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四五岁时,总喜欢问:“妈妈,这是什么?为什么1+1=2?为什么广州冬天不下雪,北方姥姥家下雪?为什么鱼要在水里生活?……”家长坐在一起,也经常谈到孩子天天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又难能穷尽的问题,问得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答了!有的甚至抱怨孩子烦死了……
在学校,在课堂,同样也存在着学生问这问那,喜欢上课七嘴八舌的……这固然有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更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惹的“祸”。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恰当解读他们各种行为的“异常”表现,读懂他们的这些“异常”兴趣,也许能让课堂产生意外的精彩,能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好。
一、读懂“语”兴,促探索精神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喜欢问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七嘴八舌地说给大家听,和大家分享。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肯定学生善于动脑筋,尊重并保护好学生喜欢钻研问题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整数四则运算”时,或许内容较简单,学生学习很认真,一个个都兴奋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一位学生异常兴奋,一直在说:“老师,我有问题,我有问题!”望着黑板没错的板演和这么简单的内容,我纳闷这异常举动。把他叫起来时,他问:“书上为什么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这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自己读书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质疑过这个问题,更没有细细研究过。我的脑子立即一片空白,在错乱中,我本想一带而过地告诉学生“这是规定”,然后请这个同学坐下,等我下课后再想想。但转念又想,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我就要认真对待。于是,我抛出问题:“这位同学敢于提问,说明他很会动脑筋,值得表扬。哪位同学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帮帮他,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其他同学一听,非常兴奋,立即开动脑筋,也有很多学生立即举起了手。有的学生说,这是规定的一种计算规则,你想,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时,总要有优先计算的吧?不然就会乱套了;有的学生说,乘法是表示连续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除法是高一级的运算,我在课外书上还看到,我们将来还会学习更高级的乘方等运算,所以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接过学生的话,我总结说:“我们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成相同数的连减。比如有这样一道两步应用题:一辆小汽车与一辆长途汽车分别从甲城、乙城相向而行。已知小汽车行驶了80千米,长途客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行驶3小时后正好与小汽车相遇,问甲、乙两城距离多少千米? 80+58×3,这里先算乘法就表示用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加上长途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就得到了甲、乙两城的距离。如果先算加法,就变成了3个小汽车的行驶的路程与长途汽车的速度之和,这也就是说小汽车行驶80千米的路程变成了小汽车的速度,而且它与长途汽车一样也行驶了3小时。这样就完全改变了原应用题的意义。”
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又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考虑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这种爱钻研的行为不但让他们自己明白原因,而且让同学们知道如果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大胆提出来,大家一起努力探索。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也许学生能还你一份意外的精彩!
二、读懂“玩”兴,促能力提高
在课堂上,总会有部分学生在低着头,闷声不响地玩着自己手里的东西。作为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这些出格行为,要蹲下身来,仔细思考,读懂学生的这些行为,引导他们把感兴趣的行为用来为学习服务。
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节省时间,我有意告诉了学生一些画圆的技巧,把有笔的一头放在圆心的右上面,按顺时针方向画圆更快速,而且圆规针尖不容易打滑,然后让学生按照我说的方法,中规中矩地画图。谁能想到其中一个学生低着头,在用自己的方法画圆!看到这个学生的“玩”兴,我呆住了:原来我的所谓“好”方法是在扼杀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以为是教学生最“好”的方法,却不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他们发现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用投影仪先呈现一个图(如右上图),让学生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有的用数格子的方法,不满 1格的当成半格来计算,发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有的认为数方格太麻烦,不如转化成长方形。一名学生这样说:“仔细观察两个图形,发现左边上面凸半圆正好和下边空白的半圆形状完全相同,把上面的半圆剪下来,移到空白的地方,就能转化成一个长5格、宽4格的长方形了,右边的图是一样的道理。”学生的回答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发言学生的思路清晰,“移凸补凹”“化不规则为规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正当我想继续后续内容的教学,我发现有一名学生还在那里拼什么图,想用眼神暗示一下他,可他偏偏没工夫看我,于是,我轻轻走过去看他在干什么。原来,他把教材中的图片剪下来在拼图,把好好的教材弄坏了不说,还不听课,我的气不打一处来。正想狠狠批评他,他却抬起了头,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一种转化的方法。”我忍了忍,对他说:“还有新方法?你讲给大家听听!”他拿着自己的拼图,走到了投影仪前面展示给大家:把前一幅图切割成这样两块,把下面的空白的半圆与上面的涂色半圆重合。他把后一个图这样分了(如下图),然后拼成两个长方形算其面积。同样是转化,也同样运用了“移凸补凹”“化不规则为规则”,但他从另一个视角平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学生的玩其实很有道理,他们是在提醒我们,他们对学具的操作兴趣并没有结束,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要让孩子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给予孩子的未必会接受,只有顺应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通过努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读懂“呆”兴,促思维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发呆”:有些学生在看窗外的风景,也许窗外的风景更亮丽;有些学生在脑海里天马行空,也许想象永远比现实更让人向往;有些学生在“呆呆”地静思,也许有些知识正在开启他思维发展的大门。教师要善于读懂孩子静坐发“呆”的原因,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得以进一步发展。 如: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时,我先出示145×12,让学生联系三年级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尝试列竖式解答如右:
学生通过尝试顺利解决了问题,望着学生的答案,我很开心。就在我准备进一步教学时,我发现乖巧、听话、优秀的宇彦同学,低着头在呆呆地望着自己的本子,既不听我讲课,也不看板演。于是,我悄悄走近她身边,轻轻地叩打她的桌子,她这才回过神来,慢慢地站起来,说:“王老师,刚才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题,我还会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我一听这话,知道她没有满足教材上的方法,想用课外阅读发现的“铺地锦”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点了点头,说:“行,到讲台去大胆介绍给大家听听吧!”宇彦同学自信地拿着自己的本子,投影并讲解了“铺地锦”的解题方法。(如右图)
利用数形结合,用直观、形象的方法介绍了“铺地锦”的解题方法,同学们虽然不是都能理解,但感到新奇、好玩,课堂气氛随着阵阵掌声推向了高潮。
学生静静地坐着,看似发呆,其实是在提醒老师,或许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作为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的兴趣,努力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也许他们能给你一份惊喜!(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在学校,在课堂,同样也存在着学生问这问那,喜欢上课七嘴八舌的……这固然有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更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惹的“祸”。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恰当解读他们各种行为的“异常”表现,读懂他们的这些“异常”兴趣,也许能让课堂产生意外的精彩,能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好。
一、读懂“语”兴,促探索精神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喜欢问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七嘴八舌地说给大家听,和大家分享。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肯定学生善于动脑筋,尊重并保护好学生喜欢钻研问题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整数四则运算”时,或许内容较简单,学生学习很认真,一个个都兴奋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一位学生异常兴奋,一直在说:“老师,我有问题,我有问题!”望着黑板没错的板演和这么简单的内容,我纳闷这异常举动。把他叫起来时,他问:“书上为什么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这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自己读书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质疑过这个问题,更没有细细研究过。我的脑子立即一片空白,在错乱中,我本想一带而过地告诉学生“这是规定”,然后请这个同学坐下,等我下课后再想想。但转念又想,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我就要认真对待。于是,我抛出问题:“这位同学敢于提问,说明他很会动脑筋,值得表扬。哪位同学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帮帮他,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其他同学一听,非常兴奋,立即开动脑筋,也有很多学生立即举起了手。有的学生说,这是规定的一种计算规则,你想,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时,总要有优先计算的吧?不然就会乱套了;有的学生说,乘法是表示连续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除法是高一级的运算,我在课外书上还看到,我们将来还会学习更高级的乘方等运算,所以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接过学生的话,我总结说:“我们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成相同数的连减。比如有这样一道两步应用题:一辆小汽车与一辆长途汽车分别从甲城、乙城相向而行。已知小汽车行驶了80千米,长途客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行驶3小时后正好与小汽车相遇,问甲、乙两城距离多少千米? 80+58×3,这里先算乘法就表示用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加上长途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就得到了甲、乙两城的距离。如果先算加法,就变成了3个小汽车的行驶的路程与长途汽车的速度之和,这也就是说小汽车行驶80千米的路程变成了小汽车的速度,而且它与长途汽车一样也行驶了3小时。这样就完全改变了原应用题的意义。”
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又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考虑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这种爱钻研的行为不但让他们自己明白原因,而且让同学们知道如果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大胆提出来,大家一起努力探索。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也许学生能还你一份意外的精彩!
二、读懂“玩”兴,促能力提高
在课堂上,总会有部分学生在低着头,闷声不响地玩着自己手里的东西。作为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这些出格行为,要蹲下身来,仔细思考,读懂学生的这些行为,引导他们把感兴趣的行为用来为学习服务。
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节省时间,我有意告诉了学生一些画圆的技巧,把有笔的一头放在圆心的右上面,按顺时针方向画圆更快速,而且圆规针尖不容易打滑,然后让学生按照我说的方法,中规中矩地画图。谁能想到其中一个学生低着头,在用自己的方法画圆!看到这个学生的“玩”兴,我呆住了:原来我的所谓“好”方法是在扼杀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以为是教学生最“好”的方法,却不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他们发现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用投影仪先呈现一个图(如右上图),让学生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有的用数格子的方法,不满 1格的当成半格来计算,发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有的认为数方格太麻烦,不如转化成长方形。一名学生这样说:“仔细观察两个图形,发现左边上面凸半圆正好和下边空白的半圆形状完全相同,把上面的半圆剪下来,移到空白的地方,就能转化成一个长5格、宽4格的长方形了,右边的图是一样的道理。”学生的回答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发言学生的思路清晰,“移凸补凹”“化不规则为规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正当我想继续后续内容的教学,我发现有一名学生还在那里拼什么图,想用眼神暗示一下他,可他偏偏没工夫看我,于是,我轻轻走过去看他在干什么。原来,他把教材中的图片剪下来在拼图,把好好的教材弄坏了不说,还不听课,我的气不打一处来。正想狠狠批评他,他却抬起了头,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一种转化的方法。”我忍了忍,对他说:“还有新方法?你讲给大家听听!”他拿着自己的拼图,走到了投影仪前面展示给大家:把前一幅图切割成这样两块,把下面的空白的半圆与上面的涂色半圆重合。他把后一个图这样分了(如下图),然后拼成两个长方形算其面积。同样是转化,也同样运用了“移凸补凹”“化不规则为规则”,但他从另一个视角平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学生的玩其实很有道理,他们是在提醒我们,他们对学具的操作兴趣并没有结束,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要让孩子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给予孩子的未必会接受,只有顺应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通过努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读懂“呆”兴,促思维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发呆”:有些学生在看窗外的风景,也许窗外的风景更亮丽;有些学生在脑海里天马行空,也许想象永远比现实更让人向往;有些学生在“呆呆”地静思,也许有些知识正在开启他思维发展的大门。教师要善于读懂孩子静坐发“呆”的原因,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得以进一步发展。 如: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时,我先出示145×12,让学生联系三年级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尝试列竖式解答如右:
学生通过尝试顺利解决了问题,望着学生的答案,我很开心。就在我准备进一步教学时,我发现乖巧、听话、优秀的宇彦同学,低着头在呆呆地望着自己的本子,既不听我讲课,也不看板演。于是,我悄悄走近她身边,轻轻地叩打她的桌子,她这才回过神来,慢慢地站起来,说:“王老师,刚才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题,我还会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我一听这话,知道她没有满足教材上的方法,想用课外阅读发现的“铺地锦”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点了点头,说:“行,到讲台去大胆介绍给大家听听吧!”宇彦同学自信地拿着自己的本子,投影并讲解了“铺地锦”的解题方法。(如右图)
利用数形结合,用直观、形象的方法介绍了“铺地锦”的解题方法,同学们虽然不是都能理解,但感到新奇、好玩,课堂气氛随着阵阵掌声推向了高潮。
学生静静地坐着,看似发呆,其实是在提醒老师,或许他们会有不同的想法。作为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的兴趣,努力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也许他们能给你一份惊喜!(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