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抓实抓牢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全面提升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获得正确的道德感知,自觉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识。本文根据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路径;创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小学阶段思政课课程规划出课程目标,指出“在小学阶段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启蒙,引导小学生形成“五个热爱”的情感和,让他们初步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愿望。”[1]当然,在进行小学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教师能够积极面对小学思想道德品质课程当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考察,以此来找到更好的解决的办法。
一、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身心发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于教师讲授的课程很可能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当思想道德教育比较枯燥时,小学生更难以做到深入了解,以至于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也会不高,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当中,经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道德课容易被忽视
有的学校对思想道德课程并未做到十分重视,只是在表面上开设思想道德课程,甚至有一些学校以及家长对思想品德课程认知程度相对比较低,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思想道德课程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塑造人生品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对语文、数学两门课程的升学率追求都比较高,而对思想道德课程这些对升学率并不会造成直接影响的课程相对较为忽视。作为非主体课程一般虽然能够被承认其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不能够被真正认真对待,还有一些学校甚至会将思想品德课程当可有可无的课程,很多家长由于对学生望子成龙而特别重视提升主科的成绩,则会把一些关键的资源放在能够提升成绩的课程当中,对思想道德课程的教育就表现出特别忽视。
(二)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在小学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些小学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比较落后,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并不能够真正地教导学生以人为本,也不能够做到在思想道德课堂上让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更多时候课程教学的重点只是话语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或怎样做事,却并不能使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去真正體会明白,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很低,所以只有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扮演一个课堂主体的角色,才可能确保让学生用心融入课堂的氛围当中去,并积极地汲取课程当中的知识。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道德课程能够培养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的教育方式是相对有效的,如果能够把实践和理论能够紧密联系起来,那就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创新路径
小学思想道德课程是小学生未来成长成才、塑造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性课程。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小学思政课程的重要地位,将小学思政课讲好、讲活,并抓好思政课程建设。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生动有趣的智慧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师生关系中常谈常新的内容。对于小孩子们来说,小学是他们人生成长的第一个蓄能站,小学老师则是他们最先接触的人生导师,因此,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改善和增进小学校园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和老师更加亲近,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2]作为教师,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其他课程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增强和孩子们的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校园生活氛围,帮助小孩子转变学习态度,让孩子们学的更有动力、效果更明显。
在小学阶段,课堂上的主导者和行为主体一般是老师,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实施。这种教学的方式老套落后,对于师生关系的促进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在新时代社会背景和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运用一些恰当的策略转变教学模式、展现人格魅力、构建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少先队是我国小学非常有特色的少年儿童团队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作为一个儿童队伍中最核心的组织,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小学要利用好这一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对小孩子教育和启发的有效性,做好小孩子的榜样学习工作和政治启蒙工作。
(三)开发利用多类型教材资源加深知识认知
当前,我国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课本课堂教育,小学也不例外。但是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当充分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挖掘典型的人物教材、视频教材和图片教材等直观容易接受的教材。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间接地告诉学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而且要鼓励学生学会自己发现,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中所举实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这样有利于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也会容易接受。[3]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向小学生讲解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也让小学生能够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社会当中的复杂信息,并且必须细心进行引导,让小学生可以明辨是非,真正学会如何应对外界可能会给予的干扰。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并了解思想道德课程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隐性教育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师风的建设要常抓不懈,加强每一位教师的道德监督工作,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学生可以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都接受到教师的道德教育培养和熏陶,这样的教育才会更加富有力量,而且效果也会更加持久,学生更不会因教师言行不一致产生道德认知焦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 李光月. 在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中引入益智玩具的实践与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黄友爱.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3-74.
关键词: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路径;创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小学阶段思政课课程规划出课程目标,指出“在小学阶段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启蒙,引导小学生形成“五个热爱”的情感和,让他们初步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愿望。”[1]当然,在进行小学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教师能够积极面对小学思想道德品质课程当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考察,以此来找到更好的解决的办法。
一、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身心发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于教师讲授的课程很可能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当思想道德教育比较枯燥时,小学生更难以做到深入了解,以至于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也会不高,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当中,经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道德课容易被忽视
有的学校对思想道德课程并未做到十分重视,只是在表面上开设思想道德课程,甚至有一些学校以及家长对思想品德课程认知程度相对比较低,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思想道德课程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塑造人生品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对语文、数学两门课程的升学率追求都比较高,而对思想道德课程这些对升学率并不会造成直接影响的课程相对较为忽视。作为非主体课程一般虽然能够被承认其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不能够被真正认真对待,还有一些学校甚至会将思想品德课程当可有可无的课程,很多家长由于对学生望子成龙而特别重视提升主科的成绩,则会把一些关键的资源放在能够提升成绩的课程当中,对思想道德课程的教育就表现出特别忽视。
(二)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在小学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些小学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比较落后,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并不能够真正地教导学生以人为本,也不能够做到在思想道德课堂上让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更多时候课程教学的重点只是话语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或怎样做事,却并不能使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去真正體会明白,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很低,所以只有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扮演一个课堂主体的角色,才可能确保让学生用心融入课堂的氛围当中去,并积极地汲取课程当中的知识。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道德课程能够培养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的教育方式是相对有效的,如果能够把实践和理论能够紧密联系起来,那就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创新路径
小学思想道德课程是小学生未来成长成才、塑造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性课程。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小学思政课程的重要地位,将小学思政课讲好、讲活,并抓好思政课程建设。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生动有趣的智慧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师生关系中常谈常新的内容。对于小孩子们来说,小学是他们人生成长的第一个蓄能站,小学老师则是他们最先接触的人生导师,因此,通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改善和增进小学校园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和老师更加亲近,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2]作为教师,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其他课程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增强和孩子们的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校园生活氛围,帮助小孩子转变学习态度,让孩子们学的更有动力、效果更明显。
在小学阶段,课堂上的主导者和行为主体一般是老师,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实施。这种教学的方式老套落后,对于师生关系的促进没有任何好处。因此,在新时代社会背景和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运用一些恰当的策略转变教学模式、展现人格魅力、构建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少先队是我国小学非常有特色的少年儿童团队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作为一个儿童队伍中最核心的组织,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小学要利用好这一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对小孩子教育和启发的有效性,做好小孩子的榜样学习工作和政治启蒙工作。
(三)开发利用多类型教材资源加深知识认知
当前,我国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课本课堂教育,小学也不例外。但是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当充分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挖掘典型的人物教材、视频教材和图片教材等直观容易接受的教材。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间接地告诉学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而且要鼓励学生学会自己发现,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中所举实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这样有利于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也会容易接受。[3]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向小学生讲解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也让小学生能够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社会当中的复杂信息,并且必须细心进行引导,让小学生可以明辨是非,真正学会如何应对外界可能会给予的干扰。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并了解思想道德课程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隐性教育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师风的建设要常抓不懈,加强每一位教师的道德监督工作,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学生可以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都接受到教师的道德教育培养和熏陶,这样的教育才会更加富有力量,而且效果也会更加持久,学生更不会因教师言行不一致产生道德认知焦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 李光月. 在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中引入益智玩具的实践与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黄友爱.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