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困生”学好物理,就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因此,上好“引言”课是个关键。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要认真地备好课,做好实验。在教学中,可通过实验给学生呈现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如“冷水能使热水沸腾”,“漏斗里,吹乒乓球,球不掉落”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做好趣味导课,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物理规律或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若照本宣科,生硬呆板地授课,“学困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物理枯燥无味,甚至厌倦物理学习。因此,如何导入课题是关键。导入课题的方法多种各样,其中之一,是教师以演示实验作为引子,如教学《热传递》时,可演示“水开了而鱼不死”的实验;在教学《透镜》时,可演示用“水”来生火的实验等等,通过这些实验,“学困生”对物理充满了好奇,因而有效激发“学困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三、提出问题,引发“学困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注重引用生活趣事,如列举日常生活中或游戏中遇到的有趣现象,二战时期,一位法国空军飞行员驾驶飞机飞行过程中,一伸手就抓住了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两人抬木箱上楼,前后两人用力相等吗?为什么鞋底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为什么雨后,天边可以出现彩虹?等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可以大大提高“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利用实验,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尽可能让“学困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农村初级中学的“学困生”知识面相当窄,动手实验的能力也较弱,同时学校的实验器材不足或者缺乏,为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实验器材,并用这些自制的器材进行实验。“学困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规律,体验成功,也可激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学习《杠杆》后,组织“学困生”观察指甲钳,捕鼠笼、捕鼠夹等的工作原理,还可以让“学困生”对现有的指甲钳、捕鼠夹、捕鼠笼提出改进建议。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让“学困生”结合自家情况,自主设计或改进教材中的楼梯开关、门铃电路等等。
  实验中,教师不要将学生“管”得太死,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既要给学生一片自主的空间,又要让他们能有效有序地完成实验探究。通过动手实验,使“学困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让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更上一层楼。
  五、以实际例子,巩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 “学困生”觉得学好物理是有用的。如在教学密度时,可通过计算一瓶矿泉水有多少千克?一瓶8L的“金龙鱼”食用油有几千克?在教学《蒸发》时,可提问:农民晒稻谷,为什么要在阳光下摊开来晒?电磁炉为什么能使锅热起来呢?通过计算和说理,巩固“学困生”学过的知识,让“学困生”了解到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从而进一步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以成功体验,促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功的体验与良好学习习惯可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应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学习的收获,又得到他人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消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试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适中,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并且每次测试后不要单纯看分数还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学困生”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平时在家里测量人身高所用的工具是什么?又如,在教学《导体串联和并联》时,让“学困生”连接串联电路,当串联的两个小灯泡都亮时学生会高兴得跳起来。让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品尝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其方式方法也是多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应以课改为契机,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勤学习、善思考、多探究,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的欢迎。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愉悦地接受和学习相关的课本知识。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学生在情境教学法的引导下,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明显提高。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地践行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有个“活”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将静静的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将有活力的学生变成僵硬的木头,而应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充满活力,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本文谈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讲究趣味性——把课讲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数学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可见它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很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积极地融入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不断地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这就是文章接下来主要探讨的内容.一、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兴趣
人类共同生活的秩序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仅仅把法看作一个规则的体系是不够的.从法哲学的角度,以一种更加广泛的立场把法当作一种普遍的、但是并非统一的人类文化的现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