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这三十年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1982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8被戏称为“清谈馆”,说它是“俱乐部”更加恰如其分
  
  如果从1975年11月法美英日德意六国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六国峰会算起,八国峰会(G8)已举行了31次一年一度的峰会,但八国集团形成机制则是在1976年。这年6月,因加拿大入会,六国会议正式更名为七国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七国确定每年开一次七国峰会,时间定为每年7月前后,与七国暗合,并规定会议地点在七国轮流举行。因此,严格地说,七国集团正式形成于1976年,迄今正好成立30年。
  1997年,因俄罗斯人会,并与七国首脑一起以“八国首脑”名义发表会议“最后公报”,七国集团转变为八国集团。据此,2006年7月应被认为是八国集团30岁生日。
  
  初衷:专注经济问题
  
  如果说八国集团从六国峰会转化为七国峰会再转化为八国峰会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那么集团宗旨与会议议程的变化则更有实质性的观察意义。
  八国集团1975年成立时的基本国际背景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产油国使用石油武器打击西方,大幅提高石油价格,致使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外贸出现战后第一次下降。法美英德日意等六国工业生产皆大幅下降,失业总人数达1400万,相互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大国决定每年开一次首脑会议,就世界经济、贸易、能源等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药方,协调政策。
  简言之,成立八国集团的初衷是要建立一个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但此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西方大国所追求的国际目标的变化,八国集团的定位与八国峰会的内容也不断变化,导致八国集团的性质也不断变化。
  从1975年到1979年的八国集团前五次峰会的会议主题大体与八国集团成立的初衷相一致,即以讨论世界经济问题为主。
  
  
  1975年第一次峰会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能源、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等经济问题,1976年第二次峰会主要讨论七国如何防止世界经济因回升“而触发又一次从繁荣到破产的周期”以及“东西方经济关系”;1977年第三次峰会主要讨论七国如何“共同应对未来挑战”,继续减少通货膨胀和创造就业机会:1978年第四次峰会主要讨论经济停滞、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节约石油和稳定货币等问题:1979年第五次会议主要讨论能源问题,并通过了以解决石油问题为内容的《东京宣言》,舆论因而也称这次峰会为“石油问题首脑会议”。
  
  第一次转变:开始兼顾全球政治
  
  1980年的第六次八国集团峰会是其宗旨内容发生由专注经济问题向兼顾政治问题变化的第一次转折。
  因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在1980年的第六次峰会上,七国首脑重点讨论了如何共同应对“苏联的战略挑战”,并发表了一项声明,重申与会首脑“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接受苏联占领阿富汗,并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出全部军队,让阿富汗人民重新自由决定自己的前途”。
  从1980年第六次峰会后,每一次七国峰会在讨论经济问题的同时,都要讨论相关政治问题。
  1981年的第七次峰会讨论了苏联扩军问题,强调加强防务能力、保持军事平衡和政治克制,1982年的第八次峰会讨论了英阿马岛冲突、两伊战争以及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等问题并发表了相应的政治声明,1983年的第九次峰会讨论了东西方关系和裁军问题,会议第一次就全球安全问题发表声明,强调必须在全球基础上处理裁军问题,1984年的第十次峰会发表了四个政治性宣言和声明,涉及国际反恐、两伊战争、东西方关系、裁军等问题:1985年的第11次会议讨论了美苏军备竞赛、朝鲜半岛统一等问题,会议发表的《政治宣言》和最后公报强调加强美欧日合作,敦促美苏重开裁军谈判、创造政治环境“消除朝鲜半岛分裂”,1986年的第12次峰会和1987年的第13次峰会都重点讨论“东西方关系”及苏联东欧“国内外政策的新近发展”;1988年的第14次峰会讨论了毒品问题、东西方对话、军备控制和人权问题。
  
  第二次转变:从经济议题为主转向政治议题为主
  
  1989年是八国集团峰会内容与宗旨变化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八国集团峰会的内容开始以全球政治议题为主,经济问题相对已退居次要地位。
  1989的第15次会议和1990年的第16次会议都重点讨论了人权问题,八国集团从此以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教师”自居,在每一次峰会上都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进程发表意见。在1991年的第17次峰会上,因爆发海湾战争和苏联东欧剧变,七国峰会重点讨论了加强国际秩序问题。
  此后,八国峰会的会议内容与宗旨脱离其成立时的初衷,政治色彩不断加重,以至八国集团由最初成立时的一个西方大国的经济论坛完全转变为政治论坛。近年来,八国峰会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八国集团越来越谋求自封为“全球治理”的总负责,如2003年八国峰会的议题是全球经济增长、团结和国际安全;2004年的主题是“自由、合作,通向繁荣与安全”:2005年的主题是援助非洲和改善环境。
  今年的主题则是能源安全合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在教育领域展开国际合作。朝鲜和伊朗核危机也纳入了八国集团视野。
  
  “八国集团不具有代表性”
  
  八国集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显赫、最有权势的领袖们组成的政府间组织,有人称之为“西方大国俱乐部”,也有人称之为“富国俱乐部”。其成员在联合国“五常”中拥有四席,包括美俄英法四国,经济上,八国GDP总量和贸易总量占世界3/4左右,主导着国际金融、贸易与市场,军事上,八国集团的军费开支占全球4/5以上,世界上军费开支最高的八个国家,八国集团占了七个,他们的军事装备、军事科技和军事实力与行动能力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力量。世界上五个合法核大国有四个属于八国集团。
  正因为如此,八国集团踌躇满志,从1975年成立开始,从经济到政治、从西方到东方、从局部到全球,视野不断扩大,关注的议题不断增多。经济领域如能源、经济增长、反通胀、全球贸易等,政治领域如东西方关系、人权与民主;安全领域如毒品、恐怖主义等;地区问题如朝核、伊朗核问题、两伊战争、英阿马岛之战、巴以冲突等,无不成为八国峰会的议题。鉴于八国集团的权势与影响,要忽视八国集团及八国峰会的存在与影响力是不明智的。
  但是,对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影响也不能夸大其词。八国集团的局限性也非常大。从规模看,八国集团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3%,代表性有限,更不能与联合国相提并论,从构成看,尽管美日德等经济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俄罗斯、加拿大并不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增速或是发展前景,俄罗斯与加拿大都不及被关在八国集团大门外的中、印及巴西等非西方大国。鉴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其近作中指出:“八国集团不具有代表性”。他还指出,八国集团在机制上不是一个谈判集团,而是一个以清谈和讨论为主的论坛,会议虽然定期举行,但比较松散,缺乏约束力,论而不作是其特点。
  八国集团因不同的利益关系还存在各种内部矛盾,不但俄罗斯与其他西方七国有矛盾,就是西方七大国内部也矛盾重重,如美国出手阻止德日谋求“人常”,德法联手阻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此外,还要看到世界潮流已不同于20世纪甚至近代以来的数个世纪,中小国家的独立生存发展和自己当家作主的能力与意志不断增强,出现质的跃升,大国对国际政治的操纵主宰能力削弱,这些都限制八国集团发挥作用,使其务虚多、务实少。
  三十年来,八国集团关注、讨论的问题虽然很多,作出的决议、声明、宣言也很多,但大都论而不行,行而不成,难以落在实处。因此,G8被戏称为“清谈馆”,说它是“俱乐部”更是恰如其分。
  对于八国集团的作用与地位,俄罗斯总统普京正确地评价说:“不要夸大和贬低”,峰会是个重要的活动,但是,八国集团很难就重大国际问题作出有约束力的决议,并采取有效行动,不能指望它发挥联合国那样的国际作用,它“不是这样的机构”。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可以说,美国已接受了中国正在崛起这个事实    当今国际社会,人们的普遍共识是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仅仅是在15年前,许多人却认为美国正在衰落。我在1990年写了《美国能领导世界吗?》,指出美国并没有衰落,现在看来,我的预言是正确的。    全球化、信息革命改变美国对外战略    2000年布什总统上任后,其政府成员内部对美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以科林·鲍威尔为代表的共和
借由资本运作,中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正式介入了航空产业链的下游——航空运营中,中国成为飞机制造商同时参与航空公司运营的唯一国家    平静已久的中国支线航空市场,因为国产支线客机,突然起了波澜。  2009年10月16日,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的制造商中国商飞、四川航空集团、成都交投集团在成都正式签署协议,三方宣布对鹰联航空进行重组。  鹰联航空曾是中国最早一批民营航空公司之一,由于资金链断裂,2
当年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庄子》,第一句话是:“庄子,我是不懂的。”可能有一点故高其说。若定要完全知道作者的心思,没有一本书是可懂的;若以通常的阅读方式,《庄子》也不格外难懂。  庄子,或《庄子·内篇》的作者,一生经历如何,我们知道的很少。后学所作的《外篇》中,有他一些故事,但哪些是真的,哪些是传说,哪些又是寓言,不易分辨。  大约这个人是高傲而敏感的。所处的时代,在今天看来,或为中国最有活力的时期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也为黑猫警长们沉寂多年后的复活带来了希望    看到T恤上的黑猫警长头像时,金文觉得尘封多年的记忆瞬间就恢复了。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你磨快了尖齿利爪到处巡行,你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安宁。”哼着当年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金文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包。  1986年,《黑猫警长》上映时,金文6岁。在金文的
“过去是中央要求地方搞GDP,地方官员对GDP考核很关注,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规模增大,中央对GDP没有那么强调,在“十一五”规划里,我们也说过GDP只是一个预期指标”    在刚刚回应了“工资增速高于GDP”的质疑之后,8月12日,针对“今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1.4万亿元”,国家统计局再度出面澄清。  尽管解释及时,但多数公众对于这种显著的误差,仍觉得不可理解。  对此,
在中国和美国进行同等数额的商业贿赂,在美国给予的处罚是中国的100倍。    今年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行贿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主要导火索是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公司在华涉嫌商业贿赂以及非法获取商业机密问题。紧随其后,不干胶标签材料巨头艾利丹尼森和美国控制组件公司(CCI)在华行贿案相继爆出,立刻在中国激起了多重震荡。  为什么外资企业在华腐败案近年大幅上升?这是外资企业的问题还是中国环
“你们不用开车接我,给我空运几箱肯德基就行了。”这是2006年2月28日晚,罗川到达陕西宝鸡市文家坡乡曹家塬村时和朋友开的玩笑,他要在那里体验三天农村和农民的生活。  罗川的朋友在短信里挖苦他:“要是村子里的鸡被你们吃光了,你就在村口的窑洞趴着,我坐飞机调辆奔驰去接你……”  而在回北京的路上,这样的玩笑已经不再。罗川对同行的CCTV摄影记者高忠说,这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体验。  罗川,现任微
遗憾的是,张艺谋没有对“革命时代”与“革命时期的爱情”之间的紧张关系给以充分凸显,此中张力的不足使影片略显单薄    “茂密的山楂树啊,白花满树开放;亲爱的山楂树啊,你为何要悲伤?”当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片尾曲在影片结束时响起,大多观众都没有急于离席,似乎还沉溺于老三与静秋那让人感到遥远而“陌生”的爱情故事之中。  影片中,静秋的母亲发现女儿的恋情,严肃地把静秋拉进房间,认真地问:“他抱过你没
去“小花园”定做双绣花鞋,去“鸿翔”定做件大衣,去“黄心汤团店”吃口宁波猪油汤团.去“天鹅阁”吃一客芝士焗面回忆下初约初恋女友的场景,买几件“鹅牌”棉毛衫和“鹤鸣”的罗宋保暖帽…遗憾的是,有些品牌连带店铺都芳踪无处觅    但凡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之前的上海老白领家庭,都对“天鹅阁”西餐社印象深刻,其在老上海中的印象,要较“红房子”更深刻。“天鹅阁”就开在僻静优雅的淮海路襄阳路与东湖路之间,小小门
记得有人评选“最喜爱的时代”,有说宋朝的,有说大汉的,问到我这里,答以春秋。话一出口就赶紧忏悔,用着计算机,打着青霉素,沐浴着自来水以及赐来的阳光,怎么可以向慕野蛮、艰苦的上古呢    《左传》和《史记》,是我最喜爱的史籍。为什么说不读呢?读了影响信心。这信心来之不易,受国家教育这么多年,从小好好学习社会发展史观,知道人类天天向上,制度越来越好。《左传》记录的春秋时代,按正确说法,是在从奴隶社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