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关系的冲突与冷淡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在强调师生关系的新价值基础上,从信任、关注、倾听与合作四个方面给出师生关系冲突与冷淡的消弭路径。
  关键词:师生关系;冲突;冷淡;消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72-02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师生关系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师生关系的冲突与冷淡问题仍很突出,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师生关系的冲突使人们对师生关系的现状感到不满;师生关系的冷淡又使人们对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向产生了疑虑。冲突不希望发生,冷淡也不希望看到。本文探索冲突与冷淡的消弭路径,以期能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两种样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所希望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给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带来伤害。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有多种表现样态,以下给出比较典型的两种样态:
  1.冲突。师生关系发生冲突的事件时常发生。2009年3月,河南中牟县某高中女生因不满教师批评找人报复将老师打成重伤;2010年4月,广东陆丰某中学,监考教师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而遭到多名学生和家长群殴。2014年9月,黑龙江依兰县某班主任因不满学生在教师节未给任课教师买礼物而谩骂学生。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上课期间与同学打闹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教师将其罚出教室。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舆论媒体的宣传,在客观上强化了惩戒在人们心目中的负面影响,教师越来越多地背负着来自家长和社会沉重的压力。现实中也有教师对学生实施了合理的惩戒,家长却认为教师侵犯了学生的正当权利,引起冲突,致使教师人身受到了侵害。基于权利维护之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然选择。好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师生互尊、互爱、互信的基础上。“饱含教师的爱的惩罚可以减少学生的反抗心理……而伴有信任,则可使学生信服教师对其实施的惩罚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利益而采取的别无选择的选择……则可以使得教师和学生接受同一种道德准则成为可能。”[1]
  2.冷淡。师生关系会受社会转型期一些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只是把教师当做帮助孩子成功的“工具”,误认为师生关系只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一位中学老师苦诉,现在的学生根本“动”不得,一“动”搞不好就惹麻烦,家长、学校都要找上门,还不如让他爱干嘛干嘛去。[2]一部分教师怕惹上麻烦,不敢管学生,只是冷冷地看着学生。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繁琐、精神压力大,能量消耗大,而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却很低。[3]对学生变得很麻木,没有心情与学生交流。还有一些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市场经济的观念带入教学中,教学变得像商品交换一样,对学生毫无感情。对上海市六所中小学的学生调查发现:小学阶段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水平要明显高于高中阶段,随着教育阶段的逐步上升,师生间一般的人际关系与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4]教师有顾虑,精力有限,认识不到位,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减少,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师生关系冷淡。
  二、师生关系的新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某些方面,学生完全可能成为教师的老师,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已不存在,而是在师生即时交往与互动中动态生成的。生成性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倾听与对话,意味着相互欣赏与接纳,意味着思维的对撞和分享,意味着智慧的生成与涌现。它不仅是教学状态的本征表达,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人性关怀。对学生而言,生成性的师生关系意味着主体地位的彰显,心态的敞开,创造性的发挥。对教师而言,把学生作为不断成长的、独特的、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人来看待,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感悟生活的乐趣和追求生命的真谛。因此,师生关系的新价值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经历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工具性价值,它的深层意义就在于生命的回归,人性的彰显,经过交往互动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包容和接纳,把经验的积累、思维的碰撞、知识的生成、情感的体验等一起来分享,绽放出生命的精彩,发展智慧,使师生不断超越自我,共同发展,真正成为理性与非理性于一体的完整人。
  三、冲突与冷淡的消弭路径
  师生关系冲突及冷淡所折射出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师生关系充盈着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学校范围内,从教师这个角度,给出师生关系冲突与冷淡的消弭路径。
  1.信任。国外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信任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信任有赖于他者对自己的善的意愿;二是自己在信任他者时,不在乎是否遭遇到了伤害。当教师和学生彼此信任时,教师会相信学生是潜在的道德行动者(moral agent),学生也会相信教师是潜在的道德行动者(moral agent)。信任总是倾向于把他者当作是诚实的和有健全品性的人。这种信心超越了他人是谁这种认识,走向他人能够成为谁。如果教师知道学生是不可信任的,学生也知道教师是不可信任的,那还怎么去信任呢?正如拜尔(Baier,A.)所说,“我们信任他人时,我们为其留有一个伤害我们的机会,这也表明我们有信心对方不会这么做。”[5]如果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会伤害自己,可能会造成教师的教育缺位。当教师带着信任去相信学生时,即使伤害果真发生了,教师也不应隐瞒和遮蔽,而应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及时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伤害给教师造成的痛苦,但是切莫滋生报复的念头。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感知到自己和他们一样也是有感情的,感同身受,又可以减轻教育中的势垒差异,为师生相互信任敞开心扉,拉近距离,从而消弭师生间的冷淡。
  2.关注。关注就是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视野。师生交往中当一方受到忽视时常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被忽视者感到失落、自卑,表现出沉默;二是被忽视者内心感到痛苦,产生怨恨;三是被忽视者为了引起对方的关注,产生语言顶撞或出现反常行为,造成师生冲突;四是被忽视者针锋相对将对方抛出自己的视野,我行我素。反正老师也不关注我,要么安静的睡觉,要么大声喧哗或与同学打闹,造成部分学生被边缘化而放弃学习或教师采取极端处理方式造成师生对抗。关注是对生命的尊重。张亮同学,学习基础差一些,回答问题时吐字不太清晰,常引起同学的哄笑,感到自卑,师生交往中常保持缄默。在一次区公开课上,教师指定让他回答问题,并在课上及时表扬了他。他感受到了人格的尊重,看到了自身的价值。王丽是一位开朗又有礼貌的学生,见了老师会主动问好,但对李老师却表现得有点反常。王丽私下曾抱怨李老师不关注她,李老师得知后主动与她交谈,诚恳地向王丽同学道歉。当教师将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自身的存在、生命的价值,沐浴着浓浓的爱意,滋润着渴望的心田,体验着人性的美好。于此,师生之间还有什么冷淡不能融化,还有什么冲突不能消弭呢!   3.倾听。倾听是一种态度,倾听也是一种接纳。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重要的还要有同理心。学生做出了一些违背常理的举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容不得学生说几句话,就粗暴地对学生采取挖苦、讽刺、体罚等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手段,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还会发生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没有倾听的对话是一种语言暴力,是对别人话语权的剥夺。倾听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倾听的对话只能是伪对话。学生是有话语权的存在者,教师要成为能够倾听的存在者。由于倾听,学生的话语才有意义,在倾听后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议并尝试解决。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发现一位同学在画画,老师和蔼地说道:“你的画儿画得不错”,学生向老师解释道:“这节内容听不太懂,自己非常喜欢美术,将来想考中央美院,所以就……”老师听后,非常抱歉地说:“我对你的关注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你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考美院我支持你!我帮你把物理课学好!”后来这位同学以优异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考入了中央美院。如果老师气呼呼地走到学生面前,拿起画来撕掉,并且讽刺道“就你这点文化课水平,想考中央美院,连门儿也没有!”那又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在倾听中,师生相互认知、理解,就能消除误会,避免冲突。
  4.合作。合作是不同的人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教师扮演的知识传递者、课堂的管理者、话语权的控制者角色极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引发冲突。合作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课堂管理者、话语权的控制者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建立起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师生的情感、经验、智慧等通过倾听而合作,将彼此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师以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角色与学生合作,教学成为师生关系生成和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体验师生关系的意义过程,也是师生关系加深、消除师生关系紧张和冲突的过程。在合作中,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更应多一份关怀和期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对他们的进步应及时加以赞扬和鼓励,比如积极动手或善于观察等,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非语言性交往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微笑、点头、注视和亲近。
  参考文献:
  [1]Weijers.1.Punishment and Up bringing[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Ltd.,2000:67-68.
  [2]罗雯瑶.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困境和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0,(10).
  [3]刘继萍.教师惩戒之“恶”源于何处?——也谈教师惩戒的失控与规制[J].中国德育,2009,(9).
  [4]姚俊.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感知——上海市六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6.
  [5]邓友超.论当代解释学观照下教育情境的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其他文献
摘要:为研究体育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大学生党员创新实践能培养的途径,提高学生党员培养的质量,使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与时俱进。本文采用了访谈法、案头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相关专业大学生党员培养特点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党员培养创新实践活动为案例进行深入总结研究,尝试分析、总结体育相关专业大学生党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体育相关专业
摘要:《三国杀》作为一款蕴含三国历史文化元素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国的真实写照。通过介绍《三国杀》与《三国文化与三国杀》课程,提出课程教学从《三国杀》人物技能、人物语言、插画美学、文学四个方面学习三国历史与文化,最后指出将《三国杀》带入课堂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三国杀》;《三国文化与三国杀》;课程教学;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并从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特点出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受到需求层次的影响,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民族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延边大学学生择业就业观调查报告并结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趋势、就业政策、就业结构、就业问题,分析需求层次对民
摘要: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针对微机原理课程特点,提出从突出基本原理的普遍性、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以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三方面来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应当前提倡的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
摘要:本文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外语专业的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外语专业学习初期,教师的适当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进入语言学习状态,建立起语言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外语学习;教师;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26-02  一、引言  大学阶段的
摘要:旨在通过开展学术夏令营的活动,建立一个宣传学校发展,展示学科建设的平台,让更多优秀学子获得优先选择权,让学校和教师通过客观、全面的有效途径获得优质生源。对近年来举办学术夏令营的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素质人才的选拔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夏令营;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59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活、经济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得原本就存在身心发展特殊性的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因此作为最小社会单位的家庭承担着越来越艰巨的教育任务。反观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在分析当下国内家庭教育问题的前提下,从陕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究陕北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效原因;陕北家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主体性教学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近些年我们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重点,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归纳起来就是:以网络化主体性教学法加强师生信息交流,以讨论式主体性教学法强化师生互动探讨,以研究型主体性教学法致力学生自主探究,以实践类主体性教学法加强学生自主体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法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的模型,采用莆田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政产学”螺旋体合作三方提出建议,以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政产学;地方高校;地方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53-02  一、引言  1995年美国学者Etzkowitz和荷兰教授Leydesd
摘要:本文分析了进城务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学习养成教育,提倡学校教育中建立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创设情感互动教学,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特别是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呵护这些“流动的花朵”,让他们也能够享受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  关键词:教育;农民工子女;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72-02  学校、家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