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发声的麦克风,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但与传统媒体相比,无论技术手段,还是专业理念和报道深度等方面,自媒体很难与之抗衡。而实际上,从深层次来说,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竞争关系,两者是存在互补性的,完全可以进行合作,共同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自媒体;传统媒体;互补
不管什么媒体,最终是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信息有效传递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受众需求。因此,自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要找到精准的受众,满足其差异化的内容需求。自媒体兴起以来,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人们获取信息反而更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可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有条理的、有价值的、适应特定受众需求的信息组合,完成信息的有效推送。
1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效融合
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 Web2.0 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以人为本”的传播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时代,信息不再如过去那样局限于没有目标的“一对多”式的传播形式,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也不再各自为政、互不干扰,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补为信息的傳播过程开辟了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实现了叠加与融合,新闻信息在遵循以往大众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充分利用自媒体人际传播的优势使信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更宽泛的传播维度。 以手机媒体为例,它是自媒体中极具代表性的存在,在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随着短信群发功能和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手机也成为了大众传播模式下的信息终端,内容提供商向手机用户发送广告或新闻信息,这就是以往的大众传播方式;而手机用户利用手机平台将信息传递给手机上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就形成了人际传播。由此可见,手机媒体是 Web2.0 时代的产物,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地之一。
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补是对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延伸和扩展,这种延伸体现在个人空间、SNS 网站、微博和各种手机交流软件中。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节目形式也由以往的单向交流演变成了现在的依靠自媒体平台而进行的双向互动。以各类媒体开通的实名微博为例,传统媒体借助自媒体提供的平台,通过网络渠道与自媒体以及个人进行你来我往的人际互动;自媒体和个人也可以借助此平台将自己的态度、建议和情感需求等反馈给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可以根据反馈对节目进行整改或者对疑问进行解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已经到来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所带来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模式的融合无疑是信息传播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摒弃了以往单一的信息传播模式,冲破了单一性所带来的传播局限,使得信息传播走上了有效融合和多元化的道路,这对于信息传播的整体效果来说必定是巨大的进步。
2 传播过程中讨论环节的引入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线性的单向传播,以“传者-传播-受者”的标准流程完成一次信息传播的过程。而在自媒体上,信息传播过程则是一种互动的双向传播,其传播流程有别于传统媒体,新增了信息的反馈环节。 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补使得传统的传播过程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路径,即:传者-传播-受者-反馈-讨论。由此可以看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的结果导致了传播过程中讨论环节的引入。此处所说的讨论指的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在被自媒体引用和传播后,需要经历一个被挑战、被批驳和被信任的讨论过程,最后才会生成自媒体公民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样,自媒体上的信息内容在传统媒体上也要经历一个与此大同小异的讨论过程,最后形成传统媒体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观点。比如,发生在湖南永州的“唐慧劳教案”,此新闻的始发源头是微博,后经过自媒体的多番转发和传播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此后,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新闻的影响下开始针对此事件进行具体的调查和分析,得到比较科学、全面的大众报道。在此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依稀可以看到传统媒体通过讨论环节对自媒体上冗杂繁多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精简,择优去劣,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报道内容。同样的,传统媒体对一些新闻信息的报道,自媒体公民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双方意见的不一致就会造成意见的交锋,而在双方讨论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形成新的舆论热点。
3 受众参与拟态环境的建构
“拟态环境”在 20 世纪 20 年代由李普曼正式提出,他认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真实再现,而是经过大众媒介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以及报道等程序之后,对信息进行解构和重组再展示给人们的环境。在过去,传统媒体一直担任着“拟态环境建构专业户”的角色,普通受众从来没有参与的机会和资格,对于信息内容,仅仅充当着被动接受的角色。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以往这种角色的设置模式开始逐步被颠覆,自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为普通受众带来了参与“拟态环境”建构的权利。自媒体包括个人空间、贴吧、论坛、SNS 网站、QQ、手机媒体等普通民众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发泄个人情绪的媒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的 Facebook 和 Twitter 以及中国的微博。
参考文献:
[1]张通生,张洁.自媒体公民新闻成因及特征[J]. 青年记者,2011(27).
[2]李瑞. 浅议“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J]. 传媒论坛,2012(10).
[3]晏燕. 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报道研究[J]. 新闻传播,2011(6).
关键词:自媒体;传统媒体;互补
不管什么媒体,最终是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信息有效传递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受众需求。因此,自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要找到精准的受众,满足其差异化的内容需求。自媒体兴起以来,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人们获取信息反而更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可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有条理的、有价值的、适应特定受众需求的信息组合,完成信息的有效推送。
1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效融合
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 Web2.0 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以人为本”的传播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时代,信息不再如过去那样局限于没有目标的“一对多”式的传播形式,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也不再各自为政、互不干扰,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补为信息的傳播过程开辟了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实现了叠加与融合,新闻信息在遵循以往大众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开始充分利用自媒体人际传播的优势使信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更宽泛的传播维度。 以手机媒体为例,它是自媒体中极具代表性的存在,在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随着短信群发功能和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手机也成为了大众传播模式下的信息终端,内容提供商向手机用户发送广告或新闻信息,这就是以往的大众传播方式;而手机用户利用手机平台将信息传递给手机上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就形成了人际传播。由此可见,手机媒体是 Web2.0 时代的产物,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地之一。
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补是对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延伸和扩展,这种延伸体现在个人空间、SNS 网站、微博和各种手机交流软件中。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节目形式也由以往的单向交流演变成了现在的依靠自媒体平台而进行的双向互动。以各类媒体开通的实名微博为例,传统媒体借助自媒体提供的平台,通过网络渠道与自媒体以及个人进行你来我往的人际互动;自媒体和个人也可以借助此平台将自己的态度、建议和情感需求等反馈给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可以根据反馈对节目进行整改或者对疑问进行解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已经到来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所带来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模式的融合无疑是信息传播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摒弃了以往单一的信息传播模式,冲破了单一性所带来的传播局限,使得信息传播走上了有效融合和多元化的道路,这对于信息传播的整体效果来说必定是巨大的进步。
2 传播过程中讨论环节的引入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线性的单向传播,以“传者-传播-受者”的标准流程完成一次信息传播的过程。而在自媒体上,信息传播过程则是一种互动的双向传播,其传播流程有别于传统媒体,新增了信息的反馈环节。 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补使得传统的传播过程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路径,即:传者-传播-受者-反馈-讨论。由此可以看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的结果导致了传播过程中讨论环节的引入。此处所说的讨论指的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在被自媒体引用和传播后,需要经历一个被挑战、被批驳和被信任的讨论过程,最后才会生成自媒体公民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样,自媒体上的信息内容在传统媒体上也要经历一个与此大同小异的讨论过程,最后形成传统媒体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观点。比如,发生在湖南永州的“唐慧劳教案”,此新闻的始发源头是微博,后经过自媒体的多番转发和传播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此后,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新闻的影响下开始针对此事件进行具体的调查和分析,得到比较科学、全面的大众报道。在此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依稀可以看到传统媒体通过讨论环节对自媒体上冗杂繁多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精简,择优去劣,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报道内容。同样的,传统媒体对一些新闻信息的报道,自媒体公民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双方意见的不一致就会造成意见的交锋,而在双方讨论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形成新的舆论热点。
3 受众参与拟态环境的建构
“拟态环境”在 20 世纪 20 年代由李普曼正式提出,他认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真实再现,而是经过大众媒介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以及报道等程序之后,对信息进行解构和重组再展示给人们的环境。在过去,传统媒体一直担任着“拟态环境建构专业户”的角色,普通受众从来没有参与的机会和资格,对于信息内容,仅仅充当着被动接受的角色。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以往这种角色的设置模式开始逐步被颠覆,自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为普通受众带来了参与“拟态环境”建构的权利。自媒体包括个人空间、贴吧、论坛、SNS 网站、QQ、手机媒体等普通民众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发泄个人情绪的媒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的 Facebook 和 Twitter 以及中国的微博。
参考文献:
[1]张通生,张洁.自媒体公民新闻成因及特征[J]. 青年记者,2011(27).
[2]李瑞. 浅议“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J]. 传媒论坛,2012(10).
[3]晏燕. 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报道研究[J]. 新闻传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