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代“诗仙”李白一生作诗无数,《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所作,语言浅近,意境明朗,音韵流畅。
全诗共28字,却用到了5处地名,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绝无仅有。明代王世懋专精古文诗词,他曾经这样评价:通常而言,一首好的七律诗,一句中不可引用两个典故,整首诗中不可以引用同样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这个作诗的规矩,极少有人违反。但我认为这并不完全正确,写诗应该重视情感的自然流露,不露雕琢痕迹,才能称为好诗。如因此违反了上述规矩,也没关系。就像李白的《峨眉山月歌》,4句诗引用了5个地名,不但没有重复之嫌,反成为古今绝唱,就连乾隆皇帝读后也不禁赞叹。这首诗读起来只觉得妙不可言,但真的好在哪里,却无从捉摸。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5个地名其实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如此精妙的一首诗,自然得用心品读。我们不如跟着李白的踪迹,边赏景边悟情。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眉山月歌》的诗,就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仔细看过,你会惊讶地发现全诗除“峨眉山月”之外,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越发深沉。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察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奇景。此句不仅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美妙。而明月可望而不可即,更是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象征。凡咏月之处,皆抒发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李白不仅擅用地名,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对于绝句诗艺的娴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转很见功夫。李白是从平羌江顺流而来,所以第三句的“夜发清溪”是实接,如果再是实转,由清溪直下渝州,则成了水上码头名称的罗列,便可能诗味索然,而“向三峡”却是在虚实之间,作为地名,“三峡”属实,但此时诗人尚未抵达。它又是在想象之中。由于第三句承转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顺水之舟,并赋予一系列普通地名以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的佳境。全篇读来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此刻,你一定也在感叹诗歌《峨眉山月歌》的创作之绝妙了。回头再读,相信收获会更多哟!
考考你:下面古诗中也都有地名,爱诵读的你能填上吗?
1.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2.朝辞()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3.即从()穿(),便下()向()。
(《峨眉山月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代“诗仙”李白一生作诗无数,《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所作,语言浅近,意境明朗,音韵流畅。
全诗共28字,却用到了5处地名,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绝无仅有。明代王世懋专精古文诗词,他曾经这样评价:通常而言,一首好的七律诗,一句中不可引用两个典故,整首诗中不可以引用同样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这个作诗的规矩,极少有人违反。但我认为这并不完全正确,写诗应该重视情感的自然流露,不露雕琢痕迹,才能称为好诗。如因此违反了上述规矩,也没关系。就像李白的《峨眉山月歌》,4句诗引用了5个地名,不但没有重复之嫌,反成为古今绝唱,就连乾隆皇帝读后也不禁赞叹。这首诗读起来只觉得妙不可言,但真的好在哪里,却无从捉摸。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5个地名其实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如此精妙的一首诗,自然得用心品读。我们不如跟着李白的踪迹,边赏景边悟情。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眉山月歌》的诗,就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仔细看过,你会惊讶地发现全诗除“峨眉山月”之外,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越发深沉。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察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奇景。此句不仅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美妙。而明月可望而不可即,更是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象征。凡咏月之处,皆抒发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李白不仅擅用地名,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对于绝句诗艺的娴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转很见功夫。李白是从平羌江顺流而来,所以第三句的“夜发清溪”是实接,如果再是实转,由清溪直下渝州,则成了水上码头名称的罗列,便可能诗味索然,而“向三峡”却是在虚实之间,作为地名,“三峡”属实,但此时诗人尚未抵达。它又是在想象之中。由于第三句承转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顺水之舟,并赋予一系列普通地名以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的佳境。全篇读来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此刻,你一定也在感叹诗歌《峨眉山月歌》的创作之绝妙了。回头再读,相信收获会更多哟!
考考你:下面古诗中也都有地名,爱诵读的你能填上吗?
1.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2.朝辞()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3.即从()穿(),便下()向()。
(《峨眉山月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