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新时期中专数学教学,以适应新时期中专教学的特点,是当今中专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中专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摆脱老的框框,违背了中专培养目标。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改革;课程学习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做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申,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C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都能起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四,关于中专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通过笔试检验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考察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这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因此,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重点在平时,考查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权重应增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总之,如何培养高标准的中专合格人才,使其学有所用,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已不能適应新形势的发展。中专数学教师理应不断汲取新知识,使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的新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刚.浅论数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2).
[2]王晓慧.素质教育观下数学作业的内容与评价方式[D].内蒙古
师范大学,2002(2).
(睢宁县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改革;课程学习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做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申,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C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都能起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四,关于中专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通过笔试检验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考察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这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因此,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重点在平时,考查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权重应增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总之,如何培养高标准的中专合格人才,使其学有所用,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已不能適应新形势的发展。中专数学教师理应不断汲取新知识,使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的新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刚.浅论数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2).
[2]王晓慧.素质教育观下数学作业的内容与评价方式[D].内蒙古
师范大学,2002(2).
(睢宁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