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模型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为起点,结合课标,通过对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目标的分析,采用引导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按照复习回顾、讲授新知、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六个环节,基于数学模型素养就《正、余弦定理应用》第一课时做了全面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正余弦定理;距离测量;数学模型
  正、余弦定理是求解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素养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1]。笔者在教育硕士专业课《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上开展模拟授课,在合作中完成实践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要求是能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的距离测量问题。
  2   教学内容分析
  2.1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解三角形”这一章的内容,是初中“解三角形”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本章主要揭示三角形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综合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是人教B版必修4第九章9.2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涉及测量距离的问题。本课时是在教学正、余弦定理之后的实际应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2.2  教材编写意图
  以故宫角楼的高度测量为背景提出实际问题,引入本小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此问题,并让学生给出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设置1道例题和1道练习题。例题讲解采用交流研讨的方式,有利于展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法,强化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讲解例题后,学生已掌握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思路。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练习题,巩固新知,从而使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最后,从解题思路进行小结,并结合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学习者分析
  3.1  知识基础
  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和正、余弦定理,能够运用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3.2  数学思维
  高一学生处于形式运算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水平正逐渐提高,但空间想象能力尚有待提高。
  3.3  情感态度
  学生积极参与探讨测量方案(测量不可达两点的距离),合作交流,并提出质疑,进行反思。
  3.4  学习困难
  在求解不可达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时,学生暂时不能独立想到将不可达两点转化为可达到两点的模型,即不能独立地将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
  4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4.1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4.1.1  情境与问题
  从测量故宫角楼的高度问题出发,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发现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背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4.1.2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够运用正、余弦定理等解有关三角形的问题,将不可达两点间的距离测量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的问题。
  4.1.3  思维与表达
  通过解三角形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1.4  交流与反思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研讨,应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歸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
  4.2  教学重难点
  4.2.1  重点
  分析测量问题的实际背景,找到测量距离的方法,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2.2  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或几个三角形,逐个解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5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师需要在探究过程中多次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因此将第一种教学法设置为引导探究法[2]。
  6   教学过程
  6.1  复习回顾
  教学内容:由郑和七次下西洋、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对我国航海和地理测量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解三角形”的理论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并复习正、余弦定理。
  教师活动:教师拓展与实际相关的知识,回顾正、余弦定理,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回忆正、余弦定理以及公式的变形。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历史知识,让学生体会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复习正、余弦定理并举出生活实例,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题。
  教学反思:可以通过观看几个历史名人图片激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6.2  讲授新知
  教学内容:在护城河对面测量故宫角楼的高度。因顶端和底部都不便到达,所以不能直接测量。引导学生思考用米尺和测量角度的工具。
  Q1:你能在故宫角楼对面的岸边得出角楼的高度吗?如果能,写出你的方案,并给出有关的计算方法;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Q2:角楼的高度可不可以转化为不可达两点之间的距离?
  教师活动:教师要多次引导,一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实际图形转化为数学模型,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二是引导学生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求解;三是引导学生将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上,最后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学生活动:设计测量方案,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限,针对不可达两点问题,学生独自解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多次强调求解问题,突出教学重点,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题的素养。
  教学反思:这道题属于中等难度,学生能想到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但是在将此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时,学生会遇到困难。因为学生掌握知识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可先抛出情境问题,将其放在例题后解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例题讲解
  教学内容:A、B是某沼泽地上不便到达的两点,C、D是可到达的两点。已知A、B、C、D4点都在水面上,而且已经测得∠ACB=45°,∠BCD=30°,∠CDA=45°,∠BDA=15°,CD=100m,求AB的长。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归纳学生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在解三角形时,灵活选择两个定理,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展现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同时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反思:这是道典型的求解不可到达两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因是线上授课,没有黑板,所以效果不是很好。面授时要是能在黑板上清晰地写出解题过程,效果肯定会更好。
  6.4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公路AB一侧有块空地OAB,其中OA=3km,OB=km,∠AOB=90°。当地政府拟在中间挖一个人工湖OMN,M、N都在边AB上(M、N不与A、B重合,M在A、N之间),且∠MON=30°,若M在距离A点2km处,求点M、N之间的距离。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完成与例题相关的练习,起过渡作用。
  教学反思:练习题有点难度,部分学生无法独立解决。
  6.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1)解三角形的步骤,如下图。
  (2)给学生预留作业,必做题为习题9-2A的第3、4题,复习题B组的第7题 ;选做题为复习题C组的第1题。
  教师活动:对解题思路进行小结,由教师随机提问,并对学生的阐述归纳总结。
  學生活动:依据所学新知进行总结汇报。
  设计意图:紧扣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呈现出解三角形的步骤,使学生解题时得心应手。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迅速,没有给学生回顾例题和练习题解题思路的时间。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理清解题思路和过程,效果会更佳。
  7   教学反思总结
  此教学设计的创新点是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情境以及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清晰明了,利于学生掌握。优点是教学目标定位恰当,结合了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围绕知识与技能等,制定了核心目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中认识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强.《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一)——距离测量问题》教学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12).
  [2]管军.“解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学数学月刊,2016(2).
  【作者简介】
  王慧蓉(1995~),女,汉族,安徽安庆人,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王聪(1997~),女,汉族,辽宁瓦房店人,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函数知识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函数的多元化解题,有助于学生拓宽解题思路,举一反三地解答数学题目,提升自身數学成绩。本文针对函数的多元化解题,从多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帮助学生形成灵活的解题思路,使其能运用多种方法巧解函数试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元化解题;函数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知识间的关联性极强,函数是数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进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家长的辅助方式都在不断改变与进步。合理的教育方式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数学思维。把生活与课堂知识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素养下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因素以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机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被全国广大中等职业学校选用,然而书中“螺旋传动”的相关知识内容偏少、篇幅较短,对“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的衔接、传动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介绍不足,需要教师扩充拓展教材内容,提炼核心知识要点,形成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架构,从而引导学生“把书读厚再读薄”。  【关键词】机械基础;螺旋传动;拓展教材;分类讲述;知识脉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洛必达法则,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不定式值的方法。利用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在微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定式类型不同,所用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对应用洛必达法则求解不定式极限的几种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洛必达法则;不定式极限  【参考文献】  [1]劉玉琏.数学分析讲义-第4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基于智慧学习平台超星学习平台开展《经济学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得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经济学原理;超星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增加,线上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新的教学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总结分析其优势及不足,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线上教学。  【关键词】发展现状;线上教学;优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023-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全
期刊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适时调整心态,探索现代运算教学的高效路径,转变学生的运算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对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探索以现代教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同仁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教学创新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线性代数是大学理工科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其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其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不仅可以直接解决数学中诸如非线性规划、常微分方程以及其他各类数学计算问题,而且在结构力学、工程设计、计算物理和量子力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计算中,求解方阵特征值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如动力系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是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诊改工作的重点,是各专业建设的基础。《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例,总结和反思高职专业课程诊改工作,提出坚持强化课程诊改常态化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后续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诊改;课程建设;诊改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期刊
【摘 要】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且必要的;非等价转化前后的两个问题是有区别的,因此要注意对结论的检验、调整和补充。转化的原则是将不熟悉、难解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及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问题转化为特殊的问题,将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转为数学问题,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但是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