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教师用有效的方法去处理这些课堂生成,化教学危机为教学时机,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堂存在感;学习能力;认知重构;人格影响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课本所授知识产生质疑,许多教师为了上课的顺畅和应付考试的需要,往往将知识点通过“灌”的方式去落实,却不管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多少,内心认同多少。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对此,我尝试用了多种方法,觉得效果最好的就是以学生的“质疑”为契机,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加以突破,使学生由“质疑”到“释疑”,从而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
一、“课堂辩论”释疑
所谓辩论,就是当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疑问时,将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争辩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辨明知识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课例1】
在教学计划生育国策时,有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二胎政策,这就说明国家已经看到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了,计划生育国策在我国已经不适应了,应该尽快取消。那计划生育国策到底还适应当前我国国情吗?我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两组,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辩手参加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计划生育国策的认识:我国人口众总量大,这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现阶段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这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是利大于弊的政策。
在辩论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其中。通过辩论,学生搜集材料、组织语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也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每次辩论鼓励每组推选不同的人参加,避免人员重复,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以此为教学基点,完成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悟一:课堂存在感。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质疑”。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要充分重视,摈弃“教材中心主义”和“教师中心主义”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魂的生命存在来看待,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课堂存在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主动探究”释疑
学生自己的“疑问”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究远比教师讲解强塞的效果要好。当学生对知识产生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讲解,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课例2】
课本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时,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重要形式”,但部分学生却不以为然,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只是走走形式,真正体现的只是少数领导人的意志”。对此,我发动大家去查找资料,从中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行使权力的,我国这一机制整体是如何运作来保障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
学生带着疑问,有目标地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就有了更强的学习目的性。回来后,由学生自己做一回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解答疑惑,从中体验“成就感”。同时,我要求大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把一些好的网站、好的资料名称记下来,回来后把网站或者资料名称写在特定的“班级资料大全”中,来个“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兴趣,拓展了知识面。
感悟二: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当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问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通过查找资料,整合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创新,培养其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素养,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三、“社会调查”释疑
社会化、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可挖掘的最大课程资源,当学生对某一课本知识点产生质疑时,可积极鼓励他们去进行社会调查,到社会实践中去加以证实。
【课例3】
课本讲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生提出了问题:“我们宁波有这么多民营企业,而且实力都很强,像雅戈尔、奥克斯、方太等,那仍旧是公有制为主体吗?”我知道单凭简单的回答学生是不会相信的。于是,我鼓励学生课外对本地不同经济成分所在的行业、创造的产值、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做一个深入而详细的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写一份调查报告,对我国这一制度再进行讨论。
通过调查,学生认识到宁波尽管有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大的产值,但是一些重要行业如电力、炼油、造船、运输等仍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所创造产值仍占优势,这种学习的效果远胜于我课堂单一的讲解。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还进一步认识到,宁波还有许多外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加深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社会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电话访问、写信询问、直接采访、问卷调查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成果要及时展评、相互交流,让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通过社会调查,学生既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又在实践中获得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解决了自身的“课堂疑问”,是一举多得的学习方式。
感悟三:认知重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和品德结构。“知识质疑”,正好暴露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应把握住这些教育机会,顺着学生的学习心理,给予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在新的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树立新的品德观念,这样学生学习就比较自然,也容易将知识内化。
四、“身份模拟”释疑
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知识点产生质疑时,有时教师临时的解答往往是空洞且缺乏依据的,这时不妨坦白点:我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再来解答。课外,我会查询相关资料,做充分的准备,然后模拟某个身份,开个“新闻发布会”,解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课例4】
在讲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当前我国社会是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穷,贫富差距在拉大,怎么有可能走向共同富裕呢?”学生甚至举出了社会中具体的事例来证明,如房地产开发商那么有钱,穷人赚钱的速度怎么也跟不上房价涨的速度,所以越来越穷。看来社会中的高房价已经“深入民心”了。我觉得这个问题一时之间简单的讲解可能无法解释清楚,所以留到了课后。
做好充分准备后,在下一节课,我将自己身份虚拟为“政府发言人”,学生身份虚拟为“各报社、电视台记者”。“记者”进行不间断提问,“发言人”对“记者”的提问展开回答,层层剖析:介绍共同富裕的具体内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贫富差距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国情在当前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目前正采取的努力以减少贫富差距的各项措施等。
以答记者问这种形式解答学生学习疑问,抛开了“师生”这一身份,使学生更容易主动探究知识、透彻了解知识。“先示弱后显强”的教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认识到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是在不断学习中积累,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示范。有时,这一模拟身份者也可以由学生“自荐”担当,培养其应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一堂思想品德课中往往会从一个问题的探究中学到许多,不仅是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感悟四:人格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适当示弱,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既是对学生“质疑”的重视,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让学生觉察到自己是一个思考者,而非接受者;在对“质疑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探索又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过程,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
以上针对学生“知识质疑”现象展开教学的几种方法,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为了挑战“课本权威”,通过不同途径去寻找证据,由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了主动的学习,学习的效能大大增加。因而,针对学生的“知识质疑”,如何加以各个击破,应该是我们思品教师重点关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无定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格,有利于学生发展,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手段。师在乐中教,生在乐中学,应当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课堂存在感;学习能力;认知重构;人格影响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课本所授知识产生质疑,许多教师为了上课的顺畅和应付考试的需要,往往将知识点通过“灌”的方式去落实,却不管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多少,内心认同多少。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对此,我尝试用了多种方法,觉得效果最好的就是以学生的“质疑”为契机,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加以突破,使学生由“质疑”到“释疑”,从而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
一、“课堂辩论”释疑
所谓辩论,就是当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疑问时,将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争辩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辨明知识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课例1】
在教学计划生育国策时,有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二胎政策,这就说明国家已经看到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了,计划生育国策在我国已经不适应了,应该尽快取消。那计划生育国策到底还适应当前我国国情吗?我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两组,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选辩手参加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计划生育国策的认识:我国人口众总量大,这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现阶段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这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是利大于弊的政策。
在辩论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其中。通过辩论,学生搜集材料、组织语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也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每次辩论鼓励每组推选不同的人参加,避免人员重复,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以此为教学基点,完成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悟一:课堂存在感。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质疑”。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要充分重视,摈弃“教材中心主义”和“教师中心主义”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魂的生命存在来看待,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课堂存在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主动探究”释疑
学生自己的“疑问”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究远比教师讲解强塞的效果要好。当学生对知识产生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讲解,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课例2】
课本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时,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重要形式”,但部分学生却不以为然,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只是走走形式,真正体现的只是少数领导人的意志”。对此,我发动大家去查找资料,从中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行使权力的,我国这一机制整体是如何运作来保障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
学生带着疑问,有目标地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就有了更强的学习目的性。回来后,由学生自己做一回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解答疑惑,从中体验“成就感”。同时,我要求大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把一些好的网站、好的资料名称记下来,回来后把网站或者资料名称写在特定的“班级资料大全”中,来个“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兴趣,拓展了知识面。
感悟二: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当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问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通过查找资料,整合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创新,培养其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素养,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三、“社会调查”释疑
社会化、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可挖掘的最大课程资源,当学生对某一课本知识点产生质疑时,可积极鼓励他们去进行社会调查,到社会实践中去加以证实。
【课例3】
课本讲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生提出了问题:“我们宁波有这么多民营企业,而且实力都很强,像雅戈尔、奥克斯、方太等,那仍旧是公有制为主体吗?”我知道单凭简单的回答学生是不会相信的。于是,我鼓励学生课外对本地不同经济成分所在的行业、创造的产值、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做一个深入而详细的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写一份调查报告,对我国这一制度再进行讨论。
通过调查,学生认识到宁波尽管有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大的产值,但是一些重要行业如电力、炼油、造船、运输等仍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所创造产值仍占优势,这种学习的效果远胜于我课堂单一的讲解。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还进一步认识到,宁波还有许多外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加深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社会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电话访问、写信询问、直接采访、问卷调查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成果要及时展评、相互交流,让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通过社会调查,学生既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又在实践中获得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解决了自身的“课堂疑问”,是一举多得的学习方式。
感悟三:认知重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和品德结构。“知识质疑”,正好暴露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应把握住这些教育机会,顺着学生的学习心理,给予合适的引导,让学生在新的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树立新的品德观念,这样学生学习就比较自然,也容易将知识内化。
四、“身份模拟”释疑
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知识点产生质疑时,有时教师临时的解答往往是空洞且缺乏依据的,这时不妨坦白点:我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再来解答。课外,我会查询相关资料,做充分的准备,然后模拟某个身份,开个“新闻发布会”,解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课例4】
在讲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当前我国社会是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穷,贫富差距在拉大,怎么有可能走向共同富裕呢?”学生甚至举出了社会中具体的事例来证明,如房地产开发商那么有钱,穷人赚钱的速度怎么也跟不上房价涨的速度,所以越来越穷。看来社会中的高房价已经“深入民心”了。我觉得这个问题一时之间简单的讲解可能无法解释清楚,所以留到了课后。
做好充分准备后,在下一节课,我将自己身份虚拟为“政府发言人”,学生身份虚拟为“各报社、电视台记者”。“记者”进行不间断提问,“发言人”对“记者”的提问展开回答,层层剖析:介绍共同富裕的具体内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贫富差距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国情在当前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目前正采取的努力以减少贫富差距的各项措施等。
以答记者问这种形式解答学生学习疑问,抛开了“师生”这一身份,使学生更容易主动探究知识、透彻了解知识。“先示弱后显强”的教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认识到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是在不断学习中积累,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示范。有时,这一模拟身份者也可以由学生“自荐”担当,培养其应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一堂思想品德课中往往会从一个问题的探究中学到许多,不仅是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感悟四:人格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适当示弱,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既是对学生“质疑”的重视,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让学生觉察到自己是一个思考者,而非接受者;在对“质疑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探索又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过程,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
以上针对学生“知识质疑”现象展开教学的几种方法,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为了挑战“课本权威”,通过不同途径去寻找证据,由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了主动的学习,学习的效能大大增加。因而,针对学生的“知识质疑”,如何加以各个击破,应该是我们思品教师重点关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无定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格,有利于学生发展,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手段。师在乐中教,生在乐中学,应当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