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粮 种好粮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0日正值谷雨,农民从这时起就真正进入了农忙时节。中江县辑庆镇钟楼村十五组的冷济兴大爷早早来到育秧田,帮邻居们查看育秧情况。“大春生产需趁早。4月26日我们就要插秧了,比别的地方要提前20天,这样每亩能够增产300斤—500斤。”
  75岁身板仍旧硬朗的冷大爷,是中江县的科技示范户。2014年,冷大爷创下了水稻亩产886.9公斤的德阳市单产纪录。
  种粮能手的“生意经”
  “儿子、媳妇都喊我不要种地了,我说现在暂时还没考虑‘退休’的事,今年还要种地。”冷大爷的一席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民以食为天。中央最关心的粮食、能源、金融三大经济安全,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國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牢守这一理念,今年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依然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对四川来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粮食产能是前提和基础。“四川在粮食生产上不是去产能,而是保产能、优产能。”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处长刘代银介绍说,“作为西部唯一粮食主产省,全省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现在种粮全靠好政策。”文堂村八组53岁的种粮大户陈德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有146.6元,每亩发放的肥料折价110元、种子折价50元,还有政府购买服务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值40元,总共有346.6元,我又专门拣别人撂荒的地来种,省了3万多元的土地流转承包费。这样我种的37亩玉米、10来亩水稻一年下来毛收入至少有7万元—8万元,除去人工等成本,净利润6万多元。”眼下陈德金正忙着申报家庭农场,“听说申报下来后,还有更多的优惠政策。”
  陈德金的话从中江县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府干处得到佐证:“近年来,全县全面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年投入资金3亿元左右,有力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2016年,中江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8.93万亩,比上年增加0.07万亩;总产量80.03万吨,比上年增加0.83万吨,持续保持粮食生产全省总量第二。
  藏粮于技 创纪录
  虽然天阴风大,48岁的陈云伟夫妇却在玉米地里干得起劲。种了10多年地的陈云伟可不简单,去年他创造了全省盆地夏玉米最高亩产819.06公斤的新纪录。这也让中江县继2014年创造四川丘陵区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后,2016年再创四川盆地夏玉米单产新纪录。“玉米种植采用增密控肥和套种技术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了绿色化生产。”陈云伟说得头头是道。
  “我省农业供给结构性矛盾很突出。因为养殖业和酿酒业发达,省内酿造、饲料用粮省外调入占一半。因此玉米供给严重不足,40%靠省外调入。”刘代银分析说,“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要在优质专用上做文章,也就是做好提质增效,藏粮于技。”
  “从2012年起,配合科技部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我们选择中江建立试验基地,进行川中丘区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合兴乡新建村,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袁继超介绍说,玉米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包括四项:高效宜机种植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节肥节水节药技术和优质高产高效轻简技术。
  “比如合兴乡地理位置优越,光照充足,新建村又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生产优势。”袁继超解释说。目前,基地试验示范的主要模式有:蔬菜—春玉米(粒用和饲用)、食用菌—春玉米(粒用和饲用)和小麦(油菜)—夏玉米(粒用和饲用)等。“这样做,地不闲置,而且适合机器播种和收获。”袁继超说。
  “我的10来亩地就在示范区,搞了套种,每年增加了3000元—4000元。”创了纪录的陈云伟还获得了实惠。
  经过连续3年运作,基地实现了科研与示范目标,“第一是高效,第二是稳产,而且平均每亩节约200元—300元成本。产量也在500公斤左右,超过全县460多公斤的平均水平。”袁继超说。
  “我们主要是在调优品种和调优品质上做文章。”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蒋维福说,通过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选择优质、高产和多抗品种推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关键是品种。”冷大爷指着地里的秧苗说,现在的水稻品种是川优6203、宜香优2115等优质品种,都是优质杂交稻,每亩地产量会增加5%—10%,收入当然就多了。2016年,经省农业厅、川农大、省农科院和市农业局的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现场验收,两个水稻示范片平均亩产684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104公斤,最高亩产784.48公斤,两个小麦示范片平均亩产508.6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176.4公斤,最高亩产529.31公斤,两个玉米示范片平均亩产648.78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193.78公斤。
  藏粮于地 增效益
  90后邓世浩熟练地演示无人机喷药过程。“以前一亩地人工喷药需要1.5小时,需要水30公斤。现在用无人机两分钟就轻松完成了,而且只需要1公斤水。”邓世浩说。邓世浩是中江县惠农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合作社共有两台无人机。
  “2013年底,看到中江县粮食生产这么好的发展前景,我和弟弟共同出资300多万元购买了各种农业机械,没想到获得政府补贴100多万元,从事粮食生产就更有信心了。”合作社负责人范昌建介绍说,2014年8月20日,惠农粮食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我们推广了机械化作业、秸秆还田、病虫害飞控专业指导和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还引进水稻套养‘甲鱼、虾、鸭’技术及观光农业的配套。”范昌建说,合作社的产品还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目前合作社有350户农民,流转、种植土地达1598.23亩,主要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观光农业为辅。2016年合作社总产量达1800吨,实现总产值480万元,社员户均实现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并取得绿色产品认证。“全县开展了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生产综合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目前共建设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等粮油作物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区8个,示范面积8.9万亩,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中江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李孝东介绍说,通过高产创建和提升耕地的内在质量,最终做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
  从2003年—2014年,中江县10次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中江县的种植面积并不是全省最大的,种植条件也不是最好的。但近年来,中江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总产不断创新高,商品粮供应量稳中有增,这是非常难得的。”刘代银点评说,这为全省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借鉴。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采访结束时,雨也下起来了。对冷济兴、陈德金、陈云伟来说,种粮是一种职业,带着尊严;对袁继超、范昌建来说,种粮也是一个事业,能成就一个梦想。(责编:刘艳梅)
其他文献
他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长年坚守夜班工作;他不顾双侧股骨头坏死治疗未愈的危险,杵着双拐坚守在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岗位上;他被确诊为口腔癌后,还不忘新闻和理论评论创作……他,就是广元日报社编委、理论评论部主任付尹。  他把奉献书写进新闻工作  付尹的正式职务是理论评论部主任,但还兼着报社总编室、外宣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并承担着廉政周刊、党建周刊、扶贫攻坚半月刊的采编管理工作。他除了完成评论任务,还要完成报
期刊
洪雅县充分发挥远教资源优势,运用“3+”模式助力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  “互联网+”拓展阵地功能。借助互联网先后改版升级洪雅网上党支部、党员教育电视栏目《党建之窗》,开发微信公众号和党建APP,每周立体式推广贫困村脱贫致富经验做法。“夜校+”丰富教学模式。結合“农民夜校”建设,将教育培训对象由党员干部延伸到普通群众。整合农牧、人社等部门,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远程教学、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形
期刊
“我爷爷教导家人的八条家风,我同样也会传给下一代,我认为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小家’是‘大家’的基础……”在“新津县首届忠孝文化节暨‘天府好家规’征集展示活动”现场,“最美家庭”代表的感言让好家风的传承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作为“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的组成部分,从今年初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的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让“传家风晒家規”在巴蜀大地蔚然成风。“树立良好
期刊
【核心提示】张场镇老峨山片区因地处偏远、条件艰苦,2015年以前,这里仍有750户219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守在山上“靠天吃饭”。但仅仅两年时间,老峨山脱贫攻坚就率先“摘帽”,成为眉山市精准脱贫的“样板”。  鸡年新春对老峨山上的郭显军来说,温暖而喜庆。从山上搬到山下,郭显军一家将在新的一年里,过上脱贫奔康的新生活。  今年1月,丹棱县老峨山片区代表眉山市迎接脱贫攻堅“国考”,以“六个到位”赢得国务
期刊
攀枝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邓攀有着许多不一般的“战友”,就是伴随他十几年青春时光的警犬们。很多人都会问邓攀,每天和狗在一起,既危险又枯燥,烦不烦?邓攀总会摇摇头,笑着说:“犬通人性,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感情,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都离不开。”  缉毒犬“妮艳”是邓攀带的时间最长的一只警犬,从几个月大就开始和邓攀在一起嬉戏、训练、完成任务。作为亲密无间的“战友”,他俩在一起一呆就是13年。 
期刊
在交通相对闭塞的偏远村庄,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渐行渐远。随着青壮劳力相继外出创业和移居城区,剩下的多是不愿和无法离开故土的老人,农村老人的养老难题尤为突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乎广大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2017年,初春的珙县洛亥镇油岭村人气十足,一群老人正在互助养老活动点唱歌。这间十几平方米的活动室里,配有象棋、围棋、点歌
期刊
【开篇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深入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始终把管党治党根本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上率下,持续用力,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全方位着力,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  把思想建党置于首位,解决理想信念“总开关”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坚持正确
期刊
今年2月,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社会法治观念、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总体形成。”这样的提法是对我省依法治省进程的最新总结。  回顾近年来的依法治省工作,本文围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精选了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犹如一面明镜,见证了法治四川建设的坚定步伐。  坚持不懈推进依宪依法执政
期刊
【开篇的话】  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四川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任务极其艰巨繁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来抓,举全省之力、以超常之举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突出思想引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统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突出顶层设计,始终从我省实际出发
期刊
今年47岁的李祖金,是大竹县神合乡坛水村人。家里老父亲76岁,加上妻子和四个孩子共七口人。瘦弱的微微佝偻的身板、花白的头发和满是褶皱的脸,使这个中年男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得多。不过,一提起精准扶贫,原本沉默寡言的老李话明显多了起来,浑浊的目光中也多了几抹清亮的色彩。  助 学  “爸爸腰病严重不能干重活却还忍着疼痛到处打短工,妈妈身体孱弱却还要起早贪黑伺候家里五六亩地;家里处处都要用钱,而我一年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