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走过了云南大部分山山水水,对边疆的民族文化由陌生到熟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云南则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传统民族文化最好的地区之一。我深感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人类民族文化的精华保存下来,并使之代代相传。”
——田丰
一、导言
田丰作为作曲家,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田丰作为文化人,掀起了捍卫中华民族源文化的浪潮,让世人瞩目,使后人敬仰。他作为作曲家,超越了音乐本身,向我们提出了“如何保护中华民族源文化”的严肃命题。他用自己的作曲稿费创办“云南族文化传习馆”的个人壮举引起了众多中外媒体长达十多年的聚焦。他的行为向我们显示了一位艺术家在人类文化传承遭受危机时的社会责任与文化风范。
田丰值得文化记述他,值得历史记载他,值得民族瞻仰他……他是一位音乐文化史上少有的作曲家,他对文化事业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在1990年作曲家田丰被列入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录》”,在1992年曾受到国务院表彰。他先后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中国近现代作曲家传略》、《中国近现代艺术家辞典》。2006年4月,已经逝世五年的田丰被云南省政府授予“对云南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称号。他的生命轨迹绽放了20世纪中国作曲家的典型,纪念他是我们的一种历史责任。
二、民族“源文化”的忠实捍卫者
在20世纪末,作曲家田丰在发现人类依存的生态与心态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民族源文化失去原有的生态环境时,发出了震撼社会的呐喊,这是一声掀起21世纪文化浪潮的呐喊。2003年12月11日的《华夏时报》有这样一段报道:“1993年,田丰在距昆明40公里的安宁县境内开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田丰把云南边远村落中一些年逾古稀的民间老艺人和他们民族有歌舞天分的孩子集中到馆内,传教濒临失传的古老歌舞,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完全靠社会捐助维持的传习馆由盛而衰,在2000年春分崩瓦解,追随田丰7年之久、曾视其为家长的孩子们以激烈的冲突方式,与田丰彻底决裂,田丰本人次年病逝,一个忧伤的文化故事在都市的洪流中渐成绝响……”
作曲家之所以对源文化的保存产生如此热情,也许我们可以从他1995年发表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第四期题为《保存原住民文化——我们至高无上的义务》一文中的论述得到一点启示:“人们对大气的污染,水资源的枯竭,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似乎还比较清醒,但是谁也无力去挽回这一自毁的势头,因为人是贪婪的。至于人们对商品文化、科技文化、纯理性文化所导致人类文化沦丧和消亡的危险进程,似乎还很不清醒,因为对贪婪的人来说,精神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财与权的猎取,物质与生活的追求。所以我确信一体化了的地球文化形成之曰,便是人类文化的消亡之时。”“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故抢救保存和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遗存对挽救和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对社会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民族、民俗、历史、博物乃至宗教学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作曲家在文中提出了“保存文化,尤其是保存世上近五千个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当今世界上所有具有责任感的人至高无上的义务”的重要观点。
田丰经常对传习馆中学艺的年轻人说:你们在从事的是自己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你们在做的是一项很伟大的事情,不只是稀里糊涂的唱唱跳跳而已……。
其实,作曲家从1962年到彝族地区采风开始,便深知华夏大地民族“源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当记者有一次问及他这样花精力保护文化是否会影响自己的音乐创作时,他说自己的音乐创作与这种文化的保护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田丰为保护民族源文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后,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2001年6月29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之后在中国文化界接连有意无意地发生了的事情,似乎是对这位怀有伟大文化梦想的大艺术家生前所担心的源文化保存工作的一声声回应:
事件一:
2003年8月,田丰生前的忘年交、“传习馆”的常客、舞蹈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负责编导的一台名为《云南映像》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开始在昆明会堂试演,并赢得社会的强烈反响,且跨出国门先后在多个国家演出。
事件二:
在2003年12月13~15日,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打破常规,分三集连续播出116分钟的纪录片《传习馆》。《华夏时报》称“这是央视新闻评论部历时5年精心制作的扛鼎之作”。节目最后,主持人张羽说:“……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节目,思考我们文化的未来”。
事件三:
在2006年初,“新疆十二木卡姆”和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请的“蒙古长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际法的保存。这进一步佐证了田丰指出的“……保存世上近五千个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当今世界上所有具有责任感的人至高无上的义务”的观点。
事件四:
在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12届青歌赛上出现“原生态唱法”,其中获得该组别最高奖项——金奖的选手李怀秀,在14岁那年,被田丰在云南石屏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挑中进入他的具有抢救性质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学习了近十年。信在记者对获奖的彝族姐弟俩采访时,李怀秀说“今天拿这个奖,妈妈看不到了,还有田丰老师,2001年他病逝了。相信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我们高兴和自豪的”。
事件五:
2006年11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调查》栏目连续四次滚动播出题为“原生态:历史与现实”。在播出的节目中屡次谈到作曲家田丰及其创办的“传习馆”。节目宗旨在于中国文化界、文化人探讨:中华民族、民俗源文化的保存、保护出路在哪里?
一系列在田丰先生逝世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15年前,中央乐团作曲家田丰放弃京城优越的城市生活,在云南开办的“传习馆”,并蹲守了7年之久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不被流失的个人壮举,虽然以令人忧伤的结局告终,但这事件所表现出的文化韧性似乎打开了中国民族、民俗文化宝库的大门,点燃了中国文化人寻找自己民族源文化的火炬。笔者认为,在他一部部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成功问世之时,可能已经掀起了“民族民间源文化新浪潮”。这是让我们今人留住人类文明的浪潮,也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知自己祖先的浪潮。
三、对田丰的田野考察访谈纪实
1 作曲家吴祖强先生谈田丰:
田丰是当时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位。童年的孤儿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生活精神和坚强倔强的性格特征。幼年班的音乐学习经历练就了他认真、执着的学习习惯和创新、出奇的创造勇气。……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他毕业那年,首次举办了完整的毕业生创作音乐会,田丰的作品被作为音乐会的压轴作品演出。他毕 业时的综合创作水平被大家一致公认为毕业生中最优秀的。当时被中央乐团的指挥李德伦等前辈看中,成为唯一被分配到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的毕业生。工作后的第一个创作任务是创作一部大型的声乐性合唱作品《大凉山之歌》。后与瞿希贤、刘奇等人合作创作了体现中日友谊精神的合唱《富士山大风暴》。……他比我小6岁,工作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云南的“传习馆”开学典礼我也在,……在友好医院我去看望他时,非常憔悴……。
言语间,笔者能感受到他们的师生情是非同寻常的。吴教授非常器重这位有才华的学生,同时也很心疼自己学生的遭遇,对于田丰的去世,吴教授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我想这同时也是对一种文化的惋惜。
2 指挥家严良堃谈田丰:
田丰是个勤奋的作曲家,每天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钢琴旁进行创作,风雨无阻,这是他的习惯。所以,我称他是位勤奋的作曲家。
他为了创作经常深入到民族文化中,深入到本土文化中。他把从各个民族基层(民间)收集到的各种民俗音乐元素及民歌素材作为创作材料,融入到自己作品创作中。因此,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中国泥土味儿。
他的生活及成长过程是比较贫困、坎坷的。他一生做了许多事儿,有很多是很有意义却没有报酬,有时候得到的还是不公平……但是,他有着很强的毅力,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3 词作家王凯传谈田丰:
田丰是一位具有很强艺术气质的音乐家,他对待生活感情饱满,对待音乐事业精力充沛。……在创作上思维极为活跃,他不愿意重复成功作品的风格,而是总在探索、创新中求发展,他一直在寻求华夏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底蕴,……从80年代开始,他去云南寻找民族文化的根源与创作灵感。……在云南的第一部作品是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记录片《她从音画中走来》,这部作品中有声乐、器乐,田丰把云南的民间音乐语言与现代技法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反响。
关于他在云南所做的文化事业,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都有客观的报道,记得最早的是浙江电视台。实际上这不应该由他去做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文化工程。
4 云南省歌舞团指挥张业侯谈田丰:
田丰这人非常执著,他写完《爱的足迹》后,深深地爱上了云南。当他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因现代文明的影响,开始不穿自己民族的服装、不跳自己民族的舞蹈、不唱自己民族的民歌,也不说自己民族的语言的时候,他预感若干年后,这些民间珍宝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销声匿迹,于是他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文化梦想:创办云南文化传习馆,使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继续传承。
……他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是一位有远见的民族艺术家,是一位对民族有责任感的艺术家。
5 云南省作曲家吴毅谈田丰:
1990~1993年期间田丰几乎是住在我家,他的一些生活、创作习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听音乐与创作音乐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
当时因为他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云南风情》、《爱的足迹》两部大型作品,已经影响很大。在红河州歌舞团的创作任务是田丰在云南的第三次大型创作活动,开始叫《跳跃》歌舞晚会,后来叫《红河情》,最后定为《红土情》。该部作品中的五个舞蹈音乐是田丰创作的,虽为舞蹈音乐,但都有声乐成分,其中一首几乎就是合唱。
在云南期间田丰还创作过一组以云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民俗合唱,这部作品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来大约在1994~1995年左右,他为广西的北海市写过作品,词作者是乔羽先生,那部作品称之为《北海组歌》。
我记得他在云南的最后一次创作是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他创作了几首作品,作词乔羽、王丹等,后在香港演出。
四、田丰及其作品概述
作曲家田丰(1933年5月1日~2001年6月29日)的音乐创作生涯始于1956年,持续了将近50年。声乐性一交响音乐是其创作的主要体裁。代表作品有:60年代的《大凉山之歌》、《富士山大风暴》,70年代的《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80年代的歌剧《大野芳菲》、《云南风情》、《爱的足迹》、《嘉陵江》等。此外,创作体裁还涉及交响乐、交响诗、芭蕾、音乐剧、电影、电视音乐以及舞蹈音乐等。1987年的《人民日报》说“30多年来,他(田丰)正是用多变的节奏、多彩的旋律、不断更新的音乐语汇,在火热的生活感召下,凭着他对艺术的深挚追求,写下了200余部各种形式的作品”,可谓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他一些零散的作品:如翁若梅女士收集的7首声乐作品,歌曲《祖国晨曲》(乔羽词)、《首都工人民兵进行曲》(苏伟光词),无伴奏合唱作品《川江行》(金帆词)、《天山行》(凯传词),童声合唱《金色的年华》(王玉民词)、《沙柳树》(丁毅词)等等。词作家王凯传曾对笔者说,在1964年他们俩曾运用民间音乐,以解放军巡逻、放哨为题材创作了一组无伴奏合唱作品。
在未出版的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末反映少数民族婚恋习俗的大型作品《爱的足迹》,该作品曾获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据词作家徐寅介绍,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极为特殊,可谓是“一部集舞蹈、舞美、灯光、服饰和独唱、重唱、合唱于一体的戏剧”。另外一部作品是钢琴协奏曲《嘉陵江2,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撼人心魄的(作品)”,该作品中运用大量合唱,这在创作形式上是填补空白的举措,至今未首演。但最让笔者感到惋惜的是在手稿中看到已构思102页的“屈原构想”,从手稿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部宏伟巨作,作曲家的逝世使这部巨作成为了永远的遐想……。
田丰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交响合唱作品上,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创作中大胆借鉴、融合民族“源文化”,使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民族魅力,在同时代作曲家中个性彰显、光彩夺目,形成了“田丰式”的风格,为后代留下了重要的音乐文献。在1987年国家交响乐团举办的“田丰合唱作品音乐会”上,他饱含深情地说:“这些作品,多半栖身于石板之下未见到阳光。不过,我深信它们都是一些能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种子,因为它们是来自祖国的百花园,是埋藏于祖国的沃土之中,所以对它们的未来,我从未悲观过……”。
五、结语
田丰是一位把民族源文化保护视为超越自己生命价值的文化捍卫者,对民族源文化保存有着长远的预见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他还是一位为民族源文化保存付诸实际行动的艺术家的典型。他对保存民族源文化怀有伟大的梦想,但在现代经济大潮的滚滚车轮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或许这也是文化人的一种悲哀,更是珍贵的中华民族源文化凄凉的呻吟。
田丰对民族、民俗音乐文化的保存工作,看似一个平常的个人兴趣爱好行为,但其实质是向我们社会各界及国家政府提出了“如何保护、保存正在流失的珍贵民族源文化”的命题,如果这一命题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响应,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得到一批热血文化人士的继承,那么田丰的个人行为可能会形成一种开始于中国20世纪末,繁荣于21世纪初的“文化新浪潮”运动。这将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形象添加强烈色彩,其成败与价值将由历史来演绎和回答。
责任编辑 张 宁
——田丰
一、导言
田丰作为作曲家,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田丰作为文化人,掀起了捍卫中华民族源文化的浪潮,让世人瞩目,使后人敬仰。他作为作曲家,超越了音乐本身,向我们提出了“如何保护中华民族源文化”的严肃命题。他用自己的作曲稿费创办“云南族文化传习馆”的个人壮举引起了众多中外媒体长达十多年的聚焦。他的行为向我们显示了一位艺术家在人类文化传承遭受危机时的社会责任与文化风范。
田丰值得文化记述他,值得历史记载他,值得民族瞻仰他……他是一位音乐文化史上少有的作曲家,他对文化事业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在1990年作曲家田丰被列入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录》”,在1992年曾受到国务院表彰。他先后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中国近现代作曲家传略》、《中国近现代艺术家辞典》。2006年4月,已经逝世五年的田丰被云南省政府授予“对云南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称号。他的生命轨迹绽放了20世纪中国作曲家的典型,纪念他是我们的一种历史责任。
二、民族“源文化”的忠实捍卫者
在20世纪末,作曲家田丰在发现人类依存的生态与心态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民族源文化失去原有的生态环境时,发出了震撼社会的呐喊,这是一声掀起21世纪文化浪潮的呐喊。2003年12月11日的《华夏时报》有这样一段报道:“1993年,田丰在距昆明40公里的安宁县境内开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田丰把云南边远村落中一些年逾古稀的民间老艺人和他们民族有歌舞天分的孩子集中到馆内,传教濒临失传的古老歌舞,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完全靠社会捐助维持的传习馆由盛而衰,在2000年春分崩瓦解,追随田丰7年之久、曾视其为家长的孩子们以激烈的冲突方式,与田丰彻底决裂,田丰本人次年病逝,一个忧伤的文化故事在都市的洪流中渐成绝响……”
作曲家之所以对源文化的保存产生如此热情,也许我们可以从他1995年发表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第四期题为《保存原住民文化——我们至高无上的义务》一文中的论述得到一点启示:“人们对大气的污染,水资源的枯竭,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似乎还比较清醒,但是谁也无力去挽回这一自毁的势头,因为人是贪婪的。至于人们对商品文化、科技文化、纯理性文化所导致人类文化沦丧和消亡的危险进程,似乎还很不清醒,因为对贪婪的人来说,精神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财与权的猎取,物质与生活的追求。所以我确信一体化了的地球文化形成之曰,便是人类文化的消亡之时。”“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故抢救保存和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遗存对挽救和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对社会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民族、民俗、历史、博物乃至宗教学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作曲家在文中提出了“保存文化,尤其是保存世上近五千个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当今世界上所有具有责任感的人至高无上的义务”的重要观点。
田丰经常对传习馆中学艺的年轻人说:你们在从事的是自己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你们在做的是一项很伟大的事情,不只是稀里糊涂的唱唱跳跳而已……。
其实,作曲家从1962年到彝族地区采风开始,便深知华夏大地民族“源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当记者有一次问及他这样花精力保护文化是否会影响自己的音乐创作时,他说自己的音乐创作与这种文化的保护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田丰为保护民族源文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后,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2001年6月29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之后在中国文化界接连有意无意地发生了的事情,似乎是对这位怀有伟大文化梦想的大艺术家生前所担心的源文化保存工作的一声声回应:
事件一:
2003年8月,田丰生前的忘年交、“传习馆”的常客、舞蹈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负责编导的一台名为《云南映像》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开始在昆明会堂试演,并赢得社会的强烈反响,且跨出国门先后在多个国家演出。
事件二:
在2003年12月13~15日,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打破常规,分三集连续播出116分钟的纪录片《传习馆》。《华夏时报》称“这是央视新闻评论部历时5年精心制作的扛鼎之作”。节目最后,主持人张羽说:“……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节目,思考我们文化的未来”。
事件三:
在2006年初,“新疆十二木卡姆”和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请的“蒙古长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际法的保存。这进一步佐证了田丰指出的“……保存世上近五千个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当今世界上所有具有责任感的人至高无上的义务”的观点。
事件四:
在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12届青歌赛上出现“原生态唱法”,其中获得该组别最高奖项——金奖的选手李怀秀,在14岁那年,被田丰在云南石屏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挑中进入他的具有抢救性质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学习了近十年。信在记者对获奖的彝族姐弟俩采访时,李怀秀说“今天拿这个奖,妈妈看不到了,还有田丰老师,2001年他病逝了。相信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我们高兴和自豪的”。
事件五:
2006年11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调查》栏目连续四次滚动播出题为“原生态:历史与现实”。在播出的节目中屡次谈到作曲家田丰及其创办的“传习馆”。节目宗旨在于中国文化界、文化人探讨:中华民族、民俗源文化的保存、保护出路在哪里?
一系列在田丰先生逝世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15年前,中央乐团作曲家田丰放弃京城优越的城市生活,在云南开办的“传习馆”,并蹲守了7年之久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不被流失的个人壮举,虽然以令人忧伤的结局告终,但这事件所表现出的文化韧性似乎打开了中国民族、民俗文化宝库的大门,点燃了中国文化人寻找自己民族源文化的火炬。笔者认为,在他一部部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成功问世之时,可能已经掀起了“民族民间源文化新浪潮”。这是让我们今人留住人类文明的浪潮,也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知自己祖先的浪潮。
三、对田丰的田野考察访谈纪实
1 作曲家吴祖强先生谈田丰:
田丰是当时班上年龄最大的一位。童年的孤儿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生活精神和坚强倔强的性格特征。幼年班的音乐学习经历练就了他认真、执着的学习习惯和创新、出奇的创造勇气。……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他毕业那年,首次举办了完整的毕业生创作音乐会,田丰的作品被作为音乐会的压轴作品演出。他毕 业时的综合创作水平被大家一致公认为毕业生中最优秀的。当时被中央乐团的指挥李德伦等前辈看中,成为唯一被分配到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的毕业生。工作后的第一个创作任务是创作一部大型的声乐性合唱作品《大凉山之歌》。后与瞿希贤、刘奇等人合作创作了体现中日友谊精神的合唱《富士山大风暴》。……他比我小6岁,工作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云南的“传习馆”开学典礼我也在,……在友好医院我去看望他时,非常憔悴……。
言语间,笔者能感受到他们的师生情是非同寻常的。吴教授非常器重这位有才华的学生,同时也很心疼自己学生的遭遇,对于田丰的去世,吴教授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我想这同时也是对一种文化的惋惜。
2 指挥家严良堃谈田丰:
田丰是个勤奋的作曲家,每天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钢琴旁进行创作,风雨无阻,这是他的习惯。所以,我称他是位勤奋的作曲家。
他为了创作经常深入到民族文化中,深入到本土文化中。他把从各个民族基层(民间)收集到的各种民俗音乐元素及民歌素材作为创作材料,融入到自己作品创作中。因此,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中国泥土味儿。
他的生活及成长过程是比较贫困、坎坷的。他一生做了许多事儿,有很多是很有意义却没有报酬,有时候得到的还是不公平……但是,他有着很强的毅力,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3 词作家王凯传谈田丰:
田丰是一位具有很强艺术气质的音乐家,他对待生活感情饱满,对待音乐事业精力充沛。……在创作上思维极为活跃,他不愿意重复成功作品的风格,而是总在探索、创新中求发展,他一直在寻求华夏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底蕴,……从80年代开始,他去云南寻找民族文化的根源与创作灵感。……在云南的第一部作品是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记录片《她从音画中走来》,这部作品中有声乐、器乐,田丰把云南的民间音乐语言与现代技法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反响。
关于他在云南所做的文化事业,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都有客观的报道,记得最早的是浙江电视台。实际上这不应该由他去做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文化工程。
4 云南省歌舞团指挥张业侯谈田丰:
田丰这人非常执著,他写完《爱的足迹》后,深深地爱上了云南。当他看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因现代文明的影响,开始不穿自己民族的服装、不跳自己民族的舞蹈、不唱自己民族的民歌,也不说自己民族的语言的时候,他预感若干年后,这些民间珍宝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销声匿迹,于是他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文化梦想:创办云南文化传习馆,使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继续传承。
……他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是一位有远见的民族艺术家,是一位对民族有责任感的艺术家。
5 云南省作曲家吴毅谈田丰:
1990~1993年期间田丰几乎是住在我家,他的一些生活、创作习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听音乐与创作音乐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
当时因为他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云南风情》、《爱的足迹》两部大型作品,已经影响很大。在红河州歌舞团的创作任务是田丰在云南的第三次大型创作活动,开始叫《跳跃》歌舞晚会,后来叫《红河情》,最后定为《红土情》。该部作品中的五个舞蹈音乐是田丰创作的,虽为舞蹈音乐,但都有声乐成分,其中一首几乎就是合唱。
在云南期间田丰还创作过一组以云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民俗合唱,这部作品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后来大约在1994~1995年左右,他为广西的北海市写过作品,词作者是乔羽先生,那部作品称之为《北海组歌》。
我记得他在云南的最后一次创作是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他创作了几首作品,作词乔羽、王丹等,后在香港演出。
四、田丰及其作品概述
作曲家田丰(1933年5月1日~2001年6月29日)的音乐创作生涯始于1956年,持续了将近50年。声乐性一交响音乐是其创作的主要体裁。代表作品有:60年代的《大凉山之歌》、《富士山大风暴》,70年代的《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80年代的歌剧《大野芳菲》、《云南风情》、《爱的足迹》、《嘉陵江》等。此外,创作体裁还涉及交响乐、交响诗、芭蕾、音乐剧、电影、电视音乐以及舞蹈音乐等。1987年的《人民日报》说“30多年来,他(田丰)正是用多变的节奏、多彩的旋律、不断更新的音乐语汇,在火热的生活感召下,凭着他对艺术的深挚追求,写下了200余部各种形式的作品”,可谓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他一些零散的作品:如翁若梅女士收集的7首声乐作品,歌曲《祖国晨曲》(乔羽词)、《首都工人民兵进行曲》(苏伟光词),无伴奏合唱作品《川江行》(金帆词)、《天山行》(凯传词),童声合唱《金色的年华》(王玉民词)、《沙柳树》(丁毅词)等等。词作家王凯传曾对笔者说,在1964年他们俩曾运用民间音乐,以解放军巡逻、放哨为题材创作了一组无伴奏合唱作品。
在未出版的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末反映少数民族婚恋习俗的大型作品《爱的足迹》,该作品曾获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据词作家徐寅介绍,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极为特殊,可谓是“一部集舞蹈、舞美、灯光、服饰和独唱、重唱、合唱于一体的戏剧”。另外一部作品是钢琴协奏曲《嘉陵江2,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撼人心魄的(作品)”,该作品中运用大量合唱,这在创作形式上是填补空白的举措,至今未首演。但最让笔者感到惋惜的是在手稿中看到已构思102页的“屈原构想”,从手稿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部宏伟巨作,作曲家的逝世使这部巨作成为了永远的遐想……。
田丰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交响合唱作品上,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创作中大胆借鉴、融合民族“源文化”,使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民族魅力,在同时代作曲家中个性彰显、光彩夺目,形成了“田丰式”的风格,为后代留下了重要的音乐文献。在1987年国家交响乐团举办的“田丰合唱作品音乐会”上,他饱含深情地说:“这些作品,多半栖身于石板之下未见到阳光。不过,我深信它们都是一些能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种子,因为它们是来自祖国的百花园,是埋藏于祖国的沃土之中,所以对它们的未来,我从未悲观过……”。
五、结语
田丰是一位把民族源文化保护视为超越自己生命价值的文化捍卫者,对民族源文化保存有着长远的预见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他还是一位为民族源文化保存付诸实际行动的艺术家的典型。他对保存民族源文化怀有伟大的梦想,但在现代经济大潮的滚滚车轮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或许这也是文化人的一种悲哀,更是珍贵的中华民族源文化凄凉的呻吟。
田丰对民族、民俗音乐文化的保存工作,看似一个平常的个人兴趣爱好行为,但其实质是向我们社会各界及国家政府提出了“如何保护、保存正在流失的珍贵民族源文化”的命题,如果这一命题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响应,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得到一批热血文化人士的继承,那么田丰的个人行为可能会形成一种开始于中国20世纪末,繁荣于21世纪初的“文化新浪潮”运动。这将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形象添加强烈色彩,其成败与价值将由历史来演绎和回答。
责任编辑 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