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成功 那是教育的失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的名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一本书,此书是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描述的这些外国的孩子,在我们的中国的实际生活中也真的不少呢。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李圣珍老师曾感慨:“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这话怎能不让我们这些教师汗颜和震惊呢?
  读完《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我猛然觉得:可能有的孩子的天赋与才华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教师和急功近利的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有时候我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看着我的学生们埋头苦读,我又想到如我一样的那些高中学生的父母们几乎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要考上班级的前几名,甚至学校的前几名,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所以,很多父母却觉得孩子的成功之路充满艰辛,只有少数孩子才能成功,而自己孩子的表现却总是不能让人满意,离成功的标准太远。这种思想不仅让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让父母的心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我总在想:怎么才能让我的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呢?看完《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后,我觉得首先要纠正对成功的错误定义和理解。目前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搞好了,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是成功。以此作为孩子成功的标准,就使得学校的每次考试都成为自己孩子竞技的舞台,每张成绩单都成为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标尺。父母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态,这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成功标准,不仅容易造成孩子的“考试恐慌”,还直接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
  我觉得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就是成功,因为以分数和名次等所谓的统一标准评优劣,必定让多数人成为失败者。人是有千差万别的,成长的基础与背景各不相同。所以成功就是发展,最大的成功是人能够可持续发展。
  成功就是选择,因为成功的道理有千万条,但对于个人而言仅有一条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对于一个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而选择在于自知。成功者就是选择了自己最适合的路,失败者则是选择了最不适合自己的路。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孩子的个性特点也是千差万别,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不是工厂里需要机器锻造的零部件,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赖要求这些鲜活的生命都达到教师希望的高度。那不是教育,而是在用教育的名义摧残学生的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理最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能发出特有的声响,要是孩子的心同我们的心产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做为教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出类拔萃,但是每个孩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能让一株小草长成参天大树,但是让它为灿烂的春天奉献一片新绿,这何尝不是它最大的成功?
  有时候看《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不禁掩卷遐思,仿佛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几十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开始放升天空,不一会,有的气球很快就升到天上,有的离地面几百米;有的飘向无际的天边;不过也有一些气球还在努力地想要越飞越高。这时其它气球已升到高空,逐渐看不见了。我突然一惊:这不正是我们班的学生的象征吗?就像气球一样,有些孩子他们随风轻松地升到很高的地方,有的孩子颤微微地摇摆,另外一些孩子呢,则在下面气喘虚虚地使劲往上升。但是我知道,到最后这些气球同样是飞到九宵云外的,我特别要对那些飞的不高的孩子父母亲说一句鼓励的话,有时那些最不容易离地而起的孩子可能最后会飞的最高!所以我请求做父母的和当教师的:不要过早的给孩子下定论,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加以适度的引导,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其他文献
初二的思想品德第七课学的是《偶象与自我》,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人是需要偶象的,在崇拜偶象中,学习他们的长处,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在这一课书中谈到“追星”的问题。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按理说对时下盛行的明星应该很熟悉,而且疯狂的追逐明星、崇拜偶象,我渴望从他们的嘴里听到他们的心声,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追星的。  在八(三)班上课时,问
期刊
一、学校现状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9月,前身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学,至今已有十年。学校现有23个班级,在校学生1300多人。其中高一年级9个班,高二、高三年级各7个班,高二、高三年级已经文理分科,14个班级中有7个理科班。  二、教研组情况  学校学生用的化学实验室、配套的仪器室各一间。专业的实验员1名,专职的化学教师7名。8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2名,中级职称的6名
期刊
复述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语文作文教学训练手段,在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课文中贯穿始终。它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采集、记忆、加工、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习惯、敏锐的语感,以及正确的思想。运用这一手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用已有的语言把文本内容重新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记得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复述教学,是一种语文作文教学训练手段  在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课文中,语文作文教学训练显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灵魂。新课程提出了教育的意义是为每个学生  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做好准备。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生命存在,关注他们的生命的发展。  作为老师,送走了一届学生又将迎来崭新的笑脸。每到新学期开始,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他们的时候,我总有一个心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叫
期刊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毋庸置疑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清晰,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能力,熟悉旅游服务、酒店服务及其管理工作,能胜任旅游行业、酒店行业的服务、接待、带团、市场拓展、管理等工作需要的中等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使各个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融和,
期刊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坚实基础,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拥有良好的习惯,就能收获良好的命运。  在语文学习方面,良好习惯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良好习惯可以为我们学好语文提供保障。正如叶圣陶说的那样,学生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像进入宇宙空间的飞行器,不待老师强调,就能自行运转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期刊
“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用朴实无华的粉笔勾画出知识的幼苗,他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吟唱出曲曲动人的歌谣,他是默默无闻的园丁,在孩子的心中撒下成长的种子,修剪亿万多彩多姿的人生。就是这么普通的工作者啊,维系着人类的文化命脉,承载着社会的新希望。  师者,并非学者,不一定拥有深邃的思想;师者,并非诗人,不一定善用华丽的诗句。为人师者,仅是一名平凡的工作者,但是其却能够深刻思索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升华,能够用一颗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老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培养农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信息教育课教学研究中又一个主题。只有激发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激情,乐学、好学,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效。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信息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
期刊
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变革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的信息素质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作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可以为这种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具有以下三种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
期刊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被经常使用。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部分教师对教学示范的认识和行为发生了诸多偏差,对教学示范难以科学把握。本文试图立足于美术课堂从整体上对“示范”这一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做一些个人思考。  一、示范的定义  何为示范?只要作为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对学科的理解都能说出一些个人的观点,鉴于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