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中国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李政道博士说:“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这些名言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来自怀疑精神。的确,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学生质疑的情况如何呢?
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20日载,上海进行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理论与实践”调查发现:学生年龄越小质疑性越强。在“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的认同中,小学生达到73.1%、初中生76.3%、高中生则降为66.8%。调查者认为,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对于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小学生和初中生由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普遍较好,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和制作状况也比较好,到了高中,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状况变得不乐观,质疑能力也开始衰减。
还有一份资料称,不久前有人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课后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2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仅占5.59%。
在我自己的教学班中,学生不敢问或不知如何问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我常常在课堂上感到尴尬和难堪,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全体低头;让学生自读后提问,鸦雀无声;课后偶有学生询问,多是寻求练习的答案……
以上情况所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状态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太远,长此以往,将使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课程改革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显著特征,把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方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努力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在课堂上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能力,使之敢于问、善于问。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包括质疑有误的学生都要给予表扬、鼓励。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诚恳,敢说“不知道”,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敢于承认。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学生也才能敢于质疑。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质疑
(一)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和借鉴开始的,要教会学生质疑,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对课文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同时,教师本人要具备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不照搬教学参考书,不人云亦云,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并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与质疑的过程,而质疑才能使学习得到质的进步。
(二)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课堂学习,伴随着问题学习课文,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具体操作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篇课文分解成为切入角度新颖、准确,梯度清晰、合理,深度适宜的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阅读、思考、讨论、辩论,在课堂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还要想办法将学生的思考延伸到课外,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思辨的过程。在分析、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少提答案惟一的伪问题和事实性(常识性)问题,要多提发散性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不断提出生成性问题(即根据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让这些问题真正发挥启迪思维,活跃思想,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使课堂学习真正成为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
(三)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善于从教学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课文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会他们运用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法思考问题,教会他们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深度,教会他们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就会使他们的质疑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四)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求异思维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课堂讨论中,常常能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一些与教参不一致的意见,如果我们一味地把它当作错误意见加以否定,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扑灭了学生闪光的思维火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教师应当迅速判断这些思维的价值,将正确的、或有可能导向正确的思维引出来,让全班同学讨论,扩大战果。对于那些明显错误的求异思维,也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既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明白这种思维的不足和局限,帮助他们走出思维的误区。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明白,对求异思维的肯定,对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学会多角度思维
对学生来说,教师、课本、参考书,以及一切书籍都是权威,他们往往只有接受,没有怀疑。但是实际上,教师的教学难免有不当之处,课本、教辅资料也都有可能出错。教师本身要善于发现自己错误,或接受学生的质疑,勇敢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教材的错误,比如注解、课文某些语句等错误,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法加以纠正。对于教辅书籍,甚至报刊、杂志上的错误,只要发现了,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其错误所在。通过这样的质疑学习,使学生增强勇气、信心,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巩固。
当代社会讲究思想文化多元化,提倡各种思想、观念并存。我们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质疑,就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各种思想观念的来由、道理,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例如:学习“愚公移山”时,通过质疑老愚公的行为,学生们知道了克服困难不是只有一种方法的;学习“项链”时,通过质疑玛蒂尔德夫妇还项链的行为,学生们在了解女主人公爱慕虚荣的同时,更赞赏她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为她在贫穷中获得的真诚爱情而高兴;学习“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通过质疑庄子的选择,质疑作者赞赏的态度,学生们想到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可以不一样,但是积极进取的人生于己、于家、于国更有好处。
总之,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闪现智慧的火花,充满思维的乐趣,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只有我们每一名教师真正成为“促进者”“引导者”“平等的首席”,并且帮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探索者”,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20日载,上海进行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理论与实践”调查发现:学生年龄越小质疑性越强。在“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的认同中,小学生达到73.1%、初中生76.3%、高中生则降为66.8%。调查者认为,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对于启发他们的思维,诱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小学生和初中生由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普遍较好,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和制作状况也比较好,到了高中,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状况变得不乐观,质疑能力也开始衰减。
还有一份资料称,不久前有人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课后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2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仅占5.59%。
在我自己的教学班中,学生不敢问或不知如何问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我常常在课堂上感到尴尬和难堪,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全体低头;让学生自读后提问,鸦雀无声;课后偶有学生询问,多是寻求练习的答案……
以上情况所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状态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太远,长此以往,将使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课程改革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显著特征,把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方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努力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在课堂上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能力,使之敢于问、善于问。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包括质疑有误的学生都要给予表扬、鼓励。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诚恳,敢说“不知道”,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敢于承认。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学生也才能敢于质疑。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质疑
(一)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和借鉴开始的,要教会学生质疑,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对课文的理解准确,观点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同时,教师本人要具备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不照搬教学参考书,不人云亦云,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并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与质疑的过程,而质疑才能使学习得到质的进步。
(二)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课堂学习,伴随着问题学习课文,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具体操作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篇课文分解成为切入角度新颖、准确,梯度清晰、合理,深度适宜的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阅读、思考、讨论、辩论,在课堂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还要想办法将学生的思考延伸到课外,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思辨的过程。在分析、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少提答案惟一的伪问题和事实性(常识性)问题,要多提发散性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不断提出生成性问题(即根据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让这些问题真正发挥启迪思维,活跃思想,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使课堂学习真正成为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
(三)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善于从教学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课文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会他们运用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法思考问题,教会他们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深度,教会他们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就会使他们的质疑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四)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求异思维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课堂讨论中,常常能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一些与教参不一致的意见,如果我们一味地把它当作错误意见加以否定,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扑灭了学生闪光的思维火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教师应当迅速判断这些思维的价值,将正确的、或有可能导向正确的思维引出来,让全班同学讨论,扩大战果。对于那些明显错误的求异思维,也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既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明白这种思维的不足和局限,帮助他们走出思维的误区。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明白,对求异思维的肯定,对于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学会多角度思维
对学生来说,教师、课本、参考书,以及一切书籍都是权威,他们往往只有接受,没有怀疑。但是实际上,教师的教学难免有不当之处,课本、教辅资料也都有可能出错。教师本身要善于发现自己错误,或接受学生的质疑,勇敢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教材的错误,比如注解、课文某些语句等错误,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法加以纠正。对于教辅书籍,甚至报刊、杂志上的错误,只要发现了,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其错误所在。通过这样的质疑学习,使学生增强勇气、信心,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巩固。
当代社会讲究思想文化多元化,提倡各种思想、观念并存。我们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质疑,就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各种思想观念的来由、道理,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例如:学习“愚公移山”时,通过质疑老愚公的行为,学生们知道了克服困难不是只有一种方法的;学习“项链”时,通过质疑玛蒂尔德夫妇还项链的行为,学生们在了解女主人公爱慕虚荣的同时,更赞赏她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为她在贫穷中获得的真诚爱情而高兴;学习“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通过质疑庄子的选择,质疑作者赞赏的态度,学生们想到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可以不一样,但是积极进取的人生于己、于家、于国更有好处。
总之,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闪现智慧的火花,充满思维的乐趣,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只有我们每一名教师真正成为“促进者”“引导者”“平等的首席”,并且帮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探索者”,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