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学困生的主要特征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差。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其思维有一定缺陷性,主要变现为不善于区分重难点,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他们很容易被误认为低智商者。实际上,大多数学困生智商绝对没有问题,平均居于中上。除了学习以外,其他方面并不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差。学困生外在往往变现为学习态度消极,作业马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发呆或睡觉,很少或几乎不参与学习活动。甚至于有些学生还有些自闭,他们不愿意积极参与讨论,不愿主动发言。而知识学习,本就是一个人心理内化的过程,不解决好他们的思想问题,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弃学念头,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关键词:高中生学困生;教育教学;管理对策
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他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源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将学习困难儿童列为特殊教育对象;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以后。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困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国内外学习力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力内涵和构成要素这两个方面,实践研究主要是对学习力提升策略和评估方法的探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McGettrick教授2002年提出学习的双螺旋结构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者的意愿,包括学习的态度、价值观、情感、意向、动机等方面,另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试图达成的结果,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等方面,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增进学习者的学习力(McGettrick,2002)。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大学创新中心DeakinR.Crick博士则在McGettrick教授学习双螺旋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促进学习意愿与学习结果相互作用的能量就是学习力,学习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不可见性,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与人的思想、情感、需求和行为有关,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学习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有效性(Crick,2006)。国内学者沈书生等(2009)认为:学习力的构建是为学习者终身有效学习提供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依赖现有的已知学习环境和资源,另一方面又要面向未来的未知学习环境和资源,以已知的环境和资源为能量,激活学习者的学习潜能,最终服从于学习者的终身成长需求。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学习力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内涵阐释和要素结构层面,对如何构建和提升学习力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如何提升高中学困生学习力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我校是一所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三星级高中,但生源一直为我市四星级高中招生以后的学区内三流学生为主,且近几年因为某些原因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的具体功利目标以及高中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我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本课题组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探究提升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力的方式路径,制定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从而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本课题研究旨在坚持以人为本,以适合教育理念引领,为促进普通高中学困生学习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成功的实践范式,并利于推广。
二、解决学困生的策略分析
学困生问题立足点在校本實践,通过对我校学困生学习力提升的具体的案例研究,努力构建提升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力的方式路径与评价激励机制。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1.解决我校高中学困生学习力低下的问题;
2.解决我校部分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上感到力不从心的问题;
3.解决我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三、学困生问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对学困生而言: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力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业成绩;
2.对教师而言:探索高中学困生提升学习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轻负高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3.对学校而言:找到高中学困生提升学习力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和学校管理力的提升。
四、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高难度的拓展能力型题目,由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对于知识理解能力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设计层次型的题目练习,使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学习最近发展区,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给学生选择题目练习时,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夯实,会给学生采取前后联系,难易穿插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思考之前所学内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使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个人能力,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学习实际选择题目,基础题目作为巩固当堂所学内容是所有学生需要完成的,对于能力拓展方面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不断尝试更高层次的题目,以此寻找自己的学习发展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结合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对学生展开差异化教学,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寻找个人学习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不断拓展能力,实现学习素质的完善和加强,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教师教学方法帮助下,实现学习能力的进步和提升,改变学困生的现状。
结语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面临学困生这一现象,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有助于使学生通过后天学习环境的影响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充分激发个人学习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相信在教师教学方法帮助下,学困生现象会得到改善,学生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慧.从兴趣入手,引导学困生"脱困"——以高中数学专业课为例[J].新课程教育,2017,35(13):41-42.
[2] 李静.从“燃烧自己”到“点亮他人”——引导一名数学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的启示[J].新课程(下),2017(10):8-9.
关键词:高中生学困生;教育教学;管理对策
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他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源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将学习困难儿童列为特殊教育对象;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以后。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困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国内外学习力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力内涵和构成要素这两个方面,实践研究主要是对学习力提升策略和评估方法的探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McGettrick教授2002年提出学习的双螺旋结构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者的意愿,包括学习的态度、价值观、情感、意向、动机等方面,另一个链反映了学习试图达成的结果,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等方面,两个学习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增进学习者的学习力(McGettrick,2002)。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大学创新中心DeakinR.Crick博士则在McGettrick教授学习双螺旋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促进学习意愿与学习结果相互作用的能量就是学习力,学习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不可见性,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与人的思想、情感、需求和行为有关,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学习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有效性(Crick,2006)。国内学者沈书生等(2009)认为:学习力的构建是为学习者终身有效学习提供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依赖现有的已知学习环境和资源,另一方面又要面向未来的未知学习环境和资源,以已知的环境和资源为能量,激活学习者的学习潜能,最终服从于学习者的终身成长需求。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学习力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内涵阐释和要素结构层面,对如何构建和提升学习力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如何提升高中学困生学习力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我校是一所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三星级高中,但生源一直为我市四星级高中招生以后的学区内三流学生为主,且近几年因为某些原因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的具体功利目标以及高中教学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我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本课题组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探究提升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力的方式路径,制定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从而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本课题研究旨在坚持以人为本,以适合教育理念引领,为促进普通高中学困生学习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成功的实践范式,并利于推广。
二、解决学困生的策略分析
学困生问题立足点在校本實践,通过对我校学困生学习力提升的具体的案例研究,努力构建提升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力的方式路径与评价激励机制。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1.解决我校高中学困生学习力低下的问题;
2.解决我校部分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上感到力不从心的问题;
3.解决我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三、学困生问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对学困生而言: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力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业成绩;
2.对教师而言:探索高中学困生提升学习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轻负高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3.对学校而言:找到高中学困生提升学习力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和学校管理力的提升。
四、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高难度的拓展能力型题目,由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对于知识理解能力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设计层次型的题目练习,使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学习最近发展区,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给学生选择题目练习时,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夯实,会给学生采取前后联系,难易穿插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思考之前所学内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使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个人能力,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学习实际选择题目,基础题目作为巩固当堂所学内容是所有学生需要完成的,对于能力拓展方面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不断尝试更高层次的题目,以此寻找自己的学习发展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结合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对学生展开差异化教学,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寻找个人学习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不断拓展能力,实现学习素质的完善和加强,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教师教学方法帮助下,实现学习能力的进步和提升,改变学困生的现状。
结语
教师在高中教学中面临学困生这一现象,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有助于使学生通过后天学习环境的影响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充分激发个人学习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相信在教师教学方法帮助下,学困生现象会得到改善,学生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慧.从兴趣入手,引导学困生"脱困"——以高中数学专业课为例[J].新课程教育,2017,35(13):41-42.
[2] 李静.从“燃烧自己”到“点亮他人”——引导一名数学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的启示[J].新课程(下),2017(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