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65年的跋涉勾勒了新中国最早边防检查站的奋斗足迹,65年的光阴镌刻了大连边检人鲜活的记忆。从峥嵘岁月的半公开式战斗到解放后、建国初的防敌反特,从“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到服务大通关、助力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大繁荣大和谐,大连边防检查站始终牢记宗旨、坚守本色,实现了从“管控为中心”向“管控与服务并重”再到“服务为中心”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在边检工作方针指导下的艰辛蜕变。
如今,大连边防检查站已由昔日规模小、人员少、工作环境差的边检小站跻身为全国同类边检站中人数最多,执勤泊位最多、最大的现代化边防检查站。年均验放出入境旅客员工20万人次、船舶7000余艘次,对大连新增生产总值贡献率逐年递升。
新春伊始,大连边防检查站又获两项殊荣,站党委连续第六年获评“辽宁省边防总队先进党委”,执勤业务科被辽宁省文明办评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可谓“双喜临门”。这些浓缩过去与现在、历史与当下的不菲业绩,为建站65周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是国门卫士,只顾风雨兼程
1945年10R,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一个多月,一支秘密力量悄悄进驻大连港,这是党中央向大连派出的首批公安武装人员,他们迅速组建了旅大公安总局,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接管旅大的阴谋。翌年1月26日,公安总局党委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大连港港务公安分局(同年12月更名为水上公安局),即大连边防检查站前身,揭开了大连边防检查站奋斗里程的第一页。
时值全国解放前夕,美、蒋特务和日本残余势力袭扰、破坏活动猖獗,阴霾笼罩下的水上公安们,虽然置身国统区,不得不戴着“青天白日”徽章,但却在徽章周围加了红线,表明他们一心向党,誓死维护港口安全的决心。他们在严密船舶检查的同时,全力执行除奸保卫和查缉走私任务,与反动势力、潜伏特务展开了殊死搏斗。号称“坚固堡垒”的国民党大连党部,代号“西瓜皮”的特务组织,都没能逃过他们的“火眼金睛”。1949年初,大连水上公安局按照我党东北局的指示,开辟了护送民主进步人士的“安全通道”,李济深、马叙伦、郭沫若等3批在香港的民主进步人士,先后从大连港安全登陆,顺利赴京出席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年轻的水上公安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1年10月,大连边防检查站正式建立(建站初期称“大连港国境检查站”),大连有边无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边检官兵以管控为中心,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保卫口岸安全为首任,担负起了新中国最早一批国门卫士的重任。当时,一些来自不太友好国家的船舶和船员并不遵守我国边防管理的有关规定,肆意寻衅滋事、挑起事端。1955年10月27日,大连边防检查站执勤战士巡视中发现“北冰洋”轮一名外籍船员睡在海港搬运公司的汽车驾驶室内,遂将其叫醒准备送他回船休息。可该外籍船员对这种善意毫不领情,无端辱骂巡视战士,并闯进仓库办公室打碎多块玻璃。回船后,他又手持水手刀冲下舷梯向监护检查员猛刺,幸好被检查员躲过,没有刺中。为了泄愤,他又将停在码头的卡车轮胎刺破。事件发生后,大连边防检查站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查处,并向船方宣布了处理决定。终于,趾高气昂的外籍船员在中国边检面前低下了头,并公开赔礼道歉。在为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斗争中,大连边检站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检查员,有查获日本船员秘密情报活动的李长金、王福庆,妥善处置“日本船员北野东杀人事件”的张克任,成功捕获外逃犯陈澄、石殿祥的王守仁……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多年间,尽管体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但不论斗争形势多么险峻,政治形势如何变幻莫测,大连边防检查站第一代边防官兵只顾风雨兼程、一路向前。
他们是护航先锋,书写无悔忠诚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根,对于大连而言,大连港就是它的根。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城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大连港结伴而行的大连边防检查站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航程。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由港口进出大连的人财物迅猛增长,从300吨的渔船到30万吨的巨型油轮一应俱全,边检业务量逐年递升、成倍增加。大连边检人不等不靠,对船舶检查、证件查验等勤务进行调整和改革,组建技术检查科,引入电子查控,创新班包码头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口岸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1995年“大仁”航线开通后,一些首次到中国的船舶和外商,都没想到在口岸会受到在其他国家没有过的人性化服务,对大连边检留下了深刻印象,吸引他们不断扩大在大连的投资与合作。
然而,繁华背后也隐藏着偷渡分子狡黠的身影,他们千方百计企图蒙混过关,甚至不惜拉拢、腐蚀执勤官兵,试图打开偷渡的缺口。大连边检站官兵恪尽职守,筑牢思想防线,在三尺验证台中、方圆验讫章间与不法分子展开了偷渡与反偷渡、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1985年7月30日凌晨3点多,监护中队战士在巴拿马籍“珍珠王”轮上执勤时,发现了多次偷渡未遂的罗某。盘问过程中,罗某精心编造的谎言很快被识破,做贼心虚的他又拿出一叠人民币塞到执勤战士手中,被当场拒绝。恼羞成怒的罗某刚试图掏出匕首,就被机警的执勤战士扑倒在甲板上,只得束手就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法分子从简单的冒名顶替到高科技伪造证件,从粗糙的偷换照片到以假乱真的防伪标识,不断变换着“战术”,甚至由蛇头进行专门训练,以假球迷、假夫妻、假父子的身份伪装闯关。1999年7月13日,自称是夫妻的张某和马某准备从大连口岸出境前往韩国,检查员在查验两人的护照时,发现两人护照上的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询问中,“夫妻”虽强作镇定,但还是流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检查员的眼睛。在强大的政策和心理攻势面前,二人最终交代了假扮夫妻企图偷渡韩国的事实。原来张、马二人素不相识,因听闻韩国赚钱快,便不约而同的想前往韩国打工挣钱。在蛇头孙某的“帮助”下,两人花费了15万元拿到了冒充夫妻的假护照。孙某还专门对两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培训,传授他们“瞒天过海”的伎俩。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这对精心装扮的“夫妻”站在验证台前不到一分钟就被检查员识破了身份。
这些偷渡人员虽然大多是怀揣淘金梦的劳务谋生者,但偷渡一旦得逞就会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大连边检站把打击偷渡活动提升为“党委工程”,从打牢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人手,加强法律宣传、强化业务练兵、加大查控力度、深入情报调研,“四管齐下”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侦破了一桩桩蛇头精心策划的偷渡案件。大连边防检查站站长宁凡向记者介绍说:“仅1995年至1999年的5年间,检查站审查可疑人员200余人,查获偷渡分子47人,官兵拒礼拒贿达300余人次,涉及金额15万余元。”
他们是文明使者,笑迎八方宾朋
进入新世纪,裹挟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蓄能量,和着辽宁 “五点一线”开发建设的涛声,大连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在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龙头地位,大连港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大连边检站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新的使命呼唤着大连边检人投入到新的创业里程。
2011年1月1日,装载30万吨原油的中国籍“新宁洋”号巨轮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大连边检站采取“直靠检查”方式进行验放,“新宁洋”号仅在新港原油码头停留了16个小时便完成了全部检查和作业,租用码头时间整整缩短了8个小时,一次节约人民币上百万元。“新宁洋”号轮代理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直靠’真是边检部门为企业办的一件大好事!”
“直靠检查”是大连边检服务大通关的一大创举。在辽宁沿海如火如荼的开发开放大潮前,大连边检站甘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服务者、促进者,牢固树立“高效、快捷、专业、文明”的服务理念,千方百计提高通关效率。他们知道对于外贸公司而言,时间就是金钱,靠港时间每增加一分钟,公司都要支付高昂的租借费用。为尽量减少服务对象因出入境检查而增加的靠港时间,大连检查站大胆改革,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率先推行了代理人办理入境手续与船舶作业同步进行的“直靠检查制”。这么一个看似很小的改变,却收获了大效益。仅在实行“直靠检查”两个月内就为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节省人民币8000万元,而自首次推出“直靠检查”至今的6年里,累计为服务对象节省资金达到近3亿元人民币。
“通关需要在哪里,边检服务就保障到哪里”,这不仅仅是一句承诺,还需要更多的奉献、智慧和转变。2004年6月7日,大连港投资16亿元兴建的30万吨级亚洲规模最大的矿石和原油码头投产运行,大连边防检查站的管理工作增加到码头46座、泊位133个、非监管区14个。而另一个事实是,在这20多年里大连边检站的人员编制并没有增加,港口业务量却扩展了3倍多。在警力和任务量悬殊的差距面前,大连边防检查站党委一班人超前思维,变困难为动力,转变执法理念,向科技要警力、向提高执勤人员综合素质要效率。在港区重要位置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官兵有了“千里眼”,手指轻轻一点就对港区情况一目了然。他们还组织研发力量,升级网上报检系统,投入使用先进的“DMs”系统,开发了新一代“流动警戒岗亭”,还承担了全国现役边检站“梅沙系统运行维护保障中心”和“网上报检门户网站”的项目建设。
科技力量的引入打破了边检站自身不足制约口岸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加速了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执勤模式的改进。大连边检站从规范职业礼仪开始,实行精细化服务、“一站式”服务、跟进式服务。他们出台了多项便民规定,率先推出了过鲜船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还开通了“紧急救助通道”和“活动专用通道”。系列措施提升了边检站服务水平,每个检查员的脸上都露出了真诚的微笑,昔日的国门卫士更像一朵朵木棉花在国门前美丽绽放,成为魅力大连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
2007年9月30日,日本豪华游船“蓝宝石公主”号首次抵达大连港,将要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游览。令游客没有想到的是,2554人的入境检查竟然是零等待,没有耽误他们一分钟的游览时间。原来,为了让游客有充足的时间饱览滨城美景,大连边检站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派检查员提前赶赴日本鹿儿岛登轮,随船办理入境检查手续。当游船在清晨驶入大连时,整夜未眠的检查员已经办好了全部入境手续。2007年以来,‘‘上一港口登船检查”方式为41艘大型国际邮轮102000余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塑造了令人称颂的通关环境。当邮轮驶入大连港,大连边检人用微笑和服务向其传递了中国的热情与好客,当它们驶离大连,把中国崭新的风貌和民族形象带给了世界。
风雨国门仗剑,巍巍北国雄关1 65年的光阴,太多值得回味,太多美好的憧憬,大连边检人积攒更多前进的力量,又开始了新的跋涉!
责任编辑全照立
如今,大连边防检查站已由昔日规模小、人员少、工作环境差的边检小站跻身为全国同类边检站中人数最多,执勤泊位最多、最大的现代化边防检查站。年均验放出入境旅客员工20万人次、船舶7000余艘次,对大连新增生产总值贡献率逐年递升。
新春伊始,大连边防检查站又获两项殊荣,站党委连续第六年获评“辽宁省边防总队先进党委”,执勤业务科被辽宁省文明办评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可谓“双喜临门”。这些浓缩过去与现在、历史与当下的不菲业绩,为建站65周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是国门卫士,只顾风雨兼程
1945年10R,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一个多月,一支秘密力量悄悄进驻大连港,这是党中央向大连派出的首批公安武装人员,他们迅速组建了旅大公安总局,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接管旅大的阴谋。翌年1月26日,公安总局党委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大连港港务公安分局(同年12月更名为水上公安局),即大连边防检查站前身,揭开了大连边防检查站奋斗里程的第一页。
时值全国解放前夕,美、蒋特务和日本残余势力袭扰、破坏活动猖獗,阴霾笼罩下的水上公安们,虽然置身国统区,不得不戴着“青天白日”徽章,但却在徽章周围加了红线,表明他们一心向党,誓死维护港口安全的决心。他们在严密船舶检查的同时,全力执行除奸保卫和查缉走私任务,与反动势力、潜伏特务展开了殊死搏斗。号称“坚固堡垒”的国民党大连党部,代号“西瓜皮”的特务组织,都没能逃过他们的“火眼金睛”。1949年初,大连水上公安局按照我党东北局的指示,开辟了护送民主进步人士的“安全通道”,李济深、马叙伦、郭沫若等3批在香港的民主进步人士,先后从大连港安全登陆,顺利赴京出席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年轻的水上公安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1年10月,大连边防检查站正式建立(建站初期称“大连港国境检查站”),大连有边无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边检官兵以管控为中心,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保卫口岸安全为首任,担负起了新中国最早一批国门卫士的重任。当时,一些来自不太友好国家的船舶和船员并不遵守我国边防管理的有关规定,肆意寻衅滋事、挑起事端。1955年10月27日,大连边防检查站执勤战士巡视中发现“北冰洋”轮一名外籍船员睡在海港搬运公司的汽车驾驶室内,遂将其叫醒准备送他回船休息。可该外籍船员对这种善意毫不领情,无端辱骂巡视战士,并闯进仓库办公室打碎多块玻璃。回船后,他又手持水手刀冲下舷梯向监护检查员猛刺,幸好被检查员躲过,没有刺中。为了泄愤,他又将停在码头的卡车轮胎刺破。事件发生后,大连边防检查站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查处,并向船方宣布了处理决定。终于,趾高气昂的外籍船员在中国边检面前低下了头,并公开赔礼道歉。在为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斗争中,大连边检站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检查员,有查获日本船员秘密情报活动的李长金、王福庆,妥善处置“日本船员北野东杀人事件”的张克任,成功捕获外逃犯陈澄、石殿祥的王守仁……
新中国成立后的10多年间,尽管体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但不论斗争形势多么险峻,政治形势如何变幻莫测,大连边防检查站第一代边防官兵只顾风雨兼程、一路向前。
他们是护航先锋,书写无悔忠诚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根,对于大连而言,大连港就是它的根。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城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大连港结伴而行的大连边防检查站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航程。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由港口进出大连的人财物迅猛增长,从300吨的渔船到30万吨的巨型油轮一应俱全,边检业务量逐年递升、成倍增加。大连边检人不等不靠,对船舶检查、证件查验等勤务进行调整和改革,组建技术检查科,引入电子查控,创新班包码头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口岸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1995年“大仁”航线开通后,一些首次到中国的船舶和外商,都没想到在口岸会受到在其他国家没有过的人性化服务,对大连边检留下了深刻印象,吸引他们不断扩大在大连的投资与合作。
然而,繁华背后也隐藏着偷渡分子狡黠的身影,他们千方百计企图蒙混过关,甚至不惜拉拢、腐蚀执勤官兵,试图打开偷渡的缺口。大连边检站官兵恪尽职守,筑牢思想防线,在三尺验证台中、方圆验讫章间与不法分子展开了偷渡与反偷渡、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1985年7月30日凌晨3点多,监护中队战士在巴拿马籍“珍珠王”轮上执勤时,发现了多次偷渡未遂的罗某。盘问过程中,罗某精心编造的谎言很快被识破,做贼心虚的他又拿出一叠人民币塞到执勤战士手中,被当场拒绝。恼羞成怒的罗某刚试图掏出匕首,就被机警的执勤战士扑倒在甲板上,只得束手就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法分子从简单的冒名顶替到高科技伪造证件,从粗糙的偷换照片到以假乱真的防伪标识,不断变换着“战术”,甚至由蛇头进行专门训练,以假球迷、假夫妻、假父子的身份伪装闯关。1999年7月13日,自称是夫妻的张某和马某准备从大连口岸出境前往韩国,检查员在查验两人的护照时,发现两人护照上的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询问中,“夫妻”虽强作镇定,但还是流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检查员的眼睛。在强大的政策和心理攻势面前,二人最终交代了假扮夫妻企图偷渡韩国的事实。原来张、马二人素不相识,因听闻韩国赚钱快,便不约而同的想前往韩国打工挣钱。在蛇头孙某的“帮助”下,两人花费了15万元拿到了冒充夫妻的假护照。孙某还专门对两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培训,传授他们“瞒天过海”的伎俩。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这对精心装扮的“夫妻”站在验证台前不到一分钟就被检查员识破了身份。
这些偷渡人员虽然大多是怀揣淘金梦的劳务谋生者,但偷渡一旦得逞就会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大连边检站把打击偷渡活动提升为“党委工程”,从打牢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人手,加强法律宣传、强化业务练兵、加大查控力度、深入情报调研,“四管齐下”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侦破了一桩桩蛇头精心策划的偷渡案件。大连边防检查站站长宁凡向记者介绍说:“仅1995年至1999年的5年间,检查站审查可疑人员200余人,查获偷渡分子47人,官兵拒礼拒贿达300余人次,涉及金额15万余元。”
他们是文明使者,笑迎八方宾朋
进入新世纪,裹挟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蓄能量,和着辽宁 “五点一线”开发建设的涛声,大连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在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龙头地位,大连港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大连边检站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新的使命呼唤着大连边检人投入到新的创业里程。
2011年1月1日,装载30万吨原油的中国籍“新宁洋”号巨轮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大连边检站采取“直靠检查”方式进行验放,“新宁洋”号仅在新港原油码头停留了16个小时便完成了全部检查和作业,租用码头时间整整缩短了8个小时,一次节约人民币上百万元。“新宁洋”号轮代理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直靠’真是边检部门为企业办的一件大好事!”
“直靠检查”是大连边检服务大通关的一大创举。在辽宁沿海如火如荼的开发开放大潮前,大连边检站甘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服务者、促进者,牢固树立“高效、快捷、专业、文明”的服务理念,千方百计提高通关效率。他们知道对于外贸公司而言,时间就是金钱,靠港时间每增加一分钟,公司都要支付高昂的租借费用。为尽量减少服务对象因出入境检查而增加的靠港时间,大连检查站大胆改革,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率先推行了代理人办理入境手续与船舶作业同步进行的“直靠检查制”。这么一个看似很小的改变,却收获了大效益。仅在实行“直靠检查”两个月内就为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节省人民币8000万元,而自首次推出“直靠检查”至今的6年里,累计为服务对象节省资金达到近3亿元人民币。
“通关需要在哪里,边检服务就保障到哪里”,这不仅仅是一句承诺,还需要更多的奉献、智慧和转变。2004年6月7日,大连港投资16亿元兴建的30万吨级亚洲规模最大的矿石和原油码头投产运行,大连边防检查站的管理工作增加到码头46座、泊位133个、非监管区14个。而另一个事实是,在这20多年里大连边检站的人员编制并没有增加,港口业务量却扩展了3倍多。在警力和任务量悬殊的差距面前,大连边防检查站党委一班人超前思维,变困难为动力,转变执法理念,向科技要警力、向提高执勤人员综合素质要效率。在港区重要位置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官兵有了“千里眼”,手指轻轻一点就对港区情况一目了然。他们还组织研发力量,升级网上报检系统,投入使用先进的“DMs”系统,开发了新一代“流动警戒岗亭”,还承担了全国现役边检站“梅沙系统运行维护保障中心”和“网上报检门户网站”的项目建设。
科技力量的引入打破了边检站自身不足制约口岸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加速了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执勤模式的改进。大连边检站从规范职业礼仪开始,实行精细化服务、“一站式”服务、跟进式服务。他们出台了多项便民规定,率先推出了过鲜船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还开通了“紧急救助通道”和“活动专用通道”。系列措施提升了边检站服务水平,每个检查员的脸上都露出了真诚的微笑,昔日的国门卫士更像一朵朵木棉花在国门前美丽绽放,成为魅力大连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
2007年9月30日,日本豪华游船“蓝宝石公主”号首次抵达大连港,将要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游览。令游客没有想到的是,2554人的入境检查竟然是零等待,没有耽误他们一分钟的游览时间。原来,为了让游客有充足的时间饱览滨城美景,大连边检站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派检查员提前赶赴日本鹿儿岛登轮,随船办理入境检查手续。当游船在清晨驶入大连时,整夜未眠的检查员已经办好了全部入境手续。2007年以来,‘‘上一港口登船检查”方式为41艘大型国际邮轮102000余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塑造了令人称颂的通关环境。当邮轮驶入大连港,大连边检人用微笑和服务向其传递了中国的热情与好客,当它们驶离大连,把中国崭新的风貌和民族形象带给了世界。
风雨国门仗剑,巍巍北国雄关1 65年的光阴,太多值得回味,太多美好的憧憬,大连边检人积攒更多前进的力量,又开始了新的跋涉!
责任编辑全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