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课堂上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巧之一。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好的提问形式,决不是信手拈来,而必然是教师殚精竭虑的教学智慧结晶。
九月初学校的一青年教师开了一节公开课《影响消费的因素》,笔者参与了听课,下面是部分课堂提问实录:
青年教师:同学们,你们春节干什么?(课堂导入)
学生:……(没人回答)
(该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谈谈人们的春节消费一改过去只在家中大吃大喝的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设计的提问范畴太大了,学生无从下手,竟难以回答,结果导致冷场。)
青年教师: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未来收入预期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个别同学回答)
(只有个别学生有发应,说明教师的提问学生不够理解,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理解“未来收入预期”这个概念。教师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应首先说明清楚何为未来收入预期,再进行提问。)
在这堂课上,青年教师还有一些提问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有的问题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学生觉得没意思而不愿回答;有的缺乏连贯性,学生感到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也觉得难以回答。课后,笔者和青年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交流,都感觉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一是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掌握重难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一般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的。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分析思考,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是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表达,便于获取即时的反馈。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答问,即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问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问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调整进度。
那么应该如何提问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的诸方面:
在提问内容上讲究五点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所以,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比如上述青年教师在课堂导入中提的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春节干什么?可以说答案有无数个,任意说一个都可以。但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完全可以这样问:“同学们,你们过春节花费最多的消费活动是什么?”有的同学会说是买衣服,有的会说是吃大餐,有的会说是去旅游,这样问题的目的明确后,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说出你所需要的内容。
二、提问要有科学性。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达到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设计不行。设计包括问题的难易度、表述的准确度、出示的适时度等。所谓问题的难易度,指所提问题对班级学生的知识背景、社会经历等能有多大的趋同性,应该说,趋同性越大,学生回答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所谓表述的准确度,指老师用语言或文字把问题准确的表述出来,不会在语言上让学生认识模糊或产生歧义;好的问题应该语言准确、简明(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充满智慧的妙语当然更好)。所谓出示的适时度,指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比较适宜,这很有学问。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在有疑处释疑;老师还往往通过提问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学习的情绪。另外,提问的科学性,还包括所提的问题能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提问要有激励性。提问一方面是激发学生思考,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问题的提出既要有思考的价值,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你的问题一提,学生就争着、抢着想回答。而不是让老师去强迫回答。有时,我们提出问题,学生在下面却没有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可能是问题太简单了,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想回答;或者是太难了,学生回答不了。但很多情况是由于我们所提的问题,缺少趣味性和激励性。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时总是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力求用几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来贯穿整个一节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充满挑战、充满趣味的境界中去思考、去探索。
四、提问要有连续性。一堂课如同一台戏,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和高潮,老师就是导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前后要连贯和关联。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从这个问题忽然跳到另一个问题,这样课堂就会很乱,学生也会感到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注重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课堂的艺术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这些过渡上。即使学生讨论有偏离正题的情况,老师也能巧妙机智的把学生给牵引过来。
二、在提问对象上有四忌
1、忌偏食。不少教师只喜欢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不愿意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问,既担心答不出影响教学进度,又害怕他们不愿意回答。其实,各种基础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愿望,特别是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对教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教师对自己负信任的表现,他们要求一视同仁。
2、忌惩罚。有些教师将提问作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心目中的“差生”。答不上,就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等等。惩罚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领域,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了师生对立,产生了消极影响。
3、忌讥讽。提问时,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轻松的气氛将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弱的学生,适宜以鼓励的语气提问,用赞许或肯定的口吻评价。学生一时答不上来,绝对不要热嘲冷讽伤害学生自尊心,而应用亲切地语言去抚慰学生心灵。
4、忌齐答。齐答,看来学生适应,但不是积极的适应,不能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反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齐答造成假象,反馈信息失真,影响教师的判断和矫正。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加强课堂教学艺术修养,不断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性。这样,才能设计出诱人高效的提问。
九月初学校的一青年教师开了一节公开课《影响消费的因素》,笔者参与了听课,下面是部分课堂提问实录:
青年教师:同学们,你们春节干什么?(课堂导入)
学生:……(没人回答)
(该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谈谈人们的春节消费一改过去只在家中大吃大喝的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设计的提问范畴太大了,学生无从下手,竟难以回答,结果导致冷场。)
青年教师: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未来收入预期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个别同学回答)
(只有个别学生有发应,说明教师的提问学生不够理解,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理解“未来收入预期”这个概念。教师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应首先说明清楚何为未来收入预期,再进行提问。)
在这堂课上,青年教师还有一些提问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有的问题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学生觉得没意思而不愿回答;有的缺乏连贯性,学生感到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也觉得难以回答。课后,笔者和青年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交流,都感觉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一是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掌握重难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一般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的。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分析思考,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是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表达,便于获取即时的反馈。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通过答问,即可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某一个问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可以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问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调整进度。
那么应该如何提问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的诸方面:
在提问内容上讲究五点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所以,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比如上述青年教师在课堂导入中提的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春节干什么?可以说答案有无数个,任意说一个都可以。但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完全可以这样问:“同学们,你们过春节花费最多的消费活动是什么?”有的同学会说是买衣服,有的会说是吃大餐,有的会说是去旅游,这样问题的目的明确后,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说出你所需要的内容。
二、提问要有科学性。课堂上,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达到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设计不行。设计包括问题的难易度、表述的准确度、出示的适时度等。所谓问题的难易度,指所提问题对班级学生的知识背景、社会经历等能有多大的趋同性,应该说,趋同性越大,学生回答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所谓表述的准确度,指老师用语言或文字把问题准确的表述出来,不会在语言上让学生认识模糊或产生歧义;好的问题应该语言准确、简明(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充满智慧的妙语当然更好)。所谓出示的适时度,指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比较适宜,这很有学问。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在有疑处释疑;老师还往往通过提问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学习的情绪。另外,提问的科学性,还包括所提的问题能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提问要有激励性。提问一方面是激发学生思考,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问题的提出既要有思考的价值,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你的问题一提,学生就争着、抢着想回答。而不是让老师去强迫回答。有时,我们提出问题,学生在下面却没有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可能是问题太简单了,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想回答;或者是太难了,学生回答不了。但很多情况是由于我们所提的问题,缺少趣味性和激励性。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时总是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力求用几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来贯穿整个一节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充满挑战、充满趣味的境界中去思考、去探索。
四、提问要有连续性。一堂课如同一台戏,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和高潮,老师就是导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前后要连贯和关联。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从这个问题忽然跳到另一个问题,这样课堂就会很乱,学生也会感到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注重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课堂的艺术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这些过渡上。即使学生讨论有偏离正题的情况,老师也能巧妙机智的把学生给牵引过来。
二、在提问对象上有四忌
1、忌偏食。不少教师只喜欢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不愿意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问,既担心答不出影响教学进度,又害怕他们不愿意回答。其实,各种基础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愿望,特别是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对教师是否提问特别敏感,认为提问是教师对自己负信任的表现,他们要求一视同仁。
2、忌惩罚。有些教师将提问作为惩罚手段,专门收拾心目中的“差生”。答不上,就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等等。惩罚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领域,破坏了和谐的教学气氛,造成了师生对立,产生了消极影响。
3、忌讥讽。提问时,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轻松的气氛将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弱的学生,适宜以鼓励的语气提问,用赞许或肯定的口吻评价。学生一时答不上来,绝对不要热嘲冷讽伤害学生自尊心,而应用亲切地语言去抚慰学生心灵。
4、忌齐答。齐答,看来学生适应,但不是积极的适应,不能促使学生独立思维,反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坏习惯。齐答造成假象,反馈信息失真,影响教师的判断和矫正。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加强课堂教学艺术修养,不断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性。这样,才能设计出诱人高效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