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自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且术后发现脑缺血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PO皮下注射,剂量为3000IU,连用3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机 构】
: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52000聊城市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自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且术后发现脑缺血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PO皮下注射,剂量为3000IU,连用3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入院当天、EPO/生理盐水治疗后1、2、3、4、5周各进行一次评分.利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缺血当天及缺血后1、2、3、4、5周时2组患者脑缺血面积. 结果 治疗第3、4、5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9.4±1.9)vs(11.3±2.3)、(8.7±1.7)vs(10.8±2.2)、(7.9±1.6)vs(10.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第3、4、5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百分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值分别为(21.6±4.1)%vs(16.8±3.1)%、(27.5±5.3)%vs(18.9±3.3)%、(32.8±5.5)%vs(19.5±3.4)%. 结论 EPO能够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微循环重建的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血管模式.伴有VM生成的肿瘤仅存在于高侵袭性肿瘤.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对于肿瘤的增殖、侵袭、迁移、黏附能力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微环境因素中,缺氧和肿瘤细胞外基质(ECM)重塑可影响VM生成.基础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高级别胶质瘤中存在VM现象,肿瘤细胞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重度颈内动脉扭曲的可能性及经验教训. 方法 对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0例重度颈内动脉扭曲患者应用内膜剥脱术治疗,同时回顾2010年宣武医院治疗的1例颈内动脉扭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同时行外翻式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切除粥样硬化内膜. 结果 1例扭曲严重患者术后3~5 d出现轻度烦躁、失眠,伴轻度头痛,其余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显微神经解剖训练中心”以推广和普及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提高学员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技能,促进我国显微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和专业队伍的壮大,提高学员的显微神经解剖知识和技能为宗旨,我中心将常年面向全周定期招收学员。中心将聘请国内外在显微神经外科,特别是在颅底外科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教授担任教员。按照现代微侵袭理念具体负责实施教学,严格按照国际显微神经外科技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PAS)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消退作用. 方法 选择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45)和颈动脉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筛选出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1 1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37例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病历资料,按是否发生出血分为术后再出血组84例和术后未出血组153例.对患者11个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 结
目的 通过对细胞色素P450 4F2(CYP4F2) V433M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病因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至2012年7月为止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有关CYP4F2 V433M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最佳遗传模型,利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入选文献的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合并数据的效应模型,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分级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行头颅CT或MRI检查脑白质情况.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价平衡能力,并根据平衡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平衡功能差(0~20分)、有一定的平衡能力(21~40分)、平衡功能较好(4
目的 探讨成人经单鼻-蝶窦入路中的解剖学参数. 方法 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头颅-颈CTA检查的294例成人的CT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并测量鞍底最低点-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1),上颌中切牙下端至外耳道连线与鼻腔底的夹角(∠2),鞍结节-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3),鞍背-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4),右/左侧蝶窦口-上颌嵴-鼻腔底的夹角(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脑血管支架置人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影响。方法设计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适合行脑血管支架置人术的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加曲班组及对照组。阿加曲班组从术前2d到术后3d连续接受20mg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不进行阿加曲班治疗,2组其余药物治疗相同。阿加曲班组患者给药前及用药2h后采血监测凝血功能。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椎管重建术治疗C1~2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采用枕颈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切除术治疗C1~2椎管内肿瘤患者27例,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所有肿瘤均得到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21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膜瘤5例。随访6~48个月,1例患者生活可自理,其余26例患者均可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