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教学“饱满”的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freeb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词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引导学生组几个词,说说词语的意思,或者直接让学生造几个句子,草草了事。也许学生对词语意思已有所理解,但那也只是表面,是被动吸收、模仿的。最好的方式应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结合想象,对词语的意蕴学习更近一层,最终成为学生言语表达的鲜活元素。我以“饱满”一词为例,浅析通过构字规律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加强词语理解并学会运用的做法。
  师:同学们,我们先拼一拼,“饱”这个字读什么音?
  生:读“包”音。
  师:是的。“饱”这个字声旁是“包”,读第三声。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大声一点,把字音读饱满。(生集体读三遍)
  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饱”的偏旁是什么?
  生:是食字旁。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这个食字旁蕴含什么秘密吗?谁来说说?
  生:老师,我知道。这个“饱”与食物有关,说明只有吃过食物了才有可能饱,因此其偏旁为食字旁。
  师:你根据字形来理解意思,这符合形声字造字规律,真聪明!
  (师出示两幅豆荚图,一幅饱满的,一幅干瘪的。)
  师:同学们,你们好好观察一下,上面哪幅图中的豆荚是饱满的?
  生:老师,第一幅图上豆荚都是鼓鼓的。
  师:是的。所以这幅图中豆荚都是饱满的。现在我们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饱满的呢?
  生:花生是饱满的。
  生:苹果是饱满的。
  ……
  生:老师,还有人,也是饱满的。
  师:人,怎么饱满呢?那你说说,人饱满是什么样子呢?
  生 : 两眼发光,腰板挺直。
  师:我明白了,就是精神很饱满。(生点点头)
  师:那你们说说,在什么时候精神会很饱满呢?
  生: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精神饱满。
  生:还有课间做操,我们也是精神很饱满。
  生:还有做游戏。
  ……
  师:看来,“饱满”一词不仅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也可以形容人的精神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思维是直观的,而词语教学相对抽象枯燥,也许靠教师组词释义,学生能够理解,但印象是不深刻的,更别提能运用了。某種程度上讲,这样的词语是新鲜的,同样也是有一定距离的,学生无法真正做到言语内化。因此,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在组词造句的基础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字形、创设情境等方式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以便让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具体,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更有助于内化,让词语真正成为学生言语表达的习惯。
  利用汉字构字特点进行理解,不仅符合汉字造字规律,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表达词语。案例中,对于“饱”这一生字,笔者没有直接让学生组词造句,而是先指导他们进行观察,让学生说说其声旁与形旁,并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说出形旁的意思,如此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观察生字构字的习惯,为进一步写好汉字奠定了基础。
  对于“饱满”一词的本义教学,我没有空洞说教,而是借助两张对比强烈的豆荚图,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比较,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其本义。另外,我还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尝试将“饱满”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尤其是学生引申出“精神饱满”时,词语教学的成效也不言而喻了。从表达来看,学生的理解还是模糊的,或者说形而上学的,我直接从生活运用入手,即在“什么时候精神是饱满的”引导学生进行运用,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概念,还在无痕中让学生学会了运用“饱满”。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老街上的人,都喜欢在屋子前种一种神奇的花,它在每天吃晚饭的时候盛开,在太阳出来的时候收拢,所以大家都叫它“夜饭花”,挪威鼠米多的家门口也种上了这神奇的花。  米多可喜欢夜饭花了,每天要看好几次。瞧!午饭后,米多又去看夜饭花了。烈日下的夜饭花把花朵收得紧紧的,像一个个小手雷。“如果能采一朵当手雷,那样子该有多英勇!”但米多才舍不得!  咦?纺织娘怎么在哭啊?米多赶紧跑过去问。?“纺织娘,你为什么哭啊
开学啦!三位小朋友要上幼儿园,请问怎么走才能到达幼儿园呢?请你选择相应的班级路线,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走,试试吧!  从哪条颜色的路能走到小班呢?  一位刚上一年级的小姐姐很想回幼儿园看看,但是她只能走计算得数为8的路线,你知道怎么走吗?  有几条去大班的路呢?  我是中班的小哥哥!看看谁走得快! 比一比  (训练观察能力,学会比较)  比比看,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谁最矮呢?最矮的请涂□最高的请涂■ 
【摘 要】中职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工作要在前置评估上下功夫,遴选项目管理的合作企业,增强针对性;在按需服务上动脑筋,推进校企合作的项目定制,彰显有效性;在校企合作运行服务方面求创新,实行项目管理的分层次实施、分层次评价,力求规范,真正实现“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的校企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粗放管理;项目管理;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语文“教什么”与“怎么教”,一直是困扰教师的热点问题。“教什么”涉及内容层面, “怎么教”侧重于方法层面,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由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下面我以《月光启蒙》一课为例,探寻基于三种不同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内容研制与教学方法选择。  一、基于课文教:以课乐教,文本奥秘没有得到挖掘  根据《教师教学用书》提示,我将《月光启蒙》的重点教学内容定为品味语言文字和母亲的
近年来,我发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常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当他们完成一篇习作后,没有几个学生能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写;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评习作时,没有几个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习作理解教师讲评的意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是由于学生习作的思维不强造成的。下面谈谈我自己培养学生习作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说文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教师示范说文、师生共同说文、学生独立说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文训练。  1. 教
《母鸡》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这只母鸡总是“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实在是让人心生厌烦。但是后来,作者为什么不讨厌它了呢?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读起来除了让人感到亲切舒服之外,更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所折服。从作者的情感变化来看,厘清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课文的写
趣味“數”玩
期刊
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情境创设应自然、不着痕迹,如踏雪无痕、春风拂面,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预设好的情境中。在这个“无痕”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让口语交际变得真实有效。下面笔者就以 “打电话”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在“无痕”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有声有色的口语交际训练。  一、身临其境,让倾听训练“踏雪无痕”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
想象是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借助它,可以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此,习作离不开想象,习作必须以想象为基础。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应该怎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扫除思维障碍,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和思维两者联系非常紧密,想象往往是由思维调节的。因此,不扫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要解决想象力贫乏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如许多学生写《我的妈妈》,所选用的材料几乎都是千人一
旧物搜集——  传统意识里旧物仓存着的定是物态类的记忆馈赠。前段时间和画家段革新老师闲聊关于旧物仓里的亲子时光,思维奇趣的她给了个关键词叫“不忘记”。原本记录在案的一九年计划:糖罐,饼干罐,纸巾盒,牛仔裤,空瓶子……这些具象物态词就这样被“不忘记”这个抽象的意态词撞了一下腰。我重新审视了旧物仓里的关键词,思绪飞驰……  人本之初,感官中包括了听觉、味觉、视觉,等等。孩子听到自己的第一声啼哭,尝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