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支持的先进理论。互动式教学作为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环节,正是从音乐教育的本能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要通过充分备课、多媒体应用等加强有效互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有效互动
1 课堂互动教学的原则
1.1理解与尊重
理解与尊重所有课堂教学的前提,若教师在讲堂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则可能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为达到相互理解尊重的效果,一方面是是教师需要感会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身体活动细节,以学生真实接受到的为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天真幼稚就嘲笑或者直接批判,音乐教学需要灵感的创新。
1.2交流平等
这个方面是指学生与教师的之间的信息互相传递,对彼此的想法给予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从课堂上的权威转变为平易近人,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做到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也需要做到学生之间的交流平等,从而能够解决学生之间不平等的问题,即一些学生成为强势主体,一些学生相对弱势群体。
1.3理解并容忍学生的错误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其心智水平发育尚且不高,阅历相当浅薄,这就使得小学生能够提出一些不符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音乐学习上体现尤为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音乐没有太多的理解与感会,没有节奏也不赶音调,此时教师须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将其错误指出来,并且鼓励学生去学习正确的方法。学习中难免遇到问题,如何引领他们走出错误才是正解。
2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多仍然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给予学生整理过渡的时间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中的唯一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且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先听一遍要学习的歌曲,然后跟随录音机一句一句地跟唱,使得课堂枯燥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2音乐课程处于边缘化
虽然我国已经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但中高考制度仍然是学生不断“晋级”的必经之路,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依然存在,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因此大多数小学中的音乐课程就如同体育课一般处于边缘化,经常会出现音乐课被数学、语文等课程占用的情况,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
2.3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学唱,然后跟着录音机学唱加深记忆,再进行集体合唱、小组唱、个人抽查等,表面上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学生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2.4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对于音乐技能的掌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大多数是学生只要能简单地跟唱,完成教学进度就可以了,而不是重视音乐对于洗涤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作用,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地教授和讲解音乐知识,忽视了音乐中蕴含的最本质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意义認知不够深刻,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策略
3.1做好充分的备课
课前备课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实践性和情境性。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形成审美情操。小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是最为单纯的,审美教育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情感培养的重要目标。另外,教学中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延伸,融入音乐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提高音乐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促进师生情感交互的实现。首先,音乐教育的内容可以来自生活,互动的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感受生活,鼓励他们体验音乐学习中美的情境感受。其次,要关注全体学生,扩大教学互动范围,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注意在互动环节设计时照顾到自信差、乐感弱的同学,并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歌唱任务,使得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适当的压力下提高课堂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能够相互理解,教师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及时协调小组关系并答疑解惑,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3.3建立良性的自媒体音乐信息传播互动平台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普及,人们的交往大多移向了虚拟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在网络中交流能够避免面对面的尴尬,避免了说错话之后的矛盾,但这样过度自由的虚拟网络环境,容易使得网络成为发泄、指责甚至是犯罪的平台。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模仿的阶段,音乐教师引入自媒体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与学生分享音乐知识和课程,将音乐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网络道德意识,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师生互动,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奕.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改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207.
[2]金维维.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00.
[3]何梅.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教学实践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05):188-189.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有效互动
1 课堂互动教学的原则
1.1理解与尊重
理解与尊重所有课堂教学的前提,若教师在讲堂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则可能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为达到相互理解尊重的效果,一方面是是教师需要感会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身体活动细节,以学生真实接受到的为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天真幼稚就嘲笑或者直接批判,音乐教学需要灵感的创新。
1.2交流平等
这个方面是指学生与教师的之间的信息互相传递,对彼此的想法给予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从课堂上的权威转变为平易近人,将课堂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做到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也需要做到学生之间的交流平等,从而能够解决学生之间不平等的问题,即一些学生成为强势主体,一些学生相对弱势群体。
1.3理解并容忍学生的错误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其心智水平发育尚且不高,阅历相当浅薄,这就使得小学生能够提出一些不符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音乐学习上体现尤为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音乐没有太多的理解与感会,没有节奏也不赶音调,此时教师须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将其错误指出来,并且鼓励学生去学习正确的方法。学习中难免遇到问题,如何引领他们走出错误才是正解。
2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多仍然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给予学生整理过渡的时间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中的唯一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且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先听一遍要学习的歌曲,然后跟随录音机一句一句地跟唱,使得课堂枯燥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2音乐课程处于边缘化
虽然我国已经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但中高考制度仍然是学生不断“晋级”的必经之路,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依然存在,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因此大多数小学中的音乐课程就如同体育课一般处于边缘化,经常会出现音乐课被数学、语文等课程占用的情况,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
2.3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学唱,然后跟着录音机学唱加深记忆,再进行集体合唱、小组唱、个人抽查等,表面上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学生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2.4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对于音乐技能的掌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大多数是学生只要能简单地跟唱,完成教学进度就可以了,而不是重视音乐对于洗涤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作用,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地教授和讲解音乐知识,忽视了音乐中蕴含的最本质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意义認知不够深刻,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策略
3.1做好充分的备课
课前备课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实践性和情境性。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形成审美情操。小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是最为单纯的,审美教育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情感培养的重要目标。另外,教学中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延伸,融入音乐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提高音乐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促进师生情感交互的实现。首先,音乐教育的内容可以来自生活,互动的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感受生活,鼓励他们体验音乐学习中美的情境感受。其次,要关注全体学生,扩大教学互动范围,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注意在互动环节设计时照顾到自信差、乐感弱的同学,并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歌唱任务,使得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适当的压力下提高课堂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能够相互理解,教师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及时协调小组关系并答疑解惑,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3.3建立良性的自媒体音乐信息传播互动平台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普及,人们的交往大多移向了虚拟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在网络中交流能够避免面对面的尴尬,避免了说错话之后的矛盾,但这样过度自由的虚拟网络环境,容易使得网络成为发泄、指责甚至是犯罪的平台。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模仿的阶段,音乐教师引入自媒体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与学生分享音乐知识和课程,将音乐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网络道德意识,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师生互动,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奕.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改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207.
[2]金维维.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00.
[3]何梅.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教学实践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0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