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具有意境美、画面美、节奏美等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引导学生沉入古诗词,理解诗词的丰富意蕴。在课堂上,教师可从鉴赏角度、呈现样式、情境体验、对比阅读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顺利进入古诗词的核心,对其主旨、情感、意象等展开深入研读,形成学科认知,获得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品析鉴赏;情境体验;对比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20-02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读鉴赏。鉴赏角度、呈现式样、情境体验、对比阅读等,都能够将学生带入诗词核心,让学生形成感知体验。教师要在鉴赏角度、品读方法、操作步骤、鉴赏效果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学习期待,形成鉴赏古诗词的习惯和思维。
一、筛选鉴赏角度,激发学生期盼心理
因为对古诗词内容理解存在短板,在鉴赏时常常会陷入迷茫,所以学生对古诗词鉴赏有畏惧感。为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筛选鉴赏角度,利用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这样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古诗词的内在动力。统编教材的古诗词,其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在选择鉴赏角度时,教师可从词语、修辞、句式、色彩、主旨、情感等角度展开引导,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匹配性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对古诗词描绘的意境比较感兴趣,对古人的思想情感也比较好奇,教师对这些方面进行具体引导,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教学讲究情境的创设。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借助媒体手段,以丰富的画面进行展示,让诗、文、画形成一体,使学生产生立体认知。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进行示范诵读。这样,学生被音乐和画面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利用故事进行导入:“杨万里吃过午饭,来到了徐公店的后门,欣赏这里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什么呢?有篱笆、树木、花朵、儿童、蝴蝶等。走在田边的小路上,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惬意和舒适……”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进入鉴赏境界。于是,教师开始引导:“诵读这首诗,你对哪些词语印象深刻呢?想想它表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很快就形成鉴赏认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诗歌的机会。特别是教师要求学生从词语的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鉴赏环节。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面对丰富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还有教师的诵读和引导,其鉴赏思维顺利启动。古诗词鉴赏有很多角度,教师应进行筛选,根据不同年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展开具体引导,以强化学生的语言鉴赏体验。
二、改变呈现式样,探寻品鉴思维起点
古诗词有特定的呈现形式,虽然篇幅短小,但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正因为如此,学生反复阅读也难以找到鉴赏的路径。对此,教师不妨进行调整,让学生看看古诗今译,或阅读改编的小品文。这样,能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特别是一些相对浅显的古诗词。学生鉴赏基础比较弱,这是古诗词呈现形式所决定的。如果教师能够进行积极改变,找到其他样式的解读内容,可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形成鉴赏认知。古诗词大多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句,这是鉴赏的重点内容,也是切入点。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教师要有一定侧重点,从名句鉴赏展开突破,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阅读感知。
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是纯粹的自然景色描写,具有画面美。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对每一句诗描绘的景物进行梳理,并对这些景物的特点进行理解。学生对诗句内容进行梳理,很快就形成了立体认知。为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师提出一个有创意性的学习任务:“请大家根据这四句诗,任选一个角度,给课文画一幅插图。看谁设计更为合理和精巧?”学生听说要用绘画来表达诗句意思,顿时紧张起来,思考和交流,筛选适合的表现角度。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进入绘画环节,课堂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形成。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讲述设计意图,并相互评价。
教师提出绘画任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小学生大多喜欢涂鸦,教师为其提供画插图的机会,自然受到学生的欢迎。画插图是最直观的鉴赏方法。学生利用画面对诗歌进行深度发掘,对诗句内容进行具体的理解、直观的展示。古诗词与图画有很高的契合度。教师借助绘画的方式进行创意设计,不仅能够顺利激活学生的鉴赏思维,而且还能够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情境体验,实现文本意象穿越
古诗词鉴赏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接受实际,利用各種辅助手段,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实现时空穿越,感受古人的所思所想。动画、情景剧、示范诵读、小品演绎等,都可以与古诗词鉴赏融合起来,以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教师适时引入这些方法,能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促使学生形成鉴赏思维、鉴赏认知。同时,一些影视剧也有相关的鉴赏内容,这是比较珍贵的助学素材。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合理筛选,以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鉴赏活动。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一个场景、几个人物,形成和谐的整体氛围,给人以惬意和舒适的感受。在鉴赏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改编成课本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演绎。学生虽然对课堂演绎有特殊情结,但面对这一个文本进行课本剧创编,他们还是感到困惑。因为文本中没有情节,台词设计比较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并展开想象,学生逐渐找到了创编的感觉。教师跟进指导,要求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情节,用人物互动形式呈现这首词的意境。学生逐渐进入状态,顺利地创编出课本剧的脚本。进入课堂演绎环节,学习气氛被推向高潮。因为有不同版本的演绎,所以课堂演绎有很多看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点评,将课堂教学带入研读环节。 古诗词鉴赏没有统一的格式,教师从课本剧创编角度进行引导,具有创意性。诗词鉴赏教学实现了时空穿越,学生从演绎过程中仿佛回到诗人生活的时代,获得了深刻的学习体验。古诗词有特定意境,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学生对演绎活动有一定期待,这样的設计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俗话说“意在诗外”。在古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视角展开发掘,能够让学生产生新的学习认知,实现文本教学的目标。
四、启动对比阅读,疏通阅读联想路径
古诗词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有纸质呈现的,有多媒体呈现的。教学时,教师可进行横向信息搜集,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对比阅读的机会。同时,古诗词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教材也有不同版本。教学时,教师也可将它们集合到一起,为学生提供对比阅读机会。教师要做好整合和剪辑处理,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信息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在深入阅读体验中形成理解和认知。如果有可能,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古诗词进行个性解读,改编古诗词,撰写读后感和阅读笔记。这些形式让学生进行关联性思考,在深入体验中形成鉴赏能力。
不同的呈现形式当然有不同的看点。教学时,教师通过整合将古诗词呈现出来,这样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和体验。如,教学卢纶的《塞下曲》时,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对诗句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塞下曲》的动画视频以及《塞下曲》的歌曲。这样,学生在观看聆听中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对诗歌进行理解体验。在学生观看和聆听后,教师引导他们说说观后感和听后感。学生开始点评这些动画和歌曲。“动画视频太生动了,将诗句内容进行延伸,把边关将士的英勇表现展示出来了。”“有人将这首诗进行改编,形成一首歌曲,这也是极有创意的设计。虽然曲调没有那么动听,但深情的演唱,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教师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对学生的感知进行点评。为赢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提出改编任务:“请大学将这首诗改编成一则小品,将脚本提交到班级,准备参与评选活动。”学生听说要将诗歌改编成小品,顿时紧张起来。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并利用影像进行展示,让学生顺利进入小品创编环节。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大多能够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将脚本提交上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视听的角度进行信息搜集和整合,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体验诗歌的机会。动画、视频、歌曲等多种呈现形式的对比感知,让学生产生鲜明的认知体验。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准备的视听材料发挥了重要的助学作用,将学生鉴赏思维带入诗歌情境中,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标。古诗词鉴赏虽然有一些范式,但教师进行大胆的探索,鼓励学生展开创新实践,这样能形成课堂学习的亮点,促进学生学科认知能力的构建。
古诗词教学有自身规律,学生古诗词积累相对较少,因此教师要正视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问题的解决。筛选古诗词鉴赏角度、改变呈现式样、丰富情境体验、启动对比阅读,都能够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对古诗词主旨、情感、意象、意境展开探究,形成系统的认知能力。古诗词鉴赏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路径,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韩俊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
[2] 董佳国.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
[3] 丛龙梅.浅谈传统吟诵对古诗词学习的优势[J].名师在线,2020(20).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品析鉴赏;情境体验;对比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20-02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读鉴赏。鉴赏角度、呈现式样、情境体验、对比阅读等,都能够将学生带入诗词核心,让学生形成感知体验。教师要在鉴赏角度、品读方法、操作步骤、鉴赏效果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学习期待,形成鉴赏古诗词的习惯和思维。
一、筛选鉴赏角度,激发学生期盼心理
因为对古诗词内容理解存在短板,在鉴赏时常常会陷入迷茫,所以学生对古诗词鉴赏有畏惧感。为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筛选鉴赏角度,利用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这样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古诗词的内在动力。统编教材的古诗词,其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在选择鉴赏角度时,教师可从词语、修辞、句式、色彩、主旨、情感等角度展开引导,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匹配性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对古诗词描绘的意境比较感兴趣,对古人的思想情感也比较好奇,教师对这些方面进行具体引导,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教学讲究情境的创设。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借助媒体手段,以丰富的画面进行展示,让诗、文、画形成一体,使学生产生立体认知。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进行示范诵读。这样,学生被音乐和画面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利用故事进行导入:“杨万里吃过午饭,来到了徐公店的后门,欣赏这里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什么呢?有篱笆、树木、花朵、儿童、蝴蝶等。走在田边的小路上,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惬意和舒适……”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进入鉴赏境界。于是,教师开始引导:“诵读这首诗,你对哪些词语印象深刻呢?想想它表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很快就形成鉴赏认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诗歌的机会。特别是教师要求学生从词语的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鉴赏环节。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面对丰富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还有教师的诵读和引导,其鉴赏思维顺利启动。古诗词鉴赏有很多角度,教师应进行筛选,根据不同年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展开具体引导,以强化学生的语言鉴赏体验。
二、改变呈现式样,探寻品鉴思维起点
古诗词有特定的呈现形式,虽然篇幅短小,但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正因为如此,学生反复阅读也难以找到鉴赏的路径。对此,教师不妨进行调整,让学生看看古诗今译,或阅读改编的小品文。这样,能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特别是一些相对浅显的古诗词。学生鉴赏基础比较弱,这是古诗词呈现形式所决定的。如果教师能够进行积极改变,找到其他样式的解读内容,可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形成鉴赏认知。古诗词大多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句,这是鉴赏的重点内容,也是切入点。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教师要有一定侧重点,从名句鉴赏展开突破,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阅读感知。
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是纯粹的自然景色描写,具有画面美。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对每一句诗描绘的景物进行梳理,并对这些景物的特点进行理解。学生对诗句内容进行梳理,很快就形成了立体认知。为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师提出一个有创意性的学习任务:“请大家根据这四句诗,任选一个角度,给课文画一幅插图。看谁设计更为合理和精巧?”学生听说要用绘画来表达诗句意思,顿时紧张起来,思考和交流,筛选适合的表现角度。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进入绘画环节,课堂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形成。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讲述设计意图,并相互评价。
教师提出绘画任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小学生大多喜欢涂鸦,教师为其提供画插图的机会,自然受到学生的欢迎。画插图是最直观的鉴赏方法。学生利用画面对诗歌进行深度发掘,对诗句内容进行具体的理解、直观的展示。古诗词与图画有很高的契合度。教师借助绘画的方式进行创意设计,不仅能够顺利激活学生的鉴赏思维,而且还能够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情境体验,实现文本意象穿越
古诗词鉴赏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接受实际,利用各種辅助手段,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实现时空穿越,感受古人的所思所想。动画、情景剧、示范诵读、小品演绎等,都可以与古诗词鉴赏融合起来,以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教师适时引入这些方法,能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促使学生形成鉴赏思维、鉴赏认知。同时,一些影视剧也有相关的鉴赏内容,这是比较珍贵的助学素材。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合理筛选,以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鉴赏活动。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一个场景、几个人物,形成和谐的整体氛围,给人以惬意和舒适的感受。在鉴赏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改编成课本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演绎。学生虽然对课堂演绎有特殊情结,但面对这一个文本进行课本剧创编,他们还是感到困惑。因为文本中没有情节,台词设计比较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并展开想象,学生逐渐找到了创编的感觉。教师跟进指导,要求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情节,用人物互动形式呈现这首词的意境。学生逐渐进入状态,顺利地创编出课本剧的脚本。进入课堂演绎环节,学习气氛被推向高潮。因为有不同版本的演绎,所以课堂演绎有很多看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点评,将课堂教学带入研读环节。 古诗词鉴赏没有统一的格式,教师从课本剧创编角度进行引导,具有创意性。诗词鉴赏教学实现了时空穿越,学生从演绎过程中仿佛回到诗人生活的时代,获得了深刻的学习体验。古诗词有特定意境,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学生对演绎活动有一定期待,这样的設计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俗话说“意在诗外”。在古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视角展开发掘,能够让学生产生新的学习认知,实现文本教学的目标。
四、启动对比阅读,疏通阅读联想路径
古诗词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有纸质呈现的,有多媒体呈现的。教学时,教师可进行横向信息搜集,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对比阅读的机会。同时,古诗词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教材也有不同版本。教学时,教师也可将它们集合到一起,为学生提供对比阅读机会。教师要做好整合和剪辑处理,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信息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在深入阅读体验中形成理解和认知。如果有可能,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古诗词进行个性解读,改编古诗词,撰写读后感和阅读笔记。这些形式让学生进行关联性思考,在深入体验中形成鉴赏能力。
不同的呈现形式当然有不同的看点。教学时,教师通过整合将古诗词呈现出来,这样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和体验。如,教学卢纶的《塞下曲》时,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对诗句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塞下曲》的动画视频以及《塞下曲》的歌曲。这样,学生在观看聆听中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对诗歌进行理解体验。在学生观看和聆听后,教师引导他们说说观后感和听后感。学生开始点评这些动画和歌曲。“动画视频太生动了,将诗句内容进行延伸,把边关将士的英勇表现展示出来了。”“有人将这首诗进行改编,形成一首歌曲,这也是极有创意的设计。虽然曲调没有那么动听,但深情的演唱,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教师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对学生的感知进行点评。为赢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提出改编任务:“请大学将这首诗改编成一则小品,将脚本提交到班级,准备参与评选活动。”学生听说要将诗歌改编成小品,顿时紧张起来。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并利用影像进行展示,让学生顺利进入小品创编环节。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大多能够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将脚本提交上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视听的角度进行信息搜集和整合,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体验诗歌的机会。动画、视频、歌曲等多种呈现形式的对比感知,让学生产生鲜明的认知体验。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准备的视听材料发挥了重要的助学作用,将学生鉴赏思维带入诗歌情境中,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标。古诗词鉴赏虽然有一些范式,但教师进行大胆的探索,鼓励学生展开创新实践,这样能形成课堂学习的亮点,促进学生学科认知能力的构建。
古诗词教学有自身规律,学生古诗词积累相对较少,因此教师要正视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问题的解决。筛选古诗词鉴赏角度、改变呈现式样、丰富情境体验、启动对比阅读,都能够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对古诗词主旨、情感、意象、意境展开探究,形成系统的认知能力。古诗词鉴赏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路径,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韩俊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
[2] 董佳国.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
[3] 丛龙梅.浅谈传统吟诵对古诗词学习的优势[J].名师在线,2020(20).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