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如今,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境地。如何改变语文教学出现理科化倾向这一现状,为此,笔者作了初步地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作用
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大力提倡语文课堂改革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升学率的制约,教学评估的误导,再加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朗读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条分缕析的讲解充塞着课堂,老师讲汉字,讲语法,讲修辞,讲文体,讲出处,讲作者,讲结构,讲立意,讲风格,讲鉴赏,可谓兼容并包,无所不及。善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拙者简单罗列1、2、3、4。他们无一不“秩序井然”地完成了教案里的各个步骤。
这样的讲法只能将一个好的文本变成了一个个数字:1、2、3、4。这样的支离破碎,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幽幽的荷塘,还是那夜淡淡的月色吗?我只看到满地的荷叶凋残与菡萏香消!
在几年的朗读教学尝试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变这一现状。
一、让朗读时间更充裕
一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甚至更少。其实,教师应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等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多读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精讲多读。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指导思想,讲要有针对性,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和空白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其次,要以“读”带“讲”。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无需教师再作详尽的讲解,可以以“读”代“讲”,通过这种方法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让朗读示范更出色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名篇佳作,其中蕴涵着浓浓的情,这情有叹为观止的壮美之情,有催人奋进的战斗之情,有感人涕下的悲伤之情……教师在范读时,如能读得准确传神,并借助抑扬顿挫的变化,便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文本的艺术境界里,使他们受到情的感染,进入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书中的主人公达到情感上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读出感情。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三、让朗读形式更灵活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引读、教读、听录音读、跟读、师生齐读、个人或小组轮读、比赛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多种朗读形式在语文教学中都有自己独有的作用,这几种形式不仅可以分别使用,也可在课堂上交替或交叉使用。
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课时,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满堂“诗情”:读中国百年屈辱,读出满腔悲愤;读中国巨人站起来,读出扬眉吐气;读中国爆炸“两弹”,读出欢欣鼓舞;读作者对邓稼先的赞语,读出热情赞美;读作者读信后“感情震荡”、“热泪满眶”,读出为民族自豪、为朋友骄傲的真情;齐读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读出苍凉悲壮;男生齐读“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歌》,读出壮怀激烈;女生齐读《永恒的骄傲》,读出深切怀念。
在阅读教学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朗读形式,都应符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教师应针对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实际且实效突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让朗读指导更到位
朗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他们往往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不能融“导”、“练”于一体,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很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另外,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即激昂处应激昂,委婉处应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作者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要朗读得好并不容易。这是“我”的两句话,“‘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要念得好,就要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体验,设身处地地想想“我”当时的心情,想想“我”的感受,那黑暗、那恐惧,使我急得要哭出来!这就要带着哭腔来读。待父亲一番指点鼓励后,“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这“看见了”三个字,心情有了变化,但是恐惧感并未完全摆脱,要念得有分寸。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后朗读自然是惟妙惟肖,耐人寻味了!
五、让朗读评价更具体
缺少对朗读的评价是课堂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时,不注意审听,或忙于板书,或抓紧看教案,将学生朗读作为思考下一步教学的过渡和缓冲,学生读的如何,无从评说。即使有评价,也仅仅停留在“不错”或“真好”上。这样泛泛评价,学生茫然,难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直觉敏感度。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应该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具体到位的评价,要让孩子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另外,还要注意评价的语气应温和,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对错误的见解绝不讽刺,挖苦。师生通过讨论,共同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并侧重地再范读,再练读,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的抒情性,议论文的逻辑性,记叙文的叙述性,这些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去背。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让“读”领语文教学之风骚。
参考文献:
[1]陈树东.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之痛及其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4).
[2]黄乃佳 .关于朗读教学的思考.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1).
[3]吴国印.让朗读回归语文教学.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黄岩城关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作用
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大力提倡语文课堂改革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升学率的制约,教学评估的误导,再加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朗读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条分缕析的讲解充塞着课堂,老师讲汉字,讲语法,讲修辞,讲文体,讲出处,讲作者,讲结构,讲立意,讲风格,讲鉴赏,可谓兼容并包,无所不及。善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拙者简单罗列1、2、3、4。他们无一不“秩序井然”地完成了教案里的各个步骤。
这样的讲法只能将一个好的文本变成了一个个数字:1、2、3、4。这样的支离破碎,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幽幽的荷塘,还是那夜淡淡的月色吗?我只看到满地的荷叶凋残与菡萏香消!
在几年的朗读教学尝试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变这一现状。
一、让朗读时间更充裕
一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甚至更少。其实,教师应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等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阅读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多读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精讲多读。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指导思想,讲要有针对性,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和空白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其次,要以“读”带“讲”。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无需教师再作详尽的讲解,可以以“读”代“讲”,通过这种方法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让朗读示范更出色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名篇佳作,其中蕴涵着浓浓的情,这情有叹为观止的壮美之情,有催人奋进的战斗之情,有感人涕下的悲伤之情……教师在范读时,如能读得准确传神,并借助抑扬顿挫的变化,便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文本的艺术境界里,使他们受到情的感染,进入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书中的主人公达到情感上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读出感情。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三、让朗读形式更灵活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引读、教读、听录音读、跟读、师生齐读、个人或小组轮读、比赛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多种朗读形式在语文教学中都有自己独有的作用,这几种形式不仅可以分别使用,也可在课堂上交替或交叉使用。
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课时,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满堂“诗情”:读中国百年屈辱,读出满腔悲愤;读中国巨人站起来,读出扬眉吐气;读中国爆炸“两弹”,读出欢欣鼓舞;读作者对邓稼先的赞语,读出热情赞美;读作者读信后“感情震荡”、“热泪满眶”,读出为民族自豪、为朋友骄傲的真情;齐读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读出苍凉悲壮;男生齐读“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歌》,读出壮怀激烈;女生齐读《永恒的骄傲》,读出深切怀念。
在阅读教学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朗读形式,都应符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教师应针对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实际且实效突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让朗读指导更到位
朗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他们往往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不能融“导”、“练”于一体,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很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另外,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即激昂处应激昂,委婉处应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作者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要朗读得好并不容易。这是“我”的两句话,“‘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要念得好,就要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体验,设身处地地想想“我”当时的心情,想想“我”的感受,那黑暗、那恐惧,使我急得要哭出来!这就要带着哭腔来读。待父亲一番指点鼓励后,“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这“看见了”三个字,心情有了变化,但是恐惧感并未完全摆脱,要念得有分寸。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后朗读自然是惟妙惟肖,耐人寻味了!
五、让朗读评价更具体
缺少对朗读的评价是课堂朗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时,不注意审听,或忙于板书,或抓紧看教案,将学生朗读作为思考下一步教学的过渡和缓冲,学生读的如何,无从评说。即使有评价,也仅仅停留在“不错”或“真好”上。这样泛泛评价,学生茫然,难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直觉敏感度。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应该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具体到位的评价,要让孩子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另外,还要注意评价的语气应温和,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对错误的见解绝不讽刺,挖苦。师生通过讨论,共同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并侧重地再范读,再练读,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的抒情性,议论文的逻辑性,记叙文的叙述性,这些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去背。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让“读”领语文教学之风骚。
参考文献:
[1]陈树东.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之痛及其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4).
[2]黄乃佳 .关于朗读教学的思考.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1).
[3]吴国印.让朗读回归语文教学.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黄岩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