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历史学科
一、中学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社会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二、中学历史社会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当先搞清是什么。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谁更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呢?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神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钱钟书先生讲“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提醒人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西方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克罗齐、柯林武德等人也持此观点。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过去这一特点,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无论在传统历史教学还是在新课改中,都被充分肯定并加以提倡。用这种必要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这已成为创新型历史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与情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但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营造历史情景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在实施中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题。营造情景本身并不是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历史情景一旦脱离主题,极有可能破坏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2.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根曾指出,历史是关于记忆的学问。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传统教育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但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知识与人分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不能真正感受到知识与自己生命的关系,不能真正享受学习知识的愉悦。新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主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认为:敢问、善问是科学人才的基本品质之一,这对于做出创造性贡献是绝对必要的,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和创造就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新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有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就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让学生感到在教学中有自我表达的自由,自我塑造的自由。也正是有了这种自由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我在教学中贯彻“无错原则”,让每个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不因质疑问难出现错误而感到遗憾。我常对学生说,现在的错,是为了以后的不错。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讲错,才能纠错,才能获得知识。只有让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学生才能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由于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有思考价值,有探究意义。教师要鼓励、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种能力;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领域伸向未知领域的一种思维状态,因此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及时“点拨”,疏通思路,不管问题显得多么幼稚可笑,都要进行肯定。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問题的过程,就是探求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过程。
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的个性也有可能更好的展示和发挥、发展。在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只知道记住教师的结论或课本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得出结论。要注意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地得出结论,问题结论要开放。新课程的教学,通过师生相互活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通过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结语
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历史社会教学的方式、规律,使历史教学“活”起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挖掘和提升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历史学科
一、中学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社会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二、中学历史社会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当先搞清是什么。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谁更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呢?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神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钱钟书先生讲“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提醒人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西方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克罗齐、柯林武德等人也持此观点。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过去这一特点,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无论在传统历史教学还是在新课改中,都被充分肯定并加以提倡。用这种必要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这已成为创新型历史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与情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但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营造历史情景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在实施中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题。营造情景本身并不是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历史情景一旦脱离主题,极有可能破坏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2.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根曾指出,历史是关于记忆的学问。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传统教育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但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知识与人分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不能真正感受到知识与自己生命的关系,不能真正享受学习知识的愉悦。新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主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认为:敢问、善问是科学人才的基本品质之一,这对于做出创造性贡献是绝对必要的,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和创造就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新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有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就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让学生感到在教学中有自我表达的自由,自我塑造的自由。也正是有了这种自由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我在教学中贯彻“无错原则”,让每个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不因质疑问难出现错误而感到遗憾。我常对学生说,现在的错,是为了以后的不错。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讲错,才能纠错,才能获得知识。只有让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学生才能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由于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有思考价值,有探究意义。教师要鼓励、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种能力;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领域伸向未知领域的一种思维状态,因此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及时“点拨”,疏通思路,不管问题显得多么幼稚可笑,都要进行肯定。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問题的过程,就是探求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过程。
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的个性也有可能更好的展示和发挥、发展。在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只知道记住教师的结论或课本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得出结论。要注意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地得出结论,问题结论要开放。新课程的教学,通过师生相互活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通过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结语
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历史社会教学的方式、规律,使历史教学“活”起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挖掘和提升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