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每到夏天的雨季,这句话都会被不断提及,这位言语辛辣犀利的作家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也一直深受城市型水灾诟病。近日来,几场瓢泼大雨让北京成了水上威尼斯,被网友高度围观。北京这座历史古都,也终于在经历了建国60多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数十年城市内涝之后,开始正式研讨并实施收集利用雨水的方案。从忌讳下雨到合理利用雨水,反映的是城市的进步,也是城市管理者的进步。只是,这一步,来得有些迟。
全城瘫痪 都是大雨惹的祸?
老人们总是掰着手指头跟你说,北京有多少年没下大雨了。可怜的上班族们会哭着说,大妈,您不出去,就老在小区里,您那片云彩能有多大雨啊,北京好多地方都瘫了。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下雨安华桥桥下积水最深1.8米,导致北三环双向交通中断4个小时。6月23日,一场大雨在下午空袭京城,不少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致瘫痪状态。受强降水影响,北京二环、三环、四环的五路桥、丰北桥、莲花桥、菜户营桥等多处主要的桥梁、路段都出现严重积水,交通中断。地铁13号线、亦庄线、1号线等局部路段停运,近80条地面公交线路受到影响,首都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或被取消。由于正值晚高峰期间,大量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北京市住建委的通报显示:回龙观地区出现强降雨,造成地铁8号线二期回龙观东大街站B出入口西侧一条污水管检查井井壁顶部爆裂。大量雨水从检查井上方倾泻而出,雨水从B出入口进入车站内部,车站被淹。一场大雨就让城市露出了原形,这座城市光鲜靓丽的外表下,却埋着极度脆弱不堪的下水管道。有传闻6月份的那场雨是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才有此结果,号称是从大元朝定都北京以来,北京城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暴雨袭击。然而,从中国天气网公布的气象数据来看,才知道6月23日北京那场暴雨从降水量来说,只能排在建国以来的第四位。这四次暴雨的降水量分别是:
1986年6月27日
139.2毫米
1998年6月30日
103毫米
1971年6月26日
80.7毫米
2011年6月23日
80.3毫米
精确的数据表明,从降水量来看,6月23日北京那场暴雨只是十年一遇的普通暴雨而已,远不是什么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由此而知,北京城建的排水设计确实是存在着容量不足和疏于管理的问题。大雨,只是促使城市弊端暴露的一个诱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真的达到了现代化的最基本标准。
全城戒备 一场应急反应能力大挑战
与6月23日的那场大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7月24日傍晚的一场大雨。北京市气象台14时左右分别发布了雷电黄色、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诸多似乎从未见过的部门突如其来,北京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市排水集团、消防部门等不分昼夜地进行应急抢修、排水、指挥交通等工作,北京电视台甚至史无前例地制作播出了近7个小时的直播特别节目《雨中进行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诸多部门的参与与广大市民的积极协调配合下,周日的一场降雨并未给城市带来太多的影响,甚至周一上班时,都怀疑昨天是不是真的下过雨。
据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消息,截至7月24日23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6毫米,为13年来最大的一场雨,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0毫米。除少数路段出现了轻微积水外,全市交通状况良好。
针对7月24日大雨,北京排水集团按照事先制订的防汛最高的一级预案应对,排水集团共出动防汛设备及车辆263台套,出动人员1591人。全市下凹桥区等105个区域都配备了雨水箅子和看守人,重点区域至少有10个专人看护,随时清掏,避免雨水箅子被树叶等堵住影响排水。另外,北京消防部门也出台了防汛抢险救援工作预案,重点紧盯西直门桥、阜成门桥等城区42座环路下凹立交桥。
似乎一直以来,对于这些部门的印象只是在新闻报道上听过而已,我们从未见过其真面目,甚至有时候会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即使这辈子跟他们没打过交道,也没有人会怀疑消防部门的存在,那为何关乎城市正常运营,确保交通出行便利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部门,却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呢?那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们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形象,在他们该出现的时候没有出现,一次次让人们饱受水淹首都、全城瘫痪的烦恼。可是,一方面,我们希望有这么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救人于危难;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在暂时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切实保障各项基础设施的完整与基本功能,而不是下雨后的被动及时排水抢修。
防雨不是急救 原地守候比侥幸更重要
无独有偶,就在笔者即将截稿的时候,又一场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而此时正值周五,交通流量大,一场下得昏天黑地的大雨却没有给平时就拥堵异常的最后一天工作日添太多的堵,局部也有积水,但总体来讲,北京的积水情况比前两次越来越轻了。
北京气象部门曾预计,7月29日午后到夜间,北京将有一次大到暴雨的天气过程。28日17时,气象部门发布了地质灾害黄色预警;29日7时许,北京再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雨蓝色预警。
不过,早晨8点,北京“提前”迎来降雨,北京多处路段出现积水,部分路段积水超过了车轮高度。大雨持续约一小时后结束。不过,小雨淅淅沥沥直至傍晚。来自北京市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从8时至14时,海淀区降水量达53毫米,达到暴雨级别;其他地区降水量1〜41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19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12毫米。提早到来的降雨让许多北京市民的上班路“艰难”了许多。戴先生在微博上说:“涉海而过,冲进地铁,裤子都干了,鞋里的水却热了。”笔者也不幸与这场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出门时,正看到黑云滚滚而来,狂风夹着雨点疯狂而至。刚刚从容地把雨伞打开,只听“咔”的一声,已经服役近10年的雨伞在狂风肆虐下断了。铮铮铁骨,朗朗乾坤,只能任豆大的雨点尽情地往身上打。笔者艰难地涉水而去,双手撑着这把断了骨架的老雨伞,只能半开着,一路上回头率颇高。到公司楼下时,身上已经没几块是干的了。
人算不如天算的是,当全市上下作好了避雨、排水、防涝、防洪的准备后,饱含雨水的云彩飘走了,暴雨预警取消了。
暴雨可以不下,但人防技防却不能松懈,一旦有一点松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半城瘫痪,举步维艰。经过几场大雨,我们欣喜地看到,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防水排水意识在不断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也不再那么难。
变被动为主动 让北京不再成泽国
相关部门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积水点的形成是动态的。比如说,正好这个雨下在治理过的地方,下的雨量也在标准之内,那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治理过的这段地方只能承受50毫米的雨量,结果雨量达到100毫米,那有可能还会出现积水。”激起很多网友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治理成排水容量达到150毫米的?而另外类似部门负责人坦言,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是按照1〜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45毫米的降雨。只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管网排水标准达到5年一遇的标准,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两个数字的对比让人惊叹,即使积水点容量设计得再大,也要通过本就不粗的城市管网统一传输,且还要控制雨水倒灌。
同时,管线设计、设计标准有限等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导致局部积水的原因之一,但排水管线被占用、封堵,工程施工破坏原有排水系统等综合原因都是造成汛期积水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城市的综合规划缺乏协调,各个方面的建设存在时间差,最多的就是公路拉链现象。正常情况下,施工单位进行路面路基施工前,会协调路基下的市政管线单位进行勘测,进行必要的技术对接,才能保证不出事故,不影响施工进度,不需要重新开膛破肚。然而,我们见了太多的供水管道被挖断、通信电缆被剪断、甚至天然气管线都被挖断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刚修好的路,施工机械刚刚撤走,还能闻到沥青味儿,新的一支队伍又开进来,中间挖开,说是埋通信光缆或是老旧房天然气管道,如此反复,市民叫苦不迭。
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统一的建设和改造,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如果某些地区设施能力不足,就要依靠人工力量抢险。但按照北京的交通状况,如果下雨出现积水,抢险车很难按时到现场,各单位只能对已知的积水点提前布控,尽量把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而晴天时候的监管维护也很难做到,清洁工平时把塑料袋、烟头、树叶、垃圾直接往下水道里扫,不下雨的时候也掏不过来,只能被动地等下雨前集中抢险。
只有相关的市政、给排水、防汛、交管、通信、燃气、环卫等部门相互协调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再让网友来北京看海。
变排为集 一场新的城市建设博弈
众所周知,北京是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北京常住人口1961万,提前10年超过1800万人的计划限额。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1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是世界上“最渴”的城市之一。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长时间以来,市内雨水都流入下水道,成为污水。天赐的宝贵淡水资源转瞬之间被污水污染,却没几个人觉得心疼。其实针对雨水回收利用,一直在研制和实验,只是,对于积水路段,尚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
目前,北京共建雨洪利用工程1355处,其中城镇建设雨洪利用工程688项,年综合利用雨水1318万吨。市区开展透水铺装、绿地蓄渗、建蓄水池等工程,用于绿化、洗车和环境用水,城市下游则建成雨洪滞蓄区,郊区利用坑塘、沟渠、洼地拦蓄雨水,改善了环境,回补了地下水。这些日子,市区和郊区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力争抓住汛期降雨集中的有利时机尽可能地收集、滞蓄、利用雨洪水资源。
收集雨水,到底能收多少?有关方面算出的账令人振奋:根据北京气象条件,雨季主要集中在6至9月,降雨量达全年的70%以上。根据科学的统计测算,城区每年可利用雨水量约为2.3亿立方米,高于城区全年总用水量10亿立方米的五分之一,从水资源需求的总量上来讲是非常可观的。
这个数字,放大到中国的657个城市、近2万个建制镇,数字该是多少!如果再放大到更为广袤的农村又多么可观!如果能把北京的做法推广,在城区开展透水铺装、绿地蓄渗、建蓄水池等工程,在农村利用坑塘、沟渠、洼地拦蓄雨水,有多少农田可以得到有效灌溉,有多少河流可以避免干涸,有多少城市不再喊渴!
变废为宝,是一种综合利用天赋资源的低碳生活模式,把大自然蒸发的水再收集起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更将补充日益紧张的地下水资源。7月18日,多名市政、立交桥设计和排水专家透露,本市正在研究所有立交桥的优化方案,新建立交桥将尽量避免下挖方案,提高排水标准,有条件的立交桥将通过修建地下蓄水池,避免桥区内涝。“现在本市正在做解决立交桥下积水的排水方案研究,其中包括所有立交桥的优化方案。”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说。虽然部分立交桥区遇到大雨时积水严重,但受到条件限制不可能进行大翻盖,而会利用“竖井+管道+蓄水池+泵”的方法尽力缓解积水。
不管怎样,我们终于看到专家学者在作为,看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越来越好,看到北京的应急反应能力在逐步提高,看到大部分的时间下雨堵车的机率越来越小。就像我们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保持一个常态一样,我们更希望每次下雨,积水的路面更少一些,市民的出行更方便一些,北京在微博上的讽刺传播更少一些,各部门的配合能更融洽一些。这样,也不枉被浇醒一回。
(编辑 麻雯)
[email protected]
全城瘫痪 都是大雨惹的祸?
老人们总是掰着手指头跟你说,北京有多少年没下大雨了。可怜的上班族们会哭着说,大妈,您不出去,就老在小区里,您那片云彩能有多大雨啊,北京好多地方都瘫了。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下雨安华桥桥下积水最深1.8米,导致北三环双向交通中断4个小时。6月23日,一场大雨在下午空袭京城,不少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致瘫痪状态。受强降水影响,北京二环、三环、四环的五路桥、丰北桥、莲花桥、菜户营桥等多处主要的桥梁、路段都出现严重积水,交通中断。地铁13号线、亦庄线、1号线等局部路段停运,近80条地面公交线路受到影响,首都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或被取消。由于正值晚高峰期间,大量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北京市住建委的通报显示:回龙观地区出现强降雨,造成地铁8号线二期回龙观东大街站B出入口西侧一条污水管检查井井壁顶部爆裂。大量雨水从检查井上方倾泻而出,雨水从B出入口进入车站内部,车站被淹。一场大雨就让城市露出了原形,这座城市光鲜靓丽的外表下,却埋着极度脆弱不堪的下水管道。有传闻6月份的那场雨是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才有此结果,号称是从大元朝定都北京以来,北京城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暴雨袭击。然而,从中国天气网公布的气象数据来看,才知道6月23日北京那场暴雨从降水量来说,只能排在建国以来的第四位。这四次暴雨的降水量分别是:
1986年6月27日
139.2毫米
1998年6月30日
103毫米
1971年6月26日
80.7毫米
2011年6月23日
80.3毫米
精确的数据表明,从降水量来看,6月23日北京那场暴雨只是十年一遇的普通暴雨而已,远不是什么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由此而知,北京城建的排水设计确实是存在着容量不足和疏于管理的问题。大雨,只是促使城市弊端暴露的一个诱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真的达到了现代化的最基本标准。
全城戒备 一场应急反应能力大挑战
与6月23日的那场大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7月24日傍晚的一场大雨。北京市气象台14时左右分别发布了雷电黄色、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诸多似乎从未见过的部门突如其来,北京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市排水集团、消防部门等不分昼夜地进行应急抢修、排水、指挥交通等工作,北京电视台甚至史无前例地制作播出了近7个小时的直播特别节目《雨中进行时》。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诸多部门的参与与广大市民的积极协调配合下,周日的一场降雨并未给城市带来太多的影响,甚至周一上班时,都怀疑昨天是不是真的下过雨。
据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消息,截至7月24日23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6毫米,为13年来最大的一场雨,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0毫米。除少数路段出现了轻微积水外,全市交通状况良好。
针对7月24日大雨,北京排水集团按照事先制订的防汛最高的一级预案应对,排水集团共出动防汛设备及车辆263台套,出动人员1591人。全市下凹桥区等105个区域都配备了雨水箅子和看守人,重点区域至少有10个专人看护,随时清掏,避免雨水箅子被树叶等堵住影响排水。另外,北京消防部门也出台了防汛抢险救援工作预案,重点紧盯西直门桥、阜成门桥等城区42座环路下凹立交桥。
似乎一直以来,对于这些部门的印象只是在新闻报道上听过而已,我们从未见过其真面目,甚至有时候会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即使这辈子跟他们没打过交道,也没有人会怀疑消防部门的存在,那为何关乎城市正常运营,确保交通出行便利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部门,却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呢?那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们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形象,在他们该出现的时候没有出现,一次次让人们饱受水淹首都、全城瘫痪的烦恼。可是,一方面,我们希望有这么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救人于危难;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在暂时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切实保障各项基础设施的完整与基本功能,而不是下雨后的被动及时排水抢修。
防雨不是急救 原地守候比侥幸更重要
无独有偶,就在笔者即将截稿的时候,又一场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而此时正值周五,交通流量大,一场下得昏天黑地的大雨却没有给平时就拥堵异常的最后一天工作日添太多的堵,局部也有积水,但总体来讲,北京的积水情况比前两次越来越轻了。
北京气象部门曾预计,7月29日午后到夜间,北京将有一次大到暴雨的天气过程。28日17时,气象部门发布了地质灾害黄色预警;29日7时许,北京再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雨蓝色预警。
不过,早晨8点,北京“提前”迎来降雨,北京多处路段出现积水,部分路段积水超过了车轮高度。大雨持续约一小时后结束。不过,小雨淅淅沥沥直至傍晚。来自北京市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从8时至14时,海淀区降水量达53毫米,达到暴雨级别;其他地区降水量1〜41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19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12毫米。提早到来的降雨让许多北京市民的上班路“艰难”了许多。戴先生在微博上说:“涉海而过,冲进地铁,裤子都干了,鞋里的水却热了。”笔者也不幸与这场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出门时,正看到黑云滚滚而来,狂风夹着雨点疯狂而至。刚刚从容地把雨伞打开,只听“咔”的一声,已经服役近10年的雨伞在狂风肆虐下断了。铮铮铁骨,朗朗乾坤,只能任豆大的雨点尽情地往身上打。笔者艰难地涉水而去,双手撑着这把断了骨架的老雨伞,只能半开着,一路上回头率颇高。到公司楼下时,身上已经没几块是干的了。
人算不如天算的是,当全市上下作好了避雨、排水、防涝、防洪的准备后,饱含雨水的云彩飘走了,暴雨预警取消了。
暴雨可以不下,但人防技防却不能松懈,一旦有一点松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半城瘫痪,举步维艰。经过几场大雨,我们欣喜地看到,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防水排水意识在不断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也不再那么难。
变被动为主动 让北京不再成泽国
相关部门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积水点的形成是动态的。比如说,正好这个雨下在治理过的地方,下的雨量也在标准之内,那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治理过的这段地方只能承受50毫米的雨量,结果雨量达到100毫米,那有可能还会出现积水。”激起很多网友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治理成排水容量达到150毫米的?而另外类似部门负责人坦言,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是按照1〜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45毫米的降雨。只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管网排水标准达到5年一遇的标准,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两个数字的对比让人惊叹,即使积水点容量设计得再大,也要通过本就不粗的城市管网统一传输,且还要控制雨水倒灌。
同时,管线设计、设计标准有限等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导致局部积水的原因之一,但排水管线被占用、封堵,工程施工破坏原有排水系统等综合原因都是造成汛期积水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城市的综合规划缺乏协调,各个方面的建设存在时间差,最多的就是公路拉链现象。正常情况下,施工单位进行路面路基施工前,会协调路基下的市政管线单位进行勘测,进行必要的技术对接,才能保证不出事故,不影响施工进度,不需要重新开膛破肚。然而,我们见了太多的供水管道被挖断、通信电缆被剪断、甚至天然气管线都被挖断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刚修好的路,施工机械刚刚撤走,还能闻到沥青味儿,新的一支队伍又开进来,中间挖开,说是埋通信光缆或是老旧房天然气管道,如此反复,市民叫苦不迭。
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统一的建设和改造,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如果某些地区设施能力不足,就要依靠人工力量抢险。但按照北京的交通状况,如果下雨出现积水,抢险车很难按时到现场,各单位只能对已知的积水点提前布控,尽量把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而晴天时候的监管维护也很难做到,清洁工平时把塑料袋、烟头、树叶、垃圾直接往下水道里扫,不下雨的时候也掏不过来,只能被动地等下雨前集中抢险。
只有相关的市政、给排水、防汛、交管、通信、燃气、环卫等部门相互协调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再让网友来北京看海。
变排为集 一场新的城市建设博弈
众所周知,北京是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北京常住人口1961万,提前10年超过1800万人的计划限额。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1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是世界上“最渴”的城市之一。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长时间以来,市内雨水都流入下水道,成为污水。天赐的宝贵淡水资源转瞬之间被污水污染,却没几个人觉得心疼。其实针对雨水回收利用,一直在研制和实验,只是,对于积水路段,尚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
目前,北京共建雨洪利用工程1355处,其中城镇建设雨洪利用工程688项,年综合利用雨水1318万吨。市区开展透水铺装、绿地蓄渗、建蓄水池等工程,用于绿化、洗车和环境用水,城市下游则建成雨洪滞蓄区,郊区利用坑塘、沟渠、洼地拦蓄雨水,改善了环境,回补了地下水。这些日子,市区和郊区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力争抓住汛期降雨集中的有利时机尽可能地收集、滞蓄、利用雨洪水资源。
收集雨水,到底能收多少?有关方面算出的账令人振奋:根据北京气象条件,雨季主要集中在6至9月,降雨量达全年的70%以上。根据科学的统计测算,城区每年可利用雨水量约为2.3亿立方米,高于城区全年总用水量10亿立方米的五分之一,从水资源需求的总量上来讲是非常可观的。
这个数字,放大到中国的657个城市、近2万个建制镇,数字该是多少!如果再放大到更为广袤的农村又多么可观!如果能把北京的做法推广,在城区开展透水铺装、绿地蓄渗、建蓄水池等工程,在农村利用坑塘、沟渠、洼地拦蓄雨水,有多少农田可以得到有效灌溉,有多少河流可以避免干涸,有多少城市不再喊渴!
变废为宝,是一种综合利用天赋资源的低碳生活模式,把大自然蒸发的水再收集起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更将补充日益紧张的地下水资源。7月18日,多名市政、立交桥设计和排水专家透露,本市正在研究所有立交桥的优化方案,新建立交桥将尽量避免下挖方案,提高排水标准,有条件的立交桥将通过修建地下蓄水池,避免桥区内涝。“现在本市正在做解决立交桥下积水的排水方案研究,其中包括所有立交桥的优化方案。”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说。虽然部分立交桥区遇到大雨时积水严重,但受到条件限制不可能进行大翻盖,而会利用“竖井+管道+蓄水池+泵”的方法尽力缓解积水。
不管怎样,我们终于看到专家学者在作为,看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越来越好,看到北京的应急反应能力在逐步提高,看到大部分的时间下雨堵车的机率越来越小。就像我们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保持一个常态一样,我们更希望每次下雨,积水的路面更少一些,市民的出行更方便一些,北京在微博上的讽刺传播更少一些,各部门的配合能更融洽一些。这样,也不枉被浇醒一回。
(编辑 麻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