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得出,该项投资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防灾效益。其观测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国土测绘和教学研究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首个省级范围内实现了GPS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和定时自动处理的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系统,填补了山东地区大尺度水平形变观测手段的空白。该项目在同类观测台网中整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数据实时传输与定时自动处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GPS观测网络;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地震、洪水、干旱等灾害,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至今仍留有阴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6%,仅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灾害已经成为阻止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地震局“十五期间”在模拟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地震监测网络,山东地震局建成了数字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台网、前兆台网、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等。为了得到更详细的观测资料,“十一五”期间,在“十五”项目的基础上,各观测网络项目全部实施了扩建,其中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是扩建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概述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总投资额143.5万元(包含目前正在建设的济南基准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3个GNSS基准站,完善GPS监控管理和数据处理系统,对3个基准站进行水准、重力联测。该项目应用当今最先进的专用仪器设备,采用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基准站有人看守、无人值守,实现网络运行的自动化,其基准站与“十五”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准站共同组成了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服务于山东省的防震减灾工作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建设。
二、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的性质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是公益性投资项目,它不同于其他竞争性项目。公益性投资项目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主要为全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因此,它的效益不直接体现在项目的盈利层,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该项目投资又是一个概率投资,因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以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该项目属于财政投资项目,对其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国外对于财政支出早就有比较系统和成熟的评价办法,国内起步晚且方法不成熟。该项目是由省财政投入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具有典型意义,有利于正确评价山东省各级地震工作机构在这个项目实施中的责任,有利于“十一五”期间加强项目管理水平,提升财政资金的效能。该项目属于建成投产后不会产生现金流入的社会工程项目,对其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其所使用的方法与有现金流入的项目不尽相同,其评价目的与盈利性项目也具有本质的区别。
三、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一)西方政府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西方政府投资效益分析的主要方法体系就是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国有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公共项目投资不断增加。由于公共项目和私人项目目标的不一致,显然不能把私人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公共项目评价。因此,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一种评价公共项目的方法,那就是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它在形式上同财务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因为两者都是对投资利益进行评价。但由于投资性质及投资目标截然不同,投资利益构成及对利益估价方法也就不同。
针对防灾投资的效益分析国外已经具有比较系统的做法,国内针对水灾、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防灾项目也已经有一些比较系统的效益分析与评价办法。日本对防治水灾和地震灾害的工程研究较多,但专门针对防震减灾工程的绩效分析及评价方法体系尚未形成。
(二)中国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投资效益分析方法主要有价值评价法、效益评价法和机会成本法。其中价值评价法用于评价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即地震灾害造成的物化劳动损失的价值量;防震减灾工程造价;由于采取防震减灾措施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减少量(需要折算成以货币表示的价值)。效益评价法主要用于评价防震减灾工程的社会效益。机会成本法以地震灾害造成的已有收入损失作为灾害的经济损失,以减灾投资额投入到其他行业所获得的收入的最高额作为减灾的耗费;以减灾投资引起的已有收入损失的减少部分作为减灾的效益。
投资效益是投资领域或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概念一般只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生产性投资,而投资效益问题不仅涉及物质生产领域和生产性投资中的直接效益,而且还包括间接效益,不仅体现为收益的增加,还可以体现为支出的节约。特别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更多的是表现为它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因此,将投资效益的含义概述为投资领域或投资活动中劳动消耗与获取效用的比例更能说明投资效益的性质。
四、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一)项目投资情况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总投资额143.5万元(包含目前正在建设的济南基准站28.43万元),扩建项目包括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GNSS基准站建设和菏泽市地震局GNSS基准站建设,全部由山东省省级财政资金投资。其中工作经费预算21.50万元;设备费预算67.92万元;业务经费25.65万元;预算合计115.07万元。
(二)项目支出明细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山东省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工作经费列支21.37万元,预算结余0.13万元;设备费列支67.92万元,预算结余0元;业务经费支出25.13万元;支出合计114.43万元,项目总结余0.64万元。
(三)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1.2009~2011年年度项目支出比例分析
从以上支出明细图可以看出,2009年(图1)属于项目的启动阶段,项目开始勘选站址,所以在此阶段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等支出所占比例较大,占本年度支出经费的72%;2010年(图2)项目开始土建施工,所以在此阶段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入很大,本年度经费几乎全部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所占比例高达99%;2011年(图3)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所以此阶段差旅费、交通费、劳务费支出比例较大。由图4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支出占整个项目的80%;由图5可以看出,整个项目在土建施工阶段支出比重较大,占这个项目的80%。由此分析看,整个项目的经费支出符合山东地壳运动GPS项目扩建要求,整个项目支出中固定资产类支出占绝大比例,比较合理,符合国家和山东省地震局财务管理规定。
2.投资效益分析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建成以后,实现了GPS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下载和自动处理,GPS观测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国土测绘和教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基准站准均匀地分布在山东地区新生代以来具有差异运动的不同地质构造块体内,并且沿我省主要地震构造带——沂沭断裂带两侧准均匀布设,用于监测山东地区不同地质构造块体和沂沭断裂带的新活动,为地震监测预报研究提供大尺度的空间应变信息。该项目是目前我国首个省级范围内实现了GPS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和定时自动处理的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系统,填补了山东地区缺少大尺度水平形变观测手段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防灾效益。
项目在同类观测台网中整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数据实时传输与定时自动处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建设及完成后,网络产出的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在2012年度、2013年度山东省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分析中使用了该网络产出的观测数据,为山东省年度震情趋势预测提供了应力场背景资料。
(2)利用该网络产出的高频观测数据处理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震时地壳动态变化特征和震后山东地壳运动趋势,该结果被引用到“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验收中。
(3)该网络产出的数据和资料在地震系统已实现共享,由地震行业科研专项《GNSS系列数据产品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项目具体实现。
(4)该网络产出的数据和资料已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实现共享,实时观测数据已应用于山东SDCORS网络,为山东省基础测绘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5)该网络产出的观测数据已与山东省气象局实现数据共享,为山东省气象预报服务。
(6)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使用该网络产出的观测数据开展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
(7)利用该网络产生的数据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五、总结
通过对该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发现,对观测类项目的投资效益很难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具体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是公益性投资项目,该项目投资又是一个概率投资,因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以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公益性投资项目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主要为全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很难对其投资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二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不会产生现金流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具有实际的科技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间接效益。
总之,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随着其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产出的观测数据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未来将开展实时高频GPS定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可实时监测地壳运动状态,为地震预警、重大建筑物变形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并继续加强多方合作,将该系统拓展成为集地震监测预报、气象预报、基础测绘和导航等多功能的综合观测网络系统。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GPS观测网络;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地震、洪水、干旱等灾害,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至今仍留有阴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6%,仅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灾害已经成为阻止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地震局“十五期间”在模拟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地震监测网络,山东地震局建成了数字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台网、前兆台网、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等。为了得到更详细的观测资料,“十一五”期间,在“十五”项目的基础上,各观测网络项目全部实施了扩建,其中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是扩建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概述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总投资额143.5万元(包含目前正在建设的济南基准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3个GNSS基准站,完善GPS监控管理和数据处理系统,对3个基准站进行水准、重力联测。该项目应用当今最先进的专用仪器设备,采用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基准站有人看守、无人值守,实现网络运行的自动化,其基准站与“十五”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准站共同组成了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服务于山东省的防震减灾工作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建设。
二、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的性质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是公益性投资项目,它不同于其他竞争性项目。公益性投资项目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主要为全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因此,它的效益不直接体现在项目的盈利层,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该项目投资又是一个概率投资,因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以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该项目属于财政投资项目,对其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国外对于财政支出早就有比较系统和成熟的评价办法,国内起步晚且方法不成熟。该项目是由省财政投入的,对该工程项目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具有典型意义,有利于正确评价山东省各级地震工作机构在这个项目实施中的责任,有利于“十一五”期间加强项目管理水平,提升财政资金的效能。该项目属于建成投产后不会产生现金流入的社会工程项目,对其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其所使用的方法与有现金流入的项目不尽相同,其评价目的与盈利性项目也具有本质的区别。
三、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一)西方政府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西方政府投资效益分析的主要方法体系就是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国有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公共项目投资不断增加。由于公共项目和私人项目目标的不一致,显然不能把私人项目财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公共项目评价。因此,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一种评价公共项目的方法,那就是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它在形式上同财务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因为两者都是对投资利益进行评价。但由于投资性质及投资目标截然不同,投资利益构成及对利益估价方法也就不同。
针对防灾投资的效益分析国外已经具有比较系统的做法,国内针对水灾、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防灾项目也已经有一些比较系统的效益分析与评价办法。日本对防治水灾和地震灾害的工程研究较多,但专门针对防震减灾工程的绩效分析及评价方法体系尚未形成。
(二)中国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投资效益分析方法主要有价值评价法、效益评价法和机会成本法。其中价值评价法用于评价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即地震灾害造成的物化劳动损失的价值量;防震减灾工程造价;由于采取防震减灾措施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减少量(需要折算成以货币表示的价值)。效益评价法主要用于评价防震减灾工程的社会效益。机会成本法以地震灾害造成的已有收入损失作为灾害的经济损失,以减灾投资额投入到其他行业所获得的收入的最高额作为减灾的耗费;以减灾投资引起的已有收入损失的减少部分作为减灾的效益。
投资效益是投资领域或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概念一般只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或非生产性投资,而投资效益问题不仅涉及物质生产领域和生产性投资中的直接效益,而且还包括间接效益,不仅体现为收益的增加,还可以体现为支出的节约。特别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更多的是表现为它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因此,将投资效益的含义概述为投资领域或投资活动中劳动消耗与获取效用的比例更能说明投资效益的性质。
四、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一)项目投资情况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总投资额143.5万元(包含目前正在建设的济南基准站28.43万元),扩建项目包括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GNSS基准站建设和菏泽市地震局GNSS基准站建设,全部由山东省省级财政资金投资。其中工作经费预算21.50万元;设备费预算67.92万元;业务经费25.65万元;预算合计115.07万元。
(二)项目支出明细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山东省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工作经费列支21.37万元,预算结余0.13万元;设备费列支67.92万元,预算结余0元;业务经费支出25.13万元;支出合计114.43万元,项目总结余0.64万元。
(三)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1.2009~2011年年度项目支出比例分析
从以上支出明细图可以看出,2009年(图1)属于项目的启动阶段,项目开始勘选站址,所以在此阶段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等支出所占比例较大,占本年度支出经费的72%;2010年(图2)项目开始土建施工,所以在此阶段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入很大,本年度经费几乎全部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所占比例高达99%;2011年(图3)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所以此阶段差旅费、交通费、劳务费支出比例较大。由图4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支出占整个项目的80%;由图5可以看出,整个项目在土建施工阶段支出比重较大,占这个项目的80%。由此分析看,整个项目的经费支出符合山东地壳运动GPS项目扩建要求,整个项目支出中固定资产类支出占绝大比例,比较合理,符合国家和山东省地震局财务管理规定。
2.投资效益分析
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建成以后,实现了GPS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下载和自动处理,GPS观测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国土测绘和教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基准站准均匀地分布在山东地区新生代以来具有差异运动的不同地质构造块体内,并且沿我省主要地震构造带——沂沭断裂带两侧准均匀布设,用于监测山东地区不同地质构造块体和沂沭断裂带的新活动,为地震监测预报研究提供大尺度的空间应变信息。该项目是目前我国首个省级范围内实现了GPS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和定时自动处理的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系统,填补了山东地区缺少大尺度水平形变观测手段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防灾效益。
项目在同类观测台网中整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数据实时传输与定时自动处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建设及完成后,网络产出的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在2012年度、2013年度山东省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分析中使用了该网络产出的观测数据,为山东省年度震情趋势预测提供了应力场背景资料。
(2)利用该网络产出的高频观测数据处理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震时地壳动态变化特征和震后山东地壳运动趋势,该结果被引用到“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验收中。
(3)该网络产出的数据和资料在地震系统已实现共享,由地震行业科研专项《GNSS系列数据产品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项目具体实现。
(4)该网络产出的数据和资料已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实现共享,实时观测数据已应用于山东SDCORS网络,为山东省基础测绘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5)该网络产出的观测数据已与山东省气象局实现数据共享,为山东省气象预报服务。
(6)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使用该网络产出的观测数据开展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
(7)利用该网络产生的数据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五、总结
通过对该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发现,对观测类项目的投资效益很难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具体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是公益性投资项目,该项目投资又是一个概率投资,因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以后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回报。公益性投资项目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主要为全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和其他有用效果,很难对其投资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二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扩建项目不会产生现金流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具有实际的科技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间接效益。
总之,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络随着其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产出的观测数据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未来将开展实时高频GPS定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可实时监测地壳运动状态,为地震预警、重大建筑物变形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并继续加强多方合作,将该系统拓展成为集地震监测预报、气象预报、基础测绘和导航等多功能的综合观测网络系统。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