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四川省泸州市中心区发展演变为例,分析目前滨江城市中心区存在的问题,并对滨江城市中心区空间位置与功能构成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浅析与规律小结,强调滨江城市中心区的临水、协同与跳跃式扩张等特性,推断滨江城市中心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滨江城市、中心区、空间位置、功能构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与研究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沿江城市众多的国家,城市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水平的高低、使各滨江城市的中心区呈现出不同发展状态,在当前快速城市化以及空间集聚扩张态势下,城市滨江地带的开发已经全面展开,本文试图通过对滨江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演变分析,探讨如下问题:
(1)通过对滨江城市中心区空间演变分析为滨江城市中心选择提供依据;
(2)探寻滨江城市中心区发展趋势;
本次案例分析的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沱江与长江在泸州中心城区汇合,目前已形成“两江四岸”的城市格局,泸州依水而城,城市的产生、成长、发展都受到长、沱二江的影响。
二、第一阶段:临江单边点状发展,中心区尚未成型
人类早期的居民点就是在河流附近产生的,随着居民点发展扩大及城镇形成,其选址多以江河为依托,临江发展。
1、空间特征:城市临江单边点状发展、中心区尚未成型
前工业时代,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限制,城市扩张缓慢,城市封闭在由城墙与江限定的范围当中,形成临江点状发展态势,空间没有太大的扩张,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中心区。
2、功能特征:单一行政功能
在此阶段,滨江城市的设置更多是出于政治、军事的考虑(此阶段城市更多是以城郭的形式出现),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中心区功能以行政办公为主。
3、动力机制:
江(河)促进城市产生——在此时期,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江(河)也作为保护城市的天然屏障(政治、军事考虑),人口的集聚与城郭的出现产生了城市雏形。
4、案例分析:宋代以前的泸州城
汉代在长、沱两江交汇之处择背山临江,高不近旱,下不近涝之地设木栅,为江阳县城。选址于此主要原因是该处为蜀南要冲,适于筑城,置州县制约,为重要的军事要地。
三、第二阶段:沿江带状发展,并向陆域纵深延伸
1、空间特征:沿江带状扩张,中心区向陆域纵深发展
伴随着城市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城墙束缚的解除,城市实现第一次快速空间扩张,呈现出沿江(河)线性扩张的空间态势。
在沿江扩展的同时,以城市中心区等功能聚集点为依托,沿对外交通通道向陆域纵深延伸,形成带状延伸+轴向推进的发展模式,并根据聚集点的强弱和数量不同,形成若干垂直于沿江岸线向陆地纵深方向拓进、 长短不一的发展轴线;此时沿江地带主要为码头、企业所占据,城市中心区向陆域纵深发展。
2、功能特征:生活服务功能与生产服务功能
此时的滨江城市中心区功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在中心区开始聚集商业、娱乐等生活性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水运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力以及大批临江产业的建立,生产性服务功能也在城市中心区聚集。
3、动力机制:江(河)带动城市生长
(1)水运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水运交通以其运量和速度成为工业社会之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因此沿江城市的形态发展无不是沿河流展开。
(2)临江产业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内动力。临江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具有的多种功能,因而对沿江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诱发、产生和集聚的作用。
4、案例分析:20世纪以前的泸州城
20世纪的泸州市,空间边界不再局限于中心半岛、小市、蓝田。而是以这三部分组成的核心城区为主体向长江上下游扩张。
此阶段泸州良好的水路运输与区位优势使其工业在川南地位愈加明显,工业园区也迅速在中心半岛周边沿江布局,形成由第二产业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城区在沿江工业的带动下依托江阳路、321国道等主干道向内陆延伸发展,此时的城市中心区主要位于江阳路两侧。
四、第三阶段: “一江两岸”城市格局,形成两岸公共中心
随着快速城镇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通过跨江整合区域空间资源,构建新的城市空间框架,引导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众多沿江城市的共同选择。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国省会城市与直辖市中已有78%的城市成为跨江城市。
1、空间特征:有序缝合,打造两岸公共中心
两岸地区作为城市的断裂部分,首先需要在空间上进行缝合,除了最基本的跨江桥梁与道路外,还需要两岸地区在空间上形成有序的相互作用,能使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随着一江两岸的形成,城市中心开始向两岸几何中心——滨江段聚集,最终形成一个围绕河流的城市公共中心,城市的生活、生产功能依次在外围展开。在此过程中,老城片区通过对沿江地带实施更新改造,使片区城市中心向滨江段转移,而新城片区应做好对沿江中心地带的控制,确保两岸空间成为有机整体。
2、功能特征:生活性服务功能为主
随着城市发展逐渐对环境、人本价值重视的情况下,滨江地段作为城市中珍贵資源成为城市环境升级与品质提升的突破点,其承担着推动城市又一次飞跃的任务,滨江城市中心区逐渐向此转移,其文化、体育、休闲等生活性功能逐渐加强。
3、动力机制:
(1)由于陆域交通能力提升及其运输时间优势,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滨水工业逐渐迁往内地,由于技术的进步,大吨位港口开始向城市以外水深条件更好的地方转移。
(2)政府因素是沿江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以废弃工厂为主的沿江地段是城市中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段,加之滨水区开发能较快树立城市形象,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容易获得房地产业、商业及广大市民等多方面的支持,获得巨额的开发启动资金,促成项目的实施。
(3)“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是沿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由于沿江地区靠近水域,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对人的身心是一个极大的放松,在消费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推动下,使得城市对高品位城市中心区的需求在上升。
4、案例分析:当前的泸州城
泸州城生于沱江,后沿长陀两江带状发展,城市中心处于中心半岛范围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近期城市中心将会转移至以茜草为核心、包含长江北岸滨江地区构成的城市中央商务服务中心区(CBD),统领城市各片区发展。当前,茜草组团沿江地带的工业企业已经全部进行搬迁改造,跨越长江两岸的茜草中央商务区(CBD)正逐渐成型。
五、发展趋势判断——从“轴心辐射”到“区域复合”
1、未来滨江城市中心区发展演变趋势
(1)从“单核统领”到“多核联动”
滨江城市是以江河为发展带向外辐射发展的,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空间逐步向外扩张,同时伴随着城市新功能聚焦点的出现,滨江城市将逐步从“单核统领”到“多核联动”的空间发展模式演变。滨江城市将沿江形成多个中心区。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滨江城市应对两岸沿线地区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共同考虑,整体发展,并通过滨江开敞系统的延续构造可持续的生态空间。
(2)主题凸显、功能互补
对城市中不同河流、不同公共中心,结合其自身特点、两岸现状发展特征以及在滨江整体空间序列中的定位,赋予其不同的发展主题,两岸功能布置以及中心打造围绕该主题展开,体现滨江地区各自明显特性。
2、案例分析:未来的泸州城
由于江北新区的提出,泸州中心城区范围扩展至泸县神仙桥码头周边地区,促使大泸州发展新格局形成,新视野背景下的大泸州市区空间构架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即从“单核统领”向“多核联动”的模式转变。
位于中兴生态园东侧和北侧的大片区域将成为城市新的发展片区,中兴生态园从城市边缘一跃成为城市东部几何中心。围绕该区在沿江地段打造集高端城市商务旅游、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央生态核心区(CED),满足休闲时代城市功能发展的多元化需要。中央商务服务中心区(CBD)区与中央生态核心区(CED)功能互补,将成为服务大泸州市区的“双核”。促使大泸州市区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转变,形成“一带双核”全新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杨俊宴、阳建强、孙世界.滨江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学思考, 2007/12
[2]李伟红.国外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2010/10
[3]李增军.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2
[4]林琳、傅鸣、许学强. 广州珠江滨水区更新模式的思考,2007/2
[5]徐永健、阎小培.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初探——北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经济地理,2000
[6]杨春侠. 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滨江城市、中心区、空间位置、功能构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与研究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沿江城市众多的国家,城市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水平的高低、使各滨江城市的中心区呈现出不同发展状态,在当前快速城市化以及空间集聚扩张态势下,城市滨江地带的开发已经全面展开,本文试图通过对滨江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演变分析,探讨如下问题:
(1)通过对滨江城市中心区空间演变分析为滨江城市中心选择提供依据;
(2)探寻滨江城市中心区发展趋势;
本次案例分析的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沱江与长江在泸州中心城区汇合,目前已形成“两江四岸”的城市格局,泸州依水而城,城市的产生、成长、发展都受到长、沱二江的影响。
二、第一阶段:临江单边点状发展,中心区尚未成型
人类早期的居民点就是在河流附近产生的,随着居民点发展扩大及城镇形成,其选址多以江河为依托,临江发展。
1、空间特征:城市临江单边点状发展、中心区尚未成型
前工业时代,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限制,城市扩张缓慢,城市封闭在由城墙与江限定的范围当中,形成临江点状发展态势,空间没有太大的扩张,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中心区。
2、功能特征:单一行政功能
在此阶段,滨江城市的设置更多是出于政治、军事的考虑(此阶段城市更多是以城郭的形式出现),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中心区功能以行政办公为主。
3、动力机制:
江(河)促进城市产生——在此时期,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江(河)也作为保护城市的天然屏障(政治、军事考虑),人口的集聚与城郭的出现产生了城市雏形。
4、案例分析:宋代以前的泸州城
汉代在长、沱两江交汇之处择背山临江,高不近旱,下不近涝之地设木栅,为江阳县城。选址于此主要原因是该处为蜀南要冲,适于筑城,置州县制约,为重要的军事要地。
三、第二阶段:沿江带状发展,并向陆域纵深延伸
1、空间特征:沿江带状扩张,中心区向陆域纵深发展
伴随着城市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城墙束缚的解除,城市实现第一次快速空间扩张,呈现出沿江(河)线性扩张的空间态势。
在沿江扩展的同时,以城市中心区等功能聚集点为依托,沿对外交通通道向陆域纵深延伸,形成带状延伸+轴向推进的发展模式,并根据聚集点的强弱和数量不同,形成若干垂直于沿江岸线向陆地纵深方向拓进、 长短不一的发展轴线;此时沿江地带主要为码头、企业所占据,城市中心区向陆域纵深发展。
2、功能特征:生活服务功能与生产服务功能
此时的滨江城市中心区功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在中心区开始聚集商业、娱乐等生活性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水运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力以及大批临江产业的建立,生产性服务功能也在城市中心区聚集。
3、动力机制:江(河)带动城市生长
(1)水运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水运交通以其运量和速度成为工业社会之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因此沿江城市的形态发展无不是沿河流展开。
(2)临江产业是沿江城市发展的内动力。临江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具有的多种功能,因而对沿江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诱发、产生和集聚的作用。
4、案例分析:20世纪以前的泸州城
20世纪的泸州市,空间边界不再局限于中心半岛、小市、蓝田。而是以这三部分组成的核心城区为主体向长江上下游扩张。
此阶段泸州良好的水路运输与区位优势使其工业在川南地位愈加明显,工业园区也迅速在中心半岛周边沿江布局,形成由第二产业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城区在沿江工业的带动下依托江阳路、321国道等主干道向内陆延伸发展,此时的城市中心区主要位于江阳路两侧。
四、第三阶段: “一江两岸”城市格局,形成两岸公共中心
随着快速城镇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通过跨江整合区域空间资源,构建新的城市空间框架,引导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众多沿江城市的共同选择。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国省会城市与直辖市中已有78%的城市成为跨江城市。
1、空间特征:有序缝合,打造两岸公共中心
两岸地区作为城市的断裂部分,首先需要在空间上进行缝合,除了最基本的跨江桥梁与道路外,还需要两岸地区在空间上形成有序的相互作用,能使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有机的整体。
随着一江两岸的形成,城市中心开始向两岸几何中心——滨江段聚集,最终形成一个围绕河流的城市公共中心,城市的生活、生产功能依次在外围展开。在此过程中,老城片区通过对沿江地带实施更新改造,使片区城市中心向滨江段转移,而新城片区应做好对沿江中心地带的控制,确保两岸空间成为有机整体。
2、功能特征:生活性服务功能为主
随着城市发展逐渐对环境、人本价值重视的情况下,滨江地段作为城市中珍贵資源成为城市环境升级与品质提升的突破点,其承担着推动城市又一次飞跃的任务,滨江城市中心区逐渐向此转移,其文化、体育、休闲等生活性功能逐渐加强。
3、动力机制:
(1)由于陆域交通能力提升及其运输时间优势,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滨水工业逐渐迁往内地,由于技术的进步,大吨位港口开始向城市以外水深条件更好的地方转移。
(2)政府因素是沿江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以废弃工厂为主的沿江地段是城市中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段,加之滨水区开发能较快树立城市形象,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容易获得房地产业、商业及广大市民等多方面的支持,获得巨额的开发启动资金,促成项目的实施。
(3)“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是沿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由于沿江地区靠近水域,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对人的身心是一个极大的放松,在消费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推动下,使得城市对高品位城市中心区的需求在上升。
4、案例分析:当前的泸州城
泸州城生于沱江,后沿长陀两江带状发展,城市中心处于中心半岛范围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近期城市中心将会转移至以茜草为核心、包含长江北岸滨江地区构成的城市中央商务服务中心区(CBD),统领城市各片区发展。当前,茜草组团沿江地带的工业企业已经全部进行搬迁改造,跨越长江两岸的茜草中央商务区(CBD)正逐渐成型。
五、发展趋势判断——从“轴心辐射”到“区域复合”
1、未来滨江城市中心区发展演变趋势
(1)从“单核统领”到“多核联动”
滨江城市是以江河为发展带向外辐射发展的,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空间逐步向外扩张,同时伴随着城市新功能聚焦点的出现,滨江城市将逐步从“单核统领”到“多核联动”的空间发展模式演变。滨江城市将沿江形成多个中心区。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滨江城市应对两岸沿线地区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共同考虑,整体发展,并通过滨江开敞系统的延续构造可持续的生态空间。
(2)主题凸显、功能互补
对城市中不同河流、不同公共中心,结合其自身特点、两岸现状发展特征以及在滨江整体空间序列中的定位,赋予其不同的发展主题,两岸功能布置以及中心打造围绕该主题展开,体现滨江地区各自明显特性。
2、案例分析:未来的泸州城
由于江北新区的提出,泸州中心城区范围扩展至泸县神仙桥码头周边地区,促使大泸州发展新格局形成,新视野背景下的大泸州市区空间构架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即从“单核统领”向“多核联动”的模式转变。
位于中兴生态园东侧和北侧的大片区域将成为城市新的发展片区,中兴生态园从城市边缘一跃成为城市东部几何中心。围绕该区在沿江地段打造集高端城市商务旅游、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央生态核心区(CED),满足休闲时代城市功能发展的多元化需要。中央商务服务中心区(CBD)区与中央生态核心区(CED)功能互补,将成为服务大泸州市区的“双核”。促使大泸州市区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转变,形成“一带双核”全新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杨俊宴、阳建强、孙世界.滨江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学思考, 2007/12
[2]李伟红.国外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2010/10
[3]李增军.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2
[4]林琳、傅鸣、许学强. 广州珠江滨水区更新模式的思考,2007/2
[5]徐永健、阎小培.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初探——北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经济地理,2000
[6]杨春侠. 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