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15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都邑·桑梓”在北京音乐厅上演,本场音乐会由指挥家叶聪先生执棒,北京民族乐团担任演奏。
这场音乐会共演出了作曲系7位青年作曲教师的新作品,分别为:谢文辉的《Hi,Siri》、刘青的二胡协奏曲《伊人》、袁昊昱的《伎乐随想》、温展力的笛子协奏曲《江水又东》、王珏的《双冬不拉协奏曲》、朱琳的《侗乡》和罗麦朔的琵琶协奏曲《天梯》(以演出先后为序)。此次音乐会上演的作品风格迥异、个性鲜明、创作技术娴熟,展现出作曲系青年教师们近年来在民族管弦乐创作方面的探索与进步以及他们努力践行民族性、多元化、高品质音乐的创作理念。這也是他们对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方交响化创作关系的思考,在跨文化视域下从新的视角、新的音响对不同文化的诠释。这场音乐会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还引发了我们对民族管弦乐创作与研究新思路的思考,而指挥家兼任艺术指导的团队创作模式也激发了我们对青年作曲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多样风格
这7部新作品无论题材、风格,还是创作手法均立足于不同文化及中西音乐语言的不同融合方式,力图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探索出彰显个性的经典音乐之路。这些作品有对时代题材的诠释、有对不同地域风格在跨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重建,也有对经典的回望、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的追溯,音乐整体具有多元化、个性突出、情感丰富的特点。
音乐会第一部作品是谢文辉为笙管乐、拨弦乐和打击乐而作的《Hi,Siri》,这部作品的题材很具有新意,相信很多观众看到节目单中的“Hi,Siri”时眼前一亮,不免联想到智能手机。一直以来民族管弦乐作品以中国历史、民族文化、古曲等传统题材居多,《Hi,Siri》这部作品题材新颖、关注当下,选择了与科技发展、智能沟通方式相关的内容,这类作品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并不多见。正如谢文辉谈及这部创作时所说:“希望通过这首作品引发听众去思考,比如,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到底追求什么?生活的本真是什么?等等。”在创作中,作曲家使用简约派手法将两个不同色彩、不同性格的叠置和弦交替呈现,音乐内部节奏、速度在材料不断重复中形成细微转换态势,在有序中产生多种能量聚集向前涌动发展,并且作曲家重视多声部力度细化,从而在对立与统一的音响中表现了当代人内心的困惑与徘徊。
音乐会上有三部作品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特点,作曲家们对带有“标签式”少数民族音乐题材创作投入了新的思考,并对“交响化”与“民族化”“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效探索。袁昊昱的《伎乐随想》这部作品取材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第38伎乐窟中的壁画,运用了新疆音乐元素,以维吾尔族民歌《白白的兔子》为核心曲调,在保留维吾尔族音乐独特的节奏律动和调式音阶特征基础上,音乐不断发展,赋予乐队场景表现,再现了原始壁画中管弦伎乐乐声缭绕的盛况。整部作品约四分多钟,材料精炼,很好地发挥了民族管弦乐各声部乐器的音响特点,具有浓郁的新疆音乐韵味。
王珏的《双冬不拉协奏曲》有感于哈萨克民族的淳朴、率直和热情所创作。作曲家介绍说,这部作品与他2016年创作的《马头琴协奏曲》为姊妹篇,均具有草原情怀。整首作品张弛有度,节奏对比鲜明,音乐洒脱,将交响音乐协奏思维与传统音乐素材加以了糅合。音乐在极弱的力度上开始,吹管演奏员吹气过程中断断续续自由的口哨声,弹拨、拉弦演奏员的低声吟唱,打击乐器演奏的持续音,营造了碧绿无垠、风吹草动的美景。在弹拨与打击乐器组铿锵有力的节奏背景上,曲笛和冬不拉声部齐奏由六声音阶写成的富有沧桑悠扬之感的旋律,将观众带到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的意境。作曲家在音乐中充分展现了冬不拉的演奏特点,在两把冬不拉之间以及冬不拉与乐队之间通过力度、节奏、配器的变化带领观众驰骋在沃美广阔的草原,人声的使用、呼麦的演唱更是让音乐充满了浓烈的地方音乐特色,引人入胜。
朱琳的音乐具有情感细腻、语言内敛、作品雅致的创作个性,近年来她在民族室内乐和民族管弦乐创作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侗乡》表现了作曲家在侗乡生活的记忆,延续了其以往创作构思巧妙、手法考究的特点。这部作品材料更加凝练,在创作中对不同文化进行了思考,从新的视角用新的音响描绘了侗乡的袅袅炊烟、潺潺溪水。在创作中,作曲家对传统侗族大歌元素加以提炼升华,预设了一个含有二度、四度核心音程的主题,以此借鉴侗族大歌多声部的独特音程关系,模仿其音响碰撞感,并将这一核心音程在发展中赋予大歌的抒情性、芦笙舞的韵律性加以两者多样形态交叠铺陈,并贯穿全曲。整部作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以快、慢、快的速度进行布局,音乐发展逐步推进,其中第二部分采用了支声写法,呼应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形态。虽然《侗乡》创作素材基于侗族大歌和芦笙舞,但作曲家并没有让音乐语言落入民间音乐素材使用程式化的巢臼,而是在创作中赋予了这些材料新的生命,突破了单纯的地域风格性写作,更多是对中西音乐语言糅合、传统音乐素材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新思考。整部作品创作手法圆熟、情景交相呼应,成功探究了侗族民间音乐素材与交响乐思维的融合。
本场音乐会除了关注当下生活题材的作品、有浓厚地域风情的音乐外,还有三部作品在人文精神方面进行了音乐诠释。刘青的创作善于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法相交融,追求精致,近些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无论是《敕勒歌》《偶·戏》还是《琴弦上的叶尔羌》,每一部作品都在寻求新的突破。此次上演的二胡协奏曲《伊人》,由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刘宇担任协奏,这部作品取材于《诗经》中的《秦风·蒹葭》,音乐凄婉动人、韵味悠长,作曲家力图通过各种音乐元素相互关系去体现空间感。刘青在这里延续创作中对阮音色的偏爱,赋予二胡和阮以人物形象。音乐一开始,随着新笛曼妙、秀雅的旋律,伊人无垠相思被缓缓掀开,之后二胡娓娓道来的隽永音色、气息绵长的旋律,似少年倾慕之思,与阮声部形成对话,传递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古朴、真挚情感。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对音乐空间进行了更多思考和探求,通过音区的对比、泛音色的使用、不同音色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营造了伊人在水一方的空间感,描绘了相思之情,音乐扣人心弦。另外,有控制的高潮处理也是该作的精心之处。 温展力的笛子协奏曲《江水又东》,作品名引自郦道元《水经注》,创作灵感源于对三峡美景影像的感受,表现沿江而下各色美景引发的不同心情,以此联想激起对人们内心情感的深思,笛箫演奏家陈悦担任此曲协奏。全曲由五个大部分和尾声组成,音乐一开始笛子演奏的历音极速级进上、下行交替进行,似山谷间的天际线神秘而空旷,引出全曲。接着,乐队音色模仿、笛子与乐队交织配合,形象描述了波涛声、江面上的汽船鸣笛声以及三峡秀美的山山水水。其后,借景寄情,用“鄂西三声腔”作为主要音乐素材,通过吟诵和歌唱性的旋律抒发感怀,表现沿江两岸自古随汛而居的人们深谙江水无情,却又不甘随波逐流的内心世界,延伸至对行不苟合、高情远致品格人们的敬慕。该作品结构完整,音乐材料集中,配器特色鲜明,通过音响情景塑造、材料对比发展、结构铺陈转合,形象描绘三峡山水同时,引人情回三峡,又陷内心思考。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创作的第三部与山谷有关的音乐,正如在该项目工作坊交流中温展力谈及创作心得说到的,“较之自己早些年创作的偏向风情性的民乐作品,这部作品更追求内心深处的深刻内容表达”。
罗麦朔的《天梯》是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将全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这部作品是作曲家有感于三星堆文明创作而成,通过协奏曲的形式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令人称奇的三星堆神树,全曲共由五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使用不同的调式,表现不同的内容,本次演出的是第一乐章“日月”和第三乐章“金乌”。罗麦朔近些年佳作不断,其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胤祯美人图》《夜·律》自上演后深受观众欢迎,并得到了业界肯定。琵琶协奏曲《天梯》较其之前民族管弦乐作品,无论是音乐语言还是配器手法都更加成熟。本场音乐会上演的这两个乐章在调式和材料选择上,作曲家使用了非五声性调式和四川地区民间音乐材料等等,通过变音的方式使地域性音乐材料属性模糊,寻求符合中西不同观众听赏的音乐语言切入点和通感,以期表现对“东极扶桑,西极若木”文化的探知。在采访中罗麦朔说:“我试图通过不协和音响、不同调式的对峙,寻找古代声音的一种对话。”作品重视发挥民族管弦乐队器乐的音色特质,音响层次分明、音响布局张弛有力、材料发展逻辑有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表现空间。该曲此次首演由青年琵琶演奏家于源春担任琵琶协奏,其演奏声音饱满圆润、刚柔并济,恰当地演绎了作品的内涵。
二、几点经验
“都邑·桑梓”音乐会演出后,得到了音乐界专家、同行的普遍赞誉和肯定,反响强烈。关于这场音乐会获得好评的原因,笔者认为离不开多方合作的团队创作模式和青年作曲家多年来对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热情和勇于求索的激情等等。
第一,团队创作模式对青年作曲教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都邑·桑梓”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是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的成果汇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金平为本项目负责人,指挥家叶聪任该项目团队艺术指导。2016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原系主任高佳佳负责牵头的“边陲风情”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成功首演,这场音乐会开启了该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创作团队与指挥家携手创作的模式。继2016“边陲风情”音乐会取得成功之后,“都邑·桑梓”音乐会深化了团队合作模式,即排练中修改创作、工作坊中讨论细节、音乐会后总结经验等。在工作坊和乐队排练中,叶聪与金平对7位作曲家的作品从创作立意到技术实践都给予了中肯建议,包括音乐起落布局、力度速度标记、合理清晰记谱等方面。葉聪先生在民族管弦乐队指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项目实施中,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乐队实践体会与作曲家们进行分享,包括对作品细节的处理,这对青年作曲家写作水平的提高非常有益。
第二,演奏员赋予作品的精心诠释。在这场音乐会中,观众不但对7首作品给予盛赞,对于指挥和乐队、独奏的精彩表现也投以了热烈赞许。北京民族乐团成立于2015年9月,虽然该团组建时间尚短,但演奏家们精湛的演奏技术、倾心投入的音乐表现获得了观众极大好评。指挥家叶聪之前不仅与中国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团队有过创演实践成果,2016年叶聪与北京民族乐团也曾成功合作,此次三方联袂更是碰撞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创演精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风格鲜明、技术娴熟的音乐盛宴。
第三,对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与研究的求索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参与此次音乐会创作的7位作曲家均为70、80后的青年教师,他们一直奋斗在创作、研究和教学一线,在实践中希冀中西不同文化语境下多元音乐语言的融合,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找到文化自觉的落脚点,在不同的音乐语言韵律中寻找声音、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性。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几位青年作曲家们创作手法的日益成熟,个人风格的已初定成,也感受到了他们在中西音乐关系融合中对属于自己音乐语言的努力挖掘。民族管弦乐队自身具有与西洋管弦乐队不同的建制机理和文化归属,一直以来作曲家们在这一领域不断实践、创新。此次上演的七部作品,既有作曲家对自我创作模式的突破,又有对民族管弦乐创作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题材的创新,内容的多样化,作曲技术的个性化上。在这些音乐中我们听到是一首首音乐语言完全不同的作品,他们不是对西方先锋技术的盲目追求,而是在汲取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和创作思维基础上对“文化”的反思。
第四,基础扎实、风格多元。这7位作曲家均拥有博士学位,或曾留学国外,或有着在国内不同院校求学的经历,并且都有在国内外重要音乐赛事获奖、与不同优秀乐团合作的丰富阅历,这就使几位青年作曲家们本身具有根基扎实、视野开阔的风格多元基础。伴随着他们多年执着的努力与不懈求知,在这里让我们聆听到了7首精彩纷呈的佳作,每首都让听众有着新的听觉体验和情感触动。
三、一些思考
民族管弦乐作品中的创新、风格、中西关系、“交响化”问题以及如何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等一些列话题长久以来在学界被热议。随着我国民族管弦乐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和技术手段也随之具有了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其中对于人文观念的思考和创作技术的考究也成为探索创作发展不断进步的持续之路。而民族管弦乐队创作中的交响化问题和有别于西洋交响乐队的音响构建以及形成民族管弦乐队自己音乐语言的这一课题,更是作曲家们不断求索的其中方向。这场音乐会除了带给观众许多精彩的印象外,理应在此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看到这些年轻作曲家们对民乐创作的热情,也感受到这些作品较之他们前期创作不同程度的改变,要么在风格上,要么在音乐语言上寻求突破。笔者觉得,这7位作曲家长久以来对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探索、创新实践积累以及团队创作模式成就了这场音乐会,但就扩展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表现空间、将现代音乐技法与传统融合形成民族管弦乐队多元化音乐语言方面仍任重道远,尤其是在结构的布局及创作思路的开拓上,还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
“都邑·桑梓”音乐会展示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团队近些年创作的方向和努力的成果,从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优秀的青年作曲家们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做出的有益尝试以及对当下民族管弦乐创作新方向、新思路的思考。在未来前进、发展的道路上,祝愿中国音乐学院这支出色的青年作曲团队创作出更多佳品,不断突破创新。
杨静
这场音乐会共演出了作曲系7位青年作曲教师的新作品,分别为:谢文辉的《Hi,Siri》、刘青的二胡协奏曲《伊人》、袁昊昱的《伎乐随想》、温展力的笛子协奏曲《江水又东》、王珏的《双冬不拉协奏曲》、朱琳的《侗乡》和罗麦朔的琵琶协奏曲《天梯》(以演出先后为序)。此次音乐会上演的作品风格迥异、个性鲜明、创作技术娴熟,展现出作曲系青年教师们近年来在民族管弦乐创作方面的探索与进步以及他们努力践行民族性、多元化、高品质音乐的创作理念。這也是他们对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方交响化创作关系的思考,在跨文化视域下从新的视角、新的音响对不同文化的诠释。这场音乐会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还引发了我们对民族管弦乐创作与研究新思路的思考,而指挥家兼任艺术指导的团队创作模式也激发了我们对青年作曲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多样风格
这7部新作品无论题材、风格,还是创作手法均立足于不同文化及中西音乐语言的不同融合方式,力图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探索出彰显个性的经典音乐之路。这些作品有对时代题材的诠释、有对不同地域风格在跨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重建,也有对经典的回望、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的追溯,音乐整体具有多元化、个性突出、情感丰富的特点。
音乐会第一部作品是谢文辉为笙管乐、拨弦乐和打击乐而作的《Hi,Siri》,这部作品的题材很具有新意,相信很多观众看到节目单中的“Hi,Siri”时眼前一亮,不免联想到智能手机。一直以来民族管弦乐作品以中国历史、民族文化、古曲等传统题材居多,《Hi,Siri》这部作品题材新颖、关注当下,选择了与科技发展、智能沟通方式相关的内容,这类作品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并不多见。正如谢文辉谈及这部创作时所说:“希望通过这首作品引发听众去思考,比如,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到底追求什么?生活的本真是什么?等等。”在创作中,作曲家使用简约派手法将两个不同色彩、不同性格的叠置和弦交替呈现,音乐内部节奏、速度在材料不断重复中形成细微转换态势,在有序中产生多种能量聚集向前涌动发展,并且作曲家重视多声部力度细化,从而在对立与统一的音响中表现了当代人内心的困惑与徘徊。
音乐会上有三部作品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特点,作曲家们对带有“标签式”少数民族音乐题材创作投入了新的思考,并对“交响化”与“民族化”“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效探索。袁昊昱的《伎乐随想》这部作品取材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第38伎乐窟中的壁画,运用了新疆音乐元素,以维吾尔族民歌《白白的兔子》为核心曲调,在保留维吾尔族音乐独特的节奏律动和调式音阶特征基础上,音乐不断发展,赋予乐队场景表现,再现了原始壁画中管弦伎乐乐声缭绕的盛况。整部作品约四分多钟,材料精炼,很好地发挥了民族管弦乐各声部乐器的音响特点,具有浓郁的新疆音乐韵味。
王珏的《双冬不拉协奏曲》有感于哈萨克民族的淳朴、率直和热情所创作。作曲家介绍说,这部作品与他2016年创作的《马头琴协奏曲》为姊妹篇,均具有草原情怀。整首作品张弛有度,节奏对比鲜明,音乐洒脱,将交响音乐协奏思维与传统音乐素材加以了糅合。音乐在极弱的力度上开始,吹管演奏员吹气过程中断断续续自由的口哨声,弹拨、拉弦演奏员的低声吟唱,打击乐器演奏的持续音,营造了碧绿无垠、风吹草动的美景。在弹拨与打击乐器组铿锵有力的节奏背景上,曲笛和冬不拉声部齐奏由六声音阶写成的富有沧桑悠扬之感的旋律,将观众带到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的意境。作曲家在音乐中充分展现了冬不拉的演奏特点,在两把冬不拉之间以及冬不拉与乐队之间通过力度、节奏、配器的变化带领观众驰骋在沃美广阔的草原,人声的使用、呼麦的演唱更是让音乐充满了浓烈的地方音乐特色,引人入胜。
朱琳的音乐具有情感细腻、语言内敛、作品雅致的创作个性,近年来她在民族室内乐和民族管弦乐创作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侗乡》表现了作曲家在侗乡生活的记忆,延续了其以往创作构思巧妙、手法考究的特点。这部作品材料更加凝练,在创作中对不同文化进行了思考,从新的视角用新的音响描绘了侗乡的袅袅炊烟、潺潺溪水。在创作中,作曲家对传统侗族大歌元素加以提炼升华,预设了一个含有二度、四度核心音程的主题,以此借鉴侗族大歌多声部的独特音程关系,模仿其音响碰撞感,并将这一核心音程在发展中赋予大歌的抒情性、芦笙舞的韵律性加以两者多样形态交叠铺陈,并贯穿全曲。整部作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以快、慢、快的速度进行布局,音乐发展逐步推进,其中第二部分采用了支声写法,呼应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形态。虽然《侗乡》创作素材基于侗族大歌和芦笙舞,但作曲家并没有让音乐语言落入民间音乐素材使用程式化的巢臼,而是在创作中赋予了这些材料新的生命,突破了单纯的地域风格性写作,更多是对中西音乐语言糅合、传统音乐素材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新思考。整部作品创作手法圆熟、情景交相呼应,成功探究了侗族民间音乐素材与交响乐思维的融合。
本场音乐会除了关注当下生活题材的作品、有浓厚地域风情的音乐外,还有三部作品在人文精神方面进行了音乐诠释。刘青的创作善于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作曲技法相交融,追求精致,近些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无论是《敕勒歌》《偶·戏》还是《琴弦上的叶尔羌》,每一部作品都在寻求新的突破。此次上演的二胡协奏曲《伊人》,由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刘宇担任协奏,这部作品取材于《诗经》中的《秦风·蒹葭》,音乐凄婉动人、韵味悠长,作曲家力图通过各种音乐元素相互关系去体现空间感。刘青在这里延续创作中对阮音色的偏爱,赋予二胡和阮以人物形象。音乐一开始,随着新笛曼妙、秀雅的旋律,伊人无垠相思被缓缓掀开,之后二胡娓娓道来的隽永音色、气息绵长的旋律,似少年倾慕之思,与阮声部形成对话,传递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古朴、真挚情感。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对音乐空间进行了更多思考和探求,通过音区的对比、泛音色的使用、不同音色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营造了伊人在水一方的空间感,描绘了相思之情,音乐扣人心弦。另外,有控制的高潮处理也是该作的精心之处。 温展力的笛子协奏曲《江水又东》,作品名引自郦道元《水经注》,创作灵感源于对三峡美景影像的感受,表现沿江而下各色美景引发的不同心情,以此联想激起对人们内心情感的深思,笛箫演奏家陈悦担任此曲协奏。全曲由五个大部分和尾声组成,音乐一开始笛子演奏的历音极速级进上、下行交替进行,似山谷间的天际线神秘而空旷,引出全曲。接着,乐队音色模仿、笛子与乐队交织配合,形象描述了波涛声、江面上的汽船鸣笛声以及三峡秀美的山山水水。其后,借景寄情,用“鄂西三声腔”作为主要音乐素材,通过吟诵和歌唱性的旋律抒发感怀,表现沿江两岸自古随汛而居的人们深谙江水无情,却又不甘随波逐流的内心世界,延伸至对行不苟合、高情远致品格人们的敬慕。该作品结构完整,音乐材料集中,配器特色鲜明,通过音响情景塑造、材料对比发展、结构铺陈转合,形象描绘三峡山水同时,引人情回三峡,又陷内心思考。这部作品是作曲家创作的第三部与山谷有关的音乐,正如在该项目工作坊交流中温展力谈及创作心得说到的,“较之自己早些年创作的偏向风情性的民乐作品,这部作品更追求内心深处的深刻内容表达”。
罗麦朔的《天梯》是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将全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这部作品是作曲家有感于三星堆文明创作而成,通过协奏曲的形式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令人称奇的三星堆神树,全曲共由五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使用不同的调式,表现不同的内容,本次演出的是第一乐章“日月”和第三乐章“金乌”。罗麦朔近些年佳作不断,其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胤祯美人图》《夜·律》自上演后深受观众欢迎,并得到了业界肯定。琵琶协奏曲《天梯》较其之前民族管弦乐作品,无论是音乐语言还是配器手法都更加成熟。本场音乐会上演的这两个乐章在调式和材料选择上,作曲家使用了非五声性调式和四川地区民间音乐材料等等,通过变音的方式使地域性音乐材料属性模糊,寻求符合中西不同观众听赏的音乐语言切入点和通感,以期表现对“东极扶桑,西极若木”文化的探知。在采访中罗麦朔说:“我试图通过不协和音响、不同调式的对峙,寻找古代声音的一种对话。”作品重视发挥民族管弦乐队器乐的音色特质,音响层次分明、音响布局张弛有力、材料发展逻辑有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表现空间。该曲此次首演由青年琵琶演奏家于源春担任琵琶协奏,其演奏声音饱满圆润、刚柔并济,恰当地演绎了作品的内涵。
二、几点经验
“都邑·桑梓”音乐会演出后,得到了音乐界专家、同行的普遍赞誉和肯定,反响强烈。关于这场音乐会获得好评的原因,笔者认为离不开多方合作的团队创作模式和青年作曲家多年来对民族管弦乐队创作的热情和勇于求索的激情等等。
第一,团队创作模式对青年作曲教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都邑·桑梓”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是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的成果汇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金平为本项目负责人,指挥家叶聪任该项目团队艺术指导。2016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原系主任高佳佳负责牵头的“边陲风情”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成功首演,这场音乐会开启了该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创作团队与指挥家携手创作的模式。继2016“边陲风情”音乐会取得成功之后,“都邑·桑梓”音乐会深化了团队合作模式,即排练中修改创作、工作坊中讨论细节、音乐会后总结经验等。在工作坊和乐队排练中,叶聪与金平对7位作曲家的作品从创作立意到技术实践都给予了中肯建议,包括音乐起落布局、力度速度标记、合理清晰记谱等方面。葉聪先生在民族管弦乐队指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项目实施中,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乐队实践体会与作曲家们进行分享,包括对作品细节的处理,这对青年作曲家写作水平的提高非常有益。
第二,演奏员赋予作品的精心诠释。在这场音乐会中,观众不但对7首作品给予盛赞,对于指挥和乐队、独奏的精彩表现也投以了热烈赞许。北京民族乐团成立于2015年9月,虽然该团组建时间尚短,但演奏家们精湛的演奏技术、倾心投入的音乐表现获得了观众极大好评。指挥家叶聪之前不仅与中国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团队有过创演实践成果,2016年叶聪与北京民族乐团也曾成功合作,此次三方联袂更是碰撞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创演精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风格鲜明、技术娴熟的音乐盛宴。
第三,对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与研究的求索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参与此次音乐会创作的7位作曲家均为70、80后的青年教师,他们一直奋斗在创作、研究和教学一线,在实践中希冀中西不同文化语境下多元音乐语言的融合,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找到文化自觉的落脚点,在不同的音乐语言韵律中寻找声音、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性。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几位青年作曲家们创作手法的日益成熟,个人风格的已初定成,也感受到了他们在中西音乐关系融合中对属于自己音乐语言的努力挖掘。民族管弦乐队自身具有与西洋管弦乐队不同的建制机理和文化归属,一直以来作曲家们在这一领域不断实践、创新。此次上演的七部作品,既有作曲家对自我创作模式的突破,又有对民族管弦乐创作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题材的创新,内容的多样化,作曲技术的个性化上。在这些音乐中我们听到是一首首音乐语言完全不同的作品,他们不是对西方先锋技术的盲目追求,而是在汲取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和创作思维基础上对“文化”的反思。
第四,基础扎实、风格多元。这7位作曲家均拥有博士学位,或曾留学国外,或有着在国内不同院校求学的经历,并且都有在国内外重要音乐赛事获奖、与不同优秀乐团合作的丰富阅历,这就使几位青年作曲家们本身具有根基扎实、视野开阔的风格多元基础。伴随着他们多年执着的努力与不懈求知,在这里让我们聆听到了7首精彩纷呈的佳作,每首都让听众有着新的听觉体验和情感触动。
三、一些思考
民族管弦乐作品中的创新、风格、中西关系、“交响化”问题以及如何继承发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等一些列话题长久以来在学界被热议。随着我国民族管弦乐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和技术手段也随之具有了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其中对于人文观念的思考和创作技术的考究也成为探索创作发展不断进步的持续之路。而民族管弦乐队创作中的交响化问题和有别于西洋交响乐队的音响构建以及形成民族管弦乐队自己音乐语言的这一课题,更是作曲家们不断求索的其中方向。这场音乐会除了带给观众许多精彩的印象外,理应在此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看到这些年轻作曲家们对民乐创作的热情,也感受到这些作品较之他们前期创作不同程度的改变,要么在风格上,要么在音乐语言上寻求突破。笔者觉得,这7位作曲家长久以来对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探索、创新实践积累以及团队创作模式成就了这场音乐会,但就扩展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表现空间、将现代音乐技法与传统融合形成民族管弦乐队多元化音乐语言方面仍任重道远,尤其是在结构的布局及创作思路的开拓上,还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
“都邑·桑梓”音乐会展示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团队近些年创作的方向和努力的成果,从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优秀的青年作曲家们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做出的有益尝试以及对当下民族管弦乐创作新方向、新思路的思考。在未来前进、发展的道路上,祝愿中国音乐学院这支出色的青年作曲团队创作出更多佳品,不断突破创新。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