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需要采取适时施教的教学理念,我们是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等几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绩。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适时施教
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何时进行教育决定着教育的有效程度。教育者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具体情况,抓住最佳的有利时机、运用适当的方式、适宜的内容对学生实行指导教育。加里宁说:“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正确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因此,教师善于巧妙抓住最佳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时施教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一、“适时施教”的科学内涵
适时施教蒋振远先生结合中国教育粗放式,滞后式的状态,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适时施教的教育理念。
它是指学校、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运用恰当的教诲方式,采用适宜的育人内容,创新地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适时施教的真谛在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时时激励,鼓舞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适时施教这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源于丰富的教学实践,又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时施教”的教学实践
我校是高职院校,“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预示着语文课不受重视的待遇。我校高职语文课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其大部分是理科学生,存在着重理轻文、底子薄,学习能力较差的现状,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的不足已影响到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学生对语文课的积极性不高。第三,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白热化,“先就业,再择业”的口号愈喊愈响。第四,对语文工具性的片面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能力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到了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调查的对象是2007级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46.5%的认为语文课缺少吸引力,有62%的认为课堂教学呆板,有32.6%的认为在课堂内进行语文活动能提高学习效率,65%以上的同学不满意“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仅20.2%的认为老师课堂教学效率高,这些数据说明了语文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应该改变课堂教学现状。
结合调查的结果,我们对教材的内容,授课方式,课内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适时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再次就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比较乐观。结果显示,85%的学生喜欢新的教学模式;9%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认为课堂教学不再呆板。我们取得的成绩有力的证明了,适时施教适用于我院高职语文的教学。
三、“适时施教”的教学体会
适时施教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教学实践,作为高职院校,我校的教育者有责任进行适时施教的教学改革,培育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适时施教的教学理念,融“教、学、用”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为主,我们进行了教学教法研究,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教学体会。
首先,要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双向交流,课堂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效应。《演讲与口才》这门课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围绕即兴话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师生共同交流,老师适时地鼓励,赞扬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其次,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适时施教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即把学生心理、外界环境,教育内容等看成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找他们的最佳结合点,而这个最佳结合点就是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酝酿出来的。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我们开设了活泼生动的课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演讲与口才》的授课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增设了演讲比赛,论辩比赛和场景练习,营造一种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应用文写作》的讲授中,讲授应用文的发展史时,甲骨刻辞,钟鼎铭文这些古老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激发起他们的求知热情,使之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轻松和谐的气氛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
再次,要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用积极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3)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他还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4)谨记威廉的教导,在教学中我们充分肯定学生的言论,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当的给予鼓励。特别是对待内向的,底子差的学生,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的能力,增强信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语文课。在《演讲与口才》的教学中,鼓励每一个学生上台讲话。大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开口讲话的时候,紧张、不知所措,言不由衷,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适时地给学生鼓励。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方可发挥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教学改革不应只是口头功夫和照本宣科,应把适时施教更大限度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好高职语文,实践中灵活自如使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振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页。
[2]陈新红《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
[3]威廉﹒詹姆斯《人性的弱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作者简介:蔡丽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助教,主要研究高职语文教学法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适时施教
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何时进行教育决定着教育的有效程度。教育者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具体情况,抓住最佳的有利时机、运用适当的方式、适宜的内容对学生实行指导教育。加里宁说:“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正确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因此,教师善于巧妙抓住最佳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时施教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一、“适时施教”的科学内涵
适时施教蒋振远先生结合中国教育粗放式,滞后式的状态,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适时施教的教育理念。
它是指学校、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运用恰当的教诲方式,采用适宜的育人内容,创新地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适时施教的真谛在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时时激励,鼓舞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适时施教这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源于丰富的教学实践,又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时施教”的教学实践
我校是高职院校,“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预示着语文课不受重视的待遇。我校高职语文课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其大部分是理科学生,存在着重理轻文、底子薄,学习能力较差的现状,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的不足已影响到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学生对语文课的积极性不高。第三,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白热化,“先就业,再择业”的口号愈喊愈响。第四,对语文工具性的片面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能力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到了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调查的对象是2007级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46.5%的认为语文课缺少吸引力,有62%的认为课堂教学呆板,有32.6%的认为在课堂内进行语文活动能提高学习效率,65%以上的同学不满意“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仅20.2%的认为老师课堂教学效率高,这些数据说明了语文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应该改变课堂教学现状。
结合调查的结果,我们对教材的内容,授课方式,课内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适时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再次就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比较乐观。结果显示,85%的学生喜欢新的教学模式;9%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认为课堂教学不再呆板。我们取得的成绩有力的证明了,适时施教适用于我院高职语文的教学。
三、“适时施教”的教学体会
适时施教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教学实践,作为高职院校,我校的教育者有责任进行适时施教的教学改革,培育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适时施教的教学理念,融“教、学、用”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为主,我们进行了教学教法研究,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教学体会。
首先,要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双向交流,课堂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双边效应。《演讲与口才》这门课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围绕即兴话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师生共同交流,老师适时地鼓励,赞扬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其次,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适时施教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即把学生心理、外界环境,教育内容等看成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找他们的最佳结合点,而这个最佳结合点就是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酝酿出来的。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我们开设了活泼生动的课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演讲与口才》的授课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增设了演讲比赛,论辩比赛和场景练习,营造一种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应用文写作》的讲授中,讲授应用文的发展史时,甲骨刻辞,钟鼎铭文这些古老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激发起他们的求知热情,使之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轻松和谐的气氛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
再次,要用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用积极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3)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他还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4)谨记威廉的教导,在教学中我们充分肯定学生的言论,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当的给予鼓励。特别是对待内向的,底子差的学生,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的能力,增强信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语文课。在《演讲与口才》的教学中,鼓励每一个学生上台讲话。大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开口讲话的时候,紧张、不知所措,言不由衷,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适时地给学生鼓励。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方可发挥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教学改革不应只是口头功夫和照本宣科,应把适时施教更大限度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好高职语文,实践中灵活自如使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振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页。
[2]陈新红《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
[3]威廉﹒詹姆斯《人性的弱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作者简介:蔡丽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助教,主要研究高职语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