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用艺术的魅力熏陶学生、用活动的形式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准确模仿、大胆开口讲英语,勤于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且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分层设计每个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为目标服务,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优化分层 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笔者认为: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优化分层构建有效课堂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
一、优化教学观念,逐步优化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总埋怨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希望通过增加课时数和利用课外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唯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句子“I have a duck / rabbit… ”时,总是抢先说出该句型的前半部分(I have a ),而只让学生说出该句型的后半部分( duck / rabbit… )。这样,就并没有起到学习新句型的目的了。教师在教授对话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心态比较紧张、慌张、匆忙等,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了答案,而且对同样的问题进行3-4次的重复。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的训练机会,严重的还会让学生对此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当然也会厌倦英语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一种开放式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双向交往,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强调一种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此时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
二、分层实施教学目标,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即确定一组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完全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而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导致确立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教学目标的定位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最基本知识和技能,即在基本知识上的听、说、读、写四大运用能力。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使外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
贴进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在上Unit3 Asking the way对话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轻松、自主的掌握本篇重点句型: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Go along...and turn...at the...crossing.我设计了两个较成功的活动:一是看转轮,选地点,说路线,得幸运星的游戏;二是高潮部分的“猜谜”活动。四大组进行比赛找地点,猜得最多的组获胜。这一活动出乎意料的取得了成功,只见每位学生都涨红着脸,努力的回忆原有学过的知识,为本组争光。 这样的活动,正因为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水平,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这种课堂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优化教学环节,灵活运用预设生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拨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以不同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好地诠释了教学概念从传统到现在的发展,从单纯地注重教,到教和学的统一,从通过教来促进学,再到以学定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课堂从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舞台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和表现的舞台,教师的角色也从“演员”变成了“导演”。
【关键词】有效教学 优化分层 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笔者认为: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优化分层构建有效课堂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
一、优化教学观念,逐步优化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总埋怨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希望通过增加课时数和利用课外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唯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句子“I have a duck / rabbit… ”时,总是抢先说出该句型的前半部分(I have a ),而只让学生说出该句型的后半部分( duck / rabbit… )。这样,就并没有起到学习新句型的目的了。教师在教授对话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心态比较紧张、慌张、匆忙等,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了答案,而且对同样的问题进行3-4次的重复。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的训练机会,严重的还会让学生对此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当然也会厌倦英语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一种开放式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双向交往,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强调一种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此时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
二、分层实施教学目标,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即确定一组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完全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而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导致确立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教学目标的定位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最基本知识和技能,即在基本知识上的听、说、读、写四大运用能力。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使外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
贴进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在上Unit3 Asking the way对话部分时,为了使学生能够轻松、自主的掌握本篇重点句型: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Go along...and turn...at the...crossing.我设计了两个较成功的活动:一是看转轮,选地点,说路线,得幸运星的游戏;二是高潮部分的“猜谜”活动。四大组进行比赛找地点,猜得最多的组获胜。这一活动出乎意料的取得了成功,只见每位学生都涨红着脸,努力的回忆原有学过的知识,为本组争光。 这样的活动,正因为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水平,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这种课堂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优化教学环节,灵活运用预设生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拨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以不同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好地诠释了教学概念从传统到现在的发展,从单纯地注重教,到教和学的统一,从通过教来促进学,再到以学定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课堂从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舞台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和表现的舞台,教师的角色也从“演员”变成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