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拒绝庸俗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关注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作文题
  按下列要求写一篇作文。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当下人的生活状态,非一个“晒”字莫属。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老,晒小……真是无所不“晒”。“晒”已经成为流行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友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曬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你想与人“晒”点什么呢?请写一篇文章晒出你想要分享的内容。
  要求:(1)自拟题目;(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注意要写出所选文体的特点;(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幼苗晒晒阳光,能茁壮成长;被子晒晒阳光,能驱走阴潮;孩子晒晒阳光,能强健筋骨……“晒”的好处,似乎数不胜数,但这当中必有一个原则:晒得有阳光。
  “晒”的心态要阳光。万事发生皆有其出发点,而往往判断是非都要看其出发点是否正确,“晒”也不例外。因何而“晒”?现在的人,常常在遇到想要赞叹的事物时,第一反应便是掏出手机拍照留念,然后配几句感悟,发送到各种社交平台上求点赞、求评论。初衷是不错的,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些与自己共鸣的声音罢了。可久而久之,似乎谁的“赞”更多、谁的转发量更高之类的问题,已经超过了人们对“晒”出的东西的关注,随之而来的就是“晒”的初衷不再单纯了。吃顿大餐要“晒”,看到豪车要“晒”,凡是一切能提高自己所谓档次的东西都要“晒”出来,就不再是简单的分享了,而变成了炫耀。
  “晒”的事物要阳光。虽说社交平台上就是要“晒出一切你可以晒的东西”,可总有些人,乐意“晒”自己的名牌、奢侈品,更有甚者,连不是自己的东西也要拿来“晒一晒”。在这个“有钱就是任性”的可悲时代,“晒”出的事物也大多和价值挂钩,人的涵养就这样被物质一点一点地吞噬了。相比起那些贵重物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晒”自己正在读的书,“晒”自己闲来无事的随笔,抑或是今天新研究的一道菜。这样,人的身心才能通过“晒”而得到陶冶。
  “晒”的方法也要阳光。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常出现:据知情人士透露,某某人怎样怎样……为了博取关注度不惜透露旁人隐私,这种做法实在恶劣。且不论这隐私是否重要或是否适宜曝光到公众面前,单就这一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为人所不齿。即使一“晒”成名又如何?在世人眼中,你的人品已经存在很大诟病,还有哪位敢与你结交?情节严重者,更有恢恢法网等着让你自食恶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社交软件、平台、网站等等层出不穷,“晒”生活似乎成了人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在“晒”的同时,切记把握分寸,谨记原则,不要让一件众人同乐之事变得贻笑大方。
  [【姚老师解读】]
  全文紧扣一个“晒”字,先正面说,再反面说。正反对比分析,理据严密充分。考生引发晒的多重意义,是引导读者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迈进。
其他文献
放学回家,刚一进门,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淘到宝贝了,要给你流传下去啊。”  我一听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书包顾不得放下,就撵着妈妈问什么宝贝。妈妈笑呵呵地指着书桌上的一卷纸,示意我——在那儿呢。  定睛一看,我的兴趣一下子没了,一长卷破纸,边都破损严重了,能是啥宝贝?  我撇撇嘴摇着头进了卧室,慢腾腾地放好书包,换了衣服才出来。妈妈已经把那卷纸铺开,招呼我过去看看。  一张带色彩的画,说是画,它又
期刊
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也常用此法。古代文人想要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就是托物言志。  具体地说,托物言志类文章,作者常把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等,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在古代诗文中,像松竹梅兰、山石溪流、夜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常常是作者借以抒情的对象,久而久之,这
期刊
我定定地站在门前,看着大门上红得刺眼的春联。  雪融尽了,这不免有些遗憾。  南国的年就像老旦嘴里的念白,无味冗长,少些滋味。我对过年一向没有太浓的感情,也许是因为S城离杭州太近,也许更是因为我与它没有太多联系。我所有的一切都存在了杭州,以至于回到S城,犹如来到异乡,竟有些手足难安。  望着延展的小道,我不禁顿住脚步。  万幸,老家在农村,总算保留了那点淡淡的思绪。巷口极窄,好像要把车——这个格格
期刊
编者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让我们的审美更有品位……阅读,确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本期“同题赛场”继续选刊“我的悦读童年”征文佳作4篇,以飨读者。  合上《水浒传》的这一刻,我内心思绪万千。刹那间,我说不出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  《水浒传》中没有那么多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司马懿那般运筹千里的人,也没有像《红楼梦》关于四大家
期刊
当,天还是黑的时候;当,爸妈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当,公鸡还没有叫的时候:睡眼蒙眬的我,已被闹钟叫醒了。掀开被子,伸个懒腰,拿起棉袄,迷离恍惚中,凭着感觉穿好了衣裤,下楼,刷牙洗脸吃饭。静静吃好饭,收拾东西,戴上帽子围巾口罩手套,背上书包拿上手电筒,穿好鞋,打开大门,寒风扑面,不经意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此时,还是黎明之际,月牙儿还在天上呢!仓促的脚步,却并未改变周围的环境,树还是枯萎着,河水还
期刊
初见韩涵,我感觉有些奇特。比如她的爱好,就有点独特。在有些同龄人热衷追星的时候,她却捧着一本书发痴;在他人会选择听歌的深夜,她却在听裘盛戎的《铡美案》。再如她的口中总会冒出些独特的内容。有时是一串没有主语让听者不明所以的问句,有时又是一针见血让听者满头冒汗的点评。她的性格在青春少女中更是独特的,江南萌妹的外表下是一颗执铁绰板关西大汉的心。若是与她谈令狐冲、楚留香一类的人,她便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期刊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  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弗莱和妻子莫琳住在英國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天早晨,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打破了这份宁静。奎妮患了癌症,写信来告别。而在回信寄出的途中,哈罗德开始决定徒步走到最东北的贝里克郡。没有手机,没有背包,没有徒步鞋,亦没有指南针,87天,627英里,在路上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
期刊
浙江省金华市名师,高级教师;第九届内地教师赴澳门教学指导“优秀指导教师”。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大槐树茂盛青绿,叶片彼此紧挨着,树枝精神地伸展着,遮挡着夕阳的最后一丝热量。槐树几乎是这个村的标志了,很远便可以看到它青葱的树冠,似乎在对游子说,到家了!  待到槐树开花时,更是另一番景象。  从窗口看去,仿佛是一树雪白的瀑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似乎在流动,在闪烁。走近看时,才会发现一串串洁
期刊
王旭东,杭州市建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专家团队成员,“省领雁工程”实践指导老师,省首届语文高端培训班学员,市首届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  (注:以下学生均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八(10)班,篇中不再另署)  一 自我介绍  廖哥小传  ◎廖旻昊  敝人姓廖,名旻昊,号廖哥,浙江杭
期刊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题记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个外人眼中疯狂、深不可测的男人,在最安稳的中年时代,作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选择:放弃了安逸幸福的生活,为了追求绘画的理想,孤身一人去巴黎作画。  斯特里克兰是孤傲的、清高的,他身上有着一种不可一世的优越感。他的前半生,如一潭死水般平静,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他有一颗躁动的心,不甘于现状,不安于平凡,他跳出了木讷证券经纪人的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