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倒推10年,25岁的沈浩波还在写诗,“我怎么也不会/那么强烈地/想在夜晚两点/爬进女生楼”,正是那一年,他决定辞去在《中华图书商报》的记者工作,下海做图书出版;往前倒推20年,蔡冬青的塑料加工厂已经建立5年,完成了他人生第一桶金的原始资本积累。在他们面前,今天2岁的果壳传媒和6岁的上海灵禅稍显稚嫩。 2009年华谊兄弟的上市,让众多的文化产业相关企业认识到登陆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战略性过程。2010年文化产业上市呈加速阶段,上市募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过去3年之和。随着投资人对“文化产业”题材关注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风投。然而其中难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甚至通过精心粉饰的财务报表,他们有可能同样“错误地”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一般投资者的青睐。 台湾知名的主持人及企业家吴宗宪先生说:“中国大陆不缺乏投资项目。只要有项目拥有盈利预期,热钱就会像海水一样涌进来。”可是当潮水退去,失去了资金扶持的发展环境,企业还要经营多久才会开始打平成本和收益?成本利润率值不值得企业继续经营和投入? “文化产业”只是一个概念,无论出版印刷、网游、动漫,还是网络新媒体等行业,在资本证券化的过程中,或许会存在如泡沫般的膨胀机遇,但在企业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它要解决的依然是“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成本、毛利率等问题。 回溯过去20年,太多的概念让一些企业和个人一夕暴富。在这个资讯丰富、传播便捷的时代,会有更多的概念讯息,如无边无涯的洪流海啸涌溢到人们身边,利用媒体通过视听等各种感官体验将我们覆盖和包围。 《钱经》希望在对这些企业经营状况的探究中,发现商业价值规律以及好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思路。正如我们谈论一架飞机,“装修个性”、“使用了新的科学技术”、“方便登机”都是不错的营销点。但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关心它的航行能力和安全,这才是《钱经》要探讨的“文化”。
磨铁图书
打造持续经营获利的平台
传统图书出版公司的困境是什么?
评论人士会有3个标准答案:1. 各种各样的图书盈利情况不同,很难预测;图书收益的不稳定性给规模扩张带来变数;2. 行业回款周期慢;3. 民营资本出版资格受限。也许有些人会得出第四个答案,将互联网时代对于大众阅读习惯、传统媒体发行的影响考虑在其中。
然而磨铁图书的执行总裁张凯锋认为无论是实体图书还是电子版本,都只是图书产品的最终销售形式,产品的内容创意和模式才是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关键。传统图书市场每年的码洋(图书定价总额)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大众类图书的份额约为50%。2010年磨铁图书的码洋为6亿元左右,只占到大众类图书市场的3%,且业绩仍在不断攀升。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整体经营策略的改变,磨铁图书似乎轻而易举地绕过了这些传统出版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谈及磨铁文化这些年出版的畅销书的共通之处,创始人兼总裁沈浩波认为“图书的生产需要满足消费需求。生产什么样的图书由读者来决定”。这些畅销书代表了读者对于书籍共通的需求处。人们渴望历史知识、消费文化,但图书作品需要轻松易懂,便于阅读和理解,并具有趣味性。
尽管策划出版了《北京娃娃》、《今生今世》、《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系列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超过1000万册),并获利颇丰,奠定了良好的营收基础,但磨铁图书在发展上并不刻意全盘追求畅销题材的图书产品。沈浩波说:“磨铁每年策划出版的图书在500到700种之间,其中印数超过10万册的图书在50种左右。而占总量30%的产品会拉低企业的总体盈利。”计算预推书籍的销量和毛利是磨铁每一名策划编辑在图书策划之初的基本工作,公司规定,单本低于6万毛利的图书产品需要避免操作。
磨铁图书通过夹页的形式在图书市场中缓慢地建立着品牌效应,如“心灵书房”系列为磨铁图书旗下专门出版心灵读物的子品牌,签约的作者有张德芬等等。磨铁图书现在有70多个签约的畅销作者和若干的子品牌生产线,由不同的出版人负责,占据各细分市场。
品牌和充裕的资金流带来的直接效益是吸纳了更多优秀的出版人。出版团队被视为“非标准化”的创意部分。在平台运营部分,包括采购、印制、销售、物流等,这些职能部门则构成了一个出版平台和标准化流程,这个平台讲究绩效管理、成本考核、数据分析等。曾担任海尔流程再造总监的磨铁图书执行总裁张凯锋,通过建立包括会聚封面设计、策划、定价、成本核算、销售监控等在内的产品管理机制,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募集管理,帮助磨铁建立全行业最好的运营品牌和系统以及有冲击力和质量保证的管理团队。一头是创意的编辑团队,一头是足够的支撑平台,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畅销书,或者说才能使畅销书规模化地生产出来。
针对创意人才,张凯锋采用了分类管理、灵活管理的方法。根据以往的绩效表现对编辑进行分类,一类编辑是大起大落型的,会出很多高毛利的书,但亏损的书也不少。对于这种类型的编辑,就需要教他们学会规避风险,但同时又鼓励他们保持攻击性。另一类是毛利永远稳定,没有特别大卖也没有大亏的书,对于这些员工,可引导让他们更加系统和全局地思考,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因为在单品上“往上跳”可能未必是他们所擅长的。
由于图书出版行业多采用赊销制,传统意义上的分销商和网络分销商的账期从两个月到半年不等。图书出版公司也无法及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2001年,刚开始创业的沈浩波出版的第一本书叫做《蜡笔小新宝典》。由于分销商刻意阻挠、拖延,这笔投资一直收回。
而今天的磨铁,每天每个单品的销售数据可以日清。在磨铁图书的管理平台上,每天每本书的销售数据和报表曲线都能看得到。这些数据就成为了前端的销售团队和编辑团队研发的指挥棒。比如,销售人员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片区、哪些书卖得好,是否需要补货,而卖得不好的,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于编辑团队来说,某一本书如果卖得好,就可以立刻策划出版类似题材的图书。
通过少儿出版领域的磨铁童盟和数字化出版领域的磨铁数盟的建立和布局,磨铁图书预期将占据新的市场份额,建立线上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平台,在原有业务的保证下,进一步扩大营收。
投资者评价
基石创投合伙人林凌
磨铁图书在社科文艺领域做出了许多非常畅销的作品,符合大众阅读的需求和趋势。在大畅销书的运作模式中,他们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团队,能够把畅销书的经验带到其他品类中,从而获得规模化的扩展,并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图书生产能力,因此能够持续不断地大批量地生产出好书来,这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果壳传媒
理工男的留守天堂
姬十三谈创业“中国学理工科的人很多,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却很少有人关心,比如他们希望组团去看星星,一起去某地采集矿石,做手工机器人等,但缺乏一个平台让他们共同交流。”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可能性在于你可以借由社交网络,找到一个相当小的行为习惯偏好群体并将其特征放大。如果说豆瓣网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那么果壳可简单理解为科学粉丝的豆瓣网。互联网普及拥有的巨大传递力量让科普人士也可以拥有小春天。以科学为主题的NGO组织可以获得的百万美金计的风险投资,完全受益于TED大会、“技术宅”、《Big Bang Theory》里面描述的科学家怪咖角色等等新鲜涌出的事物给科学带来的“潮流”和“时尚”的小标签。
如何在投资潮退去之前,让企业自主拥有造血能力。这是果壳传媒与早先同样获得挚信资本投资的豆瓣网同样需要面对的难题。挚信资本高级合伙人郑庆生说:“果壳传媒致力于将科技智趣引入大众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而如何充分调动大众网民的参与度,并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对其最大的考验。”
如果说以科普微博和普及型科学公益讲座起家的科学松鼠会存在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在于科学人士群体所拥有的智慧。一堆没有企业经营经验、做慈善培训活动的科学爱好者,如何能将潜在的人员价值体现为可产生盈利的产品?根据其两方面的业务情况进行推算,果壳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负收益状态。由于其细分领域的不普及性和非分享式的用户体验形式,导致其前期的用户量增长过程极为缓慢,需花费超过一般社交网站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外界普遍认可的平台价值。在科学界的人力资源配置上,果壳目前也不具有向上攀升,成为业界瞩目焦点的可能性。
也许改版的网站平台和拥有一定盈利规模的主营业务,会让果壳在未来充满生机。无论如何,它正处于相当危险的边缘。
灵禅
创造被投资的价值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上海灵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因为它一直都在小心谨慎地做着从战略发展上来看是正确的事情。即使获得风投融资,灵禅并未在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扩大战略布局,而是强调在业务上持续盈利的产品和相应的部门保持稳定。
美国游戏机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美元。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的大量游戏发行商将产品制作外包给亚洲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以求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开发成本和加快开发速度。灵禅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据公司副总陈皓回忆,“2005年灵禅公司创立时,只有20余人。最开始我们是做MMORPG产品的,由于生产周期长,缺乏资金而失败。我们只得转向游戏外包,国外美术委托制作订单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收入,因此第一年就开始获取盈利。后来我们逐步调整方向,定位为游戏外包制作服务提供商,成为了中国首批获得微软正式授权的 Xbox LIVE Arcade 游戏开发商。”
公司创始人、CEO兰海文创立灵禅前曾为世界知名的游戏公司育碧Ubisoft中国区的副总裁,在90年代时便以上海公司主管助理身份服务于育碧,对游戏的制作、发行、代销以及大型网络游戏的运营皆有着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灵禅的盈利模式,在外界看来,很简单也很纯粹,主要分为三块:外包、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其中外包提供现金流,网页游戏是快速增长业务,手机游戏是种子业务,分别贡献总收入的70%、20%、10%。灵禅最少同时运作的游戏项目有10个,以项目管理与分成的方式控制集体风险,激发员工积极性。
从游戏公司到乙方服务公司,再到向甲方游戏公司转型,兰海文解释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要求每一名员工必须始终非常深入地了解当下的核心利益,从规则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安排进程和管道、如何控制质量并节省资金等问题,关注管理模式和流程。
兰海文称,“我们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资金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扩张企业盈利能力。”以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灵禅将集中优先发展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业务。兰海文表示,争取在一两年内,将游戏外包制作业务的收入占比降到50%左右。目前国内网页游戏的月营收从100万到数千万不等。据预测,灵禅《封神无敌》上线迄今,2年内的营收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通过与虚拟世界及MMO(大型多人在线)高端游戏开发商Trilogy Studios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灵禅正逐步实现从外包公司向成熟型游戏运营商的转变。无论网页游戏还是手机游戏这两个业务领域,灵禅都拥有着业内杰出产品的制作经验。随着第三轮融资资金到位,灵禅需要将重点放在扩大这两个领域的研发优势上。
灵禅能否通过融资资金方面的优势,顺利在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两个领域取得行业的独占领先地位,不断开发出一流的游戏产品,是接下来能否成为一流企业的关键。
奥飞动漫
给产品加上“文化”的附加值
美国孩之宝(Hasbro)是生产动漫影视衍生品的世界著名的玩具公司,曾成功运作变形金刚、星球大战、蝙蝠侠、蜘蛛侠等经典银幕形象及其相关玩具产品,产品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仅星球大战中某一系列的玩具产品,在2005年的销售额就为4.9亿美金。
据2010年半年报披露,2010年上半年奥飞动漫的营业收入约为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为38%,约占中国玩具产业市场份额的2.7%。在全球激烈的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走向世界。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产品,如iphone、宜家家居、芭比娃娃、nike球鞋等各类产品,从原材料到最后成品,甚至包括大部分产品技术的研发环节,都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制造。
如何从制造业攀升,自主创造品牌的价值直至今日都是中国企业家在思考和进行中的课题。在国内的学院派专家还在谈论动漫衍生品、产学研结合的时候,蔡冬青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动漫品牌,通过收购拥有了自己的电视频道,建立了从创意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播出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42岁时,蔡冬青个人持股价值远远超过4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股本的51%,为当年启动资金的500万倍。通过他的个人经历,我们或许可以获取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些许经验。
1986年,蔡冬青从亲戚处借来800元,买来机器做塑料喇叭。一开始因为产品供需关系摸得不清楚,很快资金短缺,血本无归。在摸清市场需求后,他调整产品为客户需要的大喇叭,扩大产能,很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然而蔡冬青的心底一直希望能够自己创造产品,为自己打工。
1992年,蔡冬青在香港第一次看见了日本的四驱车玩具。他预感到这一产品在儿童玩具市场的潜力,于是开始进行仿制。两年以后,蔡冬青创立了奥迪玩具实业公司,将四驱车产品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并与电视台合办四驱车大赛,试着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1996年,奥迪玩具举行了全国性的四驱车比赛,只是这次的合作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这一次他花费了110万美元引进了日本动漫《四驱小子》的版权,在国内的电视台为产品“奥迪双钻”四驱车进行播映造势。当年奥迪玩具实业公司的收入超过亿元。
自己品牌的产品可以自己定价,产品供不应求,蔡冬青和他的企业开始尝到了“文化”的甜头。2007年蔡冬青成立了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熟悉“产品——市场”经营模式,拥有充裕资金的奥迪动漫开始逐步整合上下游资源。在上游,奥迪动漫收购海外动漫产品版权,自主创造内容产品,并拓展衍生品范围。2007年9月,奥飞成立迪文文化,进入动漫图书制作与发行市场,发行了《少年漫画王》、《活力少年王》和《悠悠球秘籍》等图书;在下游,通过若干年产品销售累积,奥迪拥有超过130多个经销商,产品遍及2500多个商场超市和2万多个小零售店。通过对嘉佳卡通卫视的收购,进行全产业链的产业布局。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动漫项目运营风险,以及低质量动漫剧集带来的市场认可不足。现在奥飞动漫的动画片一般成本在100万元到200万元左右,成本低廉。企业对于动漫影视作品的投入,占企业营业额的4%。远远低于一线国际品牌的创作、研发投入。目前其占公司营收主要部分的利润来源为悠悠球和陀螺,属于潮流周期型玩具产品。中国和日本、美国在动漫、影视剧产品方面的投入、研发的认识和能力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奥飞动漫的下一挑战在于能否创造出知名且持续经典的动漫作品。因为如果有一天失掉了“文化”这张牌,企业所销售的,不过仅仅是加工的产品。
比比就知道
有没有“文化”
差别有多大?
危机时刻的考验:
2008年,据广州海关统计,有实际出口玩具记录的企业缩减了近70%。玩具制造企业纷纷倒闭。
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02700.HK)旗下两家工厂亦宣布倒闭。
叶朗:文化产业需要一个概念
如今,文化产业已被公认为“金矿”和投资重点。他仍不忘提醒我们,先有“文化”而后有“产业”。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和《钱经》分享他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观点。
提出一个概念
“能不能提出一个概念,对我们国家当代文化的面貌进行描述和概括?德国科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一个文明的概念,我们今天如果能提出一个概念来概括21世纪前30年或者前50年中国文化的面貌,说明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有深度的把握,这将成为整个文化战略的灵魂。”
内容为王
“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运用。面对当代,面对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和美国、日本这些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文化产品要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
人才培养
“钱学森先生去世后,很多文章纪念他,并讨论这样一个“钱学森之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出一流人才?钱先生、季先生提出的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结合,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指导原则,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原则……”
文化输出
“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特别重视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不清晰、不突出、不强烈。因此我们在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介绍和传播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
磨铁图书
打造持续经营获利的平台
传统图书出版公司的困境是什么?
评论人士会有3个标准答案:1. 各种各样的图书盈利情况不同,很难预测;图书收益的不稳定性给规模扩张带来变数;2. 行业回款周期慢;3. 民营资本出版资格受限。也许有些人会得出第四个答案,将互联网时代对于大众阅读习惯、传统媒体发行的影响考虑在其中。
然而磨铁图书的执行总裁张凯锋认为无论是实体图书还是电子版本,都只是图书产品的最终销售形式,产品的内容创意和模式才是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关键。传统图书市场每年的码洋(图书定价总额)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大众类图书的份额约为50%。2010年磨铁图书的码洋为6亿元左右,只占到大众类图书市场的3%,且业绩仍在不断攀升。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整体经营策略的改变,磨铁图书似乎轻而易举地绕过了这些传统出版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谈及磨铁文化这些年出版的畅销书的共通之处,创始人兼总裁沈浩波认为“图书的生产需要满足消费需求。生产什么样的图书由读者来决定”。这些畅销书代表了读者对于书籍共通的需求处。人们渴望历史知识、消费文化,但图书作品需要轻松易懂,便于阅读和理解,并具有趣味性。
尽管策划出版了《北京娃娃》、《今生今世》、《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系列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超过1000万册),并获利颇丰,奠定了良好的营收基础,但磨铁图书在发展上并不刻意全盘追求畅销题材的图书产品。沈浩波说:“磨铁每年策划出版的图书在500到700种之间,其中印数超过10万册的图书在50种左右。而占总量30%的产品会拉低企业的总体盈利。”计算预推书籍的销量和毛利是磨铁每一名策划编辑在图书策划之初的基本工作,公司规定,单本低于6万毛利的图书产品需要避免操作。
磨铁图书通过夹页的形式在图书市场中缓慢地建立着品牌效应,如“心灵书房”系列为磨铁图书旗下专门出版心灵读物的子品牌,签约的作者有张德芬等等。磨铁图书现在有70多个签约的畅销作者和若干的子品牌生产线,由不同的出版人负责,占据各细分市场。
品牌和充裕的资金流带来的直接效益是吸纳了更多优秀的出版人。出版团队被视为“非标准化”的创意部分。在平台运营部分,包括采购、印制、销售、物流等,这些职能部门则构成了一个出版平台和标准化流程,这个平台讲究绩效管理、成本考核、数据分析等。曾担任海尔流程再造总监的磨铁图书执行总裁张凯锋,通过建立包括会聚封面设计、策划、定价、成本核算、销售监控等在内的产品管理机制,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募集管理,帮助磨铁建立全行业最好的运营品牌和系统以及有冲击力和质量保证的管理团队。一头是创意的编辑团队,一头是足够的支撑平台,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畅销书,或者说才能使畅销书规模化地生产出来。
针对创意人才,张凯锋采用了分类管理、灵活管理的方法。根据以往的绩效表现对编辑进行分类,一类编辑是大起大落型的,会出很多高毛利的书,但亏损的书也不少。对于这种类型的编辑,就需要教他们学会规避风险,但同时又鼓励他们保持攻击性。另一类是毛利永远稳定,没有特别大卖也没有大亏的书,对于这些员工,可引导让他们更加系统和全局地思考,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因为在单品上“往上跳”可能未必是他们所擅长的。
由于图书出版行业多采用赊销制,传统意义上的分销商和网络分销商的账期从两个月到半年不等。图书出版公司也无法及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2001年,刚开始创业的沈浩波出版的第一本书叫做《蜡笔小新宝典》。由于分销商刻意阻挠、拖延,这笔投资一直收回。
而今天的磨铁,每天每个单品的销售数据可以日清。在磨铁图书的管理平台上,每天每本书的销售数据和报表曲线都能看得到。这些数据就成为了前端的销售团队和编辑团队研发的指挥棒。比如,销售人员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片区、哪些书卖得好,是否需要补货,而卖得不好的,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于编辑团队来说,某一本书如果卖得好,就可以立刻策划出版类似题材的图书。
通过少儿出版领域的磨铁童盟和数字化出版领域的磨铁数盟的建立和布局,磨铁图书预期将占据新的市场份额,建立线上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平台,在原有业务的保证下,进一步扩大营收。
投资者评价
基石创投合伙人林凌
磨铁图书在社科文艺领域做出了许多非常畅销的作品,符合大众阅读的需求和趋势。在大畅销书的运作模式中,他们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团队,能够把畅销书的经验带到其他品类中,从而获得规模化的扩展,并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图书生产能力,因此能够持续不断地大批量地生产出好书来,这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果壳传媒
理工男的留守天堂
姬十三谈创业“中国学理工科的人很多,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却很少有人关心,比如他们希望组团去看星星,一起去某地采集矿石,做手工机器人等,但缺乏一个平台让他们共同交流。”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可能性在于你可以借由社交网络,找到一个相当小的行为习惯偏好群体并将其特征放大。如果说豆瓣网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那么果壳可简单理解为科学粉丝的豆瓣网。互联网普及拥有的巨大传递力量让科普人士也可以拥有小春天。以科学为主题的NGO组织可以获得的百万美金计的风险投资,完全受益于TED大会、“技术宅”、《Big Bang Theory》里面描述的科学家怪咖角色等等新鲜涌出的事物给科学带来的“潮流”和“时尚”的小标签。
如何在投资潮退去之前,让企业自主拥有造血能力。这是果壳传媒与早先同样获得挚信资本投资的豆瓣网同样需要面对的难题。挚信资本高级合伙人郑庆生说:“果壳传媒致力于将科技智趣引入大众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而如何充分调动大众网民的参与度,并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对其最大的考验。”
如果说以科普微博和普及型科学公益讲座起家的科学松鼠会存在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在于科学人士群体所拥有的智慧。一堆没有企业经营经验、做慈善培训活动的科学爱好者,如何能将潜在的人员价值体现为可产生盈利的产品?根据其两方面的业务情况进行推算,果壳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负收益状态。由于其细分领域的不普及性和非分享式的用户体验形式,导致其前期的用户量增长过程极为缓慢,需花费超过一般社交网站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外界普遍认可的平台价值。在科学界的人力资源配置上,果壳目前也不具有向上攀升,成为业界瞩目焦点的可能性。
也许改版的网站平台和拥有一定盈利规模的主营业务,会让果壳在未来充满生机。无论如何,它正处于相当危险的边缘。
灵禅
创造被投资的价值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上海灵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因为它一直都在小心谨慎地做着从战略发展上来看是正确的事情。即使获得风投融资,灵禅并未在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扩大战略布局,而是强调在业务上持续盈利的产品和相应的部门保持稳定。
美国游戏机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美元。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的大量游戏发行商将产品制作外包给亚洲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以求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开发成本和加快开发速度。灵禅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据公司副总陈皓回忆,“2005年灵禅公司创立时,只有20余人。最开始我们是做MMORPG产品的,由于生产周期长,缺乏资金而失败。我们只得转向游戏外包,国外美术委托制作订单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收入,因此第一年就开始获取盈利。后来我们逐步调整方向,定位为游戏外包制作服务提供商,成为了中国首批获得微软正式授权的 Xbox LIVE Arcade 游戏开发商。”
公司创始人、CEO兰海文创立灵禅前曾为世界知名的游戏公司育碧Ubisoft中国区的副总裁,在90年代时便以上海公司主管助理身份服务于育碧,对游戏的制作、发行、代销以及大型网络游戏的运营皆有着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灵禅的盈利模式,在外界看来,很简单也很纯粹,主要分为三块:外包、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其中外包提供现金流,网页游戏是快速增长业务,手机游戏是种子业务,分别贡献总收入的70%、20%、10%。灵禅最少同时运作的游戏项目有10个,以项目管理与分成的方式控制集体风险,激发员工积极性。
从游戏公司到乙方服务公司,再到向甲方游戏公司转型,兰海文解释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要求每一名员工必须始终非常深入地了解当下的核心利益,从规则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安排进程和管道、如何控制质量并节省资金等问题,关注管理模式和流程。
兰海文称,“我们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资金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扩张企业盈利能力。”以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灵禅将集中优先发展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业务。兰海文表示,争取在一两年内,将游戏外包制作业务的收入占比降到50%左右。目前国内网页游戏的月营收从100万到数千万不等。据预测,灵禅《封神无敌》上线迄今,2年内的营收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通过与虚拟世界及MMO(大型多人在线)高端游戏开发商Trilogy Studios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灵禅正逐步实现从外包公司向成熟型游戏运营商的转变。无论网页游戏还是手机游戏这两个业务领域,灵禅都拥有着业内杰出产品的制作经验。随着第三轮融资资金到位,灵禅需要将重点放在扩大这两个领域的研发优势上。
灵禅能否通过融资资金方面的优势,顺利在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两个领域取得行业的独占领先地位,不断开发出一流的游戏产品,是接下来能否成为一流企业的关键。
奥飞动漫
给产品加上“文化”的附加值
美国孩之宝(Hasbro)是生产动漫影视衍生品的世界著名的玩具公司,曾成功运作变形金刚、星球大战、蝙蝠侠、蜘蛛侠等经典银幕形象及其相关玩具产品,产品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仅星球大战中某一系列的玩具产品,在2005年的销售额就为4.9亿美金。
据2010年半年报披露,2010年上半年奥飞动漫的营业收入约为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为38%,约占中国玩具产业市场份额的2.7%。在全球激烈的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走向世界。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产品,如iphone、宜家家居、芭比娃娃、nike球鞋等各类产品,从原材料到最后成品,甚至包括大部分产品技术的研发环节,都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制造。
如何从制造业攀升,自主创造品牌的价值直至今日都是中国企业家在思考和进行中的课题。在国内的学院派专家还在谈论动漫衍生品、产学研结合的时候,蔡冬青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动漫品牌,通过收购拥有了自己的电视频道,建立了从创意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播出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42岁时,蔡冬青个人持股价值远远超过4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股本的51%,为当年启动资金的500万倍。通过他的个人经历,我们或许可以获取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些许经验。
1986年,蔡冬青从亲戚处借来800元,买来机器做塑料喇叭。一开始因为产品供需关系摸得不清楚,很快资金短缺,血本无归。在摸清市场需求后,他调整产品为客户需要的大喇叭,扩大产能,很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然而蔡冬青的心底一直希望能够自己创造产品,为自己打工。
1992年,蔡冬青在香港第一次看见了日本的四驱车玩具。他预感到这一产品在儿童玩具市场的潜力,于是开始进行仿制。两年以后,蔡冬青创立了奥迪玩具实业公司,将四驱车产品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并与电视台合办四驱车大赛,试着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1996年,奥迪玩具举行了全国性的四驱车比赛,只是这次的合作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这一次他花费了110万美元引进了日本动漫《四驱小子》的版权,在国内的电视台为产品“奥迪双钻”四驱车进行播映造势。当年奥迪玩具实业公司的收入超过亿元。
自己品牌的产品可以自己定价,产品供不应求,蔡冬青和他的企业开始尝到了“文化”的甜头。2007年蔡冬青成立了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熟悉“产品——市场”经营模式,拥有充裕资金的奥迪动漫开始逐步整合上下游资源。在上游,奥迪动漫收购海外动漫产品版权,自主创造内容产品,并拓展衍生品范围。2007年9月,奥飞成立迪文文化,进入动漫图书制作与发行市场,发行了《少年漫画王》、《活力少年王》和《悠悠球秘籍》等图书;在下游,通过若干年产品销售累积,奥迪拥有超过130多个经销商,产品遍及2500多个商场超市和2万多个小零售店。通过对嘉佳卡通卫视的收购,进行全产业链的产业布局。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动漫项目运营风险,以及低质量动漫剧集带来的市场认可不足。现在奥飞动漫的动画片一般成本在100万元到200万元左右,成本低廉。企业对于动漫影视作品的投入,占企业营业额的4%。远远低于一线国际品牌的创作、研发投入。目前其占公司营收主要部分的利润来源为悠悠球和陀螺,属于潮流周期型玩具产品。中国和日本、美国在动漫、影视剧产品方面的投入、研发的认识和能力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奥飞动漫的下一挑战在于能否创造出知名且持续经典的动漫作品。因为如果有一天失掉了“文化”这张牌,企业所销售的,不过仅仅是加工的产品。
比比就知道
有没有“文化”
差别有多大?
危机时刻的考验:
2008年,据广州海关统计,有实际出口玩具记录的企业缩减了近70%。玩具制造企业纷纷倒闭。
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02700.HK)旗下两家工厂亦宣布倒闭。
叶朗:文化产业需要一个概念
如今,文化产业已被公认为“金矿”和投资重点。他仍不忘提醒我们,先有“文化”而后有“产业”。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和《钱经》分享他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观点。
提出一个概念
“能不能提出一个概念,对我们国家当代文化的面貌进行描述和概括?德国科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一个文明的概念,我们今天如果能提出一个概念来概括21世纪前30年或者前50年中国文化的面貌,说明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有深度的把握,这将成为整个文化战略的灵魂。”
内容为王
“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运用。面对当代,面对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和美国、日本这些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文化产品要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
人才培养
“钱学森先生去世后,很多文章纪念他,并讨论这样一个“钱学森之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出一流人才?钱先生、季先生提出的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结合,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指导原则,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原则……”
文化输出
“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特别重视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不清晰、不突出、不强烈。因此我们在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介绍和传播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