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VS“智育”:从博弈到共赢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一词出现之初是想把被动的学习(教)和后天的主动发展(育)联结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教育发展已经更加成熟的今天,学校教育必须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而德育与智育作为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辩证關系,而在部分学校却呈现为“生命线”和“风景线”的关系,智育与德育始终走不出厚此薄彼的怪圈,智育、德育分离与失衡的现实甚至逐步消耗着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公信力。
  笔者认为:“有质量”的教育才符合我们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期待,而德育恰恰是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有德育的教育才更有质量、更有分量,有德育的民族才更有希望、更有前途,“德育”VS“智育”孰轻孰重,值得每一所学校去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
  一、德育为先抓做人 智育为主抓质量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德育让教育更有质量。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教育?其内容和要素、标准和要求是多样化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加强“德育”,也就是品德教育。德育为先、德育为首是确保教育有质量的一条重要指标,如果缺乏了德育为先、德育为首的教育方向,那智育无疑是失败的、可怜的、残缺的、甚至是可怕的。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要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并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为学校提供了有效落实德育的渠道。由此看来,德育与智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在提升我们的育人质量。我们绝不能把质量简单地理解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品德与知识技能面前,品德显得更为重要。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育人,而育人德为先,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原则。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说教等传统育人方式的实效已日渐衰退。唯有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德育才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二、五育并举育新人 重智轻德要不得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重分数提高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重德育活动形式轻学生主体地位、重德育学科主渠道作用轻其他学科德育功能,在育人与育分矛盾冲突上尤为突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我以为,其根本原因仍在于重智轻德。不少老师担心抓好了德育,就会落下了教学成绩;在德育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学质量便会一塌糊涂。很多家长,也是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精神培养、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等非智力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相反,唯有把德育根基打好了,教学工作才有了灵魂与活力,才能更好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为师者,一定要在“教学”以外的教育“田地”辛勤耕耘;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学习”以外的广阔“天地”久久为功……
  教育之本,乃立德树人。我们必须明白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道理,我们必须明白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灵魂、鼓舞自信、点燃激情、开掘潜能,在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健康的心理、美好的人格。
  我坚信: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并努力去实践,那么,德育这壶水,一定会沸腾!
  三、德育智育共博弈  教育大幸在双赢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德育是一种绿色教育,是对学生影响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改变传统的德育与智育“两张皮”的现象,改变德育尴尬的地位,纠正对德育工作认识方面的偏差,杜绝片面实践和评价德育工作,舍得花心思、用心力,坚持教学与育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有机深度融合。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做到常规有亮点,实践有创新,以德育绿色质量促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学生培养质量可持续发展。
  大道至简,教育亦简,我们必须坚持做人第一,做人无非是心有善、待人诚、明是非、知荣辱、懂自己、有目标。做人的方向正确了,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就有了不竭动力,德育智育共赢和共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学生成功成才更成人的目标达成也就是迟早的事。因此,我的教育思想就是抓德育就是抓质量,德育就是育德,育德就是传授做人的道与术。
  只抓智育不抓德育培养出的就是无根之木,无魂之人,走不远,走不长,人生迟早要补上这一课。有分数无人格,有文凭无灵魂的人就是人生的悲剧,教育的失败。
  我认为,“走心的德育”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环境,开展育人活动,让学生置于特定场景中自主体验、自主感受、自主内化,于无声处达到育人的目标。所以,我坚持引领我们的师生持之以恒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心气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感恩励志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家庭和谐教育为龙头,促进德育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课程化,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成功。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活动使校园充溢着向美向善的精神力量,师生心气高扬,正能量时时流淌在师生心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阳光、大气、博爱的气息,一种为梦想而奋斗的力量充盈在每个人心田,因此,我们的质量增长态势一年比一年好,社会认可度一年比一年高。
  我们用实践证明了传道第一位,授业解惑第二,懂得了做人的大道,就会打通做事做学问的小道,成绩的提高就是必然的结果。我认为教会孩子会做人是正道主业,分数只是做人做事的副产品,高学历是人生的增值部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总之,种下德育的善因,才能结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善果。作为忠实的教育守望者,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德育与智育之间并不矛盾,德育就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内涵,德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最重要的领域,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我们要想实现五育并举育新人的目标,实现德育智育共赢和共荣,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精进,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回归人生本真,深化德育的“魂”,美化德育的“味”,强化德育的“场”,亮化德育的“品”,深入持久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做到德育为首抓方向,教学为主抓质量,五育并举抓全面,个性发展抓特长,坚持走好德育智育双赢的自我发展和重塑的道路,创建富有自我教育梦想、教育情怀、教育思想、教育主张的特色品牌学校。
  作者单位:咸阳市渭城中学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近期发布实施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请简要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地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建立了一批特
期刊
本刊讯 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促进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相关部门、镇(街道)支持配合下,临渭区教育局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面部署,周密安排。临渭区教育局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中心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无证园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排查出的无证幼儿园,按照一园一案的治理办法,精准开展治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  部门联动
期刊
本刊讯 近期,金台区教育体育局为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全区教体系统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竭力推进脱贫攻坚普查、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查缺补漏,完善机制,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  加强扶贫配套校园建设。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加强配套学校建设,满足贫困群众子女入学需求。深入贫困村镇学校,详细了解餐厅卫生、食品安全和旱厕改造情况,重点加快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座谈会上指出:“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 坚定“主心骨”,让思政课“有地位”  做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是要把思政课真正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加
期刊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广大教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读到贺敬之的这句诗,就会被诗中的激情所感染,其中的延安精神
期刊
2017年,面对西安交大15位西迁老教授的十九大学习汇报信,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笔:“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并殷殷寄语:“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又说:“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202
期刊
今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西考察时重温了“延安精神”,他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这是对延安精神时代价值又一次与时俱进的认识创新。近两个月来,我们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在学习中,我们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专业知识储备,更坚定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期刊
2020年11月17—20日,我有幸参加了汉阴县党外干部(延安)专题培训。在培训中通过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在梁家河、抗大纪念馆、西北局纪念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的现场教学,使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特别是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延安抗大精神至今还让我思考如何让延安抗大精神指导新时代教育工作。  通过老师的现场教学,我们知道延安抗大精神,即为崇高理想英
期刊
时节匆匆,流年易逝,又是一年赛教时。眨眼之间,我学做人师马上就要快四年了。然而,每当提及要上公开课,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恐惧与极度的忐忑不安。  今年也不例外,当我拿到赛教课题时内心异常复杂。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抽到了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以前接触比较少,对我而言,更是充满着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教学设计,写好说课稿,这是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
期刊
从教之初,我被分配到了大巴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学校——红田小学。那里山大沟深,学校就坐落在深山沟里面。学校离街道有十几里山路,中间隔着一道河,一架钢索吊桥连接着河的两岸,过河之后沿着河岸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径直走上七八里就到了山脚,这时开始爬山。上山约四五里路,转过一个山坳,迎面是一个大山沟,沟深上百米,再转过几个弯,远远看到几间白房子,那就是学校了。走近了细看,只有两排房子,一排长、一排短,呈“7”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