇为抢镜。喜欢费雯·丽在火车玻璃中出场和结尾自杀的段落,堪称经典镜头。
《欲望号街车》1951年
剧作家与导演将白兰芝这个角色推向了彻底分裂的结局,而费雯·丽的精神分裂症也愈加严重,所以很容易想象白兰芝这个角色所带来的真实感。在野蛮原始环境下,一个受伤却站在对立面的女人不过是再次将悲剧延展罢了。伊利亚·卡赞通过照明、场面调度与广角镜头将二人的对立性表现得令人不寒而栗。
《罗马之春》1961年
继《欲望号街车》之后,费雯·丽再度诠释这种自毁倾向严重的落寞妇人。虽然不喜欢田纳西·威廉斯的晦暗主题,且认为这是他作品中比较弱的一部,但依旧被费雯·丽深深吸引。高贵的孤独感和优雅的不定感完美地诠释了斯通夫人。
她是一个因美貌成名于银幕的演技派女演员,却在戏路上受到了超级美貌的阻碍。为此她付出了很多努力:认真钻研,刻苦学习,无情地练习自己患病的肺部。她无奈地说:“没错,你看上了一个很有趣的角色。你很想演,但是,她不一定像你。”——《欲望号街车》里的布兰奇,那个失魂落魄的南方美人,在对着电话机发出最后的无用的求助呐喊。可是没有人会来救她。她就此走向了最终的疯狂和毁灭。
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入戏太深了。那个失魂落魄的南方女子布兰奇,已经融入了她脆弱的精神世界。确切地说,甚至不是“融入”,而是那种美人迟暮的悲凉感,还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断地磕碰和受伤,都在击打着她们容易受伤害的灵魂和身体。她俩是相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欲望号街车》的男主角马龙·白兰度在自传中称:“费雯·丽具备着布兰奇的巧妙心机和精心呵护的女人味。她不是那种通过声嘶力竭的表演来引起观众共鸣的演员。这样的表演会使观众认为布兰奇很可笑,她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和布兰奇一样,她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当时她自己的生活也有让她觉得不安的地方。从很多方面来说,她就是布兰奇。”
费雯·丽拥有樱唇一点,心形的面孔,木兰花一样洁白的肌肤,当时全好莱坞最纤细的腰围。而她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地方,一定是她那双著名的眼睛。微微上翘的眼角和诡谲灵动的眼神,她的眼睛很有猫的感觉——有神,凌厉,专注,明亮,又透着骄傲。猫一样的女子,像猫一样,不动声色,一击成功,把全美国女演员都梦想的角色抢到手了。
很有趣的是,她是英国人。虽然当时整个美国的电影界激起了或多或少的不满情绪,但是美国南方的妇女组织还是支持她出演这个角色。用她们的话说——一个英国女孩出演斯佳丽(电影《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总好过北方佬来出演。
她非常喜欢在表演的时候,通过眉眼的细微变化来进行情绪的表达。这一点,更有利于银幕上的表现力,却无利于需要夸张肢体动作和嗓音表达的舞台表演。这导致她多年在戏剧舞台上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对待。因为戏剧界从来不相信一个好莱坞大明星、一个超级美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她一直坚持在尖锐地批评声里演个不停,最终让所有的批评声都销声匿迹。
短暂的54年生命,来去匆匆,很多人震惊于她的猝然去世。因为在去世前两天,她还在认真钻研着新剧本,布置家饰,准备为她心爱的戏剧舞台继续工作,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就是她的作风,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进步。
她喜爱伦敦戏剧界明亮的灯光,喜爱成为舞台上最闪亮的女演员。然而,1967年7月7日夜,她却猝然长眠于伦敦自己的公寓中。她甚至不知道,当时她的肺部已经充满了积水。第二天,全球报纸的头版头条是“斯佳丽·奥哈拉随风而逝了!”就像一阵风,她匆匆划过人间,她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那种女星——极其幸运又极其不幸。
她曾经有过因出类拔萃的电影成就红遍全世界的辉煌,有过被全世界称为罗曼蒂克典范的完美爱情——但她偏偏不屑前者:“我不是一个电影明星,我是一名演员。”她和英国戏剧王子,英俊的劳伦斯·奥利维尔闻名世界的经典爱情也以悲剧收场。她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足以在她喜爱的戏剧舞台和电影世界里耕耘很多年。她却突然走了,就像一阵清风拂过人间,柔荑满面,却不长久。生命变化无常,一代红颜薄命如此。
在她最后的电影遗作《愚人船》里,她扮演的那位中年贵妇,似乎为她的一生,做了一个最完满的注脚——“我心绪不宁,总也定不下来。人的一生,如果你不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么你最好珍惜你所能得到的。”
费雯·丽的六副面孔
费雯·丽一生出演过18部电影作品,下面是笔者最喜欢的六部。虽然最近的一部也已经距今半个多世纪了,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费雯·丽依然不朽。
《乱世佳人》1939年
这是一部女性电影而非爱情电影。它还原了原著小说的精髓,郝思嘉从年轻、任性、冲动到成熟、坚韧、刚强,白瑞德风流、倜傥、玩世不恭,却也敢爱敢恨、温煦善良。米高梅当年重金打造成彩色片,技术上领先于同时代,南北战争的波澜壮阔、斯嘉丽华丽的服饰都得以出色地呈现。永远记得一身绿裙的郝思嘉及那句经典的“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魂断蓝桥》1940年
《卡萨布兰卡》是符合美国人爱情观的电影,而《魂断蓝桥》则更符合中国人的爱情观,所以本片在美、英并不如其他爱情电影出名。虽然是翻拍自1931年的老版,却超越了那一版本。有人说这是旷世爱情,也有人说这是人间悲剧。造化弄人,费雯·丽的美丽与忧愁,让我理解了爱情的真挚。
《汉密尔顿夫人》1941年
这是费雯·丽与老公劳伦斯·奥利弗婚后合作过的唯一一部电影,讲述了英法战争时期英国海军将军与贵妇人间的感情故事。该片拍摄于二战中期,主旨是为了激励二战中的英国士兵。电影所表现出的海军将军对国家的忠诚,贵妇人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无不令人感动。其中古典的爱情、稳健的手法,与英国古典文学相当贴合。
《安娜·卡列尼娜》1948年
如果说葛丽泰·嘉宝是在塑造安娜,费雯·丽则就是安娜,这一版在嘉宝版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变迁及她的宿命论。但安娜和儿子的感情处理得太淡了,反倒是拉尔夫·理查森的丈夫角色颇为抢镜。喜欢费雯·丽在火车玻璃中出场和结尾自杀的段落,堪称经典镜头。
《欲望号街车》1951年
剧作家与导演将白兰芝这个角色推向了彻底分裂的结局,而费雯·丽的精神分裂症也愈加严重,所以很容易想象白兰芝这个角色所带来的真实感。在野蛮原始环境下,一个受伤却站在对立面的女人不过是再次将悲剧延展罢了。伊利亚·卡赞通过照明、场面调度与广角镜头将二人的对立性表现得令人不寒而栗。
《罗马之春》1961年
继《欲望号街车》之后,费雯·丽再度诠释这种自毁倾向严重的落寞妇人。虽然不喜欢田纳西·威廉斯的晦暗主题,且认为这是他作品中比较弱的一部,但依旧被费雯·丽深深吸引。高贵的孤独感和优雅的不定感完美地诠释了斯通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