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繁塔之谜:现代建筑学如何揭秘历史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经济繁荣,佛教盛行,是我国佛塔建造史上的一个高峰期。北宋都城开封有两座北宋皇家寺院的佛塔遗存至今,岁数都在千年上下,均地处城东,南北呼应。
  东南隅的繁(pó)塔建于宋太祖赵匡胤开国时期的开宝七年(974年),东北角的铁塔建于75年后。
  繁塔是开封地区第一座佛塔,是开封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有着异乎寻常的外形:下部三层是粗大的六棱柱楼阁式塔身,上部突变为细高的六棱锥形小塔。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形容它:“非常厚实粗壮的塔身,憋着劲长肥了三层,到第四层时,突然不想干了,急剧收缩,很勉强地凑成个小小的塔尖,仿佛是编钟的钮。真像是建到一半没钱了,草草收场。更像是年久失修或遭兵火,把上半部损毁倒塌了。”
  所以,无论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还是今人观之,都说它是一座残塔、断塔。
  然而今天,一位建筑学者却质疑此说,还著书立说,要为它“洗净千古之冤”。奇塔遇到“忘年交”
  “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搭繁塔腰。”开封人大都听说过这句民谚。但事实上,铁塔高50多米,繁塔30多米,应该是“繁塔只搭铁塔腰”才对啊?开封人大多知道一个含混的解释:繁塔以前是挺高的,后来断成半截了。
  今年73岁的宋喜信,打小就听说过这句谚语,“据说繁塔原来有九层。明朝的文献里面讲,皇帝把七层的塔拆掉了四层。清朝人说是原九层拆了六层。那么宋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是拆掉了,还是毁坏的?我觉得都不对头,疑惑就是这么来的。”
  2013年夏天,宋喜信从建设和规划行业退休后的第八年,遇到一个寻求答案的机会。“2013年夏天,繁塔建避雷设施,搭的有架子。我请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学生帮我画画结构图,看看繁塔到底是什么样子。看了图,我怎么看都觉得不可能是断掉的。这个塔底层直径20多米,面积500平方米,这么粗的塔怎么拆?谁拆的?没有任何记载能说清楚。我是搞建筑的,觉得塔身结构也不像是断掉后的残留,更没有断裂的痕迹。不管是拆也好,毁也罢,它总是会留下痕迹的,总会有建筑逻辑可循的。”
  “我就从建筑学原理出发着手研究它的原始塔型问题。古人也说过,建筑的研究要用两重法,既要看文献,又要看建筑物本身。如果是历史事件的研究,可以對不同的文献进行比对,但建筑物从它本身就能看出问题。”
  “那么,我就要拿出第二种证据,就是建筑结构的证据。这几年我把滑县、尉氏县、中牟县等河南的这类楼阁式砖塔调查了很多,也到浙江调查过。从塔型的建筑设计看,繁塔和中国别的塔结构完全不一样。”
  文字资料都是片言只语
  要证明繁塔是一座塔型结构绝无仅有,从北宋始建即是今日模样的古塔,首先要面对的是历史上关于繁塔被拆被毁的各种文字记载。宋喜信查找了几乎所有关于繁塔的塔铭、碑文、史志或古人诗句,但都是片言只语。
  按宋代的塔铭和碑文显示的信息:繁塔为“九层宝塔”,“高二百四十尺”。明代的碑文和史志记载:“元末兵燹,寺塔俱废”“塔断而中立”“国初铲王气,塔七级去其四”。宋喜信告诉记者,因为史料记载不详实,直至今日,对繁塔原始塔型的解读也没有口径一致的定论。
  繁塔文物管理所的《文物简介牌》称:“繁塔建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塔高九层,二百四十尺。元代塌为七层,明代只剩三层,清代于残塔上筑个九级小塔,封住塔顶,形成现在状如编钟的独特面貌。”
  2011年,由河南省文物局编撰、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河南文化遗产(一)》一书,对繁塔重新作了认定:“繁塔为六角形楼阁式砖塔,原为九层,据载宋末元初繁塔曾遭雷击,上部六层毁,清代初年在残留的三层塔身上修建七级小塔,形成今天的特殊形式。”
  宋喜信对关于繁塔的文字进行了全新解读。他得出的结论是:所谓“九层宝塔”,即是三层大塔和上面镶嵌佛像砖的六级小塔搭配组成;所谓高“二百四十尺”,如同史料记载铁塔高“三百六十尺”一样,是宋人把有神圣地位的建筑高度有意夸大一倍。因为用每宋尺约0. 31米的理论数据推算,繁塔实际高度为36.7米,约合一百二十尺;按照史载“三百六十尺”,铁塔应该高111.5米,而实际的高度为55.08米,约合一百八十,尺。
  按照宋喜信的解读,繁塔现在的样子与塔铭和碑文的“九层宝塔”“高二百四十尺”吻合。而关于繁塔毁于兵火、雷击以及“铲王气”被拆等记载,宋喜信用详尽的论述加以解释:均是因为繁塔颇似断塔的独特外观,引发千百年来人们的主观臆测和以讹传讹。小塔建于宋代还是后世?
  除了对“繁塔为断塔”的文字记载进行“驳论”,宋喜信还以建筑学者的眼光通过对繁塔的勘察,为“繁塔为宋代原型”进行立论。
  他说:繁塔的构造存在着固化的建筑学逻辑,它的建筑构件,必然具有建造时期的特征。如果塔身有拆改修缮,必然留存有拆除和改造的可见痕迹。如果没有毁坏迹象,也必然没有过毁、拆过程。不在于写史志的怎么说,也不必靠对诗词做的解读。
  宋喜信登塔去勘察,“可攀登的古塔,都是从一层到二层,再从二层到三层逐层而上。而仅仅三层的繁塔罕见,其塔内蹬道的构造及登塔方式与众不同。”
  塔内蹬道是左右对称的两条,与二层的塔心室和佛洞不直接连通,都是直接抵达第三层的塔心室。如想到二层,就要在超过二层高度的内梯道里,沿下降的台阶,从西南或东南的两个门洞走到塔壁之外,再沿塔壁外檐攀行才能进到二层。所以说,正常的登塔路线,就是从一层直接到三层。
  到了三层后,塔内再没有通往上层的蹬道,游客只有原路或沿另一侧蹬道返回。如果想再往上行,只有从三层塔心室走出塔壁,沿三层的外檐,冒险绕行20多米,找到三层西北侧的登顶爬梯,才能登上顶层平台。
  “塔内从_层到三层的蹬道,是个闭合的路线,根本没有继续向上的蹬道。从塔身外檐绕攀爬梯,这样的设计只能是非经常性的登平台的临时通道,不可能是上顶层的正常通道。这样的构造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一个事实,繁塔能供正常登攀的大塔仅至三层为止。就是说,压根就不存在四层、五层,甚至七层、九层的大塔。”   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论据。70多岁的宋喜信从三层塔壁外檐攀爬梯登上顶层平台,一系列的细微发现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设想。
  他告诉记者:“如果三层以上塔身曾遭拆毁,那么这个264平方米的平台,应该是清代的人在拆毁残留的断面上改造而来的,又建了小塔封顶。从北宋始建到清代,700年左右,时间跨度如此大的改造新建,工程量还不小,应该会留下明显的施工痕迹,但是我没发现。”
  另外,塔身每层的砖斗拱及其支撑的平座出檐都是脆性材料,六七十厘米宽的平座出檐逐层外挑。无论是毁于兵火、拆毁或遭雷击坍塌,上部六层砖石坠落时,必然会将下面的平座出檐、斗拱砸坏,三层墙面的佛砖也会被磕碰。而现三层的塔体除了风损雨蚀外,找不出磕砸痕迹。
  原为供奉“顶天立地佛”的佛殿
  宋喜信根据自己的“驳论和立论”,建立了关于“繁塔为宋代原型”的论据和论证体系。如果这一论点成立,宋人为何要建一个如此奇形怪狀的塔呢?宋喜信认为,我国的楼阁式砖塔,内部空间绝无进行佛事活动的空间和余地。然而,繁塔底层的六边形塔心室面积55.6平方米。这样大面积的塔心室,当年一定是供奉着佛像的。塔心室内壁镶满佛砖,佛像不会靠墙而立。一层塔心室和二层的塔心室上下贯通,或许当年就是为供奉躯干在底层、肩部以上在二层的“顶天立地佛”的意图设计的。
  宋喜信认为,虽然繁塔外观像一座奇怪的半截塔,但是其内部构造塔心室上下贯通且坐北朝南,应是一座二层的佛殿。这也就能解释宋人为何要建一座外观如此奇特的建筑了。这也令繁塔成为中国古塔中一个珍贵的孤例。
  从2013年开始,宋喜信经过5年的研究勘察,反复增润修改,终于完成了《开封繁塔为宋代原型论》的书稿。他下了这番功夫,想让繁塔得到世人应有的关注,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旷世之奇、旷世之美。
  他认为,繁塔就是一座古代人文和艺术的宝库。塔身外部和内部,镶嵌了6923块佛砖。用这种“内外装修”的方式装点塔身,在中国古塔中是首创之举。佛像有释迦牟尼、文殊、准提、达摩、十六罗汉、乐伎等近百种。仰观塔身如万佛临世,佛光普照,内拜佛洞如群仙簇拥,仙乐萦绕。更珍贵的是佛像造型雍容华贵,块块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
  繁塔保存的原真性极高,不仅有造塔时记载捐施内容的碑文、额石刻字,而且现存佛砖中5500多块仍然是宋代的原件,块块均曾题写捐施人名字,至今清晰可见的上千,这在我国古塔建筑中是少有的奇迹。这些石刻文字和宋人墨迹,承载着丰富、可靠、真切、有趣的历史信息,不亚于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的文献价值。
  没有证实的传说,不能当成史实
  宋喜信提出“繁塔为宋代原型”的论点,如今在文物、建筑界以及民众中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开封市文物局还曾邀请国内著名古建专家和省内历史、建筑、佛教、美术等专家,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如何看待他的论点呢?程民生教授在为宋喜信的书稿作序时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繁塔旁有棵著名的老槐树,从小就听说上面住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当地居民传说先有树、后有塔。《开封古树名木一览表》(1994年)中,此为29号国槐,明确标着树龄为1156年,也即此树始于唐文宗末期。2011年,我正在研究北宋开封气象编年,想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通过树木的年轮验证每年的气象状况,专门从郑州请来河南农业大学的树龄测试专家打孔采集年轮。结果专家说此树顶多只有二三百年的寿命,并说根据其了解的理论和实践,开封不可能有上千年的树木。失望之余,颇多感叹:传说与事实之间,不啻霄壤!任何没有证实的传说,都不能当成史实。”
  从建筑学的角度,宋喜信对“繁塔为断塔”提出如此多的质疑,难道历来就没有其他建筑学家来实地勘察过这座奇特的古塔吗?
  宋喜信查阅了相关资料。早在1908年前后,德国工程师柏施曼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广泛考察。在柏施曼的《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宝塔》一书中,有他110年前绘制的繁塔图纸,以及他对繁塔塔形的研判和推测。
  日本建筑史专家关野贞,在1918年前后也曾考察过繁塔。他在《中国文化史迹》中记述了考察繁塔后的思考。我国老一代建筑大师杨廷宝,早年就读于开封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20世纪30年代,他在“营造学社”工作期间写过一篇《汴郑古建筑游览纪录》,文中提及繁塔。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也考察过繁塔。
  但是,这些建筑学家都留下一个共同的遗憾:正如杨廷宝所说的“北门入口为梯间,但刻己封闭,未能攀登”。他们都没有沿蹬道上过塔,没有到过三层塔心室,更没有上过三层平台,亲手触碰过上面的小塔。所以,他们并没有对繁塔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勘察。
其他文献
毕业第一年,“95后”杭州姑娘文艺换了4份工作、3个住所。  就像城市候鸟一样,她拉着行李箱,徘徊在高档单身公寓和家之间,会因为开始或结束一份工作而频繁更换住所。文艺的换房路径与求职路径一致。她做过最短的一份工作只有一个月,而决定“租哪儿”的时间常常不过几个小时。  她几乎不考虑换房成本。为了离工作单位更近,先后入住过35平方米和56平方米的两间LOFT公寓,每次签完租房合同,都住不满4个月,违约
期刊
“在东北,啥人都搓澡。好多年以前,我还给高秀敏搓过澡呢。”说完,张菁菁噗的一声笑了,笑得有些腼腆,又有些自豪。  自2003年从扬州来到长春,已经15年了,话语间的东北腔调颇为明显,但乡音依然可辨别。一来,平时干的重体力活儿不靠嘴;二来,身边一起工作的姐妹们几乎全都是扬州人。  东北人爱洗澡,去澡堂子的那种,也爱搓澡,花钱找人搓的那种。尽管其他地区也有洗浴中心和搓澡服务,但数量上远不及东北。搓澡,
期刊
3月8日,“‘谁识书生是老兵’一一孙中山机要秘书李仙根的革命与诗书”展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行。展览中,一组珍藏在纪念馆中的信函被陈列在格外显眼的位置。这些纸页泛黄、字迹匆匆的信函,大多是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它们与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借展而来的一本日记互为参照,记录下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选择投笔从戎  李仙根是谁?如果不是对近代史
期刊
《关于规范童模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出台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陈开腾心里的一块石头暂时落地了。  为了《意见》的出台,她和团队已经奔波了月余。“检察机关历来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在对童模行业进行了解后,我们认为检察机关有必要发出声音,对相关的保护机制进行一些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西安分所主任方燕对此评价道:“《
期刊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引起热议。该剧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說,讲述了职场金领苏明玉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生长在家庭的边缘,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故事。该剧一经播出就在社交网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比如关于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作为翻版樊胜美,苏明玉的遭遇也得到很多观众的共鸣和同情。  很多人谈到了《都挺好》中呈现出的重男轻女问题,不过该剧通过苏家三兄妹的成长境遇隐藏的另一个价值倾向则鲜有人提及
期刊
看着空中迎风起舞的风筝,你肯定想不到在公元前190年,它也这样飘摇在一场场战争的上空。楚汉相争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做风筝,汉军配合风筝上迎风作响的竹笛声并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著名的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风筝是如何穿越两千多年前古战场的战火,来到我们眼前的,它的故事我们要细细聆听。  在古代的作用超乎你的想象  第一个发明风筝的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他
期刊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花费几十年时间研究古代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然后写了一本书,是一种什么体验?对书法家何大齐来说,这或许不仅仅意味着完成一个心愿那么简单。而他的人生经历,远比一部书还要丰富。  花费四年时间写成一本书  何大齐今年79岁,先祖在清朝嘉庆年间便已经在北京定居。他本人也一辈子没离开过北京城,所以即便祖籍在浙江,口音里却没有一丝南方的软糯。  “家里人有书法家,我也经常临帖。”写得多
期刊
在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交界处的克罗地亚,延续着世界杯战场上“格子军团”的精神灵感,日渐成为一种远方的呼唤萦绕在耳边,叫人念念不忘。很荣幸我在这之前去了一趟,她的故事,我都记得。每个地点在历史长河中的唯美记忆,像一幅幅等待去探险勘探的神话,等待世人去知晓、感叹、沉迷。  萨格勒布的失恋患者  小小的萨格勒布作为克罗地亚的首都,除了是克罗地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外,作为欧洲的历史名城,她的名字意味
期刊
茫茫黄海的碧波环绕下,苏山岛孤悬海外,驻岛官兵“与世隔绝”。  距离苏山岛6.8海里的山东省荣成市院夼村,从1960年开始,就拿出最好的船和最有经验的船长,开辟出一条“拥军航线”,义务协助驻岛部队运送人员和物资。  以“拥军船”为纽带,村民和驻军相亲相助,军民关系坚如磐石;村集体累计投入拥军资金3000余万元,为苏山岛建成黄海前哨钢铁堡垒提供了重要助力,以无私行动诠释了和平时期的军民鱼水深情。  
期刊
从仙山楼阁上的逍遥女神,到深宫御苑里的皇家贵妇,再到文人空间里的贞静女史,中国仕女画有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画中的美人未必都很“美”,她们有的体态丰腴,有的看起来有些病恹恹。不同时代的画家都以当时社会对“美”的标准来创作,一部仕女画史可谓一部女性审美的变迁史。  超凡脱俗的魏晋女神  中国仕女画历史悠久,战汉帛画中已见仕女身影,但“仕”与“女”本不连用,分别指男子和女子。《诗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