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阅读教学之重要,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释放出个性灵动的真情对话?笔者认为,阅读是情感的有效载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从本质意义上而言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全面的体验、深刻的感悟等心灵的活动,让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自然释放出个性的真情。
一、阅读中想象——充盈孩子的心灵世界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感知和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切实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的联想或想象。丰富的想象可以给小学生的心灵带来自由、明朗、缤纷的世界,促使他们的思维触觉广泛辐射,从而有效地创造出新的形象与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材料,恣意驰骋想象,尽情体会想象的无穷魅力,从而充分感受言中之境。
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笔者抓住其中这样一句话“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李时珍会遇到哪些困难。于是学生联想到:破庙里,饿了,没有饭吃;渴了,没有水喝;困了,没有床睡;病了,没人陪伴;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冻入骨髓……学生们仿佛看到了李时珍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造福万民,攀峭壁、下陡坡、涉沟河察访药材历尽千辛万苦的情景,从而充分感受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不畏艰难的可敬精神。
二、研究中寄情——激扬孩子的情感因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找准切入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一个既充满生命活力,又凸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以此激扬学生的情感,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情感纽带,领悟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与文本对话中更好地感悟文本。
在《特殊的葬礼》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雄伟景观。“同学们,欣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笔者随后提问。学生们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当学生们不断赞叹时,笔者再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并问:“同学们,而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却是这样的一幅景象,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中有的惊讶,有的惋惜,有的疑惑,有的愤慨……在这一片惊讶、惋惜、疑惑与愤慨声中,学生们再读课文,真切体会到了作者在文字中所包含的各种复杂的感情,有效地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三、感悟中体会——升发孩子的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课程中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和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小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全方位、多层次触摸语言现象中,去充分地感悟。与此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要求他们反复阅读,在此基础上积极品味表达上的精美以及语言上的内在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得到情的陶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理的感悟。
在讲授《军神》时,笔者紧扣“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等描写军神刘伯承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脑海中再现当时刘伯承做手术的场面,想象刘伯承忍受了多么剧烈的疼痛,从中可以体会刘伯承的意志是何等坚强。至此,笔者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假如自己受伤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和感受。有的说,“我怕疼,我会吓哭的!”;有的说,“我怕打针,更怕开刀。”通过两者对比,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刘伯承的坚强和刚毅。这样的教学,缩短了刘伯承和学生的时空距离,很自然地把他们向刘伯承学习的情感激发了出来。
学生们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地与教材的情感相融合,实现了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学生们的内心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四、体验中抒发——活跃孩子的语言积淀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小学生情感可以随着教材的内容而蓄积。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担当其中的角色,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表演抒发出来。学生角色体验的过程实质上既是他们思维的过程,又是他们的语言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他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升华的过程。
笔者在讲授《沉香救母》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沉香7年习武练功,练就了一身高强武艺,终于打败了二郎神,救出了受苦多年的妈妈。同学们思考一下:母子见面时,他们会有怎样的表情?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呢?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准备后,教师挑选四组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学生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语言能力,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再现了当时母子相见时的感人情景:有母子相见抱头痛哭,互诉思念之情的;有儿子为母亲擦去泪水,整理衣服的;有儿子向母亲诉说离别之苦的;有母亲回忆当年发生的事情,夸儿子救己孝顺的……学生们在愉快的合作表演、酣畅淋漓的语言交流和老师与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体验到了表演成功的喜悦。
学生们在享受这种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情的同时,在心理方面、精神方面与智力方面,都获得了空前满足。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也将全体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了新的境界,实现了文本教学向生活实际的有效延伸。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凸显真情,当学生有了真情的体验之后,他们的心灵才能受到强烈的震撼,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一、阅读中想象——充盈孩子的心灵世界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感知和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切实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的联想或想象。丰富的想象可以给小学生的心灵带来自由、明朗、缤纷的世界,促使他们的思维触觉广泛辐射,从而有效地创造出新的形象与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材料,恣意驰骋想象,尽情体会想象的无穷魅力,从而充分感受言中之境。
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笔者抓住其中这样一句话“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李时珍会遇到哪些困难。于是学生联想到:破庙里,饿了,没有饭吃;渴了,没有水喝;困了,没有床睡;病了,没人陪伴;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冻入骨髓……学生们仿佛看到了李时珍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造福万民,攀峭壁、下陡坡、涉沟河察访药材历尽千辛万苦的情景,从而充分感受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不畏艰难的可敬精神。
二、研究中寄情——激扬孩子的情感因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找准切入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一个既充满生命活力,又凸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以此激扬学生的情感,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情感纽带,领悟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与文本对话中更好地感悟文本。
在《特殊的葬礼》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雄伟景观。“同学们,欣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吗?”笔者随后提问。学生们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当学生们不断赞叹时,笔者再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并问:“同学们,而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却是这样的一幅景象,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中有的惊讶,有的惋惜,有的疑惑,有的愤慨……在这一片惊讶、惋惜、疑惑与愤慨声中,学生们再读课文,真切体会到了作者在文字中所包含的各种复杂的感情,有效地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三、感悟中体会——升发孩子的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课程中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对语文教材的认识和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小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全方位、多层次触摸语言现象中,去充分地感悟。与此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要求他们反复阅读,在此基础上积极品味表达上的精美以及语言上的内在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得到情的陶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理的感悟。
在讲授《军神》时,笔者紧扣“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等描写军神刘伯承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脑海中再现当时刘伯承做手术的场面,想象刘伯承忍受了多么剧烈的疼痛,从中可以体会刘伯承的意志是何等坚强。至此,笔者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假如自己受伤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和感受。有的说,“我怕疼,我会吓哭的!”;有的说,“我怕打针,更怕开刀。”通过两者对比,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刘伯承的坚强和刚毅。这样的教学,缩短了刘伯承和学生的时空距离,很自然地把他们向刘伯承学习的情感激发了出来。
学生们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地与教材的情感相融合,实现了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学生们的内心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四、体验中抒发——活跃孩子的语言积淀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担当一定的角色,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小学生情感可以随着教材的内容而蓄积。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担当其中的角色,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表演抒发出来。学生角色体验的过程实质上既是他们思维的过程,又是他们的语言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他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升华的过程。
笔者在讲授《沉香救母》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沉香7年习武练功,练就了一身高强武艺,终于打败了二郎神,救出了受苦多年的妈妈。同学们思考一下:母子见面时,他们会有怎样的表情?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呢?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准备后,教师挑选四组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学生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语言能力,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再现了当时母子相见时的感人情景:有母子相见抱头痛哭,互诉思念之情的;有儿子为母亲擦去泪水,整理衣服的;有儿子向母亲诉说离别之苦的;有母亲回忆当年发生的事情,夸儿子救己孝顺的……学生们在愉快的合作表演、酣畅淋漓的语言交流和老师与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体验到了表演成功的喜悦。
学生们在享受这种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情的同时,在心理方面、精神方面与智力方面,都获得了空前满足。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也将全体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了新的境界,实现了文本教学向生活实际的有效延伸。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凸显真情,当学生有了真情的体验之后,他们的心灵才能受到强烈的震撼,个性才能得到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