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听到闾丘露薇,只知道她是一名战地记者,并被誉为“战地玫瑰”。开始喜欢她播报新闻时从容睿智的样子,慢慢便开始关注她。
最初的了解是从她的一本书开始,《行走中的玫瑰》——她的自传。闾丘说自己很幸运,通过一本书串联起现在以及七年前的自己。在书里,她娓娓诉说自己在流年里的成长,安静而婉转。
七年时间,能改变多少事情,少年脱离孩童初长成,少女嫁做人妇开枝散叶,商场得意而后又折戟沉沙,默默无闻而后飞黄腾达,各种可能都会发生。但对于闾丘露薇来说,七年的时间,她改变了看待生命的视角,也改变了自己的内心。
七年前,她无所顾忌,敢说敢言。七年后,那些关于梦想、爱情、机遇的人生命题依旧如故,曾经的锋芒毕露却变成了细腻婉转,视角变了,心境也变了。褪去喧嚣,洗尽铅华,唯剩下一双透彻的眼眸和一颗素心而已。
心之所至,目之所及皆决定着她的人生方向。七年的行走,闾丘露薇的沉淀愈发厚重。她学会了更简单且更有力的讲述,年少的坦诚变成了成熟后的真知灼见,而七年的所见所闻也让她不断地改变自我,思考人生。成名已久的她选择从鲜花与掌声的赞美中退身离开,开始拥有更宽广的自我,开始让自己的人生真正丰满而充实。
在中国当代女记者方阵中,闾丘露薇绝对是最为引人注意的一位。但是,论相貌、论气质,她并非万里挑一;论学识、论深度,她并非出类拔萃。然而,作为记者的她,第一个冲上了伊拉克战争的前线,并且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残酷与壮烈。
一时间,她声名鹊起,家喻户晓。许多人仰视她,追踪她,探求她,鲜花和掌声包围着她。然而如今那个伶牙俐齿、干练精明的女子,历经七年时光的洗练,却褪去光环,沉静内敛,她的内心发生着质的改变。
七年前的闾丘,因为家人的原因,移民香港。从没有接触过电视传媒行业的她誓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几经波折,终于成功加入凤凰卫视。她在凤凰卫视经过曲折的奋斗,艰难的打拼,赢来圈内外的广泛赞叹声,事业终于攀上人生的高峰。或许因为年轻气盛的原因,或许因为事业顺利的原因,那时的闾丘露薇对于父母、婚姻、同事等话题总是无所顾忌,敢说敢言。
因为和母亲对于生活的价值观、生存的方式有太大的区别,她会大吐对母亲的不满;工作中,对一位导致直播“事故”的同事,她也不忌讳自己的批评;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她更是直言不讳。闾丘露薇说:“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懂得越少的时候,反而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七年之前很勇于在那里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但当你的生活真正积累了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现在的闾丘露薇少了些犀利与尖刻,多了些从容与婉转。她的视野逐渐宽广,心境也逐渐沉淀。与母亲观点不一致,没有了抱怨,取而代之的是宽容和理解;谈到工作、机遇、困难、压力这样让人略显沉重的话题,她也没有一丝颓败与悲观;甚至对待爱情和婚姻,她也不似以前冲动,再也不肯将婚姻的琐碎细细诉说,她学会了将爱情私藏心底,在岁月中静静陈酿。
一个人越成熟,就会越收敛。看看闾丘露薇的照片便知。七年前,她一袭红装,仿佛玫瑰化身,美丽惊艳;而七年后的她,素衣素颜,不漂亮、不妩媚、不甜腻,却多了一分优雅和洒脱。七年的时间,从她的外貌再到她的心灵,无不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学会了换一个视角看世界,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如何做最好的自己,知道自己将朝哪个方向行走;她学会了用心灵感悟生活,她认真思考人生,品味流年,在学习中成长,滤掉过往的成就去捕捉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
细看七年前与七年后的闾丘露薇,那些存在于她生命中的有关成功、有关标签、有关思考的人生命题,透过她的视角也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七年前的闾丘敢说敢言,极其坦白,喜欢用长长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想法,而七年后的她不再如此敞开,事情也只用三五短句简洁说明,除此之外是从这件事出发,将很多事串联,不再浮于事情表面。
七年前她在怀念自己的大学时,认为大学四年转折了自己的人生,在那里她收获颇丰;七年后,面对许多热情洋溢却带些愤怒的学子,她感悟到“人生会怎样,不是靠一句话来支撑,成功不可复制,别人的思想,如果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融会贯通,那么依然是别人的思想而已”。七年前她获得“战地玫瑰”的美誉,面对赞誉,她锋芒毕露,努力迎合;但是七年后,她明白了无论别人给自己怎样的标签,无论接不接受,它都在那里。做自己,而不是迎合标签;接受它,继续自己的努力。
闾丘露薇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累积起来。她踏过岁月山河,走过平湖沟壑,看尽人间百态,终是回归一颗素心。七年前,即使她成功了,也带着些浮躁和不安,而七年后,她对于生活却多了些客观,多了些冷静。生活赋予她的是更沉静的心灵,更宽阔的视野。岁月流转,她的心中尽是洗尽铅华后的澄明,繁华落尽后的素淡。
“七年的时间,看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最大的变化,我想,我不再只看个人的自我成长,而是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面。”流年里成长的闾丘露薇不再单纯,不再稚嫩,而是对社会、对职业有了新的理解,但那并不是历经沧海般的沧桑,而是一种创新和反思,一种执著和坚持。
做传媒一直是闾丘露薇追求的生活,同时也是她擅长的生活,因为可以去很多的地方,可以跟很多人打交道,可以经历不同的故事,可以见证不同的人生,而坐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她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乡下农民、下岗职工、战争中的幸存者,通过了解别人的人生境遇,她能够经常反省自己,让自己保持感恩之心,也让自己常常反思法制是不是有漏洞,制度是不是有不公,让她知道再微小的事情也值得去问一个“为什么”。
工作中,她时刻反思,坚守执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朵战地玫瑰。赞扬与掌声充斥着她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沉淀,赞扬成了平常言语,她依然过着各地采访的漂泊生活。在名利场处久了,她的控制力有了质的提高。她淡泊名利,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职业本身。她拥有名声却并不希望借此拥有权力,而是希望能够拥有影响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推动这个社会哪怕一点点的改变,比如传播观点、分享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她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社会与责任的感悟,关于敬业,她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我们在每个行业都设定一个专业标准,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并作为一种考核的目标,而不是看谁在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多,牺牲自己的爱好更多,那么自然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工作环境。”
闾丘露薇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七年的时间,她从小我一步步走向大我。七年之后的闾丘露薇更加成熟,更加懂得人情世故,她磨圆了棱角,磨平了心境,唯一不变的便是梦想依旧,坚守依旧。在职业的历练中,她逐渐强大、逐渐透彻、逐渐成长。她重新认识自己,让自己不断充实,也让那一颗世俗的心在岁月的打磨下,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也许你我都没有这份幸运,能像闾丘露薇一样在长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角和心灵,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所在。但他山之石,亦可攻玉,以此为镜,也许能在岁月的流转中思索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吧。
最初的了解是从她的一本书开始,《行走中的玫瑰》——她的自传。闾丘说自己很幸运,通过一本书串联起现在以及七年前的自己。在书里,她娓娓诉说自己在流年里的成长,安静而婉转。
七年时间,能改变多少事情,少年脱离孩童初长成,少女嫁做人妇开枝散叶,商场得意而后又折戟沉沙,默默无闻而后飞黄腾达,各种可能都会发生。但对于闾丘露薇来说,七年的时间,她改变了看待生命的视角,也改变了自己的内心。
七年前,她无所顾忌,敢说敢言。七年后,那些关于梦想、爱情、机遇的人生命题依旧如故,曾经的锋芒毕露却变成了细腻婉转,视角变了,心境也变了。褪去喧嚣,洗尽铅华,唯剩下一双透彻的眼眸和一颗素心而已。
心之所至,目之所及皆决定着她的人生方向。七年的行走,闾丘露薇的沉淀愈发厚重。她学会了更简单且更有力的讲述,年少的坦诚变成了成熟后的真知灼见,而七年的所见所闻也让她不断地改变自我,思考人生。成名已久的她选择从鲜花与掌声的赞美中退身离开,开始拥有更宽广的自我,开始让自己的人生真正丰满而充实。
在中国当代女记者方阵中,闾丘露薇绝对是最为引人注意的一位。但是,论相貌、论气质,她并非万里挑一;论学识、论深度,她并非出类拔萃。然而,作为记者的她,第一个冲上了伊拉克战争的前线,并且及时、准确、生动地报道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残酷与壮烈。
一时间,她声名鹊起,家喻户晓。许多人仰视她,追踪她,探求她,鲜花和掌声包围着她。然而如今那个伶牙俐齿、干练精明的女子,历经七年时光的洗练,却褪去光环,沉静内敛,她的内心发生着质的改变。
七年前的闾丘,因为家人的原因,移民香港。从没有接触过电视传媒行业的她誓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几经波折,终于成功加入凤凰卫视。她在凤凰卫视经过曲折的奋斗,艰难的打拼,赢来圈内外的广泛赞叹声,事业终于攀上人生的高峰。或许因为年轻气盛的原因,或许因为事业顺利的原因,那时的闾丘露薇对于父母、婚姻、同事等话题总是无所顾忌,敢说敢言。
因为和母亲对于生活的价值观、生存的方式有太大的区别,她会大吐对母亲的不满;工作中,对一位导致直播“事故”的同事,她也不忌讳自己的批评;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她更是直言不讳。闾丘露薇说:“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懂得越少的时候,反而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七年之前很勇于在那里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但当你的生活真正积累了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现在的闾丘露薇少了些犀利与尖刻,多了些从容与婉转。她的视野逐渐宽广,心境也逐渐沉淀。与母亲观点不一致,没有了抱怨,取而代之的是宽容和理解;谈到工作、机遇、困难、压力这样让人略显沉重的话题,她也没有一丝颓败与悲观;甚至对待爱情和婚姻,她也不似以前冲动,再也不肯将婚姻的琐碎细细诉说,她学会了将爱情私藏心底,在岁月中静静陈酿。
一个人越成熟,就会越收敛。看看闾丘露薇的照片便知。七年前,她一袭红装,仿佛玫瑰化身,美丽惊艳;而七年后的她,素衣素颜,不漂亮、不妩媚、不甜腻,却多了一分优雅和洒脱。七年的时间,从她的外貌再到她的心灵,无不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学会了换一个视角看世界,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如何做最好的自己,知道自己将朝哪个方向行走;她学会了用心灵感悟生活,她认真思考人生,品味流年,在学习中成长,滤掉过往的成就去捕捉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
细看七年前与七年后的闾丘露薇,那些存在于她生命中的有关成功、有关标签、有关思考的人生命题,透过她的视角也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七年前的闾丘敢说敢言,极其坦白,喜欢用长长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想法,而七年后的她不再如此敞开,事情也只用三五短句简洁说明,除此之外是从这件事出发,将很多事串联,不再浮于事情表面。
七年前她在怀念自己的大学时,认为大学四年转折了自己的人生,在那里她收获颇丰;七年后,面对许多热情洋溢却带些愤怒的学子,她感悟到“人生会怎样,不是靠一句话来支撑,成功不可复制,别人的思想,如果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融会贯通,那么依然是别人的思想而已”。七年前她获得“战地玫瑰”的美誉,面对赞誉,她锋芒毕露,努力迎合;但是七年后,她明白了无论别人给自己怎样的标签,无论接不接受,它都在那里。做自己,而不是迎合标签;接受它,继续自己的努力。
闾丘露薇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累积起来。她踏过岁月山河,走过平湖沟壑,看尽人间百态,终是回归一颗素心。七年前,即使她成功了,也带着些浮躁和不安,而七年后,她对于生活却多了些客观,多了些冷静。生活赋予她的是更沉静的心灵,更宽阔的视野。岁月流转,她的心中尽是洗尽铅华后的澄明,繁华落尽后的素淡。
“七年的时间,看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最大的变化,我想,我不再只看个人的自我成长,而是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面。”流年里成长的闾丘露薇不再单纯,不再稚嫩,而是对社会、对职业有了新的理解,但那并不是历经沧海般的沧桑,而是一种创新和反思,一种执著和坚持。
做传媒一直是闾丘露薇追求的生活,同时也是她擅长的生活,因为可以去很多的地方,可以跟很多人打交道,可以经历不同的故事,可以见证不同的人生,而坐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她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乡下农民、下岗职工、战争中的幸存者,通过了解别人的人生境遇,她能够经常反省自己,让自己保持感恩之心,也让自己常常反思法制是不是有漏洞,制度是不是有不公,让她知道再微小的事情也值得去问一个“为什么”。
工作中,她时刻反思,坚守执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朵战地玫瑰。赞扬与掌声充斥着她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沉淀,赞扬成了平常言语,她依然过着各地采访的漂泊生活。在名利场处久了,她的控制力有了质的提高。她淡泊名利,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职业本身。她拥有名声却并不希望借此拥有权力,而是希望能够拥有影响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推动这个社会哪怕一点点的改变,比如传播观点、分享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她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社会与责任的感悟,关于敬业,她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我们在每个行业都设定一个专业标准,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并作为一种考核的目标,而不是看谁在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多,牺牲自己的爱好更多,那么自然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工作环境。”
闾丘露薇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七年的时间,她从小我一步步走向大我。七年之后的闾丘露薇更加成熟,更加懂得人情世故,她磨圆了棱角,磨平了心境,唯一不变的便是梦想依旧,坚守依旧。在职业的历练中,她逐渐强大、逐渐透彻、逐渐成长。她重新认识自己,让自己不断充实,也让那一颗世俗的心在岁月的打磨下,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也许你我都没有这份幸运,能像闾丘露薇一样在长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角和心灵,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所在。但他山之石,亦可攻玉,以此为镜,也许能在岁月的流转中思索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吧。