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探究课文,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望,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真理,探索真理,获得知识与能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尝试谈点体会。
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创设问题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从而会产生探究的欲望,自主地去阅读思考,并能对问题作出较为深刻而独到的评判。例如教契诃夫小说《变色龙》,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变色龙有什么特点?这一问,能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兴趣大增。之后我再问: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究竟是怎么破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发言热烈,但始终找不到一致的明确的答案。我说,这不是因为同学们水平差或者读书不仔细,而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虽然奥楚蔑洛夫一到广场就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最终没有真正弄清案件真相,却反复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的问题一步步发展情节,直至篇末,这更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学生会更自主去探究,并获得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赫留金的处置全是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俄统治阶级的走狗的典型形象在学生中十分清晰,“变色龙”的题意毋需赘言,一点即破。本文的讽刺意义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问题的创设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以自主为目标,让学生从愉快的问题解决中走出来,成为了探究性学习的主人。
二、拓展学习视野,走进延伸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它不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们不应只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来教,不断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进一步延伸探究内容,让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柱。例如教《在山的那边》一文时,我在让学生明确:“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之后,我进行拓展延伸:你现在的“山”是什么呢?你心中的“海”又是什么呢?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这样的提问,学生就能从文本走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走向学生的精神世界,走向学生的感情殿堂。又如教《变色龙》,在学完全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你周围有变色龙吗?你怎么看待这种人呢?这种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三、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关注学生探究过程
1、激发探究的情趣。初中学生都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这正是乐于探究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激活学生探究的潜质,帮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活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学习重过程而非结果,故探究学习中无“好生”、“差生”之分。实践表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能具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探究学习的形式,把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的学习内容宜个体探究,就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勿强求一致。如我补充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天的人”中的一段,甚至可以是几个词语或者几个句子,结合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悟,去深入阅读探究,领悟体验,效果很好。
3、拓宽探究的范围:探究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关注探究学习过程要沟通课内外,融合学科间,让探究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化有限的教材资源为无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到课外探究,允许学生把课外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为其提供解决的策略,促使他们深入探究。
四、尊重学生发现,鼓励创新探究
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直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应从教学的中心走向学生的中间,从教学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学的主导走向学生的引导者。我们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理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选择问题,学生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探究方法,养成探究态度,形成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疑点与困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证明自己的观点,重视学生的异样声音与不协调的动作,让创新探究不断涌现出来。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推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望,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真理,探索真理,获得知识与能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尝试谈点体会。
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创设问题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从而会产生探究的欲望,自主地去阅读思考,并能对问题作出较为深刻而独到的评判。例如教契诃夫小说《变色龙》,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变色龙有什么特点?这一问,能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兴趣大增。之后我再问: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究竟是怎么破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发言热烈,但始终找不到一致的明确的答案。我说,这不是因为同学们水平差或者读书不仔细,而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虽然奥楚蔑洛夫一到广场就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最终没有真正弄清案件真相,却反复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的问题一步步发展情节,直至篇末,这更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学生会更自主去探究,并获得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赫留金的处置全是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俄统治阶级的走狗的典型形象在学生中十分清晰,“变色龙”的题意毋需赘言,一点即破。本文的讽刺意义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问题的创设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以自主为目标,让学生从愉快的问题解决中走出来,成为了探究性学习的主人。
二、拓展学习视野,走进延伸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它不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们不应只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来教,不断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进一步延伸探究内容,让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柱。例如教《在山的那边》一文时,我在让学生明确:“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之后,我进行拓展延伸:你现在的“山”是什么呢?你心中的“海”又是什么呢?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这样的提问,学生就能从文本走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走向学生的精神世界,走向学生的感情殿堂。又如教《变色龙》,在学完全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你周围有变色龙吗?你怎么看待这种人呢?这种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一次真正的洗礼,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
三、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关注学生探究过程
1、激发探究的情趣。初中学生都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这正是乐于探究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激活学生探究的潜质,帮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活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学习重过程而非结果,故探究学习中无“好生”、“差生”之分。实践表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能具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探究学习的形式,把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的学习内容宜个体探究,就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勿强求一致。如我补充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天的人”中的一段,甚至可以是几个词语或者几个句子,结合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悟,去深入阅读探究,领悟体验,效果很好。
3、拓宽探究的范围:探究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关注探究学习过程要沟通课内外,融合学科间,让探究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化有限的教材资源为无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到课外探究,允许学生把课外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为其提供解决的策略,促使他们深入探究。
四、尊重学生发现,鼓励创新探究
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直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应从教学的中心走向学生的中间,从教学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学的主导走向学生的引导者。我们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理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选择问题,学生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探究方法,养成探究态度,形成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疑点与困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证明自己的观点,重视学生的异样声音与不协调的动作,让创新探究不断涌现出来。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推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