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血站;检测前;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2006年5月卫生部制定并下发了《血站质量管理》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系统必须严格执行两个规范,实行质量体系管理。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测前的过程管理,检测过程的管理和检测后过程的管理。[1]检测前质量管理过程容易被忽略,现对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保证进行探讨如下。
1血液检测前质量保证的内容
1.1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
1.2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
1.3实验室仪器的质量保证。
1.4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1.5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
1.6献血者的准备。
1.7标本的留取、处理和保存。
1.8实验室的用水。
2血液检测前质量保证的实施措施
2.1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人员在检测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所有血站工作人员均应取得“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上岗证”,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术活动等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加强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轮流派往人员出外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交流工作经验以提高本单位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保持各工作岗位人员的稳定性等对保证血站血液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2.2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实验室设置的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如标本的接收和处理区、ELISA实验区、报告处理区等按一定的合理的检测流程进行对质量保证起到一定的作用。建立实验室工作制度,保持安静的工作环境对检测人员集中精神进行检测工作有一定的作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保证仪器能否正常工作起重要作用。
2.3实验室仪器的质量保证:实验室仪器的性能指标、保养维护、校正等对检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仪器管理和使用制度,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应建立标准的操作规程,并设有记录使用状态的记录本,实验室仪器应按要求定期进行保养及校正,并由专人负责。仪器应在正常状态下进行工作,仪器出现偏差应校正准确后才能使用。
2.4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根据实验室自身的条件、检测目的、要求、所用仪器等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保证有一定的意义。例如检测ALT有快速法、赖氏法、速率法等,快速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只是定性方法,因而适合采血前初筛用,赖氏法和速率法操作相对复杂、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以定量,检测需要精密仪器,因而适合采血后复检使用。
2.5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试剂盒是检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条件。选择试剂盒之前可根据本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以及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等实际情况建立选择试剂盒的标准(例如对试剂的特异性、敏感度、精密度、对该试剂盒操作情况、结果判读等要求),然后按照该标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一种合适的检测试剂盒,对检测结果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证。
2.6献血者的准备: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动员和咨询,必要的问诊、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向献血者介绍献血相关知识,减轻献血者的心理负担,让献血者在献血前有充分的准备(例如献血前有好的作息和饮食),将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对保证采集血液的质量和检测结果有一定的作用。
2.7标本的留取、处理和保存:正确地收集和处理标本是检测的重要环节,不当的标本收集与处理及保存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留错标本将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必须加以重视。可以根据本血站人员情况以及本地区无偿献血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标本留取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杜绝留错标本的现象。
2.8实验室的用水:实验室所用的水有一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加样器的冲洗系统和酶免法配洗液最好用蒸馏水,当所用的水中离子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影响酶免法洗板的效果,影响结果的判读。
3讨论
血液检测前的质量保证对血液检测的最终结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员的素质对检测结果好坏起主导作用,实验室设置不合理和不合理的检测流程,可导致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仪器的使用不正确和出现偏差不及时校正可引起不必要的错误发生,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选择不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正确标本的留取、处理和保存可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标本的留错将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的用水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均可以影响血液检测的结果。血站血液质量控制应函盖血液由献血者身上抽出到用在受血者身上的每一个环节[1],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血液检测前的质量保证最容易被勿视,因而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安万新. 输血技术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39-240.
质量管理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2006年5月卫生部制定并下发了《血站质量管理》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系统必须严格执行两个规范,实行质量体系管理。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测前的过程管理,检测过程的管理和检测后过程的管理。[1]检测前质量管理过程容易被忽略,现对血站实验室检测前质量保证进行探讨如下。
1血液检测前质量保证的内容
1.1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
1.2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
1.3实验室仪器的质量保证。
1.4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1.5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
1.6献血者的准备。
1.7标本的留取、处理和保存。
1.8实验室的用水。
2血液检测前质量保证的实施措施
2.1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人员在检测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所有血站工作人员均应取得“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上岗证”,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术活动等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加强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轮流派往人员出外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交流工作经验以提高本单位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保持各工作岗位人员的稳定性等对保证血站血液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2.2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实验室设置的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如标本的接收和处理区、ELISA实验区、报告处理区等按一定的合理的检测流程进行对质量保证起到一定的作用。建立实验室工作制度,保持安静的工作环境对检测人员集中精神进行检测工作有一定的作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保证仪器能否正常工作起重要作用。
2.3实验室仪器的质量保证:实验室仪器的性能指标、保养维护、校正等对检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仪器管理和使用制度,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应建立标准的操作规程,并设有记录使用状态的记录本,实验室仪器应按要求定期进行保养及校正,并由专人负责。仪器应在正常状态下进行工作,仪器出现偏差应校正准确后才能使用。
2.4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根据实验室自身的条件、检测目的、要求、所用仪器等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保证有一定的意义。例如检测ALT有快速法、赖氏法、速率法等,快速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只是定性方法,因而适合采血前初筛用,赖氏法和速率法操作相对复杂、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以定量,检测需要精密仪器,因而适合采血后复检使用。
2.5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试剂盒是检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条件。选择试剂盒之前可根据本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以及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等实际情况建立选择试剂盒的标准(例如对试剂的特异性、敏感度、精密度、对该试剂盒操作情况、结果判读等要求),然后按照该标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一种合适的检测试剂盒,对检测结果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证。
2.6献血者的准备: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动员和咨询,必要的问诊、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查,向献血者介绍献血相关知识,减轻献血者的心理负担,让献血者在献血前有充分的准备(例如献血前有好的作息和饮食),将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对保证采集血液的质量和检测结果有一定的作用。
2.7标本的留取、处理和保存:正确地收集和处理标本是检测的重要环节,不当的标本收集与处理及保存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留错标本将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必须加以重视。可以根据本血站人员情况以及本地区无偿献血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标本留取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杜绝留错标本的现象。
2.8实验室的用水:实验室所用的水有一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加样器的冲洗系统和酶免法配洗液最好用蒸馏水,当所用的水中离子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影响酶免法洗板的效果,影响结果的判读。
3讨论
血液检测前的质量保证对血液检测的最终结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员的素质对检测结果好坏起主导作用,实验室设置不合理和不合理的检测流程,可导致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仪器的使用不正确和出现偏差不及时校正可引起不必要的错误发生,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选择不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不正确标本的留取、处理和保存可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标本的留错将直接导致检测结果的错误,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的用水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均可以影响血液检测的结果。血站血液质量控制应函盖血液由献血者身上抽出到用在受血者身上的每一个环节[1],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血液检测前的质量保证最容易被勿视,因而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安万新. 输血技术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