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中国快速发展起完整的移動互联网市场。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在继续加快加深改革的机遇中,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
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2000年,硅谷的弗瑞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就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产业互联网,被定义为用复杂物理机器和网络化传感器及软件实现制造业企业互联。不过,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概念并没有受到重视。
2012年,通用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产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的报告,重新介绍产业互联网,才让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
由于在英文中,“产业”和“工业”都是同一个词Industry,加之产业互联网的最早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因此这一概念引入中国时,被译成了“工业互联网”。后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逐步和德国“工业4.0”的概念融合,成为“产业互联网”的通行翻译。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GDP的一半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的很多行业,产业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依然是适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不应该局限在工业领域,否则,就可能低估了其发展潜力,限制了其发展。
发展机遇究竟在哪
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对此,我们可以从两者的连接对象数量和App需求量来窥得一些端倪。消费互联网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与PC、手机等终端,其连接数量大约为35亿个,而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则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以及各类要素,其潜在的连接数量可能达到数百亿。从App的数量上看,整个消费互联网现有的App只有几百万个,而据估计,仅在工业领域,产业互联网需要的App数就约有6000万个。
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意义要比消费互联网更为重大。从功能上看,消费互联网主要是连接消费者,帮助既有的产品更好地销售和流通。尽管它也会促进生产,但总体来说这种影响依然是间接的、有限的。相比之下,产业互联网对生产的影响则更为直接,也更为明显。通过借力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传统企业可以更好地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更快捷地实现产品的物流和销售,从整体上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生产效率。这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困点难点镶嵌其中
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潜力十分巨大,但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发展却比较滞后。除了技术因素,这和产业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有很大关系。
第一,各产业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使得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很难实现。虽然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潜力巨大,但由于产业的性状各异,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产业,其市场却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建设的规模经济就很难实现,投资很难得到回报。
第二,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组织的变革有很大要求。如果没有组织的系统变革,单靠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难度很大。然而,组织变革并非易事,难以在一朝一夕实现。
第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多个环节环环相扣,很难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实现单点突破。在消费互联网中,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只要开发一个软件,开通一个App,就可以让用户下载,通过增值来获得收费。这种模式很简单,很容易复制,可以迅速扩大规模。但是,在产业互联网中,一个模式的成功往往需要其他产业和企业的配合,因此很难迅速发展。
第四,产业互联网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资本的需求也更大。
发展如何破局而出
要突破以上种种限制,推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就必须综合发挥政府、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三者之间的力量。
首先,三者应当积极合作,探索产业互联网的底层架构标准。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教授鲍德温和克拉克所提出的“模块化”理论。一个产业的设计规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架构层面和应用层面。在架构层面,需要有一套统一的规则。有了这样的规则,企业之间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协调成本。而在应用层面,则可以采用模块化,让具体的应用开发者设计自己的规则。尽管由于产业的差异性,不可能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但是如果有了一套统一的底层架构标准,那么整个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市场就变得足够大了,企业进行相关建设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至于这套底层架构标准怎么定,就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共同探索。
其次,传统企业应着力改造和创新企业组织体系。应努力实现企业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型,从而提高企业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只有当企业的组织结构足够灵活,才可能有效地应用技术变化带来的挑战,有效拥抱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变革。
再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各类主体彼此配合、协调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力图对相关的技术标准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减少企业的协调成本。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也将继续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再创佳绩。(摘自“澎湃新闻”。作者系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 王若宇 [email protected]
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2000年,硅谷的弗瑞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就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产业互联网,被定义为用复杂物理机器和网络化传感器及软件实现制造业企业互联。不过,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一概念并没有受到重视。
2012年,通用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产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的报告,重新介绍产业互联网,才让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
由于在英文中,“产业”和“工业”都是同一个词Industry,加之产业互联网的最早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因此这一概念引入中国时,被译成了“工业互联网”。后来,“工业互联网”的概念逐步和德国“工业4.0”的概念融合,成为“产业互联网”的通行翻译。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GDP的一半以上,而在第三产业中的很多行业,产业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依然是适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不应该局限在工业领域,否则,就可能低估了其发展潜力,限制了其发展。
发展机遇究竟在哪
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对此,我们可以从两者的连接对象数量和App需求量来窥得一些端倪。消费互联网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与PC、手机等终端,其连接数量大约为35亿个,而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则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以及各类要素,其潜在的连接数量可能达到数百亿。从App的数量上看,整个消费互联网现有的App只有几百万个,而据估计,仅在工业领域,产业互联网需要的App数就约有6000万个。
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意义要比消费互联网更为重大。从功能上看,消费互联网主要是连接消费者,帮助既有的产品更好地销售和流通。尽管它也会促进生产,但总体来说这种影响依然是间接的、有限的。相比之下,产业互联网对生产的影响则更为直接,也更为明显。通过借力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传统企业可以更好地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更快捷地实现产品的物流和销售,从整体上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生产效率。这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困点难点镶嵌其中
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潜力十分巨大,但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发展却比较滞后。除了技术因素,这和产业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有很大关系。
第一,各产业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使得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很难实现。虽然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潜力巨大,但由于产业的性状各异,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产业,其市场却很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建设的规模经济就很难实现,投资很难得到回报。
第二,产业互联网对产业组织的变革有很大要求。如果没有组织的系统变革,单靠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难度很大。然而,组织变革并非易事,难以在一朝一夕实现。
第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多个环节环环相扣,很难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实现单点突破。在消费互联网中,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只要开发一个软件,开通一个App,就可以让用户下载,通过增值来获得收费。这种模式很简单,很容易复制,可以迅速扩大规模。但是,在产业互联网中,一个模式的成功往往需要其他产业和企业的配合,因此很难迅速发展。
第四,产业互联网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资本的需求也更大。
发展如何破局而出
要突破以上种种限制,推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就必须综合发挥政府、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三者之间的力量。
首先,三者应当积极合作,探索产业互联网的底层架构标准。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教授鲍德温和克拉克所提出的“模块化”理论。一个产业的设计规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架构层面和应用层面。在架构层面,需要有一套统一的规则。有了这样的规则,企业之间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协调成本。而在应用层面,则可以采用模块化,让具体的应用开发者设计自己的规则。尽管由于产业的差异性,不可能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但是如果有了一套统一的底层架构标准,那么整个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市场就变得足够大了,企业进行相关建设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至于这套底层架构标准怎么定,就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共同探索。
其次,传统企业应着力改造和创新企业组织体系。应努力实现企业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型,从而提高企业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只有当企业的组织结构足够灵活,才可能有效地应用技术变化带来的挑战,有效拥抱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变革。
再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各类主体彼此配合、协调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力图对相关的技术标准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减少企业的协调成本。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也将继续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再创佳绩。(摘自“澎湃新闻”。作者系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 王若宇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